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講圓覺經13
2008/02/22 17:09:04瀏覽318|回應0|推薦0

【釋經文】(五十九)
 
  『彼清淨,十力,四無所畏,』

  我們今天再談『圓覺經』。『彼清淨,十力,四無所畏,』單單這個佛的「十力」跟「四無所畏」,都要註解很多的。

  記得我「佛學總說」的時候!曾經談到「佛的十力」。

  它這邊的註解啊!也是蠻深的。它第一種「力」!「是處非處智力,於是處確實知是處,於非處確實知非處,洞察是非的智力。」

  這個是它的註解,比較深奧一點。

  我們今天跟大家稍為談一下「十力」跟「四無所畏」。

  其實講得清楚一點,佛的第一種「力」,就是「明白因果」。明白「因」,跟明白「果」,這是第一個。不必講得那麼囉嗦,很簡單地講,就是「明白因果」;什麼「因」,什麼「果」。

  那麼第二個,是「業智力」。很簡單就是講:「明白現在、過去、未來」,就是第二個「力」。

  那麼第三個「力」呢?是「定之力」。那麼「定之力」就是知道「禪定、解脫」的方法,就是第三個「力」。

  第四種「力」呢?知道「一切眾生根性差別的智力」。簡單的講,就是「明白眾生的根器」。

  那麼第五種「力」,「明白眾生的欲」。就是說,眾生有什麼欲望,他都能夠很清楚,這個叫做「信解智力」。

  那麼第六種「界性智力」。就是知道如何教化眾生。

  那麼再來「明白境界」。明白眾生的宿命,明白眾生的將來要生哪裡。最後是「沒有煩惱及疑惑」。可以講,這個就是「十力」。

  「明白因果」,「知現在、過去、未來」,「知禪定解脫」,「明白眾生的根器」,「明白眾生的欲望」,「知道如何教化眾生」,「明白境界」,「明白眾生的宿命」,「明白眾生的往生」,「沒有煩惱及疑惑」,這些就是「十力」了。

  什麼是「四無畏」呢?「四無畏」就是「明白真理」,「所有的煩惱已解除」,「知道根源」。

  「知道種種解脫的方法」,也就是「四無畏」,四無所畏。為什麼這個「十力清淨」跟「四無所畏清淨」,這些都屬於「清淨」的範圍呢?

  因偌X乎講起來,這個「十力」!可以講就是大神通的這一種味道。

  「知道因果」啊!知道三世啊!佑道過戈世,現在、未來啊,知道怎麼「禪定解脫」啊,看到眾生馬上就知道他的根器,知道他心裡所想的,還知道怎麼去教化,他知道種種的法界。

  這不但明白自己的宿命,也明白所有眾生的宿命,這是有神通的味道裡面。「十力」都俱有神通的味道裡面,為什麼從「清淨」裡面產生出來,它的根源也是「清淨」。

  那麼種種的神通啊!也可以講是種種的「色」,那麼種種的神通啊!是因為你「一念清淨」的時候啊!所顯現出來的。

  所以,我講過這個「神通」啊!並不是故意去表演的,而是從這個心裡面,自然這樣子流露出來。那像我們禪定的時候啊!剛才我們禪定,入三摩地,禪定的時候,它顯現了幾個境界。這一種境界啊!在你無意識的狀態之下顯現出來,這就是非常特殊的。

  例如我剛才禪定的時候,坐在這邊,眼睛閉起來,進入一種境界以後呢,我自己覺察到,覺受到這個周圍,坐滿了人;就是在這個四周圍,都站滿了人,不是坐在前面,而是坐在師尊的四周,都坐滿了人。祂們人啊!都是這麼小(師尊用手比劃,大約10公分),都變成這麼小,得密密麻麻的,很多人坐在這裡,這是一個境界。那機當我做第二個境界的時候,我從心裡面啊!流出來一種藍色的光,藍色的光海。這個光海就變成像海洋一樣,海洋一樣很洶湧!,這個波浪啊!很洶湧的一種海。那麼這些人呢,全部都是在海洋的上方。這個海上啊,出現了三艘黃金色的法船,那麼就把周圍的這些人啊!全部運那三艘黃金色的法船裡面。然後這三艘黃金色的法船,很慢地虛空中這樣子上升,飄上這個虛空之中,再把所有周圍的這些人,用三艘黃金色的法船全部載運到虛空中去。

