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講密宗道次第廣論6
2008/02/25 14:51:03瀏覽806|回應0|推薦2

【卷二】壬二、癸一
1994-08-12 
壬二、餘師所說之差別;癸一、律生釋中所說

  《密宗道次第廣論》第二十八頁。今天這一段也是比較短,所以他唸一遍:

  「壬二、餘師所說之差別」,「癸一:律生釋中所說」。

  「寶鎰論師於圓滿次第時,說修離諸戲論二乘相同。〈父子相見會〉說得一切法遍樂三摩地之菩薩,隨於一切所緣唯生樂受不生苦捨,乃至割截如迦喀跋那量,及被象踏亦唯樂想,並說修彼樂之方便,非彼安樂不順咒乘,又波羅蜜多乘說世出世間一切圓滿正因,謂菩提心,咒中亦如是說。又引「現境成金剛」等為據,成立大樂亦是共法。〈現觀莊嚴論〉云:「巧便受諸欲。」〈迦葉品〉中以農夫喻,說煩惱糞是生佛法之所必須,以故受用欲塵亦是共法,其果地等亦皆相等。故說生起次第為咒特法。〈律生第十三品〉釋云:「故若不修生起次第,則咒法中更無殊特。」意謂凡是修天瑜伽,一切攝為生起次第。脈息空點等是生安樂之瑜伽,安樂更無差別。」
 
  今天我們談這一段,諸位我讀過以後,你們看出這一段寫的是什麼嗎?我剛才讀一遍的時候,你們也是跟著聽一遍,看著書也看了一遍;那麼,他是在講些什麼呢?能夠抓住重點的,請舉手一下!它到底在談些什麼?因為它講的東西,文字有些是顛倒的,東說一句、西說一句,重點很難抓得住。

  還好!我是能夠入深義,進到它這一段最深意義裡面去,所以能夠捉住它本身每一段的重點,提煉出來,講給大家知道。

  其實,它整段的意思,主要在解釋一個字而已。就是解釋一句話,這一句話就是第一段,「寶鎰論師於圓滿次第時,說修離諸戲論二乘相同。」

  離開所有戲論,到了最高的境界的時候,最有深義的時候,「波羅蜜多乘」跟「咒乘」,它的境界是相等的,就是這樣子!其實,它論了半天,就是在講這個,「餘師所說之差別」差別在哪裡?差別只是在它的戲論而己;離開戲論以後呢?它就是相等的。那什麼是「戲論」呢?我經常提到這個「戲論」,也就是講,好像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講,一棵樹,它有它的主幹,那麼為了要解釋其他的枝枝節節,一葉一葉的,離開這個主幹,都可以稱為「戲論」。

  那麼,也就是講,你得到最真實的境界的,就是離開諸戲論。這個二乘,「波羅蜜多乘」跟「咒乘」的最高的境界是相等;但是,枝枝葉葉不同,它的枝葉不同,它的主幹是相等的;到最後,主要的、最深的、最頂的,是相等的。

  佛法裡面,有很多的「戲論」,也講到很多的戲論,我知道天上界,有一個天,是在所有欲界六天裡面,沒有這個名稱的,這個天叫「戲天」(台灣話叫「ㄊㄧ、ㄊㄛ天」。不是(ㄊㄧ、ㄊㄛ)人去的地方,不過也是差不多;因為,深入這個天的,每天都在玩樂,什麼玩樂呢?

  我們娑婆世界的什麼玩樂,娑婆世界有很多很有錢的人,以前在滿清時候,或者是明朝,這些富豪,王府裡面這些人他沒有事情做的,他們不做什麼事情,像師尊每天還要寫文章,對不對!每天還要寫文章,正事就是要寫文章,要度眾生,作為正當的法務,這是我的工作;寫文章是我的工作,每天都要寫的,沒有一天不寫的!

  但是,王府的這些富貴人家,每天無所事事,他們不要做事情嘛!一個主人,或者是他的兒子女兒,都有很多服侍他的人在周圍的。他們有些是丫頭,有些是佣人,有些僕人,服侍他們,他們也不用下廚房煮飯,也不用自己疊被,也不用打掃家裡,也不用去工作,不用的!那麼,一個人就有好幾個佣人服侍他;他每天也是很忙!忙什麼?忙吃飯!這邊吃,到底挪裡吃好呢?今天到哪裡去吃好呢?

  像「紅褸夢」裡面的賈寶玉。一下子是他的母親賈母那邊吃飯,一下子是王夫人那裡請吃飯,一下子是刑夫人那裡請吃飯,一下子是鳳姐那裡請吃飯,一下子又是滿湘館請吃飯,一下子又是自己的怡紅院請吃飯。他忙於什麼呢?每天就是打扮得漂漂亮亮、乾乾淨淨,那麼再來呢,就是去吃飯,到瀟湘館、怡紅院。

  一下子哪個夫人,哪個夫人請吃飯,很忙的!忙著吃飯,三餐還有宵夜吧!好像他的工作每天就是這樣子。所以,你看那個富貴人家,居然也有像林黛玉,她就怎麼樣呢?那些花掉下來,你看到那個花,你知道外面那些花掉下來跟你有什麼關係,對不對?那些玫瑰、芙蓉、鳳仙、鬱金香,很多很多的花;花瓣、葉子掉在地上,她看到了,她就在那邊哭。她沒事!真的是,有錢人家富貴到沒有事;花一掉下來,她就很傷感,就哭,天天哭,她的佣人每天看她哭。

  她剛剛開始哭的時候,還覺得說,唉呀;還以為有什麼傷心事吧!去安慰安慰她。結果她哭久了,今天哭,明天也哭,反正三餐都哭,哭久了,那些佣人,都也不理她了,她早就知道她哭成習慣了。那個眼淚的淚水,跟自來水是一樣的,一打開就有。這樣子啦!她為什麼哭呢?「多愁善感」。

  她還弄了一個花塚,你知道什麼叫「花塚」嗎?就是花的墳墓,叫「花塚」,對不對?那麼到她自己瀟湘館的旁邊,挖了一個坑。把她看到了那些掉下來的花,她就把它撿起來,然後去那裡,給它埋葬。埋葬好了,還寫一篇祭文;寫一首〈葬花詩〉。你看,她很忙的哦!忙到這個弄一個「花塚」、寫葬花的詩。她「沒事忙」,沒有事也是很忙的!

