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個女軍官的山海印記(1)---誕生啟蒙父母恩
2010/03/10 10:18:02瀏覽1204|回應3|推薦19

余祖籍紹興,民國九年誕生在河南洛陽。先父半生事業都建立河南,致使我們小姊妹行已遺忘了老家,卻把河南視為第二故鄉。

我們蔡家是一個大家族,除本籍浙江之外,分居北京、山東、山西、河南等地,據說因為清朝體制,為了能讓官員秉公處理公務,避免在地的人情壓力,外放官員依例不能派在本籍地任官,因此先祖高中探花後,被派赴山東任官,調職山東兌州孔聖人門下。先祖以山東為先聖孔子故居,期望子孫能感受聖人靈氣,乃舉家北遷,並在山東兗州置產、設籍。後先祖改派河南為官,家父原不得再在河南任官的,但因先祖所書籍貫為山東,與家父所書籍貫浙江不同,致有父子先後在同省為官的情由。

父親是一位碩學之士,因在清朝時奉派於河南省為官(依先父所遺官帽上的頂珠體制,像是四品官),乃遷居河南。以清廉故,辭官時當地百姓特致贈「萬民傘」[1]表彰先父清廉、庇護百姓之意。也因為清廉為官,使得辭官後的家境並不富裕,為了養家活口,只得任職於隴海鐵道。

父親任職鐵道部鄭州管理局車務處處長,職位雖高卻平易近人,工作兢兢業業,是鐵路局安全的領路人。又因為父親學問淵博,處事光明磊落,所以大家都喜歡向他請益,也因此得到了鐵路局上下的信服。有一年,鄭州鐵路局精簡職員,爹爹的好友張老伯被精簡下來,他領不到工資,家庭生活失去來源,陷入困境,爹爹歷來濟人之急難,就像自己碰到災難一樣,竭盡全力幫助,在爹爹每月領回工資當天,就給張老伯去送錢,他如抽不出時間,就讓我代替他去送,我們家雖受些影響,誰都無怨言。媽媽常說:「做人要救人急難為貴。」要去完成爹爹交代的事,又想少擔誤自學時間,我總是一路小跑步去送錢。

由於父親的人格高尚,雖因心臟病去世,身後卻受到公葬的榮譽,鐵路局更劃了隴海花園四道苗圃為墓地,致贈一塊大青石板上伏托一口栢木四獨的大棺。出殯時花園、金山、銀山、紙人、紙馬、紙轎等送喪儀仗擺滿了大同路,沿途路祭的人們通過幾條大街,一直延伸到墓地。四十八人抬著靈轎,我領著四妹跪在靈前守靈,並向前來祭奠的人們磕頭回禮。隨著和尚法師超渡的木魚聲,我們一步一磕頭的為父親祈求消災免難。

父親,對子女非常關心疼愛,從小最讓子女們想念的就是父母的開明。家中雖然只有哥哥一個男孩,但卻從沒有受到特別的待遇,五名子女都接受同樣的教育、上學讀書。哥哥若作錯事情同樣必須接受處罰。我常想,要不是當年父親和母親開明的教育方式,對待子女一律平等,如今要我這樣八十多歲的老嫗能夠提筆回憶當年家中瑣事,根本是想都別想。

少小從母識字,啟蒙後始進學校。母親是一位曾讀過許多年舊書但思想卻異常維新的老人,慈祥和善為一切認識她的人所稱道。二十四年春,父親因心臟病棄世在異鄉,兄妹五人便在母親地慈範裡成長。

雖然在之前蔡家女孩也有接受教育學習讀書識字的,但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請外頭的家學老師到家中教學,父親卻讓我們背了書包上學。在家中我跟妹妹年紀最小,大姊大我十九歲。二姊在民國元年出生。他們上學時都是把辮子盤在腦後,一雙大腳快步行走,這在普遍纏足的當時、當地可是惹得滿街嘖嘖稱奇的。後來因為大姊資質較差,中途輟學,二姊則不負父母的期望,一路完成學業,後來當上小學校長。