  那麼就是在剛才很安靜地入三摩地的時候啊!第一個出現很多人;第二個出現藍色的海洋;第三個出三條黃金色的法船;把所有的人運載到虛空中去。這個就是,我們在禪定當中啊!所顯現出來的一種很微妙的法力,可以講就是明白眾生的往生,知道怎麼樣把眾生超度上這個極樂世界。有這樣子的法力,也可以講就是佛,如來的「十力」。

  我再講,某個星期六晚上,我住在彩虹山莊,半夜的時候,我曾經醒過來。那麼醒過來啊!發覺我的周身啊,被一團藍色的光包圍住,那個情形啊!就好像我一個人躺這個地氈上,周圍有一團藍色的光把我包住一樣!我自己就好像一個蛋黃,那旁邊就是蛋清,我自己好像變成一個雞蛋了。那藍色的光就是蛋清,那個形狀就像雞蛋一樣的,把我整個團團包住了。

  這個時候我心裡想,唉呀!我很想上一下「一號」;就因為這樣醒過來了!假如不醒過來,就可以一覺到天亮了,就不必上「一號」了。

  結果人啊不是爬起來的,我不是把棉被掀開爬起來;而是那個棉被啊自動滑下來的。就好像一個雞蛋一樣啊,那個棉被從上面自己滑下來。那麼整個人啊,就直立起來了,好像一個雞蛋這樣直立起來。然後呢?我發覺自己的腳不能動,手也不能動,身體也不能動,就是被那一團藍色光包圍住了。結果祂輕輕把我移動,輕輕移動就好像風在吹一樣啊!整個人啊,腳都沒有站地氈上,就這樣子滑、滑、滑進廁所。(師尊笑!)我發覺那光圈很大,我還感覺到那光圈啊,去碰到廁所的那個門檻啊!稍為輕輕碰到一點,好像晃了一下。

  然後呢,小解了以後,這個一轉身啊,我又這樣子滑,好像滑的、用滾的,好像雞蛋一樣嘛!就這樣子滑、滑、滑回原來位子,又躺下來。就這樣子圓滾滾地又躺下來,人本身就像雞蛋一樣,結果那個光圈也跟雞蛋一樣。那麼棉被啊!安又自動地往上升,升脖子這裡。

  所以我也很想把這件事情記錄下來,這個彩虹山莊大傳奇啊!原來我睡覺的時候,身體旁邊有藍色的光護著的,這樣子不容易被盜氣的。你有時候睡覺的時候,睡一睡,哦!睡得很死,沒有錯。但是一醒過來,哇!累得要死,好像很虛弱,都快變成漏氣的輪胎。(ㄅㄛㄅㄛˇ)(台語發音:扁扁的意思)。好像輪胎沒有氣,(ㄅㄛ ㄅㄛˇ)那樣,好像要壓到地這樣,渾身都好像沒有氣一樣;明明睡得很,也睡的很死,但是怎麼睡得很累呢?那就是被盜氣。你假如能夠修練成渾身像一個雞蛋一樣啊!這個藍色的光,層層把你包圍,那就不怕被盜氣。那麼平時啊,像我們這樣子在修行,我們也是祈禱護法護持啊!晚上能夠有很好的睡眠。

