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Selected poems:石計生的《奎澤石頭記:三十年詩選》
2018/01/14 06:53:09瀏覽627|回應0|推薦17
Selected poems石計生的《奎澤石頭記:三十年詩選》

記不太清楚我寫第一首詩確切時間是什麼時候,應該是十五、六歲吧。但我確定有一本秘密的剪貼簿,是用帶著紅邊的黑色硬殼,淺黃紙質上有垂直藍色線條的筆記本充當,放在高雄老家的頂樓加蓋鐵皮屋裡,一頁頁長短句,充滿羞澀與嘗試。那時心中有一團火熊熊燃燒,詩裡有情竇初開的惆悵,也有背負著許多期望的落空與抵抗。我的秘密寫作事業,完全獨立於世俗的諸多惱人事物之外。一個高中生,不顧大學聯考蹺課躲在學校植物園的龐大樟樹下讀詩集。眼前為日光刺眼干擾的荷花池幾隻錦鯉從水草冒出呼吸,順便看我一眼,突然颳起一陣風吹落樹葉掉在池裡,魚隱沒;有時來雨,我就撐把傘繼續閱讀,有感覺時就會寫下幾個句子。得一句興奮異常,但時常苦惱無法成篇。這時就會站起,雨中踱步,看看大花紫薇、欖仁、羊蹄甲、葉下珠、茄冬、雀榕、無憂樹;與在其間穿梭或躲雨的麻雀、綠繡眼;密密林間的多色彩、蟲鳴雨聲多音的交響,讓徬徨的靈魂這樣反覆進出植物園,時間髣若靜止,一個屬於自己的宇宙隱隱形成。
——
奎澤石頭,〈自序〉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3371
奎澤石頭記:三十年詩選
作者:奎澤石頭(石計生)
出版社:唐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20
語言:繁體中文

  這本集子共分六卷,時間跨越三十年,從過去出版的六本詩集精選其中兩百首,仔細增刪校正,記載著奎澤石頭以發現「詩的內面空間」運用於創作的過程。他出入自我與社會的溫情、涉事、壯遊、讀書和人物等書寫面向。乃他靈魂追求的獨白、社會實踐的沉思和靈性機轉的體悟,允為存有諸多面向碰撞後的對話與展現。

作者簡介
奎澤石頭
  奎澤石頭,本名石計生,生於高雄橋頭,祖籍安徽宿松。臺灣當代詩人。他十五歲開始寫詩,經歷認同、存在危機與臺灣社會劇變的考驗,終究理解創作乃以渙散之專注去描繪跨界的真實之理。曾出版詩集、散文集和美學評論集等共十本。他目前是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臺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會理事長。
  美學文藝方面著述甚豐,包括出版美學評論《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2003)、《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2007);詩集《在芝加哥微光中》(l999)、《海底裏開滿了花》(2001)、《時光飛逝》(2003)、《完整的他者》(2006)、《孤獨的幾何》(2011)、《曙光》(2015)、《奎澤石頭記:三十年詩選》(2016)與散文集《就在木棉花開時公館溫羅汀的那個年代》(2004)、《成為抒情的理由》(2006)等共十一冊。詩、散文與時事評論散見各大報章雜誌。


〈天人菊〉

你以眼神捕捉了我的姿態
在一個風生水起的午後
霧薄薄地飄忽,從渡船頭
槳聲撥動,早就期待的
靠岸,不定。

我的姿態是如此好看的
雲,藏在萬里更為蔚藍的
高空,稀薄的偽裝
咫尺天涯的俯視
人間,你用力的行走
說腳步是為了  印記

乾涸的稻穗一滴水
嘴唇邊,融化蒼白
包裹的紫色,群居中
馴服的熱情

受困於地緣政治
低著頭  作勢點頭
放心,我的立志務在
遠大,橫向生長

反抗是一場醒來的
白日夢,轉變蔓草貧瘠
你的眼神,是的,你的
能叫荒涼改名。


〈底層的馬蹄聲〉

寒風在台北盆地又聒噪之時,如果你
沿著總圖底層書庫的左手邊區行走,就可以
看見我的蹤跡。那年大二。

日光燈是用以探照徬徨的心靈
從滿滿整排的書架上,看見上一時代於
戰亂中走過的痕跡,最足告慰衣食無缺的焦慮

第三排第四本是王國維。人生過處惟存悔。
知識增時只益疑。吟頌他嘆為觀止的文采,與
無法抗拒的憂鬱。一個文化信仰崩潰的投湖,其
衝擊,遠比龍旗換認青天白日旗更具革命性,震撼性。
嫵觸著線裝古書的灰塵,翻到最後一頁。借閱紀錄。無。

什麼力量能延續一種精神性?看來古典卻是當代的,
跨越時空就能實踐的精神性?

