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聽說你家燒光了,可喜可賀
2023/12/31 09:23:17瀏覽134|回應0|推薦1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7733mk

 

這是古文觀止寫讀第八講,今天要講的是「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作者柳宗元,我下的標題是聽說你家燒光了,可喜可賀,怎麼會恭喜人家家裡的祝融之禍呢?當然其來有自,也是古文運動家的柳宗元,他的文章相較於同時代的韓愈,比較安靜,至於為什麼會很靜,與他的人生閱歷有關。

中央任官三年流放十五年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二屬於唐代的其中一位,另一位是上次講的韓愈,柳宗元小韓愈5歳,算是同代人,但官運就差很多了,韓愈沒有門第,進士第四次才中,吏部考試更是三次未中,柳宗元進士也是考四次終於上榜,吏部考試是一次就中,分別在2126歳考上,柳家祖上出過大官,柳宗元的高祖父在唐高宗時代任過宰相,雖然後來被武則天迫害,柳宗元的祖父及父親都只當過地方官,到了柳宗元這一代算是落魄名門了,不過柳宗元一開始的官運不錯,先在地方歷練,再到中央,但其實由地方到中央,都在首都長安,地方官做的是藍田縣尉,在長安附近,31歳到中央任監察御史。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7733mk

過兩年的公元805年,柳宗元被提升至正六品的禮部員外郎,這一年也很精彩,唐朝在公元805年有三個皇帝及兩個年號,先是唐德宗的貞元21年,德宗在1月底過世,順宗即位,改年號為永貞元年,但順宗在八月就被迫退位,八月以後是唐憲宗掌權,但到次年的806年才改年號為元和,所以805年的唐朝中央是不穩定的,底下官員也是各擁主子,先是順宗手下一批官員發起的永貞革新,以王叔文及王伾為首的集團,包括柳宗元及劉禹錫,在順宗即位後大手筆改革,有些措施事後回看是正當的,也許手段過於激烈,也或者既得利益團體,包括藩鎮及宦官,沒有自己人或不願因改革而放棄利益,總之身體本就不好的順宗失勢後,就發生二王八司馬事件,二王指王叔文及王伾,八司馬指共有八個人被眨外地,在地方當司馬,包括柳宗元的永州司馬及劉禹錫的朗州司馬,唐朝的司馬是刺史身邊的官,沒有實際職掌的閒職,在唐朝大多用來安置被眨被流放的罪官,如白司易在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馬青杉濕」,表示當時白居易被眨在江州當司馬。

所以文人又站錯隊了,柳宗元33歳被眨外地,直到47歳,15年的時間分別在永州及柳州,死在柳州刺史任上,所以是三年中央官,流放15年的地方官,姓柳的官在柳州,還死在當地,柳宗元自己也曾做詩:

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

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

意思是我這個姓柳的官,在柳州的柳江邊種柳樹,共有四個柳,地方掌故又添一件。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7733mk

為何恭喜好東西都燒光了

柳宗元在古文觀止中共有11篇,其中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是最後一篇,標題就很引人注意,居然恭喜朋友家失火,一開始就說:

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家無餘儲。僕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吊而更以賀也。道遠言略,猶未能究知其狀,若果蕩焉泯焉而悉無有,乃吾所以尤賀者也。

意思是說聽說你家失火燒光了,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東西,起先是驚訝,再是大喜,若真的一無所有了,我就不是慰問,而是要恭賀足下。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7733mk

其實柳宗元對於進士王參元是肯定的,但為什麼要在遭受大災之際幸災樂禍呢?因為王參元是有錢人,柳宗元說:

以足下讀古人書,爲文章,善小學,其爲多能若是,而進不能出羣士之上,以取顯貴者,蓋無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積貨,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獨自得之心,蓄之銜忍,而不能出諸口。以公道之難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則嗤嗤者以爲得重賂。

原來是有錢到被人嫌,雖然王參元這個人很有才學,但因家中不缺錢糧,所以大家大多基於兩個原因不敢推荐他,一是好廉名者,不想染上銅臭,再是也怕被說收了什麼好處。

這是什麼社會?仇富嗎?用人不是應該唯才是舉嗎?柳宗元所在的官場用人還要先看家中是否缺錢?先用那些缺錢又有才的?這些都是問號,柳宗元的這篇名作至少說明一個現象,就是人怕麻煩古今皆然,至於擴大解釋就只能是猜測了,如王參元到底多有錢?是不是王參元沒有用錢打通關節?我們只能就柳宗元的文字繼續欣賞。接下來他說終於可以好好為你推荐了:

乃今幸爲天火之所滌盪,凡衆之疑慮,舉爲灰埃。黔其廬,赭其垣,以示其無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顯白而不污,其實出矣。是祝融、回祿之相吾子也。則僕與幾道十年之相知,不若茲火一夕之爲足下譽也。

天火一來,盡為塵灰,房子黑了,牆壁紅了,燒個精光,真的一無所有了,從此足下的才能,終於可以清楚表白,不怕因為人世間的閒言閒語而被掩蓋,我與你數十年相知,在官場上說到口水流乾,還不如這場大火來得簡單乾脆。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7733mk

