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1/07 20:45:28瀏覽349|回應0|推薦0 | |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dzdqb8l02lh01tj823a406a/ 這是古文觀止寫讀第六講,今天主題是與韓荊州書,作者是後世尊為詩仙的李白,既是詩仙,當然是以各種體裁的詩,作名揚當世與後世,但李白兄在世時也是普通人,遊走江湖之際,仍然需要通人事,求事做,而且是求俗事來做,他求成功了嗎?也許就是不能成功,帶著悲劇色彩,更加輕盈地走過人生,他才能成仙,成為你我心目中的詩仙。 註定遊走人間方成仙李白兄的一生是遊蕩的,是不安於一處的。他的身份證寫著出生於701年,生死簿寫卒於762年,在人間61年多,出生在武則天時代,活躍於唐玄宗時代,幾個同時代重要文人大約是小孟浩然13歳,與王維同年,大杜甫11歳,大岑參14歳。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dzdqb8l02lh01tj823a406a/ 李白兄的出生地目前可信的有兩種說法,一是四川綿州,今天四川省綿陽市,再是碎葉城,在今天吉爾吉斯境內,若是後者,就是胡人了,兩種說法都有或多或少的依據,總之身世及祖籍都是謎,更有一說是他可能是李建成的後代,玄武門之變後被李世民趕盡殺絕的漏網之魚遠走西域的後代,當然也無從考證,眾多野史讓作家之筆得以不吝油墨,生出許多風花雪月。 可信的是李白兄的青少年是在四川度過,估計家中也是小資階級,到處走遊找酒友需要不少盤纏,25歳離開四川向東向南走,他應該走的是水路,即順長江而下,先到湖北江陵,再遊洞庭湖、盧山、金陵、再到揚州,這裡似乎是李白東遊終點,27歳再回湖北安陸,在這裡與故宰相許圉師之孫女結婚,李白一生有記錄的婚姻有兩段,一是27歳這次,許氏與李白生活13年後死去,再一次是李白50歳時再與前宰相宗楚客的孫女結婚,又是前宰相,又是孫女,是巧合嗎?也有說法李白這兩次可能都是入贅,因為女方都是大官之後,名門望族。當然兩段婚姻之間,李白不缺紅粉知己,只是沒有正式記錄。 李白兩次到長安,第一次是30歳時,在長安沒找到機會,第二次是42歳時奉唐玄宗徵召入京,就職翰林供奉,專門在皇帝高興時信筆為文寫詩的御用文人,也就在這一年,李白被賀知章譽為「謫仙人」,仙字第一次掛在李白兄頭上,第二年卻在酒醉後抬起腳來要高力士為他服務,高力士何許人也?玄宗身邊第一紅人,我李白酒後就是六親不認,不率性怎麼會是仙呢?仙人註定不能屈就於凡夫俗子的皇帝之下,他需要敖遊在更廣闊的時空。 接下來的時日中,李白走遍大江南北,北至雁門關,南至浙江台州,56歳時發生安史之亂,肅宗即位,玄宗走避四川,李白攜家眷短暫逃至浙江慈谿縣,不久又回到金陵,這時接到永王李璘的聘書,永王做為江陵節度使,算是在江南的一股勢力,也是肅宗必須防範的弟弟,文人總是站錯隊,李白進入永王幕下,第二年永王兵敗,李白被捕,本來是唯一死罪,郭子儀等人營救出來,仍然以參加永王團隊而獲罪流放夜郎,但到底有沒有去成夜郎,沒有明文記載,或許在路上,又也許在夜郎待了二或三年被特赦,也有可能兵荒馬亂,大秩序不存,小秩序更無人在意了,最終在61歳再次請纓至李光弼軍中,半道而回,估計身體不行了,762年寶應元年死在安徽當塗。 李白兄的絕筆是「臨終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其實我覺得唸得很不順不協調,石袂應該是左袂,且可能有少字。 就是凡人的求職信:一捧二謙三獻身與韓荊州書是李白兄33歳時來到襄陽,寫給當時任荊州長史韓朝宗的求職信,唐朝的長史應該是刺史以下的官,可能相當於秘書長或幕僚長。因為韓朝宗愛提拔後進,名聲在外,李白是特地來到襄陽寫了這封書信,詩仙的文筆自然了得,一開始先拍馬屁: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dzdqb8l02lh01tj823a406a/ 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
原來只要結識韓荊州比封萬戶侯更值得,這是多麼令人仰望傾慕,再來是原來天下豪傑都想投入韓大人名下,莫非人人爭先恐後來排隊?:
豈不以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卽其人焉。
李白兄在這裡自比毛遂了,在三千食客中就讓我做一回毛遂吧,韓大人如此有周公風範,龍蟠鳳逸之流都想投入您的門下,但願韓大人不因自身富貴而驕傲,勿因我們的卑微而輕視,就是我啦! 接下來是李白的自我介紹: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皆王公大人許與氣義。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哉!