  「明白因果」。那不用講了,因為「因果」就大家的臉上。可以講,你一切的因,一切的果,都寫你的臉上。是果也是因,是因也是果;因果是互相混一起,是因也是果。現在長成這個樣子,當然有原因的,就是你一切的「因」;但是也是「果」啊!因為你形成這個樣子就是「果」啊!那麼果又會反為因,因又反為果。所以學佛的人,都要明白因果的。

  「知道現在」。你現在是什麼是什麼樣子,你過去、你未來,你會怎麼樣子,當然是你都是清楚明白的。

  「知禪定解脫」。像師尊現在了解如何入禪定,入這個「三昧」。要在「緊」跟「鬆」之間,要在「醒」跟「睡」之間,要在「用力」到「無力」之間,要由很多的念收歸於一念,化為無念,進入空性。禪定有很多的方法,我也知道啊!「數息法」啊!「白骨觀」啊!「不淨觀」啊!「入我,我入觀」啊,「月輪觀」啊!「★字觀」啊!密教的種種的成身觀啊!種種的觀法,通通要明白。

  那你懂得入禪定的方法,就很容易進入「三昧」,進入定中。那麼由定,產生無上的智慧,得正覺,就自然解脫,這個佛是懂得這些方法的。那麼你懂得有無上智慧,你就可以觀察眾生的根器。

  哪一個人是法器,哪一個人不是法器;哪一個人是無漏法器,哪一個是有漏法器;哪一個是大漏法器,哪一個是小漏法器;哪一個是正法器,哪一個是邪法器,你都可以觀察得清清楚楚。哪一很聰明,那一個很愚蠢,你當然都很明白。所以這是「明白眾生的根器」。

  另外還要「明白眾生的欲望」。每一個眾生都是有欲望的,因為有欲才會生欲界天。欲界天,就是有欲的才會在欲界天嘛!眾生就是欲界天當中的一天。那麼大家都明白眾生的欲望是什麼?佛是明白眾生的欲望,用你的欲望來引你去修行,這是佛本身的同識當中的攝召方法。如來攝召你來修行,也要用你的欲望來修行。你喜歡貪財的,就用財神法。喜歡賺錢的,教他財神法,才能夠引他去修行。這有很多種方法的,所以你不用欲望引他去修行,他就無心去修。所以這個也是「明白眾生的欲望」。

  「知教化」。知道眾生的欲望以後呢?要懂得如何去教化眾生,這是「隨類而教」!「有教無類」。

  那麼修行境界很高的人呢?「知道種種的境界」。整個十法界他都可以神足到那麼地方去,這就是「神足通」啦!「明白所有種種的法界」,其實就是「神足通」。

  那麼「明白眾生的宿命」。剛才講說「三世因果」,「宿命通」,「了解眾生的欲望」,這是了解眾生的心,就是「他心通」。「明白眾生的根器」,就是種種神通的一種顯像。要明白眾生的宿命,是「宿命通」。

  「明白眾生的往生」。很多弟子寫信來問:「師尊啊!唉!某某弟子已經往生了,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裡?」那麼我們一剎那之間,就要馬上告訴他;這是「明白眾生的往生」。

  最後,得到無上智慧的人啊!當然他是不會有煩惱的,而且不會有疑惑的。這個到底怎麼回事啊!想不通,他要來問師尊。那麼他有煩惱,種種的煩惱,眾生有種種的煩惱,數也數不清的。那麼當修行到十力的時候,最後一力,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你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得到「無上智慧」。那麼這個智慧呢,正好是解除所有眾生煩惱的,包括你自己所有的煩惱,一切通通都解除,種種的疑惑都沒有,一切很清楚明朗。所以本來是無所疑的,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也沒有什麼煩惱的。

  大家要了解如來的十力。十種力,其實都可以講,在修行清淨當中啊!完全可以顯現出來。如來的十力!也等於是「清淨」。你沒有清淨的時候啊!你不會顯現出來。如來的十力!也等於是「清淨」。你沒有清淨的時候啊!你不會顯現「如來的十力」的。

