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璀璨的日夜風華 波蘭古都克拉科夫
2024/09/20 00:00:00瀏覽92|回應0|推薦32

擁有千年歷史的古城克拉科夫(Kraków),中世紀時曾是波蘭王國的首都,歷史文化積澱深厚。這座中世紀城鎮擁有歐洲最大的市集廣場和許多裝飾華麗的歷史建築、宮殿和教堂,還有防禦工事遺跡、卡齊米日遺址及古老的亞捷隆大學…,在在彰顯著克拉科夫輝煌的歷史風華,被譽為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克拉科夫位於波蘭南部的維斯瓦河畔,其建城歷史可追溯至7世紀。最初是瓦維爾(Wawel)山上的一個小村莊,據載早在965年就已成為斯拉夫歐洲繁忙的貿易中心。1038至1596年超過5百年的期間,克拉科夫是波蘭王國的首都,歷來一直是重要的經濟及文化中心。

13世紀的克拉科夫,三度抵抗了蒙古人的入侵並修復城市。卡齊米日三世(Kazimierz III)在位期間,於1335年在城西建立了新城—卡齊米日,復於1364年創立了克拉科夫學院(現今的亞捷隆大學),是為中歐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極大提高了城市的地位和重要性。

15、16世紀是波蘭的「黃金時代」,克拉科夫作為波蘭王國首都及漢薩同盟成員,發展成為中歐最大的行政和商業中心之一,是一座藝術與手工藝繁榮、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

1572年,亞捷隆王朝最後一位國王齊格蒙特·奧古斯特死後無嗣,隨後王位在外國統治者之間反覆易手,加之瑞典人的侵略和鼠疫的爆發,城市逐漸衰落。1596年,齊格蒙特三世(Zygmunt III Waza)將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首都從克拉科夫遷移至華沙。

1795年波蘭第三次被瓜分後,克拉科夫歸屬奧地利統治。隨著1918年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成立,克拉科夫恢復其波蘭文化學術重鎮的地位。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波蘭淪陷,克拉科夫成為納粹德國殖民政權波蘭總督府的統治中心。為摧毀波蘭文化,納粹將大學教授和學者送往集中營。而城中的猶太人絕大多數被送往集中營屠殺。

1978年,克拉科夫大主教卡羅爾·沃伊蒂拉(Karol Wojtyla) 被提升為教皇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這是有史以來第一位斯拉夫教皇,也是455年來第一位非義大利裔的教皇。

千餘年來,克拉科夫從最早的核心區和諧地向外發展,累積了自早期羅馬式到現代主義時期的所有建築風格,是歐洲城市規劃最傑出的範例之一;並且幸運地躲過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破壞,歷史建築大多保存完好。1978年,克拉科夫老城以「克拉科夫歷史中心」名稱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2000年,獲選為歐洲文化之都。2013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入選文學之城。

2023/08/15

克拉科夫歷史中心擁有哥德式、文藝復興、巴洛克等多種風格的優美建築,歷史交織人文,景觀豐富多彩。

舊時波蘭國王加冕遊行的皇家之路縱貫整個克拉科夫老城。皇家之路開始於北側城牆外的聖弗洛里安聖殿,經過中世紀甕城,穿過聖弗洛里安門進入老城,然後沿著弗洛里亞街穿過中央市集廣場,再經過格羅茨卡街與聖伯多祿聖保祿堂,最後到達瓦維爾山上的城堡區。這也是我們徒步遊覽克拉科夫歷史中心的黃金路線。

聖弗洛里安聖殿  Kościół św. Floriana

聖弗洛里安聖殿始建於1185年。12至17世紀間多次遭遇火劫,今日的巴洛克風格樣貌是波瑞戰爭後所重建。在1528年全城大火中,這座教堂包括聖徒的聖骨奇蹟般倖存下來。自此,聖弗洛里安(羅馬軍團的運水官)成為波蘭消防隊員和煙囪清潔工人的主保聖人。而這座天主教堂是波蘭國王加冕遊行的皇家之路起點。

格倫瓦德紀念碑  Pomnik Grunwaldzki

格倫瓦德紀念碑矗立在馬特伊科廣場(Matejko Square)上,建於1910年,以紀念發生於1410年的格倫瓦德戰役500週年。這場戰役由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 (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領導波蘭立陶宛聯軍,擊敗條頓騎士團,是中世紀最重要、也是最大規模的騎兵戰事之一。