  賈寶玉忙著交際應酬、吃飯,跟大家玩遊戲。天上界也有這樣的一個天,叫「戲念天」。「戲念天」,就是因為遊戲,忘掉正念的天。那麼祂福報享盡了以後,自然會在這個天裡面消失掉。那是在欲界六天裡面,叫做「戲念天」。

  我們將來,諸位上升天上界的時候,不要到那個天去,你們還要護持正念。雖然有「天」的相應,還要更上一層樓,跟佛菩薩本身相應。

  所以呢,它這裡講:「修離諸戲論二乘相等。」離開了這個「戲念天」,離開了所有的「戲論」,離開了那些旁枝旁葉,你走的、完全是一種真諦,就是一種很真正的「真」字,真如的一種境地出現,這兩個乘,「波羅蜜多乘」跟「咒乘」是相等的。

  這裡也提到,「隨於一切所緣唯生樂受不生苦捨。」這個境界是很奇怪的,你說呢?像「割截」,這裡兩個字「割截」,釋迦牟尼佛,曾經割自己的肉去餵鷹,也曾經被一個王把肢體分解,把這個肉一塊一塊的割下來。佛陀並不因為割自己的肉而產生一種恨,並沒有!那、既然沒有恨,是存的什麼心呢?他說,按照寶鎰論師所講的,只有「樂受」,很歡喜的去接受。你們的修為應該也是可以啦!也是可以這樣子,像割自己身上的肉去餵鷹的時候,你還很歡喜的樂受,這個真的是「享受痛苦」。

  我以前寫過一首詩,就是「享受痛苦」。「享受」應該是快樂的,這是樂於接受這樣子的痛苦,叫做「樂受」。

  修行到這種境界,不是叫「忍辱」了!「忍辱」是很苦,我去「忍」,苦來了!我去「忍」,不用忍的!是很高興的去接受。到了這一種境界的時候是這樣。

  因為什麼?因為到了最高境界,已經沒有什「樂」、什麼「苦」了。沒有了;所以,被象踏也有作「樂想」。這是被大象的腳,大象的腳這樣大。

  我不知道在哪裡聽說的,象的腳可以做椅子,割起來可以作椅子。牠的皮很粗的,聽說用刀子給它劃過去以後,它馬上就合起來,你看不到大象的那個皮的紋路;而且,象的腳給它弄斷了,而且可以當象椅。這種象的腳來踏你,踏到你、把你粉身碎骨——你要做「樂」想,很快樂去享受。

  你們不要笑!真的下了幾天廚房,做了一星期的廚房工作,這個正務都不做了。回信公司你們就不來了!不但不來了,做完了一個禮拜,每個腰酸背痛、這個腳腫,都生病了!你們下廚房就苦嗎?大象踏你,你都要做「樂想」,所以,下廚房、你要很快樂,到廚房去工作要很快樂。生病也要做樂想;人家罵你,你要做樂想;什麼事情都要做樂想。在這個境界裡面是這樣子的。

  另外祂講了,就是在骯髒的東西裡面,骯髒的事情,骯髒的東西,都要做「佛國想」。這裡面:「迦葉品中以農夫論,說煩惱糞是生佛法之所必須。」也就是講,「煩惱也就是菩提」,這裡面講,煩惱就是菩提。再講一句話,「大便就是黃金。」(笑!)「煩惱就是菩提,大便就是黃金。」後面這句是我加上去的。(笑!)

  〈迦葉品〉這麼說嘛!煩惱糞,為什麼是生佛法之所必須呢?你知道我們吃的這些,以前人吃的這些菜,台灣以前這鄉下地方,他挖個坑,在田地旁邊挖一個坑,就叫「大學」。(日語)

  「大學」就是糞坑,很大的一個糞坑。那麼,一個很大的糞坑做什麼用的?就是做肥料用的!他用那個糞,來澆菜。那麼,讓它長出來的這些青菜,很嫩、很好吃,因為很有營養。

  現在的菜比較不好吃,因為他用化學原料提煉去做的,加上化學作用出來的肥料,不如我們當初的原始肥料。所以,現在的菜比較難吃,以前的菜比較好吃。那是「煩惱糞」。

  要成長這些成果,得到這些好的東西出來,要用大便的東西,去給它培養,它才會好的。你今天要成就佛國,拿什麼東西去成就呢?就是用「煩惱」去澆溉它。你超越了煩惱,你才能夠成佛、成為菩薩;你沒有煩惱,哪裡來的成佛、成菩薩,就是用「煩惱」來歷練你,使你成佛、成菩薩的。

  這些菜一定要用大便去澆、給它營養,它才能夠成為新鮮的好吃的菜;你要成就佛菩薩,一定要用煩惱來成就、用煩惱來澆溉的。

  所以,按照〈迦葉品〉裡面講,「煩惱是成佛所必須」,大便是青菜好吃所必須,一樣的道理。所以,煩惱就是菩提;「大便就是黃金」,這個「巧便受諸欲」。

  每一個佛菩薩,祂要成就佛果,並不是躲到深山;祂要成就佛果,並不是躲到深山就可以。祂要用所有欲望去磨練,要超越所有欲望,才能夠成就所有的。所以,人本身的欲望,倒是成就佛果的一種原料,這個在密教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密教裡面的「方便道」,到用你的欲望去成就佛果的方法。

  談到「欲望」,談到「樂」,談到「定」,這就是「欲樂定」。所以,〈現觀莊嚴論〉云:「巧便受諸欲。」用方便善巧的方法,去接受所有的欲望,這也是一個方法。

  「以故受用諸欲亦是共法,其果地等亦皆相等。」所以你不要講,那些骯髒的事,骯髒的東西,就不是好的;其實,骯髒的事,也是清淨光明;骯髒的東西,是成佛的原料。

  在密教的供養裡面呢,大家知道的,我以前也講過的:

  有弟子講說,他在堂裡面要供養「五甘露」?他就要供養「五甘露」。我說,你慢點供養!因為,密教裡面的修行,有些是用骯髒的東西去供養;因為,這個是成佛的原料。什麼東西都是「清淨光明」的!在佛眼當中並沒有所謂「污穢」的事、「污穢」的東西;從這個骯髒的東西裡面,可以產生清淨光明,這是最高的境界。