  就是因為你得到了清淨!不執不惑的時候,你一切事情通通清楚明白,就產生了如來的十力。所以如來十力也就是清淨的時候,它自然而然就顯現出來。

  至於這個「四無畏」啊!「四無所謂」。什麼叫「畏」呢?書上面已經有註解是這樣子:「第一,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受非難而無所畏;不畏懼的意思。」你已經得到了「如來的十力」啊!得到了正等正覺,並沒有什麼可以畏懼了。所以你當然在受到非難的時候啊!你也是無所畏的。

  「第二,直說諸漏已盡,受責難而無所畏。」這個「漏」啊!也可以講就是苦惱的事。很苦惱,很煩惱的。「諸漏」,是「身漏」,「口漏」,「意漏」,種種的漏,你通通都沒有了。也可以講,你的智慧也是圓滿的,但是你受了人家非難的時候,你也是無所畏的。因為本來就是已經漏盡了,所以也就無所畏了。

  「第三,直說障道非正法,受辯難而無所畏。」一直講啊,障礙聖道的種種這些,不是正的方法。受到辯難,人家責難他,也是一樣無所畏的。

  「第四,直說一切佛法受問難而無所畏。」講一切佛法的時候,如果說到非難,也是無所畏的,它這邊的解釋是這個樣子。但是「四無所畏」呢?也可以講「明白真理」!你既然明白真理,世界上還有什麼比真理更珍貴的呢?

  所以你對一切事情也無所畏了,那麼你煩惱已經解脫了。既然煩惱已經解脫,你還有什麼可以畏懼的呢?那也就是什麼都無所畏了。那麼知道種的根源,就是說,你知道種種的因果,你因為明白因果,你受到種種的責,難你也是無所畏嘛!是因果嘛!有其因才有這種果,所以你既然知道因果,你還畏懼什麼呢?也就不畏懼了。

  知道種種解脫的方法,雖然有很多責難,到了你身上,你知道如何去受,受也是可以啊!種種的責難我自己去承擔,去受。那麼去承擔去受也是明白因果,也是知道解脫的方法。你既然知道解脫的方法,你還有什麼可以畏懼的呢?所以真正的一個行者,在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時候啊!他如虛空。既然無執著,還有什可畏懼的呢?就是因為你有執著,你才會畏懼什麼,你才會產生煩惱,你才會痛苦,你才有那一種心啊!沒有辦法去解脫。

  假如說,你的心,等如虛空;跟虛空一樣的,哪一種的責難會把虛空毀壞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今天啊!大家明白虛空就是「清淨」的代表。那麼「清淨」就是「不執不惑」,「不執著」,也「不迷惑」,那你一清淨以後呢?你自然就有很多的這個十種法力出來,通通產生出來。那麼你一清淨以後呢?你一切都是無所畏的。這個「畏」啊,是「畏懼」的「畏」;「無所畏」,一清淨以後什麼都無所畏了。所以講這個「十力」啊!「四無所畏」啊!這些都是清淨的。

  我們明天再談「四無礙智」,「佛的十八不共法」,跟「三十七助道品」,通通都清淨。反正全部都清淨就對了,有什麼不清淨了。這個就是講,一淨一切淨,一污一切污。

  所以佛陀講了這個圓覺經,是很高深的。我知道以前很多的修行大師啊!都是讀了這個「圓覺經」以後,開悟的很多,談圓覺以後開悟的也很多;很多讀圓覺經開悟的,這本經典是非常了不起。

  但是它書中重覆比較的多。一句話就好了嘛!就是圓經,點點兩個字「清淨」,就行啦!講了通通都是清淨。我說,那不用講了,反正全部通通清淨嘛!這後面還講,「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就是種種的法門,都是一切清淨的,這個是最後通通都是清淨。好了!今天就談到這裡吧!

  嗡嘛呢唄咪吽!
 