紀念碑描繪了雅蓋沃騎在馬上的英姿,他的表弟和立陶宛大公維陶塔斯站在他的前面,兩側有士兵舉起雙臂慶祝勝利,倒臥階梯上的則是條頓騎士團團長Ulrich von Jungingen。

馬特伊科廣場的名稱是對於波蘭19世紀偉大畫家揚·馬特伊科 (Jan Matejko)的特別致敬。這位畫家擅長描繪波蘭史上著名的政治與軍事事件,最知名的畫作即是《格倫瓦德之戰》。

克拉科夫甕城  Kraków Barbican

甕城是克拉科夫防禦工事皇冠上的一顆明珠,也是歐洲中世紀軍事建築最精美的典範之一。它在圍城期間從未被佔領而成為傳奇。甕城被當地人暱稱為 Rondel(平底鍋),它是整個歐洲至今仍保持原始狀態的三個哥德式外堡之一。

這座雄偉的哥德式建築建於1498年,作為保護城市北邊的防禦工事,是唯一沒有天然水屏障的部分。甕城與聖弗洛里安門透過一條堅固的走廊相連,控制進入克拉科夫老城的入口。建築物內部幾乎是空的,以便在受到威脅時可以在內部聚集龐大軍事力量。

甕城是馬辛·奧拉切維奇(Marcin Oracewicz) 傳奇故事的背景,他是一位製作腰帶和肩章的行會成員,1768年,他一槍震懾了俄羅斯軍隊的進攻。傳說他用長袍上的一顆大銅扣當子彈,當場擊斃了沙皇的將軍帕寧。

16 世紀,甕城變成了城市的馬廄。隨著攻城技術的轉變,它失去了昔日的防禦功能,在19世紀初甚至面臨被拆除的威脅。幸運的是,它避免了克拉科夫大部分防禦工事的命運,只有連接它和聖弗洛里安門的頸部(走廊)被拆除。

聖弗洛里安門  Brama Floriańska

中世紀的克拉科夫周圍環繞著3公里長的城牆,有46座塔樓和7個主要大門,聖弗洛里安門是其中的主要入口。

1241年,蒙古人摧毀了大半個城市,1285年修建防禦工事,聖弗洛里安門以聖徒弗洛里安命名,城門上面有聖徒的雕像。在拉丁語中也被稱為榮耀之門(Porta Gloriae),因為這裡是通往瓦維爾的皇家路線起點。15 世紀末甕城建成後,透過一條加固走廊(頸部)與其相連。17世紀,塔樓被瑞典的猛攻摧毀後,改建了一個新的巴洛克式圓頂。

19世紀中期,克拉科夫拆除失去防禦功能的老城牆,僅留下約200公尺的城牆,以及聖弗洛里安門和一旁的木匠塔。如今,聖弗洛里安門是這座城市的象徵之一,同時作為克拉科夫歷史博物館的分館。

弗洛里安街  Ulica Floriańska

弗洛里安街是通往瓦維爾皇家城堡的皇家路線的一部分,以聖弗洛里安門為起點,近700年來從未改變過。它是克拉科夫最早的鵝卵石街道之一,直到15世紀末,街上的大多數房屋都是由堅固的磚石所建造,為當時的貴族和富人所擁有。儘管多數房屋都經過重新設計,但其古老的細節都被保留下來。如今街道兩旁商店林立,是通往市中心的繁華街道。

克拉科夫貝果  Obwarzanki

來到古都克拉科夫 (Kraków),舊城裡到處可見一輛輛藍色小攤車,販售著一種環狀麵包,這就是有「克拉科夫貝果」之稱的 Obwarzanki。

Obwarzanki的歷史可追溯到14世紀,起初人們只能在復活節前的「大齋期」烘焙Obwarzanki,而且只有獲得特許的克拉科夫烘焙師可以製作和販售。19世紀開始以抽籤的方式決定哪些烘焙師擁有特許權,直到19世紀中期,克拉科夫的所有烘焙師才獲准製作 Obwarzanki。因為特色獨具,2010年歐盟將 Obwarzanki 列為「歐盟保護產品」名單。

Obwarzanki有多種口味,包括鹽味、罌粟籽、芝麻或起司口味,嚼勁十足越嚼越香。據統計,克拉科夫一天可以賣出15萬個 Obwarzanki!

