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楞嚴經-136
2019/02/09 09:58:31瀏覽110|回應0|推薦0

再說這個三摩正定當中,一切善知識的男子,堅固的心中,凝而不動搖,明而不迷惑,正而不邪思,天魔就不能得到方便,來危害擾亂善知識的男子,窮究十二類眾生共同受生的根基,觀察行陰幽隱輕清連續微細擾動的根本,看見在圓而周偏,常而連續的地方,起計算度量的人,這人就墜入外道四種顛倒的邪見,就是一分無常,一分常住的論調,第一是,這人觀察微妙光明的內心,周偏十方世界,清澈透明而不動搖,深入研究自己的心性,引導認為有一個神我,從這裡就計算出有真我,周遍十方世界,凝結明白而不動搖,且不生不滅,而一切眾生,在我的心中自己生自己死,因此是無常的,是一分無常,而真我的心性卻稱為常住不動的,是一分常住,而那些有生滅的,就真實是無有常住的心性,第二是,這人不觀察自己的內心,只是普偏觀察十方世界,恒河沙量的國土,見到三禪以下,水火風三災出現,在劫壞的地方,稱名為畢竟無有,常住的種子和體性,就是一分無常,在四禪以上,水火風三災不及,劫不壞的地方,稱名為畢竟有常住的種子和體性,就是一分常住,第三是,這人以身麤心細,因此捨棄十方世界,而另外觀察自我的內心,只見精而不雜,細而非粗,微而不滅,密而不顯,就如同微塵,雖然流轉十方,而體性卻沒有遷移更改,也就是能使這個體性,在我的身體的當中,有緣起的幻象,在剎那之間,即生即滅,而體性卻沒有遷移更改,那個不壞的體性,稱名為執持有我,體性常住,就是一分常住,而一切從我體性流出,有生有死的妄想與塵相,稱名為無常性,就是一分無常,第四是,這個人知道,色受想三陰已經滅盡,只見到行陰現在遷移流動,相續不息,而恆常流動的,就計度以為是常住的體性,,就是一分常住,而在色受想陰等等,現在已經滅盡的,稱名為無有常住的體性,就是一分無常,由這樣來計算度量,一分無常一分有常的緣故,就會亡失正遍知,而墮落成外道,迷惑菩提真性,這就稱名為第三外道,一分無常一分有常的論調.

阿難,這個三摩正定當中,一切善知識的男子,凝而不動搖,明而不迷惑,正而不邪思的心中,天魔就不能得到方便,來危害擾亂善知識的男子,窮究十二類眾生共同受生的根基,觀察行陰幽隱輕清連續微細擾動的根本,看見在分別有邊無邊位置的地方,起計算度量的人,這人就墜入外道四種有邊無邊的論調,第一是,這人心中計量到十二類眾生共同受生的根基,觀察到現在遷流的業用,展轉循環,而不休息,遂計算過去已滅,將來尚未到的,就稱名為有邊,而計算現在相續,無有間斷的心性,就稱名為無邊的,第二是,這個人觀察八萬劫以內,有眾生可見可聞,而八萬劫以前以後,寂靜而無聞無見有眾生,遂計量無聞無見有眾生的地方,就稱名為無邊的,有眾生可見可聞的地方,就稱名為有邊的,第三是,這人個修行人,觀察自己的行陰,就執持是為真我,因此再虛妄計量我能周遍了知一切,得到無邊的體性,而那些一切眾人,出現在的我了知的體性當中,我卻不曾了知眾人,有了知一切的體性,稱名為眾人不能夠得到無邊的心性,而只有有邊的體性,第四是,這人窮行陰虛妄體空,本來無有根性,但是以這人所見到的內心過程,妄自籌畫度量,在一切眾生,一個身體的心中,想陰已經滅盡,而識陰將要出現,而這個行陰,前半分雖同想滅,但後半分仍然是識同陰生起,因此修行人,遂計量眾生與自己的,一個身體當中,所有的心性,那都是一半屬生一半屬滅,也因此明白,那世界當中,一切所有的事情,一半生者為有邊,一半滅者為無邊,由於依照這四種有邊無邊的論調,來計算度量有邊與無邊,就會亡失正遍知,而墮落成外道,迷惑菩提真性,這就稱名為第四外道,依邪見而攝立,有邊無邊的論調.