【釋經文】(六十)
 
  『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今天我們再談圓覺經。『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這個「四無礙智」呢?就是「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跟「樂說無礙智」。
 
  「法無礙智」。也就是所有法都可以通達,都可以連貫起來的,而不會說有互相衝突跟障礙的地方。
  「義無礙智」。就是所有法的義理,都是沒有障礙的。所謂「義無礙智」也可以講是最的意義,全部都是通達的。
 
  「辭無礙智」。就是辯才無礙的意思,任何一種的責難,或者是辯論,都可以通達無礙。

「樂說無礙智」。就是祂本身在說法當中,反反覆覆的解說,不會感覺厭煩跟疲乏,不會覺得很累,始終說個不停。說法說個不停,講法講個不停;從古至今,到今天還在講。好像我們每一次讀「阿隬陀經」啊!佛陀都講,這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在正在說叉。祂從來沒有講說,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在正在吃飯。這從來不停的說法,不停的渡眾生,這就是「樂說無礙智」。

  那麼還有「佛十八不共法」。當一個「佛」啊!這很不簡單的。這「十八不共法」,所謂「共」跟「不共」啊!「共」就是共同有的。好像佛啊!菩薩啊!聲聞啊!緣覺啊!共同有的法叫「共法」。其中有佛「不共法」。「十八不共法」就是說,只有「佛」才有的。這當中啊!很多是菩薩沒有的,聲聞沒有的,緣覺沒有的,眾生根本就沒有的。你說我們當人,反而容易當,當佛不容易當。當佛啊!祂有「十八不共法」,也就是佛才有的,眾生是沒有的。但是佛可不容易當,看了這「十八不共法」,你就知道了。
 
  一、「身業無失」:祂身體沒有業障。

  二、「口業無失」:祂嘴巴沒有業障,祂沒有口業。

  三、「意業無失」:祂沒有意業,祂意念從來不犯錯的。不管祂怎麼想都是對的。身業無失,不管祂身體怎麼做都是對的;口業無失,祂嘴巴怎講都是對的。

  四、「無異想」:不會有邪的思想,不會有不正的思想,就是「無異想」。

  五、「無不定心」:祂的心永遠都是定的,不會有心不定的時候,這個都很困難的。

  六、「無不知已捨」:祂懂得怎麼樣子做。

  七、「欲無滅」:祂所有的欲望啊,通通沒有了。這個善奉行,「欲無滅」。眾善奉行,祂所做的都是好的。

  八、「精進無滅」:祂從來沒有疲倦的候。很努力去渡眾生,從來沒有疲憊的時候。

  九、「念無滅」:祂的這個念頭,正念來不消滅的。祂不會忽然很認真,忽然又很懶惰;一下子正念產生出來,一下子歪念又產生出來。在那邊起起浮浮,祂沒有的,永遠都是無滅的。

  十、「慧無滅」:智慧從來沒有少過,完全圓滿的。怎麼樣都是圓滿的智慧,祂從來不爭,圓滿就不爭了嘛!已經圓滿了還爭什麼呢?也不減,就是圓滿也不會滅少。

  十一、「解脫無滅」:祂已經是完全解脫了。

  十二、「解脫智見無滅」:對於解脫的種種見解祂都明白。

  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祂的一切所做所為,全部都是有智慧的,隨智慧而行。

  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也一樣的,所講的話都是智慧的語言。

  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祂的意念、意識,都是有智慧的。

  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以祂的智慧知道種種的法界,跟它種種的現在過去跟未來。

  十七、「智慧知現世無礙」:目前的這個現在世,祂也是無礙的。

  十八、「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就是過去世、未來祂都能夠通達無礙的。

  這就是佛的「十八不共法」。你看,很難,很難做得到的。每一種,每一條都很困難的,這十八條只有佛才有的。

  所以我看了佛的「十八不共法」,我覺得,真的要成就一個佛,實在是太困難了。實在是,想一想,不學算了。學佛實太難了,這個那裡辦得到呢?