市集廣場  Rynek Główny

佔地 4萬平方公尺的市集廣場,是最「最」的地方:克拉科夫最重要的公共空間,中世紀歐洲最廣闊的市集廣場,它聚集了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一切,具有最鮮明的標誌,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是:最美麗、最重要、最迷人、最…

當克拉科夫於1257年獲得城市憲章時,這座巨大的廣場就已被劃定為城市的中心點。這個中心滿足人們與城市運作(市政廳)、經濟生活(紡織會館)以及精神需求(聖母教堂),此外,這裡也是刑場和懲罰的地方。自古以來,市集廣場見證了無數重大的歷史事件。

這個中世紀歐洲最大的廣場發展快速而變得混亂不堪,今日所見是19世紀大肆整頓之後的樣貌。廣場中央為紡織會館,其前後分別是市政廳鐘樓及亞當密茨凱維奇紀念碑,東南角是聖亞德伯堂,東北角巍然聳立著聖母聖殿,這些雄偉的建築與恢宏的廣場構成了克拉科夫最經典的美景。

如今的市集廣場,四周圍繞著著許多餐廳、咖啡館及各種商店,聖誕節、復活節會舉行傳統市集,是當地居民悠閒的生活空間,更是各國遊客聚集的觀光名勝。廣闊無比的廣場,無論從任何角度都只能拍攝到局部,透過空拍圖(載自網路)方能窺其恢宏全貌。

聖母聖殿  Kościół Mariacki

巍然聳立在市集廣場的聖母聖殿,最早建於13世紀,但毀於蒙古人入侵,14世紀時以磚造哥德式風格重建,經過歷次整修擴建,成為現在的樣貌。在跨越8個世紀的歷史中,聖母聖殿守護著歐洲第二大市集廣場,現已成為克拉科夫的象徵,也是構成這座城市神話和歷史故事的焦點。

聖母聖殿有兩座不對稱的塔樓,兩座塔樓的高度差異在建築設計中找不到合理解釋,僅留下人們口耳相傳的故事傳說。

較低的鐘塔高69公尺,設有5座鐘所組成的一套編鐘。較高的一座高達81公尺,頂部有一座宏偉的晚期哥德式尖頂,被稱為守衛塔或號角塔。中世紀時期,守衛在塔頂監視城市有否火災、敵軍進犯或其他潛在危險;並且負責吹響軍號,最初只在黎明和黃昏,作為城門開關的依據,到了16世紀,更在每個整點吹號作為報時之用。

時至今日,號角聲已成為克拉科夫的象徵,每個整點守衛塔頂端都會響起軍號聲,但旋律總在中途嘎然而止。這是為了紀念13世紀的著名號手,他在蒙古人襲擊城市時吹響號角示警,卻被蒙古人的弓箭射中喉嚨不幸犧牲。

聖母聖殿內部以藍金色調裝飾出高貴華麗的哥德式風格。藍色的穹頂彩繪著金色的星星,這是19世紀波蘭藝術大師Jan Matejko和他學生的作品。金星閃爍的藍色夜空,賦予教堂金碧輝煌之外的神聖崇高氛圍。踏入如此聖殿,很難不受到震懾!

教堂內部最著名也最珍貴的,是德國雕塑家Wit Stwosz於1477至1489年所製作的木造單幅祭壇畫。全長11公尺,高13公尺,是歐洲最大的祭壇畫。祭壇的主場景中描繪了聖母的安息,周圍環繞著使徒;兩翼則是耶穌和聖母的生活場景;底座描繪了耶穌的家譜;整個結構的頂部是聖母加冕的場景。總計有超過200個以椴木雕刻的人物。

紡織會館  Sukiennice

紡織會館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購物中心,這顆文藝復興建築的明珠佔據了市集廣場的主導地位,是克拉科夫建築遺產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最初的紡織會館建於13世紀,由兩排石頭攤位組成,在市集廣場的中心形成一條街道。14世紀時加上磚石屋頂。紡織會館的貿易是城市收入的重要來源,根據皇家特權,到達該克拉科夫的布料商人只能在這裡出售他們的商品。此外,市場中還交易著許多大宗貨品,包括香料、皮革、絲綢,以及來自於近郊維利奇卡(Wieliczka)鹽礦的鹽。

1555年紡織會館被大火燒毀,迅即於1559年以文藝復興風格重建完成。由於當時的Bona Sforza王后是義大利人,因此參與重建工作的有許多是來自義大利的優秀建築師及傑出藝術工匠。