  什麼「五肉五甘露」啦!這「五甘露」,他問我是什麼東西?他要在祈一福法會裡面用。大家知道的嘛!就是剛才講的「黃金」啦(大便)。還有一瓶Apple Juice(尿水),and pork,另外「紅、白菩提」。「紅菩提」、「白菩提」,這「紅菩提」、「白菩提」,另外就是「膽汁」,很苦的!膽汁是很苦的!這是「五甘露」。

  我相信現代人沒有辦法接受。祈福法會ice cream出來,(笑!)這端一盤ice cream出來,這ice cream是咖啡色所必須;而且一放上去,蒼蠅就來。所以,這是在一般人的眼光裡面,所不能想像,沒有辦法去想的。

  密教裡面有一個祖師,也是這樣子,祂要修「天瑜伽」,求天之福,他沒有什麼供養,他就用自己身上的東西去供養;結果,天神還下降,還領受他的供養。因為,這個瑜伽師不認為自己的東西是髒的,他從來不這樣子認為。他把它化為很清淨的!那麼,用最清淨的去供養了以後,天神還來領受;應該講起來,這也是「樂受」。

  這裡面講的,像「煩惱糞是生佛法之所必須,以故受用欲塵亦是共法,其果地等亦皆相等。」這個比喻就是講,修離了諸戲論以後,二乘還是相同的。這個都是一種比喻。在〈律生第十三品〉釋云:「故若不修生起次第,則咒法中更無殊特。」其實是,更無特殊。這個意思是這樣子講,「凡是修天瑜伽,一切攝為生起次第。脈息空點等是生安樂之瑜伽,安樂更無差別。」

  其實,在樂受裡面是平等的。你境界到了,「空」跟「樂」是平等、平等的。我自己也是這樣子認為。人家說,「你好苦!」,其實,哪有「苦」?苦就是「樂」嘛!所以都要做「樂想」。

  這裡面講的,在「樂」裡面是沒有差別的。這個「脈」,知道這個脈嗎?我們身體的脈,中脈、左右脈,甚至於你全身的一萬四千種脈,種種的微細的脈都有了。這些脈只要打開,產生「清淨」跟「光明」,那一種快樂是不得了的!這印證了「空性」,你修脈的人,修自己全身脈輪的人,只要你的脈輪打開,就不容易生病。為什麼有病?因為你的脈不通。

  以前我師父常常講,講兩個字:「通氣」,你全身的氣在你週身,在脈當中循環,通通都走得通,你身體一定很健康;你有一個地方不通,病就來了。你有一個地方,脈不通,就有煩惱;有病就有煩惱!所以,你全身的這個氣脈通通都通了,你煩惱也沒有了,你的病也沒有了,這是很快樂的事情。

  「息」,「脈息」,就是氣嘛!要通脈,要通氣。「空點」:「點」就是明點,「空」就是空性。這裡面有「明點」。「明點」是什麼?「明點」就是「光明」。可以講,「點」就是佛,菩薩。「點」就是Buddha.佛。「空」就是,印證了整個宇宙的「空性」。

  什麼是煩惱?眾生都有煩惱;什麼是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就是「空」。你只有唯一印證了「空」,才不會有煩惱;你沒有印證「空」,永遠都有煩惱。那麼,「空」本身去除了煩惱,你當然就是安樂了。那麼,安樂還有什麼差別呢?在「空」的境界裡面,「苦」、「空」還有什麼差別?根本就沒有了!

  所以,你修這個「氣、脈、明點」,你會感覺到不同的。你全身都放光,很有Power的,力量產生出來,這個Power達到整體宇宙,無論再怎麼遠你都可以達到的;你會感到非常的輕安,上升虛空之中,達到空明的境界,你會覺得你的皮膚很柔軟,產生光澤,有光亮。

  你自己會覺得,你的信心跟你的信念非常的堅固。任何一個念頭,都不會影響你,任何一個魔,一個鬼都不能侵犯你。你是一個很堅固的金剛山,任何念頭,任何鬼,任何妄語,任何誹謗都沒有辦法侵犯你。那種很堅固的信念,像一座金剛山一樣,這都是很快樂的事情。

  你真的進入了這樣子的境界裡面,你的身心堅固,意念輕安。意念非常的輕安,煩惱通通都解除。你有光明的淨光,在世界上瀰漫,六合瀰漫。這個時候,你當然是樂受了。「苦」、「樂」是相等的,完全是一樣!印證了第一句話,「寶鎰論師於圓滿次第時,說修離諸戲論二乘相同。」
 
  所以,這世界上,勞勞碌碌,爭名奪利,所有的痛苦,在每一個人的身上;但是一個行者,到了至高境界的時候,他產生了這一種快樂,不是世俗凡夫所能夠想像的。今天就談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一九九四年八月十二日

【卷二】癸二(一)
1994-08-13 
癸二、三理炬中所說(一)

  我們今天談《密宗道次第廣論》:「癸二、三理炬中所說。」

  這是在「密宗道次第廣論」,第二十八頁,跟二十九頁。這一段文字,大家讀看看。我讀一遍給大家聽,大家去了解這段文字;你們能夠了解的話,國文的根基就已經很好了。

  「『義同然無愚,多方便無難,依利根增上,說咒論超勝。』此說一切種智之果,咒與波羅蜜多二無差別。然由四種差別,故說四部密咒勝於波羅蜜多。」

  現在講:「無愚差別,謂諸波羅蜜多行者修施等時,三輪無得雖非愚蒙,然捨頭腦行外施等則根非利,須經長時乃得菩提。諸咒行者則無彼愚。波羅蜜多,是能頓滿一切有情所求利益,捨頭腦等不能利益無邊有情。見彼乃是三摩地果,是故呵棄尋常方便,求勝方便。此由周遍無偏相續無間修習方便智慧無二妙三摩地,乃能滿足無邊有情利益,圓滿布施波羅蜜多。爾時諸餘波羅蜜多亦皆圓滿,布施身等無如是義故不立為波羅蜜多。」

  這一段,諸位,我現在問大家了:這一段是講什麼?什麼是「無愚差別」?知道的,請舉手!我不用問了。這一段是在講什麼?它有一個重點;你只要把重點講出來就不錯了!你就知道它的意思在哪裡了。

  坦白講,《密宗道次第廣論》,這個翻譯,翻得很差勁!這文字,很多讓你搞不清楚,這一段我讀了三遍,才弄懂它在講什麼。

  什麼叫「無愚差別」?它整段文字在說些什麼?你們剛才聽我讀過了,用頭腦想一想。我讀了這一段文字以後,氣得要命!為什麼氣呢?為什麼要用這種文字去教大家呢?害了每一個人讀了以後,就是覺得晚上都很好睡。為什麼?因為它催眠嘛!只要讀這一段就已經睡著了,不用讀下面那一段了;因為讀不懂嘛!讀不懂只好睡覺了。這一段是說什麼?