  這個已經在不可思議的這種境界了嘛!對不對!無論說什麼都是圓滿,都是對的,無論佛講什麼都是對的,這個實在是太困難了。

  例如:我簡單打一個比方好了。像今天下午我去看牙科,那牙醫生Dr.Cive還有他的護士,我一坐上椅子,就跟我講,嗨!你變了。我說,我那裡有變啊!我穿的衣服都是一樣啊!皮膚也是這樣子啊!五官也一樣,那裡變了?她跟我講說,你已經是一個New person?結果她跟我講,嗨!你把底下的鬍鬚理掉了..我才想起,啊!對呀!Dr. Cive也講啦!底下的鬍鬚理掉,所以是New person。我說,我過的是一個New life,新的一個人生。

  那麼我就想,你看我從日本回來,下了機場,出了移民局,原來準備讓大家驚奇一下。結果每一個人都默默無語,視而不見,都沒有感覺到師尊已經變了。然後呢?隔了幾天,我還坐在這裡說法,每天見面,吃三餐,大家共同過了幾天。這幾天我過得心裡很難過,每個人都看著我,沒有人去注意到,我把底下的鬍鬚理掉了。一直到我坐在上面啊!跟大家講,大家也沒有注意到,講出來了,大家才知道的。

  可見你們從來不關心師尊,隨便一個外人,一個護士,她都注意到了;結果在日本被發覺,也是日本的弟子注意到了;他們幾個人圍著,就跟師尊講啊!師尊為什麼把這底下的鬍鬚清理掉呢?日本人發覺的,是外人。那麼今天發現的,也是外人。最不注意啊!最不關心師尊的啊!就是西雅圖雷藏寺的弟子。(師尊笑!)總有一天啊!通通改變啦!甚至於我已經失蹤啦!你們還在吃你們的飯,通通一無所覺。你說,這樣我心理難過不難過呢?怎麼沒有人問到啊!最重要的,通通沒有人問。

  當一個佛不容易。你看看,就幾天啊,沒有人關心我的話,我心理上也會大一點悵然若失啊。怎麼大家看了這麼久,都沒有仔細地觀察他自己的師尊,可見他們並不怎麼關心,有也只是表面上而已。這心理上會難過的,那麼這心理一難過啊!就是違反了佛的「十八不共法」。如來本身啊!祂的情緒永遠是定的,你看看這裡面有「無不定心」。「無不定心」是什麼意思呢?祂從來,心都是定的;不會有什麼難過的,很不容易做到。

  像我西雅圖說法這麼多年,十幾年了。有時候,我跟師母講,我覺得很累。Too Tired! I want to go to another city, another country.我想走了,我想搬了,我覺得很累了。我對西雅圖,這種灰濛濛的天空,暗無天日的日子,雖然空氣很好,樹木,湖,都很清新,但是缺少陽光,比較寒冷,覺得有一種憂鬱的心情。這個就不符合佛的「十八不共法」,你怎麼可以講累呢?這個佛啊,是說法永遠不疲勞的。你看這裡「四無礙智」,「樂說無礙智」。要快樂的說法,永遠不停呢,你拿「阿彌陀經」起來看。你看阿彌陀佛還西方說法,彌勒菩薩還在說法院說法,永遠說個不停。

  那你盧勝彥在娑婆世界不過是講了這個幾年而已,你就覺得很累了,你還要退隱啊!退休,完全退休,這怎麼辦呢?所以這個佛很難當的,當不成了。我看以後改名叫華光自在人,不要講說,華光自在佛,這個佛很難當耶。還十八不共法耶!身業無失哦!身體通通沒有業障;口業無失哦!嘴巴沒有什麼口業的;意業無失哦!腦海裡面想念的沒有一樣是有錯失。自己想一想,這個意念啊!那一個時候,你犯了這個業,對不對。