隨著波蘭遷都華沙及戰爭的影響,未整修的紡織會館逐漸失去了光彩,甚至不堪使用。19世紀末整修後成為現今樣貌,一樓依然作為商場,販賣珠寶、工藝及紀念品,二樓則改建為19世紀波蘭藝術畫廊,成為克拉科夫國家博物館的分館。

市政廳鐘樓  Wieża Ratuszowa

這座哥德式鐘樓是舊市政廳建築的一部分,建於1300年左右。1820年,當局為了拓寬市集廣場而拆除市政廳,鐘樓則成為市政廳的唯一遺跡。

鐘樓高70公尺,略微有些傾斜,據說是1703年的強風所造成。底層曾作為城市金庫,也曾存在惡名昭彰的酒窖和令人聞之色變的監獄刑訊室。現今的鐘樓是國家博物館的一部分,登上110 級石階可以俯瞰舊城區的壯麗景色。

愛神的束縛  Eros Bendato

市政廳鐘樓旁邊有一個非常搶眼藝術裝置,名為「Eros Bendato」,這是波蘭知名藝術家Igor Mitoraj的作品。其靈感來自古代文化,尤其是希臘和羅馬神話中的人物。在這尊雕塑中,希臘愛欲之神厄洛斯(Eros)被肢解的頭顱側躺著,包裹愛神臉部的繃帶象徵性地遮蓋了眼睛和嘴巴,代表慾望和思想已被禁錮。繃帶也象徵著兩種對立的世界觀:文明的崩解與維繫。

聖亞德伯堂  Kościół św. Wojciecha

這座小巧樸實的教堂是市集廣場上最古老的建築,早在城市特許和市集廣場立樁之前就已存在了。此處正是當時聖亞德伯(św. Wojciech)受到波蘭國王波列斯瓦夫一世邀請,前來波蘭佈道的地點。

最早的建築在10世紀時僅是木造教堂,11至12世紀期間改為石造羅馬風格,並在17世紀整修為巴洛克式風格,頂端加上了圓頂結構。而在教堂地下2公尺處,正是古老市集廣場的原始樓層。目前聖亞德伯堂由考古博物館管理,地下層展示著教堂及市集廣場的史料。

亞捷隆大學博物館  Muzeum Uniwersytetu Jagiellońskiego

亞捷隆大學的前身為克拉科夫學院(Krakow Academy),於1364年由波蘭國王卡齊米日三世資助建立,並在1400年由雅蓋沃國王復興。它是波蘭最古老的一所大學,更是在中歐僅次於布拉格大學的第二古老大學。

克拉科夫學院有許多出名的畢業生,其中最著名莫過於提出「天體運行論」的哥白尼,近代則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維斯拉瓦·辛波絲卡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亞捷隆大學各學院分散於市區各處,其中的克拉科夫大學院(Collegium Maius)是全波蘭最古老的大學建築,宏偉的哥德式建築至今仍保留著克拉科夫大學黃金時代(15 世紀)的精神。20世紀中期進行大規模修復後,現已成為大學博物館。後哥德式的建築風格、四邊形拱廊建築群,圍繞出了中央庭院。上層為教授們生活與工作的場所,一樓則為大學講課之處。

亞捷隆大學新學院 Collegium Novum

克拉科夫主教宮  Pałac Biskupi

近代德高望重的羅馬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本名 Karol Wojtyła),於1920年誕生於克拉科夫西南的一個小鎮。18歲時進入亞捷隆大學就讀,主修語言學,副修戲劇。就學期間,他一共學習了12種語言,擔任教宗期間被廣泛地使用。

克拉科夫主教宮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有著密切聯繫,他於1946年在這裡被任命為神父,1963年擔任克拉科夫總主教後,於1964-78年間居住於此。後來以教宗身分訪問波蘭期間再度回到克拉科夫主教宮,並站在著名的「教宗之窗」舉行非正式的晚間接見活動,深受朝聖者愛戴。

普蘭蒂環狀公園  Planty

克拉科夫是波蘭的古都,歷史建築遍布於整個城市,但城市並不因此而顯得沉重,正因為克拉科夫有一座環狀公園,圍繞著整個歷史悠久的市中心,猶如城市頸部的一條綠色寶石項鍊。

