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出師未捷瓦薩艦
2012/11/08 10:39:45瀏覽1149|回應0|推薦46

感謝電小二推薦: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出師未捷瓦薩艦」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休閒|旅人手札

------------------------------------------------------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錄 杜甫-蜀相

參觀完市政廳,繼續我們的行程。接下來的行程是到瑞典有名的瓦薩博物館(Vasa Museum,瑞典語:Vasa Museet)去看一艘17世紀的古老戰艦。

從市區走過海灣、跨過橋樑,來到一個不甚寬敞的所在,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一棟古堡式的高大建築,那是北歐民俗博物館。在館前停車場下了車右轉進入一條有眾多行人的道路,一棟遮遮掩掩、造形有些怪異的建築物告訴我們那就是Vasa Museet了。

據說博物館的外觀是照瓦薩(Vasa)戰艦外形設計的,雖然它的銅製屋頂高度足以容納瓦薩戰艦從艦底龍骨到桅杆頂端的真實高度,但它是一棟半地下的建築,三樓以下低於地平面,地面上的只有四至七樓。四樓是地面樓層,也是博物館入口,所以相較於對面位於高處的北歐民俗博物館就更顯得低矮許多。

瓦薩博物館是位在斯德哥爾摩Djurgarden島上的一座海上博物館,既是展出瑞典17世紀巨型戰艦Vasa的展覽館,也是1620年代這艘戰艦的出生地。為了一艘古戰艦建造這樣一座博物館,想必這艘戰艦應該有其特殊之處。故事是這樣的:

話說16世紀時,瑞典本是波羅的海(Baltic Sea)畔一個又小又窮的國家。到了16世紀末,出了一位叫作Gustavus Adolphus II的國王,他讓瑞典翻身成為1611年到1718年間主宰波羅的海的北方強權。當時瑞典的領土擴及波羅的海周邊,現在的芬蘭、愛沙尼亞等國都曾是領土範圍。是為瑞典的Stormaktstiden 時期(意為「age of greatness」或「great power period)

Gustavus Adolphus II是卓越的軍事家,他利用在戰場上快速移動砲兵、步兵、騎兵和後勤的機動性戰術,贏得「現代戰爭之父」,以及「北海雄獅」的頭銜。當時歐洲列強為了宗教和霸權利益,發生了著名的30年戰爭(1618-1648年)。遠在北方的瑞典因為與波蘭的戰役而被捲入。Gustavus Adolphus II為了海戰需要與炫耀國力,於是投入巨資建造Vasa戰艦。

當時一位出生於荷蘭的造船專家Antonius Monier接下了這個任務,16251 16 日他的弟弟Arendt Hybertsson(de Groote)接管造船廠,並簽下了另外4艘戰艦的合約。他們集結專業工匠400多人,用了1,000根橡木、以鍍金描花雕刻、耀眼的色彩裝飾艦身,用了3年的時間鑄造銅砲。造成了長69公尺、寬11.7公尺,從龍骨到主桅杆頂部高52.5公尺,船艉高19.3公尺,吃水4.8公尺,有10張船帆、排水量1,210噸,配有145名船員,300名士兵、64門火砲(24磅級的48門、3磅級的8門、1磅級的2門和6門迫擊炮)的豪華戰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昂貴和裝飾最華麗的皇家戰艦。

只是問題來了,如此昂貴的巨型戰艦,耗資鉅大,造船廠發生了財務危機,延誤了交艦時限。Arendt Hybertsson還來不及看到Vasa造好即因病去世,由另一位荷蘭造船家Henrik 'Hein' Jacobsson接手。偏偏這期間瑞典海軍一再發生嚴重損失。1625年,海軍艦隊遭遇風暴,損失了10艘戰艦;1627年與波蘭的Oliwa戰役,損失了旗艦Tigern ("The Tiger")Solen ("The Sun")兩艘大型戰艦;1628年,一個月內又損失了3艘大型戰艦。當時瑞典海軍在幾個戰場與波蘭及其他國家對壘,需船孔急,而Vasa戰艦又一再延誤。於是Gustavus Adolphus II指示先建兩艘比較小(龍骨37公尺)的戰艦,這不啻是雪上加霜。

