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個女軍官的山海印記(2)---抗戰學生後援會
2010/03/10 14:41:40瀏覽960|回應0|推薦11

民國廿四年三月廿五日,父親因病去世。當時在念大學的哥哥為了接下家中重擔,只好放棄學業,接替父親的工作進入隴海鐵道任職。我和妹妹算是較為幸運的,我們自鐵道部扶輪小學、中學一路順利的完成學業,若不是後來日本侵略,狼子野心的荼毒中國八年,抗日烽火紛起,又何來青壯年和中、晚年時的艱辛?

大概是抗戰前幾年開始,全國已呈現亂象,先是民國二十四年聽聞日本扶持漢奸殷汝耕成立叫作「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的冀東偽組織。擔任委員長的殷汝耕,宣布脫離國民政府,並且將通縣臨榆撫寧昌黎盧龍遷安灤縣樂亭申潤等二十二縣納入其轄下。全國學生代表紛紛走上街頭請願,希望當地政府向中央轉達學子們反對偽組織的心情。當時的我正是學生,看著全國學子在街頭高呼「打倒殷汝耕」時,也不禁隨著心情澎湃。第一次的請願運動雖然在一個星期後結束,我們也回學校上課。但是緊接著又是一次又一次的街頭請願運動我便不再參加了。因為哥哥告訴我,學生運動訴求會上達。中央執政的人會在詳細研究之後,做出一個決策。即使是真的要打仗,也要充分準備以後才能開打,而不是拿起槍來就直接上戰場,這樣各地頻傳請願之聲不見得是好現象。

緊接著七七蘆溝橋事變爆發了,日本鬼子真的向中國伸出魔掌。當時我家在鄭州,剛巧就在隴海與平漢鐵路的交會點,也是最先遭日機轟炸的地帶。拖兒帶女的難民像潮水一樣湧往車站,西行的列車車廂頂上趴滿了無家可歸的難民,悲慘的情景,深深刺痛了大家的心,更激起全民對日本侵略者的無比憤恨。

隨著一車車傷兵運來,送進野戰醫院。我們這些學生課餘時,由老師領隊進入醫院做醫生和護士的幫手,把傷患緊急治療包紮後轉送後方,這樣一站一站的轉送到後方安全地帶。此外,學生們還負起勸募責任。每兩人一組,大街小巷、挨家挨戶的請住戶們清理出不用的鍋碗瓢盆、破銅爛鐵交給我們轉送孝義兵工廠,熔煉後製成彈殼、軍器。再就是在酒樓茶肆、公園遊樂區等地向食客、遊客勸募現金。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國沸騰。學生們都做得非常起勁。

冬天到了,驟增的兵員使得原本儲備的禦寒衣物不足,被服廠把一捆捆的軍服半成品運到學校,老師們把這些半成品分配給女同學們,將棉花塞入棉布製的半成品,裁剪縫製成冬季軍裝,每人每天分配十套。我們每天除了上課外,所有課餘時間都在為前方戰士趕製冬衣,白天上課,晚上作棉衣,有時趕不及,母親還會接替連夜趕製。

大約在同一時間,上海成立了一支藝術家工作團隊,好像叫救亡演劇隊第一隊,這支隊伍是由明星和作曲家組成,並由作曲家賀綠汀率領,從上海出發,經南京、武漢等地,一路演出街頭劇進行抗日救亡宣傳。這支隊伍行經洛陽和鄭州時便住在我們學校,他們要求校方選出數位學生支援他們做臨時合唱團,由賀先生教唱抗戰歌曲,並由明星們指導演出街頭短劇。就在短短的時間裡,一支學生宣傳團隊成立並且開始執行戰時宣傳工作。諸如寫壁報張貼、街頭演說、歌唱。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回憶就是宣傳短劇了。這齣抗戰初期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街頭短劇劇名叫做「放下你的鞭子」。劇情大致上是說一對父女因為日軍侵華,家逢劇變,父女兩人無以維生,只好沿街賣唱,一路走來又有幾個年輕人加入,於是組成一支賣藝小團隊,每到一個新城市,就在街頭宣傳日軍殘暴,呼籲國人共赴國難。