  今天,不是說,我.盧勝彥有腦筋啊!我看不懂的!我寫了幾百本書,還看不懂這一段。看得懂的,舉手!很簡單的,你只要把這一段在說什麼?就行了;不用你講,什麼是「無愚差別」。

  整段文字在說些什麼?好啦!你們都不講,還是我講,其實他這整段文字就是舉一個例A就在舉「佈施」而已。「謂諸波羅蜜多行者修施等時,三輪無得雖非愚蒙。」他只寫兩個字,「修施」,就是修行佈施。它這整段都是講在修行佈施的事情。

  「波羅蜜多乘」裡面,它講修行佈施--「三輪體空」,「三輪無得雖非愚蒙」,這幾個字,就是講「三輪體空」,「一切無所得,雖然不是非常的愚笨。」完全是在講「佈施」的。「波羅蜜多乘」裡面講「佈施」,出家久的都知道,有一首「佈施偈」。

  佈施有一首「佈施偈」,現在出家較久的,請你們回答,「佈施偈」是怎麼唸的?剛剛出家,那個小蘿蔔頭,我不用問他們,他們一定不會的,出家較久的,受三壇大戒的,一定要唸「佈施偈」的。「佈施偈」是怎麼唸?你在佈施的時候,要唸「佈施偈」,「佈施偈」怎麼唸?通通忘了?我看,還是要我提醒大家,--其實,我也是忘了;不過,我還是有一點印象,可以唸給大家聽:「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之中無所得,行者住於最勝心,供養十方三世佛。」這個就是「佈施偈」。每一次行佈施都要記得:「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之中無所得,行者住於最勝心,供養十方三世佛。」這就是「佈施偈」,這裡面講的就是「三輪體空」。

  你在做佈施的時候,你不要想自己在做佈施;既沒有施的人、沒有佈施的人,也沒有接受的人,更沒有所佈施的東西,這叫「三輪體空」。這樣子的佈施,「無所住心」,沒有心、住在佈施的上面;你不會因為有執著,你就不會有執著,這一種佈施,功德最大,無窮盡的、無盡的功德,這是在一般的「波羅蜜多乘」裡面就有這樣子的。所以,它講「三輪無得雖非愚蒙。」無施者,無受者,無施者之物質—-「三輪體空」,很清楚!它這邊講佈施。

  但是呢,它講,「密教」跟「波羅蜜多乘」比較起來,這樣子比較起來,密教是「無愚」,沒有愚笨的,是超勝的;但,「波羅蜜多乘」,是「愚笨」的。因為,密教用的什麼東西呢?它這裡面寫:「然捨頭腦行外施等則根非利。」因為它講,「波羅蜜多乘」在行佈施的時候,是捨了頭腦的;「密教」是用頭腦的,密教完全用這個「意」的、用「意」的。

  另外,講「三輪」:「身輪」、「口輪」、「意輪」,就是密教的「三輪」,叫「三密」。

  「身」,是「神通輪」,用身去變化的,用自己的身去變化的。

  「口」,是「教化輪」,用口去教化的。

  「意」,是「心輪」,完全用息入於空中,產生種種的神變。

  按照宗喀巴祖師講的,所有一切「波羅蜜多乘」所行的佈施,雖然用「三輪體空」的方法,但是呢,他們仍然略低於一乘。因為,密教用意、用自己的意念去產生神通變化的,自然達到「三輪體空」。所以,一般來講,現在很多佛教的修行,注重在身、身體在行佈施,注重在口,在行教化;但是,很少能夠用到「意」。「意」,密教裡面,用「意」比較深刻,比較深入;所以,「密教」的方法,是超勝的。這裡面叫做「無愚差別」。

  你知道嗎?你捨掉用頭腦去行佈施,你的根器就非利,你這個根器就不是很利的。「須經過長時乃得菩提。」要經過很長久時間,你才能夠走到「意」的境界上來,到時候,你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正等正覺。

  「諸咒行者則無彼愚。」你修密咒的人,修密教的人,他則沒有這方面愚蠢的這種作法。後面呢,就是解釋「波羅蜜多乘」的「捨頭腦等不能利益無邊有情」,已經解釋了。

  那麼,最後呢,「滿足無邊有情利益,圓滿布施波羅蜜多。」這個就是講,「爾時諸餘波羅蜜多亦皆圓滿。」完全是在講佈施嘛!你看這裡:「佈施身等無如是義故不立為波羅蜜多。」所以,密教的佈施供養是超勝的。「波羅蜜多乘」本身來講,它雖然有「三輪體空」,但是一一要修行,要修很長久的時間才能夠證到菩提。

  還是「密教」比較超勝。這裡有講四種超勝,這一段整個講,「密教」為什麼能夠勝過「波羅蜜多」呢?它是有〈三理炬〉中所說的四種的超勝。

  那麼第一種,在佈施等波羅蜜多的時候,在密教是用「意」的、用頭腦的,波羅蜜多乘是用「三輪體空」的,無施者、無受者、無施者之物,〈佈施偈〉裡面所講的。但是,這種修練要經過長久的時間,還是「密咒」的,密教的比較超勝。

  我覺得宗喀巴祖師,當然要講密教比較超勝;我自己也覺得密教比較超勝,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修密教。(笑!)修密教的,當然要講密教比較超勝啦!難道自己修密教,還講別的教派比較超勝嗎?對不對?這個是很有道理的。

  所謂「無愚差別」,這一段文字你們要仔細看,他這個翻譯得不好,真的!我看了這些文字以後,我氣得要死!我在想說,唉呀!要不要我重新把它改一改?!這一本書這麼厚呀!都是很麻煩的。這個,文字都是怎麼講呢?都是牙齒咬著舌頭,含糊不清,牙齒咬著舌頭講話,含糊不清的。

  剛才我問大家,這一段在講什麼?其實,在講「佈施」,講「三輪體空」。今天,要不是我有一點佛學基礎,有一點佛學的常識,有一點佛學的根基,深入佛法,我都看不懂這個字的。「三輪無得」?什麼是「三輪無得」?就是我本身有佛學基礎,我才能講「三輪體空無所得」,他省了那麼多字。好吧!今天就談到這裡吧!

