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26 20:20:07瀏覽1454|回應1|推薦66 | |
出了祠堂,七座牌坊依序是「鮑燦孝行坊」、「慈孝里坊」、「鮑文齡妻汪氏節孝坊」、「驄步亭」、「樂善好施坊」、「鮑文淵繼吳氏節孝坊」、「鮑逢昌孝子坊」及「鮑象賢尚書坊」。這七座牌坊分別代表的的是「忠」、「孝」、「節」、「義」、「節」、「孝」、「忠」。每座牌坊都有一則故事。依序是: 鮑燦孝行坊:「旌表孝行贈兵部右侍郎鮑燦」。建於明嘉靖十三年(1534),「旌表」的是明弘治(1488至1505)年間書生鮑燦的孝行。挑簷下的「龍鳳板」上「聖旨」鑲在正中,橫樑正反各有浮雕雄獅一對。據縣誌記載:鮑燦讀書通達,不求仕進,其母兩腳病疽,延醫多年無效。鮑燦事母,持續吮吸老母雙腳血膿,終至痊癒。其孝行感動鄉里,經請旨建造此坊。鮑燦終生不曾為官,因其曾孫鮑象賢是工部尚書,故追贈兵部右侍郎銜。 慈孝里坊:是棠樾牌坊群中最早建的一座,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年至1425年),後分別於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建,並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坊上鐫刻著「御製」、「慈孝里」、「明弘治十四年」,為的是「旌表」宋代德佑年間鮑宗巖、鮑壽孫父子爭死的感人事跡:據史書記載,元代歙縣守將李達率部叛亂,燒殺擄掠。棠樾鮑氏父子被亂軍所獲,並要二人殺一,於是父子爭死,以求他生,感天動地,連亂軍也不忍下刀。後朝廷為旌表他們,賜建此坊。清乾隆皇帝特賜:「慈孝天下無雙里,袞繡江南第一鄉。」對聯,現立於敦本堂。 鮑文齡妻汪氏節孝坊: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旌表的是鮑文齡妻子汪氏,石坊額匾兩邊分別題寫的「矢貞全孝」和「立節完孤」。這位25歲時就喪夫守節,直到45歲病逝,守節20個春秋。 驄步亭:是位在汪氏節孝坊和樂善好施坊之間的一座涼亭,亭頂形狀像頂官帽。整條牌坊官道在驄步亭處有一個轉折。驄步亭始建於明隆慶年間,爲貴州都勻知府鮑獻書與侄子元臣爲紀念西漢御史鮑宣而建。鮑宣一家祖孫三人俱爲御史,直言敢諫,御史常乘青驄馬出巡,路見不平可先斬後奏,亭因此得名。「驄步亭」三字由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書寫。 樂善好施坊:建於清嘉慶二十五年。據傳,鮑氏家族當時已建有代表「忠」、「孝」、「節」的牌坊,獨缺「義」字坊。嘉慶時,官至兩淮鹽運使司,掌握江南鹽業命脈的鮑漱芳欲求皇帝恩準賜建「"義」字坊,以光宗耀祖,便捐糧十萬擔,捐銀三萬兩,修築河堤八百里,發放三省軍餉,因而得到朝廷恩准建了這座「好善樂施」的義字坊。 鮑文淵繼室吳氏節孝坊:汪氏節孝坊建成的十一年之後,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建了「吳氏節孝坊」。旌表的是鮑文淵的繼妻吳氏。為繼室建坊,可算是個異數。這位來自他鄉的22歲年輕女子,嫁給已經鮑文淵作填房, 29歲時夫死。這位續絃之妻不僅矢志「守節」,歷盡艱辛,飽嘗風霜,將丈夫與前妻所生的孩子撫養成人,年老之後又傾其家產,為亡夫維修祖。這種不是母親卻勝似母親的作為,贏得敬佩,鄉里打破繼妻不准立坊的常規,破例為她建造了一座規模等同的牌坊,並在額匾兩邊分別鐫刻上「節勁三冬」、「脈存一線」。只是牌坊上「節勁三冬」的那個「節」字,的『竹』頭與下面的『即』是錯位雕刻的,代表繼室與原配在地位上的不同。 鮑逢昌孝子坊:建於嘉慶二年(1797年),旌表的是少年鮑逢昌。據說,逢昌之父明末離亂時外出多年,杳無音信,順治三年,逢昌才14歲,便沿路乞討,千里尋父,終在雁門古寺與父相見,並將父迎回家中。後來又因母親長期患病,他遠去桐廬,冒著生命危險,攀崖絕採集草藥,更割股為藥引,終於治好了母親的病。他的孝心孝行贏得了「天鑒精誠」和「人欽真孝」,而建了此坊。 鮑象賢尚書坊:初建於明代天啟二年(1622年),距離鮑象賢去世已經整整三十四個年頭了,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又重修。既是一座「忠」字坊,更是一座門面坊。牌坊上「贈工部尚書鮑象賢」八個大字,表明是死後「追贈」的。牌坊上更分別刻有特意從明隆慶皇帝「特贈工部尚書鮑象賢誥命」裡面,精心挑選出來的句子「官聯台斗」、「命渙絲綸」的題詞。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