李白我來自隴西的平民,現在楚漢一帶遊歷,十五歳習劍,曾討教過各方高手,三十歳開始會寫文章,詩仙過謙了,身高不高,但雄心萬丈,眾多王公大人都讚許我有情有義,總之我是大好人一個,千萬別錯過了。
李白兄文武雙全啊,他在《俠客行》說得好:「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那個年代殺人這麼簡單容易嗎?也許更多的是仙氣染上了文字,多了幾分想像。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dzdqb8l02lh01tj823a406a/ 查了一下,唐朝的尺若真是30公分,李白身高不到210公分,但古人的數字向來不能當真,就像黃仁宇說的,中國人永遠不能基於數字執行管理。 接下來話鋒又轉到韓荊州身上:
君侯製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幸願開張心顏,不以長揖見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
依李白我看,韓大人著作堪比神人,德行感動天地,文章學問天下一流,祈願大人以喜悅之心接納李白我之拜見,請用盛宴接待我,我必手不停歇,頃刻即就,日寫萬言回報,期待經過您的品評,更上一層樓,只要您家門前區區一尺之地見我一面,我就必能在您滿意之下,揚眉吐氣。 到此像是結尾了,這段就差沒說不見我你會後悔喔!但在最後一段又收起傲氣,卑微地獻身獻文了:
白每觀其銜恩撫躬,忠義奮發,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於諸賢腹中,所以不歸他人,而願委身國士。儻急難有用,敢效微軀。且人非堯舜,誰能盡善?白謨猷籌畫,安能自矜?至於製作,積成捲軸,則欲塵穢視聽。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若賜觀芻蕘,請給紙墨,兼之書人,然後退掃閒軒,繕寫呈上。庶青萍、結綠,長價於薛、卞之門。幸惟下流,大開獎飾,惟君侯圖之。
李白兄在這段說我每每看到被您提拔的人都懷恩感激,因此願將我心我身委付於您,如遇急難有用得著我之處,我當獻身效命。但人非堯舜,不敢自誇現在的我在謀略規劃已臻完美,但我的詩文作品已積累成大批卷軸,可能在大人眼裡都是雕蟲小技,仍祈請大人垂青,給我紙墨及人手,抄寫後呈上。 李白有自知之明,他的長處不在謀略籌畫,而在詩文寫作,而寫過的詩文太多了,也許只有原版,所以需要人手筆墨,抄寫後才能呈上,又或者平常沒有準備好求職版的詩文,需要抄寫的工程也著實可能讓韓荊州看了搖搖頭,你來求職還要我先提供資源?也可能韓荊州不知道或未感受到李白日後被稱為「謫仙人」的震憾性文字。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dzdqb8l02lh01tj823a406a/ 以上與韓荊州書中的李白,有小心翼翼,也有不小心流露的小小傲氣,跟我們想像中的詩仙,一派隨興人生,信手為文的輕鬆寫意非常不同,戰戰競競謹慎為之的態度好像只應出現在隨時眉頭緊皺,憂國憂民的杜甫身上,李白兩個字在後世的我們中心實在是望不到想不到的高度,但就在那61年多的時間裡,下凡的委曲的他,還是要吃喝拉撒睡生小孩,以及找機會做事,縱然如慧星般短暫耀眼,終究以他的文字,光照當世與後世。 我一直覺得中文之美在兩個朝代,唐詩與宋詞,有兩個直接原因,一是佛教思想在唐朝真正溶入華夏骨髓裡,再是五胡亂華後,多樣種族的大融合,文明要昇華文化要深邃,是需要外來血液的刺激,最終沈澱內化在文字裡,這一切終結在南宋朱熹手裡,明清就轉不出新花樣了,這是題外話。 求之始終不可得與韓荊州書沒有下文,李白一生沒有參加科舉,與他同年的王維,21歳就中了進士,進入國家文官體系,杜甫參加兩次科舉未中,第二次是因為主考官李林甫一句「野無遺賢」,應試者全部落榜。 科舉當然是當官的最直接管道,但唐朝的科舉沒有宋朝那麼嚴,雖然武則天開始糊名,就是不讓閱卷著看到考生姓名,騰抄是在唐末才開始,除此之外,考生也可以在平時將文章送給朝中大臣,稱為行卷,就有可能中舉。所以人情與公平並行,除此之外,沒有家世背景,有名氣或寫了文章的文人,也可以投贈干謁,就是走權貴的門路,李白兄一生未走科舉的路,想來應該一路走來都在投稿找伯樂。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dzdqb8l02lh01tj823a406a/ 李白另有一篇「上安州裴長史書」,寫於天寶十二年52歳時,52歳了還在投稿碰運氣,安州就是湖北安陸,就是李白兄第一次婚後安家的地方,這篇文章篇幅較大,最後一段:
願君侯惠以大遇,洞天心顏,終乎前恩,再辱英眄。白必能使精誠動天,長虹貫日,直度易水,不以為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許門下,遂之長途,白既膝行於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觀國風,永辭君侯,黃鵠舉矣。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劍乎?
大意是若能重用我,我必竭力報效,若不然,我也可以拜別西行去長安,與您永別,我做為黃鵠般的大鳥,註定要高飛的。 這樣的結語,若我是裴長史,也會給予祝福,縱觀全文,李白兄可能與裴長史有過節,或者這位裴長史聽到了李白的不利傳言,所以先是解釋了一大通,說我李白是如何仗情仗義,為朋友不惜疏財相助等等,雖然這篇文章被懷疑不是李白作品,行文走筆感覺落筆很重,不像與韓荊州書的下筆輕巧,不過也許是33歳與52歳的年紀差異,造成迴異的筆下風格。 真是難為仙人了,下凡就必須像個凡人,我情願相信李白還是樂觀的,酒後就可以稍微忘卻塵世,不理家小牽絆,酒醒仍然面對人生,衝撞體制,期望體制接納暫時落入凡塵的他,無奈可能個性中帶著點傲或看淡人間的不夠認真,導致俗事上不了他的身,還是做我的仙吧!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