  嗡嘛呢唄咪吽。

一九九四年八月十三日
 
【卷二】癸二(二)
1994-08-16 
癸二、三理炬中所說(二)

  「方便差別,謂波羅蜜多乘說諸難行戒律儀等為生天趣及解脫因。由依最寂靜行,不能攝受一切有情。咒為饒益一切有情,說四部續。此當先知自於何惑最為勝強,即修貪等成彌陀等,持誦咒為心曼陀羅,修諸韻字成諸尊等語曼陀羅,修宮殿等成身曼陀羅。說如是等諸門不同。」

  這裡面是有談到比較,比較「波羅蜜多乘」跟「密咒乘」,二者之間誰比較方便;所以,稱為「方便差別」。「波羅蜜多乘」,其實它本身的意義,在於「戒律」、「儀軌」,還有很多難行的法,這裡因為有這個「難行」跟戒律儀等等的這些法在裡面。那麼,就是要依照寂靜的修行去做的,都是依照寂靜的修行去做的。

  在佛教裡面,我們曉得,什麼是最莊嚴?我今天寫了一篇文章,這所有的威儀,以什麼為本?所有的法,以什麼為本?今天看了我那一篇文章的,請舉手!有幾個都看了。我就是寫「短期出家」的,談到「短期出家」,我們先談一下「短期出家」。

  「短期出家」是很好,本來就是泰國的一個制度,他們的這些男生,在泰國呢,因為是佛教的國家,等到成長的時候就受一個出家戒,就是短期出家,一年、兩年的時間,過修行人的生活,好像我們這個當兵一樣的,當兵也是兩年、三年,就是訓練你過出家修行的這種生活。他們以這個為他們本身的榮耀,就是說你已經學習過如何修行、真正出家去修行,這是短期的。

  但是,現在我們台灣在流行短期出家,——「九天」,只有九天的時間,過出家人的生活。釋迦牟尼佛時代來講,佛陀並沒有叫你要短期出家。為什麼呢?因為「出家」這兩個字,不能用「短期」加在上面的,為什麼?因為「出家是大丈夫的行為,非將相所能」;你當到首相,當到將軍,也不一定能夠出家的。所以,既然是出家的話,就是說,這是很偉大的一件大事,不能說,你「短期」來做這一件大事,不可以的!

  所以,我在批判裡面就講,「短期出家」--難道叫我們做短期的大丈夫嗎?做長期的小丈夫嗎?大丈夫就是大丈夫,小丈夫就是小丈夫,哪裡有叫你短期出家的,沒有這個道理!

  第二點,出家是一種發心的行為,就是你發心要永遠的修行才叫做「出家」。你心理上把這個心願發出來:「我要出家了!」,那麼這就是永恆的事情!永永恆恆的事,沒有什麼「短期」的;那麼,你發心也有短期的嗎?好!我就在這九天裡面做出家人的生活,那麼九天以後,再過在家人的生活,這個來講是不對的,這種發心就是九天。好像你做善事一樣,有些人講說要做善事;好!我發心九天做善事。哪有這種發心的?他只要做善事做九天?沒有這回事的!

  所以,出家本身的發心就是永恆的事業,一定要做到長遠,長長遠遠一直到老終。所以「短期出家」這個事情,一般來講,在我們修行人的觀念,你的出家沒有短期的;也就是說,你的發心很短,不可以!你的發心要久遠的,不能短期的。

  所以,我們很嚴厲的,我們對這一件事情認為:佛陀從來沒有教短期出家的,這是後來的人自己弄出來的。出家是一種永遠的事情,是永遠的發心,是大丈夫、大事業的行為,沒有所謂「短期」的。

  你假如是說,「我想過一下出家人的生活,過過癮。」好像幾天享受一下,你去觀察就可以了。你當觀察員,這好像我們以前在學校讀書,他旁聽,拿一個椅子來坐在旁邊聽,在旁邊做觀察員,觀察出家人是怎麼生活;你去體會一下是可以,不可以用「出家」兩個字,叫作「短期學習」。

  觀察出家人的生活,這樣子的名義是可以的,「出家」不可以分什麼「短期」、「長期」,還有期限的;這是一輩子的事情。所以,短期出家的「短期」兩個字,是污辱了出家人。我們認為是這樣子的。

  這是誰搞出來的呢?不用講,就知道是誰。這「出家」兩個字,不能說:「我就是幾天」、「過幾天出家人的生活」。我也可以「一個小時的出家生活」啊!對不對”我可以「六個小時」: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就「出家」;醒來我就是在家。「六個小時」!你可以九天,我就可以六個小時,我晚上十二點睡,我就出家了;早上六點起床,我就在家。

  以前,我經常跟人家講,「我是吃素的」。人家講說,「你什麼時候吃素的?」「我晚上十二點到早上六點不是吃素嗎?」吃素啊!我又沒有吃,難道不是吃素?對不對!這種巧辯的方法,是不可以用的!