18世紀末以來,卸下防禦重任的城牆逐漸破敗,於是除了聖弗洛里安門和甕城被保留下來,其餘城牆盡皆拆除。19世紀,環城公園取代了被摧毀的防禦工事。花木繁茂的公園中建造了許多廣場、噴泉和池塘、長凳和涼亭。此外還有許多紀念碑,以紀念波蘭的藝術家、文學家以及為這座城市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們。

19世紀波蘭畫家揚·馬特伊科 (Jan Matejko)的塑像

普蘭蒂公園環分為8個花園,綿延約4公里,佔地21公頃,是克拉科夫最大的城市公園。漫步於綠意盎然、寧靜優美的公園,穿梭於目不暇給、輝煌奪目的歷史景點,人文交織著自然,克拉科夫老城之旅益發令人感到怡然寫意!

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堂  Kościół św. św. Piotra i Pawła

16世紀下半葉,耶穌會士抵達克拉科夫,帶來了反宗教改革的思想。為了執行教團反宗教改革的使命,於1597至1619 年建成波蘭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其靈感來自羅馬巴洛克式的神聖建築,擁有宏偉的石頭外牆和精心設計的圓頂,被認為是早期巴洛克風格的典範。

1722年,教堂立面安置了12使徒雕像,成為最顯眼的標誌。但由於環境因素造成雕像損壞,目前所見的是以現代建材所製的複製品。

聖安德烈教堂  Kościół św. Andrzeja

聖安德烈教堂建於11世紀,是克拉科夫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其樸素的羅馬式風格與17世紀添加的巴洛克式尖頂形成鮮明對比。內部奢華的巴洛克和洛可可式裝置則令人歎為觀止。

在最初幾個世紀中,聖安德烈教堂不僅是一個禮拜場所,並且是一座堡壘。兩座帶有拱窗的八角形塔樓具有瞭望守衛功能,厚重的石牆堅固而不易攀爬,牆上並有弓箭手的射擊窄窗,抵禦了1241年蒙古人的襲擊,在周圍城市淪為廢墟時為居民提供了安全庇護。因此有人稱之為下城堡(以別於瓦維爾山的上城堡)。

維斯瓦河堤壩  Bulwary Wiślane

維斯瓦河和魯達瓦河交會在瓦維爾城堡腳下,潺潺河水悠悠流淌,沿著河堤設有自行車道和遊船碼頭,河上遊船優游穿梭,河岸行人悠閒漫步。在歷史都城之外,這處風景優美的河道,成為當地居民自在徜徉的休閒好去處。

瓦維爾龍  Smok Wawelski

克拉科夫最著名的傳說之一,莫過於棲息於瓦維爾山腳下洞窟中的火龍傳說。傳說這條惡龍要求村民定期提供足量的牛羊供其食用,否則就會殺掉等量的村民。聰明的年輕鞋匠利用惡龍暴食的弱點,將硫磺裝在動物體內置於洞口,惡龍不敵誘惑吞下後口渴難耐,瞬間飲盡維斯瓦河河水,最後肚破而亡。

時至今日,瓦維爾龍似乎已轉型為克拉科夫的城市吉祥物,成為紀念品的設計靈感及元素。而龍洞洞口立了一座瓦維爾龍雕塑,每隔5分鐘會噴火一次。但見眾人在烈日下汗涔涔地守候著,就為了捕捉瓦維爾龍噴火瞬間的有趣畫面。

瓦維爾城堡  Zamek Królewski na Wawelu

繞著瓦維爾山盤旋而上,終於來到皇家之路壯麗的終點—瓦維爾城堡區。

10世紀時,波蘭第一位統治者梅什科一世(Mieszko I)在瓦維爾山丘上建造了一座堡壘城堡,成為數百年來波蘭皇室的居所。14世紀卡齊米日三世時期,城堡開始以哥德式風格進行。1499年遭大火毀損,16世紀上半葉根據老西吉斯蒙德一世 (Zygmunt Stary) 的意願,以文藝復興風格重建,成就了現今瓦維爾山頂巍峨壯觀的城堡宮殿。

1596年波蘭遷都華沙,瓦維爾城堡的重要性與地位隨之衰落。在奧地利統治時期,城堡被改建為軍醫院,並有許多建築與教堂遭受到破壞。二戰時期,城堡被德國納粹佔領作為總部使用。自1930年以來,瓦維爾城堡已改作博物館,是波蘭最頂級的藝術博物館之一,東方藝術和鄂圖曼藝術品的藏品規模也是波蘭首屈一指。(可惜團體未安排參觀,有入寶山卻空手而回之憾!)

