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阿房宮賦-都是大房子惹的禍
2024/01/21 08:34:54瀏覽96|回應0|推薦0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j333op

 

這是古文觀止寫讀第九講,今天的主題阿房宮賦-都是大房子惹的禍,作者杜牧,他是晚唐最亮的一顆文學之星,而且是全能型的才子,他的名句太多了,又是詩文通才,有了他,註定為晚唐的文字舞台添上最後的濃粧,他當然沒見過阿房宮,唐朝也不會挖地三尺做考古,而是進入晚唐了,藩鎮宦官一內一外掐著大唐脖子,誰當皇帝太監說了算,文人的最佳發洩工具就是有力的文字。

晚唐最後一位才子

杜牧的時代被歸類為晚唐,他出生在803年,唐憲宗貞元19年,這一年韓愈35歳,韓愈是中唐,所以杜牧所在的晚唐,離韓愈不遠,杜牧死在852年,人間走過半世紀,在這之後唐朝還有56年,所以杜牧應該是生在晚唐早期,活躍於晚唐中期。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j333op

杜牧出身名門,祖父杜佑,就是200卷《通典》巨著作者,三朝宰相,杜牧出生這年,杜佑剛好入京為相,所以杜佑的籍貫是京兆杜氏,杜甫是襄陽杜氏,雖然系出不同,但500年前是一家。

唐朝的門蔭規定是只能一代,就是杜佑做到宰相,他的三個兒子不用經過科舉,就可以門蔭做官,當然由小官做起,能做多大就靠真本事,但杜佑的三個兒子好像都短命,孫子們卻很爭氣,杜佑的十個孫子出了一個大才子杜牧,還有一位杜悰,娶了歧陽公主,成為䮛馬,做到工部尚書。

雖然爺爺是大官,但好運輪不到杜牧,大約10-11歳時,杜牧的爺爺父親都過世了,杜牧帶著弟弟杜顗,過了一段三餐不繼的日子。杜牧在828年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歳時連中兩元,先在洛陽舉行的科舉以第五名中進士,杜牧的詩:

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

秦地少年多釀酒,已將春色入關來。

這首詩寫在進士放榜制舉之前,進士放榜都在春天,所以詩中有「春色」二字,入關來三個字表示將前進長安參加制舉考試,當然杜牧也通過了,是唐朝最後一次制舉,制舉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不定期考試,連中兩元後,就開始做官。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j333op

26歳中舉開始,到虛歳50去世,大約24年時間,杜牧的官運我認為不好不壞,總體來說,在中央時間短,在地方時間長,在地方包括年輕時任多位節度使的幕僚,還有39歳時可能被李德裕排擠,由中央到黃州任刺史,黃州是什麼地方?幸運黃州在兩百年後又迎來另一位大才子蘇東坡。

不過後來杜牧多次回到中央,又多次自請外調,到地方當刺史,他最想去的是杭州,杭州是大州,學術界有人說杜牧之所以多次自請外調,是因為唐朝刺史薪水較高,有較大裁量權,而杜牧長期帶著有眼病的弟弟,食指浩繁;也有人說杜牧之所以想離開中央,是不願涉入牛李黨爭及宦官之禍,所以甘露之變,牛李黨爭這些杜牧活躍時代的政治大戲,杜牧都沒有參與或未被波及,其實杜牧是被視為牛黨的,因為杜牧在揚州三年,老板就是牛僧儒,現在認定的牛黨領頭人,其實牛李黨爭沒有真正現代意義的黨,牛黨領頭人也不是牛僧儒,兩黨之間很多時候是為反對而反對,只有立場沒有是非,而且我認為李黨的李德裕是晚唐時代最有能力的一位,歷史沒有如果,我還是要說,若沒有李德裕,晚唐可能會更早結束,這是另外的題目。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j333op