  這什麼「短期出家」?!我以後要實施「六個小時出家」。大家以後通通發給「畢業證書」,今天晚上馬上開始實施,明天早上你們就有「六小時短期出家畢業證書」,通通在睡覺!這個是不可以的!很多事情是不可以作的。佛陀當初的時候也沒有教人短期發心,「唉!你發心九天就好了嘛!」、「你行善九天就好。」「行善」跟「出家」都是一輩子的事,都是永遠的事。

  這裡面講的,「波羅蜜多乘,是諸難行戒律儀。」所有威儀以什麼為本?我那個文章寫的。舉手!可以說的,因為我已經寫,你們己經看透了,都忘了;還是,又不願意講?看過的舉手。--「靜」,對了!安靜的「靜」,威儀以「靜」為本。你安靜下來,你就有威儀了,在佛教講這個「靜」字很多的。「靜修」,你安靜下來,你安靜的時候很莊嚴、很威儀。你看,在法會的時候,一片很肅穆、很安靜的;在禪定的時候很安靜的;行一切法很安靜的。你看,「過堂」,這吃飯都是很安靜的,是不能開口的,這個就有威儀的。

  一切的威儀以「靜」為止、為本,不能嘻嘻哈哈、蹦蹦跳跳,跟麻雀一樣,吱吱喳喳,那個就不莊嚴。

  最莊嚴是什麼時候呢?你看那些佛相雕出來很莊嚴。祂眼睛半瞇的看底下,對不對?嘴巴合起來,也不打哈欠、莊嚴肅穆的樣子。這個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行有行相,一切都合乎儀軌。臥有臥相,就是威儀嘛!都是很安靜的,所以,以「靜」為本。

  所有的法,以什麼為本?這個也是我寫的:清淨的「淨」,這個「淨」跟那個「靜」不一樣;一個是安靜的「靜」,一個是清淨的「淨」,就是清淨掉,把你的污穢洗掉、變成清淨的,所有的法在清洗你的污穢,所以以「淨」為本。

  那麼,這個波羅蜜多乘,就是「依最寂靜行」,到了最深、最深寂靜裡面。我記得,在西藏有一個寂靜大師。寂靜大師也就這「寂靜」兩個字,就是完全很寂靜的;但是,「寂靜」不能攝受一切有情。你這「安靜」雖然可以度一些人;但是,不能一切有情全部度化。

  所以,你說古代的這些佛教修行人,他住在深山裡面,他就是在做「寂靜行」。他不跟外人接觸的,「我是行者,我是修行人!」我聽說這個美滿,去簽加拿大Visa!另一個彭琳,彭琳在她的職業欄給她寫著,她,「是一個修行人」,職業欄給她寫「修行人」;結果,簽證的人問她,「妳是做什麼的?」美滿就回答,「我是做衣飾的,衣服的。」她是做衣服的、買賣衣服的。但是,那個表填的是「修行人」,她說的,是買賣衣服的。所以,加拿大簽證的官員就說,「這樣你不通過,因為你職業不符。」

  填表填成「修行人」;那麼你自己說,你的職業是買賣衣服。其實,美滿本身不懂得英文;那麼填表是彭琳填的,你講話也要跟這個表符合,對不對!哪裡有這樣子說!這事情的關鍵到底在哪裡。你買賣衣服,但是,你平時你也很喜歡修行;但,職業不能寫「修行」,你的職業並不是出家人嘛!對不對!他怎麼給她寫「修行人」?這當中就是有一種差別在裡面。

  你要知道,修行人、是行「寂靜行」。「波羅蜜多」是行這「寂靜行」,是在深山裡面,是隔絕一般的世俗,對於世俗不要去招惹,但是,由於有這樣子的情形產生,你不能廣度一切有情;對於一切有情的眾生,沒有辦法去接觸、去度化。

  「密教」不同!「密教」有所謂的「方便差別」。這裡講的,就是「密教」比較超勝,勝過「波羅蜜多乘」,他這邊講:「咒為饒益一切有情,說四部續。」這個「續」就是「經」,「四部經」。「密咒乘」是幫助一切有情,這「密教」本身是幫助一切有情的。

  「此當先知自己何惑最為勝強。」,這「密咒乘」在度化眾生,它當然知道眾生的習性;哪一種誘惑最強烈,它都知道的。

  其實,不用講、大家都知道的,那一種誘惑最為勝強,很強烈的。「即修貪等成彌陀等。」它說,那一種誘惑最為強烈,他就修那一種。「密教」有的,一般的「波羅蜜多乘」沒有。「波羅蜜多乘」只是走「寂靜」的路子去修,但是,你假如是有貪的,像我以前講,密教裡面由「貪」去成佛,由「瞋」去成就金剛,由「痴」去成就菩薩。

  「貪」可以成佛。

  「瞋」可以成為全剛。

  「痴」可以成為菩薩。

  這是依照我們人的「貪、瞋、痴」的習性去修行,把它轉化的。這「即修貪等成彌陀等」,這句話重要的意義在這裡。如何由「貪、瞋、痴」去修成佛、金剛、菩薩?這個以後我們再解釋。

  「持誦咒為心曼陀羅。」你唸咒,單你唸咒,就是在轉你的心,就是在轉你本身自己的心,所以是「心曼陀羅。」

  「修諸韻字成諸尊等語曼陀羅。」你在修這「梵字」,在寫這個「梵字」,在觀想這個「梵字」的時候,你就是在做「語曼陀羅」;就是「口的曼陀羅」,也就是「法曼陀羅」。它有它的意義在裡面。

  「修宮殿等」,你在修行宮殿,像我以前講的,「天色身」,你在修天色身的時候,你要修宮殿。修行觀想宮殿,觀想「天色身」、觀想天女、觀想天神,這就是成「身曼陀羅」;就是未來你自己本身的「天色身」,這裡面己經包含了「身、語、意」三種的修行。這在一般的「波羅蜜多乘」裡面沒有的。

  「波羅蜜多乘」只是「寂靜」的修行,沒有辦法廣度所有的眾生,他在深山裡面修嘛!「寂靜行」,不能夠度眾生;那麼,「密教」裡面單單持咒就是在「轉心」,觀想梵字就是「口曼陀羅」,這「心曼陀羅」、「口曼陀羅」跟你的「身曼陀羅」、身的清淨的曼陀羅;你觀想宮殿、觀想你的本尊,就是你本身的曼陀羅。所以講呢,這個「波羅蜜多乘」跟「密教乘」二者之間比較起來,「密教乘」比較超勝。

  它,當然比較超勝的。因為:你知道這個「貪」的習氣,有很多人是拿不掉的。那麼,好像「密教」裡面,修行方法就有很多專門可以治貪的、把貪轉化的,像「財神法」,就是你本身有貪財的這個念,那麼引你的「貪財」的念去修「財神法」,這是一種對治,也是由「貪」來修。簡單舉一個例子,就已經很清楚。