終於,Vasa戰艦完工了,但是最後完工的戰艦已經不是當初設計的戰艦了。因為Gustavus Adolphus II的好大喜功,建造期間一再要求修改設計,把艦身加大加長、改為多層式甲板、增加了裝飾和雕刻繁複華麗的艦身和艦尾,又增加火砲和彈藥,可能還有部分材料被挪用於建造新增加的兩艘較小戰艦。又由於需艦孔急,沒有作太多的測試就倉促成軍。造成戰艦上部過重,壓艙不足,重心不穩。悲劇就成了無法避免的災難。

1628810日,天氣晴和,只有一點兒微微的西南風,觀禮台上Gustavus Adolphus II和許多貴賓準備好要慶祝Vasa戰艦的處女航。艦長Söfring Hansson一聲令下,Vasa艦張著3張帆,從基地Älvsnabben沿著海港南岸往東航行,戰艦出港時,艦上火砲發出禮砲向觀禮台致敬。這時候,一陣強風由港邊吹來,導致艦上開著砲艙口的一端翻到水下,海水湧入船艙,戰艦就這樣迅速沈入海底。Vasa的處女航行進還不到1海哩就消失在海面之下,50多名船員就這樣隨著戰艦葬身海底。人說:「紅顏多薄命」,但是像Vasa戰艦這樣薄命到只有不到1海哩的航程,也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了。

Vasa戰艦沉沒後,引來許多探險者、尋寶者的垂涎與打撈,但均徒勞無功。1956年,考古學家在BeckHolmen島南邊水深32公尺的海底發現了Vasa戰艦遺骸。值得慶幸的是,因為波羅的海海水含鹽量低,缺氧的環境讓艦身木材得以保存。接著在瑞典全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通力合作之下,經歷超過千次的嚐試,終將戰艦拖到淺水區。再經過加固與修復,1961424日,在波羅的海海底靜臥了333年的Vasa戰艦終於重見天日。

重見天日的Vasa戰艦在船塢中開始了漫長的重整、修復,同時接受民眾參觀。但是狹小的展場無法滿足需求。於是,量身訂作的新博物館就選在Djurgarden島她誕生地的船塢建造。1988Vasa戰艦從原來狹小的Wasa Shipyard轉入位在Galärvarvet的新博物館,完成了她的最後航行。19691990615日新博物館(Vasa Museet)由瑞典國王Carl XVI Gustav剪綵開館。這裡就是我們今天造訪的所在。

從外面進入博物館展室,昏暗中高大的屋頂下一艘木造船向屋頂伸出長的桅杆。眼睛還沒能適用突然變暗的環境,一干人等就舉著相機猛拍,效果如何?可能就只有相機知道了。

博物館展場利用原來的船塢建造,大船以各種木樁、桁架固定在低於地面的底部,超過59公尺高的桅杆直聳到屋頂;69公尺長,近12公尺寬的龐然大物就這樣安放在基地上。如此算來這展室該有百公尺左右長度,屋頂至少也該有60公尺高吧!為了安置這艘大船,展室裡沒有柱子,屋頂跨距自然可觀。

我們從入口處沿著圍繞在大船周邊的參觀步道前進,昏暗的燈光下,大船的木造結構、紋路和雕塑歷歷在目。想想,如此繁複華麗的雕塑要不損及船舷厚度,勢必要在船板外再加上一層雕塑專用的木料才行,這一加不打緊,船的重量就直線往上升。到了船尾,是艦長室所在,外觀雕塑自然更是華麗,重量自然是輕不了。

繞過艦尾,在巨艦旁另有一間展室,以模型造訴參觀者巨艦的各層甲板配置,偌大的艦體內至少有4層船艙,容納445名船員和軍隊,還有各式武器和後勤物資。想想,如果這艘戰艦不是趕工建造、不是設計和修改不良、不是倉促成軍的話,航行在海上、參與海戰,想必會是一艘海上巨龍呢!只是天不從人願,華麗壯觀的外表下,竟是脆弱的如禁不住風浪。當年促成此艦建造的Gustavus Adolphus II,在觀禮台上目睹巨艦如此迅速的沉入海底,怕不要怨嘆到吐血。原本打算成為海上雄獅的戰艦,竟是如此這般的香消玉殞。還真應了杜甫在「蜀相」詩中說的: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