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藏密心要十講2
2008/10/19 17:20:21瀏覽1197|回應0|推薦0

藏密心要十講(二)

文/邱陵

第二講 求師須知

第一節 求師者必須瞭解的情況

  有志於學習密法者,必須求擇明師,以便得到上師的教導和加持。為此,應當瞭解一些與求師有密切關係的基本情況,作為自己的參考與抉擇。

   首先,行者學法必須區分中密(唐密)、東密(日本密宗)、藏密(西藏密宗)與印度教瑜伽(婆羅門瑜伽)的異同,認識何者為真正的藏密。目前海內外出版書籍和傳法對上述各多有混淆,須靠行者具備基本知識去辨別。

  中密為唐代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三藏所傳,即漢土密宗,曾一度興盛,但後傳日本,成為東密,中密則在漢土衰落,而東密傳承至今不衰。西藏密宗為藏傳佛教,具有自己的特色。

  藏密與東密、中密的最大區別,在於藏密修法擁有無上瑜伽部,而東密、中密只有瑜伽部而缺乏無上瑜伽部,屬於下三部密;藏密修法重脈、氣、明點,東密、中密修法則以五秘密眼等而偏於心地,只是藏密的基礎,並非果位。藏密的著名大法手印、六成就法、大圓滿等,東密、中密均無,從此便知道層次的高低不同了。

  在這裏要特別指出的是,繼婆羅門後起的印度教的瑜伽,所謂三脈五輪及拙火之說,與藏密幾乎相同。而印度瑜伽在海外的英文譯著甚多,因密宗在印度衰落後,海外以英文譯述印度瑜伽的書籍實多於以英文譯述藏密的書,歐美各國人士訪印者亦比去西藏者為多,因此海外人大多認識印度瑜伽,而不認識藏密,往往對印度瑜伽和密宗混淆不清,難以分別。這也影響了內地人們對藏密的認識,殊不知藏密已將印度瑜伽三脈五輪及拙火之說加以昇華和發展,兩者實有本質的區別。所以,行者欲求擇明師學習藏密,必須認識何者為真正的藏密。

  其次,近年來,從漢土到青藏區求師求法者日漸增多,有幸得遇上師灌頂、開頂並授予四加行行者亦不乏人。但由於時間短促,有的只有數天時間,又礙於漢藏語言之不通,實際上只是結結緣,作為學法的開端而已,尚須學者歸來後艱苦修習,堅持不懈,繼續求師求法,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有少數學者有條件能長留藏區學法,但藏區規定,師父收徒弟很不容易。

  據諾那活佛開示,師父對徒弟要看三年,看他變心不變心;徒弟亦要看師父三年。彼此將心看明白後,再傳小法。徒弟修小法三年後,師父再傳稍高之法。大約要十二年後,才能得到師父的大法,甚至有終生得不到師傳大法者,不在少數。本世紀初康藏諸大德到漢土普傳大法,那是格外的方便,是對漢人格外的照顧。陳健民上師在《大手印教授抉微》一書中曾談及此點,他說:“若在西藏傳授大法,且不容易。余常朝貢師寺,見多數學問較高喇嘛屢屢跪求貢噶師,請傳大法,並引漢人到處皆已蒙恩傳授,何獨對於本寺高級喇嘛不授?

  余親聞貢師堅拒之曰:‘漢人不自揣付,但求高法,不問能否實修;客居彼地,不能堅拒,我等自家人,豈可不循家法正路耶?試問汝等,各項前行具備否?得法而不能修,有何利益耶?’余聞之,毛骨悚然,不寒而慄,至若黃教徒聞大手印名,吐舌充驚,以為非分中事,豈可妄圖。”這些情況,是求師學法者必須有所瞭解的。

第二節 如何求師

  一般說來,有兩種上師:

  一是普通上師,他們有傳承,對無上瑜伽中某些法門有相當的聞、思、修,並有若干加行覺受,但並沒有見重到明體,只能照本宣科介紹和解釋密法的義理。在此種上師前,若學者能信,亦未嘗不可依止,但必須有詳盡的法本,如法修習各種加行,如理了解法本的指示。

  另一種為特殊上師,他們修持無上瑜伽某種法門獲得成就,具足神通功德,有用特殊方法使弟子頓然悟入。這種特殊上師在基本人為弟子時,具足作為弟子的條件;他們曾依四灌頂認可的修習之法,精進勵力專修,具有上、中、下品的證量,不可依持持咒數量及閉關年限而為阿闍黎的條件和功德,殊不可信,應以修持證量為准;這種上師具有神通和功德,能觀察弟子,了知其是否已成法器,是否已到達受灌時期。