  那麼,這就是「方便差別」。「波羅蜜多乘」只是叫你做很難的修行、做守戒律的修行、要威儀的修行、要寂靜的修行;但,密教不同,它有教你如何把「貪」轉化、如何把「瞋」轉化、如何把「痴」轉化。「貪、瞋、痴」都可以轉化,「貪、瞋、痴」都是修行。這個就它的方便,二者之間的差別就在這裡。今天就談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一九九四年八月十六日
 
【卷二】癸二(三)
1994-08-17 
癸二、三理炬中所說(三)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無難差別」。什麼是「無難差別」呢?也就是,沒有因難的差別。我們先看它的這一段文字:「難與非難皆待自心非定屬事。」這個句子很難明白;但是,你可以這樣子、一句話就可以解決了。

  因難跟沒有因難,都是自己心裡面去決定的,一下子就解決了;像他這種文字,似通非通的,完全由自己的心去作定奪、去決定的。

  「有於此難,於他易故。」在這邊是很因難;但是,在其他的地方,變得很容易。這一段話就是這樣子解釋。

  在這裡很困難,可是在別的地方就很容易。
 
  「由是若能順自所欲而引導者,即由安樂而得安樂。」這是「密教」的法。我常常講,「密教」的法,能夠度所有有情的眾生,其他的法不一定能夠。

  以前我舉一個例子,大禹的父親治水,大禹的父親叫什麼?一個字而已--袞,怪不得他!他治洪水沒有辦法治,因為他的名字本身就是「滾滾洪水」那個「滾」(袞)。大禹的父親治水,是用「堵」法,水從哪裡來,他就在哪裡立一個堤防、立一個壩,把它堵、給它堵住;那麼,大禹治水,他就不一樣,他用「疏導法」,把洪水疏導,由高的地方疏導到低的地方,再把它集中起來,或者分散流到大海裡,或者本來就一條很大的洪水,他把水分開,疏導它,能夠很順利的流到大海。這是「疏導法」。

  「堵」法,堵、堵、堵,到最後這個水愈來愈大,結果整個堤防通通給水的力量推倒,整個崩潰。這兩個
方法不一樣。所以,密教本身是「疏導法」,「波羅蜜多乘」是「堵法」。

  昨天,我看電視,台灣的新聞,北美衛星電視,看到高雄、台南、岡山做大水,下幾天雨,水就很大了,淹了差不多一層,所有的道路都變成河流,所有的來往全部都用船,所有的店面都泡在水裡面,全部泡湯。

  有一家摩托車店的老板,站在二樓洋台對那個記者講,「我所有一切機車全部泡湯,現在一無所有!」台南、岡山、高雄,看到滿銜上,流的都是鴨子;死鴨、死雞、死豬一大堆!這樣子在水裡面飄著流的。看了,很殘忍!那麼,現在呢?就是靠那些船,那些救濟品,用船一戶一戶的把食物用丟的,丟到每戶家裡去。

  昨天晚上的電視,在美國、當然也有大水,像佛羅里達州大水災,也是很慘的!但是,我認為美國的下水道的設施倒是蠻不錯的。西雅圖那個叫什麼?Su排水道,排水道的設施、它弄的很好,平常的雨或者大雨,還可以疏導,可以讓它走掉一些水。因為,它的下水道的設施,平時知道怎麼樣子疏導水,把水怎麼樣子集中,廢水怎麼處理,他都是有一種科學化的技術來把這些水處理,本身已經想好了:那些雨大了怎麼辦?下幾天怎麼辦?下多少毫釐怎麼辦?都已經在腦海裡面都有估計;然後,依靠這樣子來做下水道排水的設施。這方面,在美國倒是做得不錯,在西雅圖,你很少看到水災、淹水,有時候下大雨,低窪的地方會淹一點;但是,很快的,它就排掉,甚至於那個濕氣根本就沒有。

  西雅圖本身就是下雨的城市,很多雨的!所以,西雅圖,always raining,這老外都知道的!西雅圖經常下雨;但是,為什麼不會積水呢?就是因為它的下水道跟排水做的很好。

  你看,台灣的那種情形:那個岡山、台南、高雄,那個路橋上面是鐵軌,底下是公路,整個都是淹得滿滿的,當初設備這種路橋的時候,他就應該要想到下幾天雨的時候要怎麼辦?尤其台灣的,你看那個水溝--那個不是水溝,那是垃圾,等於是水溝設備給垃圾的,就是放那些垃圾的,平時都是堵塞的。這一家堵到那一家,那一家堵到這一家,堵來堵去的,水溝的水通通不流的。一碰到大雨下來,又沒有排水的設施,整個道路就變成河流。

  一般講起來,像這樣子的設施,排水的設施,這個地方政府或者政府的有關人員,都是有責任的。平時就要想到颱風豪雨時,那些水怎麼流?怎麼走?這應該要設備好的,平時都要做好的;等到下雨成災的時候,你才來喊,已經沒有用了!這一次的損失,不得了!沒有辦法估計的。單單死傷人數就已經很多了,淹死在水裡面的就已經很多了;而且,那個電視還講,拜託老天不要下雨,再連續下幾天就不堪設想;因為,已經到一層了,再下幾天就到二層、三層。

  所以,平時這個水必須要疏導,不能用堵塞。我記得好像是萬大發電廠,居然那個東西也會泡湯,那個水力發電的發電廠,也出問題。所以,真的是平時沒有防患,到時就要遭殃。

  大禹治水是用疏導法,「密教」就是疏導法;「密教」是適合整個全世界人類學佛當中最好的一個佛法。

  上次也講過了大禹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什麼原因呢?有的人講,是忘了帶鑰匙,有的是說跟老婆吵架。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老婆太兇!他根本不回家。三過其門而不入。為什麼?大禹他當然很認真做洪水疏導的工作,實在是太認真了!認真到三過其門而不入,我就不敢相信,連進去喝一杯茶,都不行嗎?難道有這樣子認真的人嗎?我平時寫文章我還喝茶,對不對?我還自己倒茶。喝一杯茶總可以吧!辛苦!對不對?!休息一下總可以吧!就是因為老婆太兇!所以,當老婆的要注意:總是要「隨順」,這個密教「由安樂而得安樂」,這個是最好的。