若我是王參元,接到這樣的書信,不知該哭還是該笑,哭是因為從此破產,家徒四壁,笑是因為夠熟的朋友,才敢這樣寫信,若是信用卡刷爆了,朋友向你恭喜,從此要努力賺錢還債了,你會如何?所以夠熟夠相知的是一種回法,沒有熟透的應該會是另一種回法。

孤獨之後才有好文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的撰寫年代不太明確,可以確定的是柳宗元流放之後,剛才說過,柳宗元的一生以33歳這一年為界,前後的差別給柳先生極大落差,33歳以前官運亨通,當時應該就是認定從此一生就是做官了,誰知順宗做為唐朝最短命的皇帝,永貞年號只有一年,實際掌權時間只有半年,柳先生的人生亦跟著順宗垮掉了,但走了做官的柳宗元,卻給後世留下了文學的柳宗元。因為33歳以前的柳宗元只想做官,做好官,深刻的文章幾乎沒有,也許人就是要經受深切不已的創痛,進入完全孤獨的姿態,才能展現潛藏的風華。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7733mk

柳宗元流放十五年,永州十年及柳州五年,這十五年他才有空走山玩水寫文章,他也是古文運動的,我不想說發起人,頂多是贊同,韓愈才是古文運動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柳宗元與韓愈同時代,兩人週遭聚集了一批手寫散文,官場大多不得志的文人,劉禹錫也算一個。

尤其在永州的十年,純閒人的柳先生,寫下大量文章,如永州八記,八篇他在永州的遊記,最有名的是始得西山宴遊記、也在古文觀止的小石城山記、鈷鉧潭西小丘記等,都是散文形式的山水記錄。

柳宗元在古文觀止的11篇中,題材還蠻多樣的,除了兩篇遊記外,今天講的是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算是比較另類的,其他如第一篇的駁復仇議,是正經八百就法論法的文章,另還有桐葉封弟辨、捕蛇者說、梓人傳、種樹郭橐駝傳等都是寓言形式,就是籍由觀察或虛構的故事,講出大道理。古文觀止之外,較特別的是67篇「非國語」,國語是戰國時代的小故事集,但一般認為是後人整理追記的,而且有不少怪力亂神,或當時人們不解的自然現象,這67篇中都有「非曰」,就是柳先生自己的批駁意見,如「三川震」,國語記載周幽王二年,涇渭洛三條河流匯集處發生地震,就有預言「大周快亡了」,後來果然應驗,西周變東周,柳宗元在非曰說了一大套,自然現象有其運行的道理,與人事無關,是很有道理。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7733mk

不過若要進入柳先生的內心,應該是看「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寫於元和八年在永州時,身為後輩的韋中立,曾經不畏路遠,由長安到永州請教柳宗元,等於拜柳先生為老師了,做為足夠鉄桿的粉絲,才有動力大老遠只為當面就教。「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就是二人之間的書信討論,有講到韓愈,稱讚他有勇氣在不再尊師重道的當下做「師說」,也說到「文以明道」,就是寫作的目的,一般討論就是在這封書信中看這兩點,我想說的是柳先生在這封書信中說的另兩件事,首先是來到永州九年後,習慣眼望遠方,四下寂靜,一切都靜到不可想象時,人的心境是會改變的:

僕自謫過以來,益少志慮。居南中九年,增腳氣病,漸不喜鬧。豈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騷吾心?則固僵僕煩憒,愈不可過矣。平居,望外遭齒舌不少,獨欠為人師耳。

意思是來到永州九年了,沒有想太多,又有腳氣病,已經不喜歡喧鬧,若被來自城市的人與事找到我,我必定會更加病重,無法生活,在此幾近獨居,都還會遭到不少口舌,可能還少一個當老師的罪名。

其實看柳先生的一生,當官及流放,他應該真的沒想過做為老師,不像就是好為人師的韓愈。柳宗元是怕當老師之後,又與現實有了糾葛,怕全身都是嘴更說不清了?還是天性使然,可能前者成份居多。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7733mk

其次還是因為舊事,不敢做為韋中立的老師:

吾子行厚而辭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雖僕敢為師,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僕年先吾子,聞道著書之日不後,誠欲往來言所聞,則僕固願悉陳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擇之,取某事,去某事,則可矣;若定是非以敎吾子,僕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陳者,其為不敢也決矣。

大意是韋先生你品行敦厚,文章漂亮,有古人之風,我雖年長於你,也沒有什麼可教給你的,若我說的對你有用,你可以選擇吸收,我才能不足,無法協助你判定是非,加上有「前所陳者」所擾,更加不敢妄下論斷了。

這裡的「前所陳者」可能有兩個意思,一是信中在此之前提到的舊事,另是柳宗元受到的流放,他可能始終擔驚受怕,怕又被中央那些人抓到把柄,所以很放不開,寫這封信時已到永州九年,即將在下一年離開,短暫回到長安又被流放到更遠的柳州。

不能怪柳先生始終小心翼翼,人各有命人各有運,所以我說柳宗元的文章比較靜,不像韓愈許多帶著刺的文章,韓愈官運不順,柳宗元可能就是33歳前官運太好了,可能也太年輕,沒看清楚政局,忘了做人,不過文人始終就是文人,韓愈是盡情展現自我,到哪都大喇喇的,柳宗元是舔著傷口小心地活,平靜地活。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eisc8030&aid=18020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