  師母講了一句話:「仙人打鼓都有錯」。神仙打鼓都會打錯。像今天早上做「佛前大供」,我們那個敲鼓的比丘尼,她好像拿著鼓發脾氣。那鼓打起來就ㄅㄥ‵ㄅㄥ‵ㄅㄥ‵拼命敲,這個樣子。那個鼓要是做得不牢的話,就讓她敲上一個洞了。她昨天晚上一定睡不好,(師尊笑!)所以打鼓也可以發脾氣,敲得很響啊!還好,那個鼓還是蠻堅牢的。所以呢?想一想,這個佛法真的很難為。

  那麼心要定下來,也很難;神仙敲鼓都會有錯,祂不是每一次敲鼓都對的,這是一個俚語,神仙打鼓,也會不對,意思是講,連神仙也有錯的,人難免都會有錯的。佛啊!不能有錯的。以後改名好啦,「華光自在人」。當一個自在的人,比當一個自佛減輕很多的負擔。

  佛有「十八不共法」,「有四無礙智」,有「四無所畏」,「十力」。唉!太了,不管怎麼難,我們把它擺成一個目標,努力精進就是。

  再談「三十七助道品清淨」。這個意思就是講,這三十七種助道品,所謂助道,就是幫助你成道的方法;幫助你成道的三十七種方法。清淨,也是淨的。那麼這「三十七助道品」哪,我唸一遍給大家聽。這(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這是教你怎麼子去想念的,要想自已身體不乾淨,想所覺受的都是苦的,想心是無常的,這個想種種的一切法是無我的。這個就是「四念處」。

  從第五種到第八種叫「四正勤」。(5)已生惡令永斷。己經生的惡念叫它斷掉。(6)還沒有生的惡念叫它不生。(7)已經生的善念叫它增長。(8)還沒有生的善念叫它趕快生。這個就是「四正勤」。

  (9)欲神足。這個就是要發願,能夠證入止觀。(10)勤神足。(11)心神足。(12)觀神足。這個「四神足」意思就是講說,趕快證入止觀,很精進地去修止觀;修心住足。這個「四神足」意思就是講說,趕快證入觀,很精進地去修止觀;修心住一處;那麼觀圓覺心;這個是觀神足,那就是「四神足」的意思。

  到了(13)信根。(14)精進根。(15)念根。(16)定根。(17)慧根。這是「五根」。

  (18)是信力。(19)精進力。(20)念力。(21)定力。(22)慧力。這個是叫做「五力」。

  那麼(23)念覺分。(24)擇法覺分。這個我以前在「佛學總說」裡面也有提到過。(25)精進覺分。(26)喜覺分。(27)輕安覺分。(28)定覺分。(29)捨覺分。這個是「七覺分」。

  (30)正見。(31)正思惟。(32)正語。(33)正業。(34)正命。(35)正精進。(36)正念。(37)正定。這是「八正道」。

  這個「三十七助道品」,也就是「四念處」;「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加起來剛好是三十七品。那麼三十七品呢,就是說,能夠你成道的一種方法,都是清淨的。

  『如是乃至於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這個就是講,不但這些是清淨的,還包括八萬四千陀羅尼門所有一切八萬四千種法門,全部都是清淨的。這整段的經文的意思就是這個樣子。

  那麼我們曉得,這個八萬四千的陀羅尼門,也就是所有一切法,完全是從清淨中所生出來的。由清淨生一切法,那麼一切法返歸于清淨。它主要的意思啊!非常的清楚。那麼將來呢?這個所談的這個清淨,還有很多。什麼一身清淨,多身清淨啊!還有十方眾生圓覺清淨,一個世界清淨。這裡面有提到整個過去世的、還有現在世的、未來世的。另外呢,還有空間的、時間的,因為講現在、過去、未來,就是講時間的;講這個世界的,就是講法界的;那一個世界,就是講法界的;講一生的跟多生的,就是講空間的。