  弟子的根器,一般分為上等、中等、下等三種。統而言之,亦可分為正常根器和特殊根器兩種。正常根器學法須循序以進,如當兵出身,幾經戰役,由士卒遞升班、排、連、營、旅、師、軍,直至大元帥。特殊根器則不經以上程式,宿根開發,蒙師指導加持而直修無上瑜伽最高法門,諸如大手印和大圓滿。作為弟子的條件,最重要的是已發菩提心,生起勇猛的追求心,為實現自己的菩提心而精進修持,究竟利他;在聞、思、慧上對小大乘重要經論通達其義理,能如理思惟完全信受;對過去所有罪業已經殷重懺悔,具有出離心,遵守戒律,願將所余生命努力于密宗的修持;能善巧對治昏沉、散亂、掉舉,具有一定程度的定力,並在慧力上能理解中觀正見。因不明中觀,無以修習生起次第之觀空及理解圓滿次第的勝義。

  從上述可知,具足條件的上師和弟子都是異常難得的,特殊上師和特殊弟子在世間並不多見。為此,學者擇師能注意到一些基本的條件也就可以了。陳健民上師在《沐恩錄》中開列了弟子擇師的如下要點:

  一、上師應以釋迦佛陀為榜樣,不足是學者,並且是行者。
  二、上師有功德,而不一定是地位高,名聲廣。
  三、弟子自覺與上師有緣,此點包括自然敬愛。
  四、上師不圖供養,但愛精進。
  五、細察上師平日行跡,是否如理如法。

  陳健民上師認為,學者欲得明師,必先行已、推已、盡已、信已,自己發真實菩提心,下決心積極求法修持,這樣,就會因緣湊合,得遇具德的上師。

第三节 师徒之间

  师徒的关系必须达到心心相印,亲密无间,这在传承上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上述诺那活佛所云藏区师徒之间必行互相观察三年之论。其实,师徒关系进展顺利,也不一定要必经三年,才能互相了解和信赖。 

  信为师范,可分言、身、行、证四层。言教即师之著述必与佛菩萨之经论相合;身教即师曾如法闭关;行教即师讲经说法,领众为国家、人民和佛法服务;证教即师具有神通及其他感应。 

  上师传法,必须与弟子的根器相适应,才能事半而功倍。陈健民上师在《大手印教授抉微》一书曾介绍了西藏密宗祖师的两种传授作风:一种是白教刚波巴大师所提倡者,他不论遇到何种根器的弟子,先传以大手印法,如不能了解修习,则就大手印的加行中,依逆行次第而补充之,即先教以贴近加行,如又不能行,则教以较近加行,如又不能行,则教以疏远加行。刚波巴大师为米拉日巴祖师的高足及传人,具足神通威德,他的这种传授作风,乃是老婆心切,惟恐委曲民上根器弟子,令人赞叹!另一种传授作风,则为其他诸派祖师正常提倡者,即依菩提道下中上三级学起,直至趋入密乘,如法修习下三部瑜伽法,然后行无上瑜伽部大灌顶,依次遵照四种灌顶开许之法,逐一修习,修至第四灌,方可传授大手印或大圆满诸大法。结果有终身不得因缘修习大法者。陈健民上师认为,前者逆行次第,未免太宽;后者顺行次第,无乃太严。成就大德能观根器,最好由上师本人功德显现,随时应机施教。他主张对特殊根器弟子,应依特殊上师的权巧方便行之,不受正常规律的限制,如此方为折衰的办法。陈健民上师又认为,特殊上师具足神通功德,能用特殊方便,使弟子顿然悟入。此种上师座下的弟子,所须的贴近加行,异常简单,而亦异常难行。如那洛巴受尽大小苦难于其师谛洛巴处;又如米拉日巴受尽种种磨折于其师玛尔巴处。 

  学者一旦确定自己的上师,就要遵师重道,对上师具有净信与恭顺之心,服从上师任何指示。贡噶上师在《恒河大手印直讲》中指出依止上师的三义:一、依止上师,才得闻最胜口诀,是修持成就之胜因;二、依止上师,才得具足一切忏罪积资之胜缘;三、依止上师,得以上胜因胜缘,恒常不断,精进行持,自能凭仗上师大加持力,顿然而得现证之果。贡噶上师又引大德当波桑结所示其弟子的开示云:“汝必须具最极之净信与恭顺心,而后可。” 

  为此,弟子对自己的上师必须专心依止,不能三心二意,必要时甚至为此而抛弃一切亦在所不惜。弟子承事上师还须会其欢喜,昔陈健民上师上庐山承事贡噶活佛时,大雪盈膝难行,陈师力捧贡师粪桶颂倒及清洗之,得贡师奖励有加,即为一例。陈师得贡师真传,并非偶然。又弟子对上师怪异的行为亦须有高度的胜解,不要因此而对上师有所误解,以致错失学法加持的机会。弟子如能具足上述的专依心、恭顺心、胜解心、自然得到大成就的上师用特殊的加持力,使其顿然开悟或成就大法。 

  上师是佛、法、僧三宝的总代表,皈依上师就如同皈依佛、法、僧,一切法均以上师加持相应为第一。行者在修持时把根本上师作为第一观,实行上师相应法。上师相应法就是禅定中行者通过祈求和观想上师,与上师相应,得到上师加持的方法。弟子观想自己的上师面朝前于头顶,化为光点,融入自己身中,于是得到上师的来虚空的大灵光,就会得到相应。

註﹕因網路資料缺少以上部分,故用簡體資料補上。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23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