我苦惱著這樣的問題。當它發生,我就習慣性地繞著古樸
的總圖書館亂走。天井的芭蕉葉承載了方才的雨滴,旁邊
一個鐵製的樓梯,可以直通二樓的閱覽室,但是,梯的盡頭的
小木門卻是關著。事實上從未開過。那扇門可以通往
我所嚮往的王國維的年代。一道光承迎長袍馬掛的溫暖。

這事從未發生。

我日日回到的總圖。一樣的底層書架翻閱陳舊的書籍,文學
撫慰的離鄉背井。我繼續走到長廊盡頭的大閱覽室。十幾二十排
木製的長桌,俯視著盞盞感人的鵝黃燈光。我喜歡選擇
靠窗的位置坐下,可以看見芭蕉,白雞油,與常常的雨勢,點滴這樣
年輕的心靈,不知為何充滿悲哀。

今天讀的是賀德林。四十六歲就被送進瘋人院的大詩人。
活到八十幾歲。沒有人知道他四十歲時豐沛的創作力,
是為了後來四十年的自閉與沉默作準備。昏黃的校園
路燈投射在我的桌前,開著的窗吹來一陣歷史的風。
一個鬚髮蒼白的老人對我說。心愛的人死了,到處是地獄。
我睡著。我醒來。我應睡著。

這事從未發生。

或許像我這樣的人根本不該出生。賀德林日記。白雞油亮閃的葉面
在難得的冬陽之下閃爍著北方的笑容。我看著地面上厚厚的枯葉
構成的天井花園。那是沒人能去的禁地。枯葉之下,有更為
龐大的生死場。腐植土。真菌。蚯蚓。與我所曾埋葬的詩。

請將妳的愁眉皺在我的稿紙上
且讓我用心寫一首詩將它撫平

十六開的日常。就在這一切之下。在死亡的領域,因為雜草叢生
與枯葉的裝扮,雷池無人敢越一步。於是趁夜埋藏的得以永恆。

這事從未發生過。

躲藏所用的總圖底層就像地窖,許多不同年份的酒香四溢。
我偏愛清末民初的味道。其不太遙遠的古典常讓我莫名的起伏
得以平復。那是藉著日光燈有時因年久失修的閃爍造成,在
明室與暗室之間。我撫觸著心愛的線裝書,一字一句讀著毛筆
寫成的詩句,彷若爸爸的鄉音朗誦著,塵揚飛起的黃土路,底層的
馬蹄聲,帶領,我的閱讀到至上的幸福。

光開啟地窖的封閉,
所有的都成為胸臆與凝視。

這事就是這樣發生的。


A —D AY

有一天。醒來時世界面目全非。你走下
日常的出門斜坡。窟窿積滿炸過的薯條。上火的
拯救瘦削的臉。說其實吃這食物。得永生。

有一天。醒來時世界音訊全無。掃地工的收音機
調頻網。正負離子衝撞於空中。有時的尖叫。你吶喊
靜悄悄。在車水馬龍的街頭。 無能的單行道。逆向。
失效的紅綠燈。說怎麼了。有一天。竟已經到來。

有一天。醒來時世界視若無睹。受傷的小鳥。南北夾攻
的螞蟻。你拿出竹枝驅趕。眼睜睜。無奈地。尖嘴
困獸地呻吟。而且兵臨手執的城下。你拋擲。逃離。蒙著臉。

有一天。醒來時世界聞到燒焦的味道。尋覓。在所有象徵的
物品。抽屜裡的隻字片語。長出黑霉的理性。佈滿。
舉手動念的空間。你留守。割掉鼻子憑弔。

有一天。醒來時世界的身體找不到頭。探出窗外。黑色的
流星如雨。流線型爭搶向上提升的圓形。彎曲的河流
你說不用頭。就讓身體和記憶隨波。

有一天。醒來時世界忘記了醒來。曲線回到
起始點。熱心的粥回到稻穗的金黃。稻穗的金黃
回到偶然的風吹。鳳凰木編織的蝴蝶。繞樑的
好夢。你說。謝謝。有一天。甦醒的望鄉。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09546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