瓦維爾主教座堂  Katedra na Wawelu

瓦維爾主教座堂是波蘭最重要的禮拜堂,其宏偉的內部裝飾延續著幾代波蘭人的歷史記憶。在過去9百年的時間裡,這座教堂是波蘭的國家聖殿,歷代國王在此舉行加冕儀式,14世紀以後也多安葬於此。

瓦維爾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1000年,當時克拉科夫被確立為主教所在地,並開始建造第一座大教堂。11/12 世紀建了第二座教堂。目前所見是14世紀打造的第三個版本,具有哥德式大教堂的形式。數百年歷史累積了多元風格,教堂建築的立面或是內部,都可以找到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新古典及哥德復興式的各種元素。

經過幾個世紀的增建,主教座堂被一圈不同風格的小教堂所包圍。其中的齊格蒙特小教堂(Kaplica Zygmuntowska),被譽為「義大利以外最純淨的文藝復興建築」,興建於1517-33年。方形的小教堂有著金色的圓頂,安葬著國王齊格蒙特一世和齊格蒙特二世。

忠犬卓克(Dżok)的雕像

在距離城堡不遠的維斯瓦河畔,有一座「忠犬卓克」(Dżok)的雕像。

卓克是一隻黑色米克斯,有一天隨主人出門散步,主人突然心臟病發身亡,從此卓克每天在事發的圓環等著主人回來。克拉科夫居民輪流餵食卓克,甚至想帶牠回家飼養,然而卓克始終不肯離去。大約一年後,等不到主人的卓克終於跟著一位女士回家,並且和她一起生活了7年。然而好景不常,女士因年老離開人世,卓克也開始了流浪的生活,最後命喪火車輪下!

克拉科夫居民於2001年為牠立了一座紀念碑,讓人們永遠記得「忠犬卓克」。忠犬卓克的事蹟也被寫進了兒童繪本,深受波蘭兒童喜愛!

市集廣場悠閒的黃昏

白天的克拉科夫光燦奪目,作為一個遠來的外國遊客,一整天卯足全力走過這座城市的重要景點,看過無數輝煌壯麗的人文古蹟。到了黃昏時刻,再度來到廣場,看看市集的節目表演,嚐嚐當地的特色小吃,放慢腳步融入市集廣場饜足而悠閒的黃昏時光。

克拉科夫的華麗馬車

克拉科夫古城中除了宏偉壯麗的歷史建築,還有一樣非常引人注意的風景,那就是悠閒穿梭在城市街道上的華麗馬車。歐洲許多城市都有這種觀光馬車,但克拉科夫的馬車是我見過裝飾最華麗、馬匹最花俏的觀光馬車。

傍晚時分,灰姑娘們化身貴婦,登上乾淨舒適的馬車,聽著馬蹄答答地踩踏著鵝卵石街道,瀏覽著黃昏向晚丰姿綽約的古城風光,作一回高貴優雅的古人,愜意寫在每一個人的臉上。短短半小時,馬車繞回到市集廣場,並沒有變回南瓜,但灰姑娘依舊是灰姑娘,只不過,是笑逐顏開的灰姑娘。

克拉科夫醉人的 Happy Hours

夜幕漸漸低垂,在紡織會館前面挑選一處面向聖母聖殿的餐廳,驚喜撞上Happy Hours,1公升的淡啤酒半價供應,約合台幣200元,比原價的半公升還便宜。大家不忍放棄這份驚喜,個個面前都穩擺著一大杯,看起來真像是一桌子酒鬼!徵詢服務人員可否享用自己買來的Obwarzanki(克拉科夫貝果),獲得令人開心的答覆—Obwarzanki is good!

冰涼淡美的汁液,正好慰勞旅途的疲乏,但那1公升液體要裝入肚腹也並非容易,於是輪番起身漫步廣場。輝煌的燈火,宏偉的建築,悠揚的樂聲,閒逸的人們,不同於白天的氣勢恢宏、光燦耀眼,夜晚的市集廣場溫馨且歡樂、華麗而曼妙!在克拉科夫市區雖僅安排一天的行程,但在此地住宿4晚,欣喜得此機緣,飽覽千年古城克拉科夫璀璨瑰麗的日夜風華!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