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14 14:07:23瀏覽1161|回應1|推薦50 | |
感謝電小二推薦: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木屋碼頭遇故知」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休閒|旅人手札
------------------------------------------------------
再度搭上纜車,這回是下山了。 出了纜車站,右手邊土坡上一棟黃色的建築,那是1748年建的學校,算來到現在也有264年了。從這裡右轉,走過一條短短街道,前面樹蔭間的紅瓦屋頂在望。左轉下了小坡到了大街上。右邊立了根黑色石柱告訴我們登錄UNSECO的Bryggen木屋區到了。 Bryggen就是挪威語(Whaf碼頭)的意思,也被稱作德國碼頭Tyskebryggen(the German Wharf)。為什麼被叫作德國碼頭呢?因為Bryggen木屋區是一系列漢薩同盟時代的商業建築,就建在進入Bergen峽灣的東側。從1979年起登錄在UNSE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漢蕯同盟是14-16世紀北歐地區的一個商業和政治性的聯盟,雖然最早是須德海到芬蘭、瑞典到挪威的一群商人與一群組織的貿易船隻,由於他們擁有船隊和強大的武裝,除了曾戰勝過許多國家,還壟斷波羅的海地區貿易,並西從倫敦,東至諾夫哥羅德沿海地區建立商站。所以漢蕯同盟或許啟萌了歐洲的海權與擴張,也造成了後來的強取與掠奪吧! Bergen市區初建於1070年,1360年時漢蕯同盟的Kontor在這裡設立,開發了碼頭,使這裡發展成為一個商業和貿易中心。Bryggen木屋區的建築者來自許多不同地區,特別是來自德國,當時倉庫裡堆滿了貨物,包括從挪威北部捕來的魚及來自歐洲的榖物等等。歷史上,建築物多以木造,但Bergen經歷了許多火災,不斷的有新的建築取代被火燒毀的倉庫和管理站。現在的Bryggen木屋區就是這種態樣。1955年,Bryggen再被大火燒毀,這個區域和一些式樣老舊的木造房屋就被整理作為Bryggen博物館和考古區。 走過黑色UNSECO石柱,右手邊一整排整齊的木屋,看外觀像都有4層。正面分別粉刷成暗紅色、白色和黃色等色調。從一排排建築之間的窄巷進入,屋高、巷窄,又是木屋,這種建築最怕祝融來訪了,不是嗎?現在還能留著,還真是天佑呢!也由於樓高、巷窄,這裡當初又大多是倉儲使用,所以在窄巷內仰望,總會發現由上面垂下來,用以懸吊貨物的纜繩和鉤子等設備。 順著巷道往裡走,有的房屋旁搭了鷹架,正在整修;有的房屋裡有些販售紀念品的小店;有些則是空著,但大門緊閉,無法入內一瞧究竟。巷底一片小小廣場,一棟平房前擠了一群人圍觀。原來這裡有一個古井。一旁房屋邊則放了一個長長的木雕魚,咧著尖牙、瞪著大眼的伴著遊人「到此一遊」。 在木屋區窄巷裡穿進穿出大約一個小時,又來到碼頭邊廣場。繼續往前走,迎面一棟現代化建築,牆上掛了個招牌「Bryggen’s Museum」。原來這就是上個世紀中焚毀的所在。今天博物館沒開,只能隔著玻璃往裡張望,地板上就是當年焚毀後遺留的木屋地基。 這裡右轉往上,一棟被巨大布幕包覆著的建築就是正在整修的St Mary's Church(挪威語: Mariakirken)。這棟始建於1130-40年代,完成於1180年左右的教堂大約是卑爾根最古老的建築了。 這棟將近千年的建築曾歷經多次戰禍、祝融毀損,也經過多次重建與整修。最接近的一次是在1863到1876年間,由建築師Christian Christie重建,到現在也有130多年了。這棟由兩棟高塔構成的St Mary's Church從2010年封閉整修,計畫要到2015年才會完成。 在木屋區裡觀光遊覽,如果只是貪看、拍照,沒有留意夥伴們的動向,是非常容易脫隊走失的。初來北歐那天,在丹麥哥本哈根的Tivoli樂園只丟了一個人,在這裡呢?可不得了了,一次走丟了5、6個人之多。有媽媽找不到女兒的,有室友不見了的,更有夫妻連袂走丟了的。真是熱鬧得緊。正想出發尋人呢,電話那頭傳來司機大哥已經和這群迷途羔羊會合的佳音。善哉,善哉。 一行人上了車,大街小巷的又轉了一大圈,逛到對岸碼頭區回望木屋區到是別有一番風味。車行在卑爾根市區,在市區裡轉來轉去的繞過大橋,轉到海灣對岸,除了少數幾棟快速閃過的博物館、教堂等等之外,少有特別吸引眼光的建築。到是有一棟最特別的建築,車行經過,在路旁一棟大約有百來公尺長的建築物,據說是製造纜繩的工廠,由於纜繩粗又長,不容易彎折,所以要這樣的廠房。 用過午餐,司機大哥再度把大夥送回纜車站,這回是放牛吃草,讓愛迷途的羔羊們自由逛街去也。 由纜車站往海邊走,到了碼頭再往右轉就會到木屋區。直走過馬路就是Bergen有名的魚市場了。碼頭邊的魚市場就和咱們的攤販市場差不了多少。一攤攤的魚攤沿著碼頭一字排開。攤販叫賣也和咱們差不了多少。有那生鮮請您挑選的,有那熟食請您品嚐的,也有那魚製品販賣的,當然更有那和魚扯不上什麼關係販售紀念品的。 攤販旁邊一棟現代化的建築,據說原來也打算作魚市場的,但大約就和咱們一樣,有那個攤商喜歡到現代化的建築物裡販賣傳統魚貨呢?還是在碼頭邊吆喝來的自然。所以這裡只有遊客中心和一部分賣吃食的商家。客人卻是比起碼頭邊魚攤少得多多了。 逛完魚攤,離集合上車還有一點點時間,再次回到木屋區前碼頭邊走走看看。正在過馬路的時候瞧見對面有一位女士甚是面善。心想不會吧,此次出遊,她說要和家人出國不能同來,怎麼可能不遠千里的在這裡碰見呢?再一瞧旁邊幾位,可不是同遊夥伴嗎?真有這般巧的,竟能在數千公里外北歐遇見台灣來的夥伴。剛才丟了5、6個人,現在在Bergen街頭撿到一個額外的,也算是大喜了。 記得以前有位同事常說,不論在那裡都不能做壞事,因為到處都有街頭糾察隊。不定你在那個角落吐口啖、丟張字紙,都有可能被熟人瞧見。印證到數千公里外都能遇見故人,真是良有以也。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