記憶中的短劇內容和唱詞大約是這樣的:

放下你的鞭子

一位頭戴氊帽、身穿補丁棉襖、滿嘴鬍子的老漢,領著個瘦弱的女兒,跟著一幫子走江湖賣藝的到處賣唱度日。先是走江湖的一面敲著鑼、一面吆喝著聚集人群:

「老爺、少爺、太太、小姐們!有錢的,幫個錢場,沒錢的,幫個人場」。

人群逐漸圍攏後,賣藝的念叨著:

小小鑼兒轉悠悠,

五湖四海皆朋友,

南邊兒收來南邊去(收是收留)

北邊兒收來北邊遊,

南北兩邊兒皆不收,

黃河兩岸度春秋。

不是小老兒誇海口,

鬥過鄉間兩條牛。

光說不練嘴巴戲,

光練不說傻把戲,

說著練著真把戲。

孩子們,打起傢伙來。

一陣鑼鼓聲響過後是刀槍拳腳走場舞弄。拳腳過後,接著有女孩唱道:

永定河為什麼叫蘆溝?

盧溝橋又是什麼時候兒修?

橋有多寬多長多少洞喲?

橋上的石獅子有多少頭嘛,咿呀嘿?

永定河水渾叫蘆溝。

蘆溝橋是金乾大定廿七年修。

橋有三丈六尺長,

寬六十六丈,

還有壹拾壹個洞喲,

橋上的石獅子有百拾來頭嘛,咿呀嘿。

什麼人遊記寫得好,

什麼人題詩老悲秋,

什麼時候這兒打了一次仗,

只殺得白骨如山水不流。

什麼事萬年還遺臭喲?

什麼適才千古美名兒留嘛,咿呀嘿?

----------------------------

馬可波羅遊記寫得好。

元好問題詩老悲秋。

十三年這兒打一次直奉戰爭,

殺得白骨如山水不流,

自相殘殺萬年還遺臭喲。

只有抗敵救國才千古美名兒留嘛,咿呀嘿!

唱到這兒,老漢拿出把胡琴,拉起小曲兒來。他呼喚著女兒:

「來!輪你唱上一段,伺候老爺、少爺、太太、小姐們一段小曲兒!」

老漢拉起胡琴,女孩子應聲唱著:

高粱葉子青又青,九月十八來了日本兵。

先占火藥庫,後占北大營。

殺人放火真是凶!殺人放火真是凶。

唱著、唱著的,女孩子劇烈咳嗽起來,坐在地上唱不下去了。老漢抱拳向觀眾哀求道:

「這姑娘是我親生女兒!東北淪陷後,逃亡到關內來的。沒飯吃呀!她是餓的...。」

老漢打躬作揖,連連致意之後,接著又操起琴,大聲喝斥著要小姑娘接著唱。但女孩子饑餓無力,根本沒法兒唱。老漢拿起長長皮鞭就要抽打女孩子。忽聽得一聲吆喝:

「住手!放下你的鞭子!」

只見觀眾中,兩、三個愛國青年,衝進場內,護住女孩子。女孩子忍著疼、忍著餓,哭訴著:

「東北叫鬼子佔領之後,可叫淒慘哪!沒法兒生活,只有流浪、逃亡,無處安身,沒有飯吃,只得流落關內賣唱度日啊!...。」

這時候,幾個愛國青年學生就走出來演說,講述日軍暴行。一時間,情緒激動,駐足觀看的現場觀眾跟著情緒激憤起來,大聲齊呼:

「我們不當亡國奴!」

「打回老家去!」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去!」

「大家團結起來共赴國難!」

「我們一起從軍去!」

這一個學生小團隊總會與街頭路人整個連成一氣,將人們的抗日情緒激盪到最高潮。

(3)-躲轟炸逃難山城-->>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