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20 15:01:21瀏覽929|回應3|推薦43 | |
從李白問津處順著江面望向對岸,但見房舍後面山嶺起伏,中央有一較低矮的圓形山丘,左右兩側各有一座向兩邊延伸的山巒,於是有人說這不正是「雙龍搶珠」絕佳的風水寶地嗎?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好山好水造就了古漁梁的繁榮吧! 繼續沿著江畔步道轉進漁梁街,街道兩旁店面幾乎都是青瓦灰牆的徽式房舍建築。徽韻醇濃的古店號、古莊號仍然依稀可見。亦店亦宅的住屋是漁梁老街房舍最有特色的地方,這些住屋有前店後宅,前店中坊宅,下店上宅,坊宅混合等不同形式。沿著小街前行,店舖式建築大多是排板門面,這種店面是用一塊塊的大片木板拼合而成,開店時將門板一片片缷下,就成了寬敞的店舖門面,晚上打烊時再將門板一片片的拼合,上好門栓即可。古早中國各地店舖房舍大多使用這種方式開、關門。古街上的房舍甚高,光是門片就大約有兩、三公尺高,上面好像還有一層,臨街一面有像是樓台一樣的構造。
沿街房舍上有的門前釘有「門前三包責任牌」,所謂三包責任就是:「包衛生、包綠化和包市容秩序。」責任範圍則包括「橫向為臨街店面或建築物總長,縱向為人行道寬度或路街的中心線。」或許有人覺得這不過是些標語式的牌子,但仔細想想,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對市容美化一定會有所助益的。此外,有些家戶門口還釘有「五好文明家庭」、「遵守法紀戶」、「黨員戶」的牌子。這些作為或許在當時當地有一定程度的鼓勵作用呢。 漁梁中街有座單孔石拱的獅子橋,長5米,寬3米、高7米,上建有涼亭式的敞廊,街道穿廊而過。橋始建于唐代,據說此橋原稱「施氏橋」,為施姓人家出錢建造,後取諧音為「獅子橋」。橋旁有一座小小的土地廟,這座「奉敕安社」的土地廟供奉徽州土地神和土地婆,兩側對聯上書:「日巡夜察庇佑一方水土,匡正祛邪錫禎萬世子民」。每年農曆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當地人會在此地祭拜,一般商店也會在選這一天開張迎客,香火不斷。 沿古街前進,已經改成「歙縣博物館」和「歙縣漁梁壩文物保管所」的崇報祠大概是因為季節不對而未開放,倒是經過整理的「巴道復運輸過塘行」大門敞開的歡迎我們進入。巴道復運輸過塘行,位在漁梁街87號,建於清末,原為漁梁碼頭上一茶葉周轉兼經營處。古時有貨船經過漁梁,即在此暫時存放貨包,然後再轉散到周圍地區,所以叫作「過塘行」。巴道復運輸過塘行是一座二層三進、前店後宅的建築,前部兩進與二樓聯成一體,形成較大的貯藏空間。臨街的排門後,有數道縱橫交錯的門栓,應是基於安全上的考慮。 這樣走走逛逛的,大約二十多分鐘又回到了街口,路邊一個賣手工藝品的小攤販,木條椅子上坐著一位老大娘正摀著一個火籠在取暖呢!旁邊兩個穿著厚厚棉襖的小兒在那兒嬉戲。小販知道我們打台灣來,就指著老大娘說:「她也有台胞關係。」細問之下,才知道老大娘已八十多歲,十分健朗,夫婿當年隨軍來台,直到前些年才得回來看看。戰亂導致了多少人間悲歡離合,讓人不勝唏噓。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