再說這個三摩正定當中,一切善知識的男子,堅固的心中,凝而不動搖,明而不迷惑,正而不邪思,天魔就不能得到方便,來危害擾亂善知識的男子,窮究十二類眾生共同受生的根基,觀察行陰幽隱輕清連續微細擾動的根本,當善知識的男子,於定中的時候,在所知所見之中,而妄生周偏計算度量的人,這人就墜入外道四種顛倒的邪見,就是在所知所見之中,不能抉擇了了分明的時候,如果有人問,就都會以矯智假話而亂答,但又錯誤的計量,在梵天是清淨常住而不死,只有一生不亂答人的,才可以生於梵天,因此實在不知道,而總是回答的人,就可能會成為矯智假話而亂答,所以周偏計量,虛妄的下出結論,就是當有人問時就,就在言辭當中保持秘密,不應該回答的,就都不說,或是說有其他的事情,借著這個方便,來迴避回答,或者是跟隨著發問的人,所說的話,來轉變話題,或者是不決定,而回答模稜兩可的話,這都是周偏計度,虛妄的言論,第一是,這人觀察行陰生滅的分別,遷變幻化的根本,遂有八種錯誤的見地與計量,觀察前念後念,見到遷流不息的地方,稱名為變易,觀察前念後念,見到相續不斷的地方,稱名為恒常,只見現在,在所見的地方,稱名為生,不見過去未來,在不見的地方,稱名為滅,以生為滅之因性,以滅為生之因性,而生生滅滅無間斷的地方,為生滅相續之因,而體性不間斷的地方,稱名為增,以正在生的,見不到滅的地方,以正在滅的,見不到生的地方,以正在生生滅滅相續當中,而生滅中間有所斷離,體性不相續的地方,名之為減.前念後念,每一個產生的地方,稱名為有,前念後念,彼此滅亡的地方,稱名為無,這八種知見,雖然都是以行陰的義理而來,但統一這八種知見,全都觀察時,那只是修行人的用心有所差別,而有這八種知見,因此就沒有一定的正知正見,而只能以這些矯亂虛偽的話語,來含混模糊不清晰的回答,詢問義理的人,因此每當有求法的人,來詢問那個義理的時候,就回答說,我現在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在一切的時候,都混亂的說話,使那個在眼前求法的人,遺忘迷失了,經書的義理與文章句子,第二是,這人仔細觀察行陰的心念,心念正生的時候,沒有滅相,心念正滅的時候,沒有生相,是彼滅相及此生相,都沒有的地方,因此證得一切皆無,於是當有人來問義理的時候,只是回答一個字,只是說一切法,都是無有,除了無,其餘就再也無所言語說話,而無矯亂虛偽的話語,第三是,這人仔細觀察行陰的心念,念生後必有滅相,念滅後必有生相,在每一個產生的地方,因此證得一切皆有,於是當有人來問義理的時候,只是回答一個字,只是說一切法,都是有的,除了有,其餘就再也無所言語說話,而有矯亂虛偽的話語,因為行陰虛妄本無,第四是,這人有無都見,既見行陰念念生處,又見行陰念念滅處,因此這人的心境,必定枝枝節節很多,所觀之境與能觀之心,都不能安定,這人的心也是混亂的,於是當有人來問義理的時候,只是回答說,亦有即是亦無,就是生的必定會歸於滅亡,也回答說,亦無之中不是亦有,就是滅亡的必定不能再生,說一切矯亂不正,虛偽的話語,無須再容許追問深究,由於這樣計算度量,矯亂不正,虛偽的話語,是虛妄邪計而無實際上的義理,就會亡失正遍知,而墮落成外道,迷惑菩提真性,這就稱名為第五外道,是四種顛倒的邪見,不會滅亡,矯亂不正,虛偽的話語,以及周偏計量虛妄的言論.

*************************************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一者。是人觀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遍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二者。是人不觀其心。遍觀十方恒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三者。是人別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為無常。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三者。是人計我遍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由此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恒。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

***************************************

古印度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中数论派的主要学说。该派以“神我”为产生一切物质运动和生命现象的精神本体,居“二十五谛”之首。

劫字通常指一切天災人禍等,如「劫數」、「浩劫」、「劫後餘生」等。此可能來自於古印度傳說,世界經歷若干萬年後會毀滅一次,然後再重新開始,這樣一個周期叫做一「劫」。一「劫」包括「成」、「住」、「壞」、「空」四個時期,叫做「四劫」。到「壞劫」時,器世間壞,有水、火、風三災出現,世界歸於毀壞,稱為大三災。中劫定有刀兵災、疾疫災、饑饉災等三災出現,稱為小三災。八十中劫為一大劫,一大劫即總括成、住、壞、空等四劫,為一期世界的始末。

此計分位有四:(一)三際分位;(二)見聞分位;(三)彼我分位;(四)生滅分位。這人在這四種分位中,生起計度,就墮入外道四有邊論。所謂『有邊』就是有盡,『無邊』就是無盡。

基本字义. ○ 矫. (矯). jiǎo ㄐㄧㄠˇ.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lin188&aid=12456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