回到杜牧,剛才說過他是晚唐最後一位全能型才子,才子已經不得了了,再加上全能,就文體來說,首先當然是詩,唐詩三百首杜牧有11首,樊川文集中的詩歌有178首,若只會做詩,叫做詩人,如李白杜甫是大詩人,但不全能,其次是文,就是文章,或者可以將不是詩的所有文字都視為文章,杜牧的文章大多集中在政論及軍事,如原十六衛、罪言、守論、戰論等,他始終懷著為國效命,剷除藩鎮的抱負,但大多淪為紙上談兵。若以方向來說,除了政論及軍事外,晚唐之所以被視為詩風艷麗,或者俗艷,杜牧是俗到最高點。如: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薕總不如。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烟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以上這些杜牧1200年前寫下的文字,今天讀來還是很有味道,那個味道首先是親近與觸動,為什麼呢?文字淺白,都是直到今天的常用字,組合之後讀來可以創造驚艷的韻味,在揚州多年原來是都是醉生夢死,又睡覺又做夢的,再是有畫面感,隔江是空間距離,猶唱是動詞,唱著唱著就有畫面了,夜泊也是,原來泊在秦淮是為了去酒家,真的很俗,俗到都是普通人生活,俗到可以傳唱千年,經歷一代又一代人之後,感染力猶在,那是一種剛剛好恰到好處的精致。

除了俗艷的文字外,杜牧也做口述歷史,如在25歳左右寫成的《燕將錄》,主角譚忠是幽州節度使劉濟的手下將軍,在公元809年唐憲宗決定討伐成德節度使王承宗的戰爭前後,《燕將錄》寫下了譚忠在成德、幽州、魏博三個節度使之間穿梭過程,一方面為老板劉濟爭取三鎮中的有利位置,又要站在中央立場,勸說或分化三鎮團結對抗中央的決心與態勢,這次討伐雖然不了了之,但譚忠展現的舌功就像戰國時代的縱橫家,《燕將錄》是杜牧在事後偶然遇到譚忠的弟弟,經由採訪之後寫成,文體算是散文,主題算是軍事。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j333op

當然還有張好好詩及杜秋娘詩,這兩首長詩的主角都是官妓,就是在宴飲場合專門伺候大小官員,屬於樂籍的女人,音樂的樂,戶籍的籍,她們必定能歌善舞,可以吸引男人的眼球,要說勾瑰也可以,勾到文人心底深處,就青史留名了,白居易的琵瑟行中也有這樣一位美女,杜牧年輕時應該經常流連於聲色場所,尤其在揚州的三年時間,把見到聽到寫下來,也是口述歷史,當然他的眼睛不止美女,還有江南好山好水。

大時代才有大房子

阿房宮賦是杜牧中舉前23歳就寫成的,而且在當時就獲得高度評價,今天人們不知道唐朝的才子寫成文章後如何傳播?不外向名人投獻詩文,就是傍大款了,大款願意豎大拇指,文章影響力就像大力水手吃了波菜一樣,肌肉滿滿無往不利。阿房宮賦還有一個故事,就是散文家吳武陵拿著阿房宮賦向主持科舉的崔郾推荐杜牧,甚至要第一名,崔郾說不行,那第二名,也不行,直到第五名才說可以,放榜後杜牧真的第五名,這件事記錄在唐摭言中,這是專門記錄唐朝科舉的筆記小說,筆記兩字的意思就是野史,就是民間文人做的記錄,由這件事也可看出阿房宮賦的份量,還有唐朝科舉實在沒有百分百公平可言。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j333op

阿房宮賦在樊川文集是開頭第一篇,算是杜牧的代表作,阿房宮是秦始皇建的皇宮,千百年來經由文人一重重的文字渲染,包括杜牧的阿房宮賦,阿房宮已經成為人君濫用民力不得民心的代名詞,這也是阿房宮賦的主題,警告當時年輕愛玩的唐敬宗,大興土木只會更加背離民心,主題很嚴肅,文字很優美,字字入木不止三分。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12個字破題破得非常有力,六王全部畢業,四海就統一了,蜀地森林被砍光了,阿房宮就建造出來,它有多大呢?走在裡面不見天日,由驪山向北再折向西,向著咸陽走去,兩條河流流入宮裡,每走五步十步都有樓閣,不斷變化。再來是

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走廊有如緞帶般彎來彎去,屋頂飛檐有如牙齒,樓閣地勢有高有低,榫卯之間鈎來鈎去,建築群有如蜂窩,由低至高聳立,不知有多少層,長橋睡在水波之上,有如一條龍,沒有下雨,怎會有彩虹?原來是走在空橋之上,水氣氤氳造成,走久了就不分東西,高低難分,還有人在唱歌,我又暈了,這麼大的房子,一天都走不完,有時天晴有時天雨,趣味總在不經意間襲來。