  你們知道,很多人修行都是苦行,一定要受苦,這個吃不飽,穿不暖,很多種種的苦行。為什麼呢?逼出他心靈的那種靈性。「密教」不同!是「由安樂而得安樂」,它是疏導你的欲望,疏導你自身的欲望,然後由這種安樂引到另一種安樂,就是「密教」。那你「苦行」呢?「守戒」啊!「去堵」啊!就是「波羅蜜多乘」。這就是不一樣的地方。

  那麼,「守戒」很難的!今天,很多學佛的人一聽到,「學佛!太苦了,我不做。我不願意!」這個就有困難的地方。但,「密教」不同,你喜歡金錢,你愛財,好吧!教你修「財神法」。你修財神法,你想,唉呀!可以發財。「由安樂而得安樂。」並沒有去堵掉你的這一種貪念,貪財的這種心;並不去堵,而是教你這一種如何發財的方法。

  你心理有欲望,好吧!教你吧!教你把這個欲望用「疏導」的方法;並不是要把你的欲望撲滅掉,把它禁止掉,禁止掉就是「難」。所以,密教叫做「無難」,沒有因難,這裡面還有層次的。

  對「上上根者」,因為他的貪念已經很淡泊了,對上根器的人,你知道這些修行人,有很多上根器的人,他的智慧很高,他的慧命很強,他本身已經進入甚深奧妙的境界裡面,這種上上根器的人:「分別微薄」,就是說,他貪念已經很淡薄、他不貪的;已經很淡薄,教他什麼呢?

  教他「無我智」及「大悲一味」,就是教他「無我」的智慧,傳給他「無我」的智慧,跟「大慈悲」這種一味的佛法。這是上上根器的人才修的,沒有上上根器的人不能修;因為,他貪念已經很淡薄了,所以可以教他上乘的佛法,這個又叫做「方便智慧,大印法門」。 

  對於「上中根者」,「雖能厭行諸庸常境,然未斷除貪等分別,不能趣入勝義智海。」對於另外一種上中根器的,他雖然對這一種貪念的行為,已經感覺到厭倦。有很多人己經知道真正的真理,知道怎麼樣子去走,懂得密法,怎麼樣子修行,他想要脫離欲望的生活。那個「欲」,人本身都有欲望,他要脫離這個欲望,他已經厭倦了,不喜歡了,對於錢財也不喜歡,對於美色他也不喜歡了;他有一點厭倦,想要脫離了,這樣子。但是,還有一點沒有完全脫離,還有一點點,怎麼辦呢?像這樣子不能趣入勝義智海,「故為彼說修行智印,此即修習五部如來及佛眼等諸明天女。」這個就是修「天身」,天身堅固,是用觀想的。

  對上中根的人,他本身要修智印,什麼叫「智印」呢?就是「智慧本尊印」。什麼是「智慧本尊印」呢?就是用你的意念去修「智慧本尊印」,用意念觀想修的「智慧本尊印」。

  這是修「五部如來」。什麼是「五部如來」?就是分成「佛部」、「蓮華部」,這個五部,種種的「五部如來」及「佛眼佛母」,及「諸明天女」,也就是諸天的所謂天女形象,天色身。這個法也是屬於「天色身」的,一直修到「智印」非常的堅固,這個是怎麼樣呢?這裡面有一句話講得很清楚。

  「由觀彼身離一異故通達無事」。就是說,智慧的本尊跟你,雖然是一個在外,一個在內,你本身是真實的,「智慧」、「智印」,是虛空的;但是,修到「智印」跟你同樣真實的時候,這種相應的境界,那就是成就了。

  那麼再來,「上下根者雖亦愛樂無二妙智,然未斷貪。」雖然喜歡很微妙的智慧,然未斷貪,這個貪念,貪欲還沒有斷掉,沒有斷掉這個貪,「由近貪境心便散亂不能入定。」因為你這個貪並沒有斷掉,時時記憶著這種貪,你因為這樣子,你精神很散亂,沒有辦法入禪定,你一下子貪財,一下子貪色,那個貪念不止,一天要貪好幾次,這個貪不止的,沒有辦法入定的;你在打坐入定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因為「散亂」,因為「貪念」把你這個念頭分散了,沒有辦法入定。

  這個時候,必須要修「業印」,「為說業印」。什麼是「業印」?「業印」就是「事業手印」:「於彼亦須以隨順業而受用之」。這就是說,必須要用很特殊的方法疏導你自己的欲望,你不但是時而用這個欲望,而且把欲望疏導,然後能夠真正的進入禪定。就這三種。

  對於上根講「無我」,對於中根的人講「智印」、智慧本尊,對於下根的人講「事業印」,就是「業印」三種。

  那麼,第一個上根的人很快的,他可以進入「空無」;第二個,「智慧本尊」跟你自己本身相應,這是第二個中根的人;第三個「事業印」,就是你在修事業印當中,由散亂的意念變成集中意念再由意念轉入禪定,這是下根者所修。

  也就是一般密教「樂空大定」,「樂空大定」完全是這樣子,把你的欲望集中,念頭集中,然後再由念頭集中當中入了禪定,這個叫「業印」。

  那麼「業印」呢?它本身來講又有分別。這裡面必須要講到「貪」跟「不貪」,這些問題這裡面是細節,後面這一段講的就是一些細節;就是如何去修這個「業印」?如何修這個「智印」?如何修這個「無我印」?

  這是屬於細節,以後我們會談到的。那麼,大家知道這個密教的法,應該要普及所有的眾生,因為它的法叫做「無難差別」,就是沒有因難的,比較沒有因難的;「波羅密多乘」,是比較有困難的,因為他要禁掉很多很多,你才能夠進入佛法最深的意義裡面,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成就。但是,「密教」它隨順三種根器的人去修,上乘的修「無我」,中乘的修「智印」,下乘的修「業印」。所以,這一種叫做「無難差別。」這是密教比起一般的教法更為殊勝的地方。

  嗡嘛呢唄咪吽。

一九九四年八月十七日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164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