由於抗戰、撤退等等因素,漫天烽煙,民族絕續,抗戰的火炬引領了我們,兄妹們把生命全交給了國家,把母親冷落在西工小村的陋屋中,戰火與貧困迫得我們撕碎了奉養母親的心願。母親過世,我們也只能在戰火中草草辦了後事,心裡總想著等勝利了再好好把父母親遷回山東安葬。但是世局動蘯,民國三十九年一路輾轉撤退來台灣之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過去了,心願一直沒辦法做到,心中最惦記與沉痛的也就是這些事情。

七十七年(1988),開放探親的第二年,我回到洛陽,據妹妹說,在五十年代時,鄭州鐵路局為修築鐵路需要,緊急通知原葬在鐵路花園旁墓地的後人在六天內將骨骸遷移,否則將予剷平。妹妹急急奔赴鄭州,會同二姊在鐵路工人的協助下,將先父骨骸啟出、編號,一包包用紅紙包好,背到先母墓旁,與二姊攜手將二老寄埋在龍門山下,寄望未來能遵父命遷回山東兗州安葬。赴洛陽祭拜之後,和妹妹去了一趟山東兌州,想到老家去尋個根。在兌州族人居住的天主教堂一條胡同,座落第二個大院就是先祖的遺產,但現在已為族人占用。雖然多次責備妹妹沒能把爹娘遺產收回,但仔細想想,那個多變的年代,能夠活命已屬萬難,又能說些什麼呢。

就這樣又過了好幾年,八十一年(1992)大女兒陪我回了趟河南、陝西,到了洛陽,和妹妹、二姊和哥哥的兒子找到墓地,立了碑,但等下次回去時再辦理遷葬。九十二年(2003),小兒子夫婦陪著我再到洛陽,本打算把骨灰接到山東兗州祖墳歸葬,但到了兗州,才發現因為城市擴建,祖墳早已不復存在,只好又回到陝西。九十四年(2005)趁著小兒子在大陸工作之便,我要他再去了趟陝西,在當地長期生活姪孫女的大力協助下,於寶雞買了個雙人靈位的墓地。漂泊過大江大海、戰亂流離,父母遺骨終於能安息在此,這才算稍解我多年來心頭的痛。

(2)-抗戰學生後援會-->>

[1] 萬民傘:古代地方士紳和民眾為表示地方官的敬意,由當地有聲望之士發起,製作以誌感念的傘。因上綴有許多小綢條,書寫眾人姓名,故稱為「萬民傘」,意思是這個父母官,像傘一樣遮蔽著一方的老百姓。清朝時,地方官調任時,地方紳商也有用送「萬民傘」表示挽留的意思。但如果是辭官,或甚至是被貶或降職時,還有人送傘,表示這個官絕對是深得民心的清官或好官。

成長期間,經常腹痛難忍,父母親曾聽人言用萬民傘作藥引可緩解,父親的萬民傘就真的解除了我的困擾。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九州昧慚生
2018/05/16 15:27
山東祖墳不在,那外曾祖輩的遺骨有得安置嗎?
馬哥 問候您(landmarc) 於 2018-08-02 22:01 回覆:

山東祖塋已經無處可尋了。

這是大時代的悲劇,不是嗎?


山城歲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事過境遷
2010/07/08 20:32

尋根步步難啊!


山城歲月敬上
馬哥 問候您(landmarc) 於 2010-07-10 10:11 回覆:
家母去走這一趟尋根路時,已是近八十歲高齡了,只為一片安葬父母遺骸的孝心,不辭艱辛,確實極不易。

心 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女軍官的父母最後安息陜西
2010/07/07 17:24
結果不是河南也不是山東
馬哥 問候您(landmarc) 於 2010-07-08 16:19 回覆:

這也是戰禍使然,時代變遷,選擇期望又理想的墓地是多麼奢侈的訴求啊!

所幸,在陝西有一位孫姪女尚能付託,所以就只好落在陝西了。確是家母極不得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