以上是第一段,集中論述阿房宮是如何之大,再來是第二段節錄: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

六國宮殿中的美女及王子皇孫,辭別原來宮殿,坐著輦車來到秦國,成為秦國宮人,過著日夜歌舞的生活,若每個美女都打開梳妝用的鏡子,你會看到鏡子反光有如眾星閃爍,她們整理髮髻時,會看到朵朵青雲紛紛擾擾,過多的化粧品流入渭水,導致渭水浮著一層油。

這段是講來到六國舊人來到秦國的生活,真是夜夜笙歌,不止靡爛啊,再來是第三段的節錄: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在強人的時代,一個人的決心可以代表一切,秦始皇的奢華,使得老百姓必須看好自己的財產,因為來自上層的搜刮無窮無盡,錙銖必取,用起來如泥沙洩地。又蓋許多大房子,承擔重量的大柱子,比農夫還多,架在樑上的橼木比操作紡織機的女工還多,裸露在這些木料之外的釘頭,比倉庫裡的小米還多,瓦片之間的縫隙比身上穿的絲質衣服的絲還要長,或直或橫的欄桿門檻,比九州所有城池周長的城牆還長,管絃樂器的音量甚至蓋過百姓說話聲音。秦始皇的以上種種,使天下人民敢怒不敢言,他的獨夫作為,卻沒有改變。這段就是文人開罵了,各種比喻很形象地說明秦始皇多麼不體恤民力,杜牧的目的是明確警告唐敬宗,別亂來,後來因為藩鎮不寧,唐敬宗蓋大房子的計畫告吹。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j333op

我的認為是大房子只有強人時代才可能實現,如明成祖蓋紫禁城,唐太宗起大明宮,都是強人,近代如中正紀念堂,無論你我喜不喜歡這個名字,在那個時代有政治意義,現在就是大公園。總之,具有地標意義的大房子是強人意志的產物,唐朝在唐玄宗之後沒有強人,資源有限之下,必須照顧各方利益,註定蓋不成大房子,台北大巨蛋在2003年開工,原本2015年啟用,到現在看大巨蛋新聞都已麻痺了,換人做就又啟用了。

其實根據現代考古,阿房宮只有地基,根本還沒起造,項羽燒的應該是咸陽城,而且咸陽城沒有城牆,現代考古找不到城牆,咸陽皇城就是一個個皇宮組成的建築群。

唐宋八大家最大遺珠

唐宋八大家的名號始自明末萬曆年間的藏書家茅坤,他選了唐朝兩人宋朝六人的文章,在杭州印了第一版的唐宋八大家文鈔,一開始是為了在家族子弟學校中使用,做為教學之用,後來愈益流傳,在多個地方再版,唐宋八大家成為耳熟能詳的代名詞,因為幾乎每個讀書人在受教育的階段,都會讀到它。

但為什麼選擇這八個人呢?在唐宋八大家文钞总序中,有如下一句話:

昌黎韓愈,首出而振之,柳柳州又從而和之, 於是始知非六經不以讀, 非先秦兩漢之書不以觀。

茅坤選擇的是文章,不是詩歌,所以唐朝只有韓柳兩人了,茅坤認為直到中唐的韓愈,才能上接兩漢的文風,因為韓愈明確標舉古文運動,茅坤的選擇也彰顯了古文運動發端於韓愈,結果於北宋,成就於茅坤。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j333op

那麼杜牧呢?他的時代稍晚於韓愈,杜牧寫的文章也是散文,雖然他沒有像韓愈明確地表明我就是寫古文,不像柳宗元一堆散文遊記,燕將錄,原十六衛都是散文,阿房宮賦做為賦,是介於詩歌及散文間的文體,只不過體量來說,杜牧的詩太有名了,杜牧也沒有遊記,他在各地的遊歷都寫成詩了,不像柳宗元以散文寫成的永州八記,

還有杜牧的文章太有時代背景,不在同時代的人很難有身歷其境的感受,如燕將錄講河北三鎮及中央之間的角力,上李司徒相公論用兵書講的是如何在澤潞用兵,所以都是必須結合時代背景才看得懂的文章,文章之外的詩歌,又是俗艷不已,無法做為教育之用,所以全能型才子的杜牧,就不入茅坤的法眼了,不過就才氣而言,就對當世的影響來說,杜牧都是一把好手。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eisc8030&aid=180279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