  因為你身體處在那個時代裡面,就代表了兩個東西出來:一個是時間,一個是空間。例如我說,我生在唐朝的時代。這裡面有兩個東西就產生出來,一個呢就是講唐朝的時間,那麼另一個空間,就是唐朝的環境。所以我們研究佛法當中啊!你要記住兩個特點:一個是「空間」,一個就是「時間」。

  佛法裡面有二句話講得很好,就是「窮豎三際」跟「橫遍十方」啊!什麼是「窮豎三際」呢?就是講時間:現在、過去、未來。「橫遍十方」,十方就是講空間。所以講佛法啊,都是講時間跟空間的,你只要用時間、空間去分析,就沒有錯的。

  我們講十方三世一切佛,十方就是講空間的。十方指這個東南西北,再劃兩條線,一共有八方啊!對不對!八方再加上、下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也就是現在、過去、未來,這是三世。那麼過去呢?也可以講很多世、很多世。未來也有很多世、很多世,包括現在;就是「窮豎三際」、「橫遍十方」。包含了空間跟時門。所以講清淨啊!要包含了「窮豎三際」,「橫遍十方」。其實哲學裡面都會提到的,你們研究哲學!就知道什麼是空間,什麼是時間,那麼時間跟空間去配合,你就可以意會到這些思考的門題,你都可以清楚明白。

  其實「圓覺經」裡面在談種種的法,以後會談到這個空間跟時間,都是清淨的,今天就跟大家談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釋經文】(六十一)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裏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今天我們又談圓覺經。『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裏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今天讀這一段經文,佛陀講,一身清淨,就會變成多身的清淨;那麼一個世界清淨,又會變成多個世界清淨;一直到整個虛空,圓裏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我們昨天談到「十方三世」,這裡面都有了。「十方」就是講空間、「三世」就是講時間。那麼就是空間跟時間,全部都清淨了。這個清淨啊!是不執不惑的意思。那麼能夠做到不執不惑,就是清淨了。這個清淨啊!是不執不惑的意思。那麼能夠做不執不惑,就是清淨。在密教裡面它的實修法,跟一般心靈講的不執不惑,是互相呼應的。密教裡面的實修法,要達到一身清淨,本身有修「氣」的方法:也就是上行氣麼下降、下行氣上升。應用於心啊!平等不動。

  一個人為什麼有煩惱?主要在於「念」。因為有「念」,產生一切,才會產生種種諸多的這種煩惱?那麼「念」啊!又跟什麼有關呢?跟身體的「氣」有關、你的出入息有關。假如有修「數息法」的人就知道,你的出入息當中啊!牽動著你的意念,你呼吸的出入息愈是低,你的心念就會愈平。到了你的出入息都沒有了,你的這個「念」就會沒有了,這是密教講到這個息的出入方面。所以你的「念」啊!跟「息」啊是有關係的。
 
  那麼當你這個中脈通的時候,心平等不動,會產生一種光的。中脈假如通了,它會產生光;先為暖,再化為火,火再化為光。就跟你的身體裡面,有一管的光源一樣,一種琉璃色的光源在你身體裡面。那麼這個光的源頭啊,再放射出來,到你身上,八萬四千的毛細孔,全部放光。你修行的功力夠,你全身就呈現一種琉璃狀的光芒。那麼這個光芒放射出去,這個時候啊!全身都是琉璃色的光芒,已經是一心清淨了。此時你的心啊!平等空性的大悲的心性,等如虛空,就是這樣子的。
 
  密教它有修「氣」的方法來阻止這個念頭;那麼又用修「氣」的方法,使自己的身體產生熱;又用修熱的方法,產生火:因為你修火,就是中脈放光,也就使你的身體放光,達到八萬四千的毛細孔全部放光。那麼你身體清淨,心是空性平等,大悲的心。這個時候啊!你可以入於「金剛定」。什麼叫「金剛三昧定」?就是達到一種不動的境界。
 
  這個時候你看這個世界是如夢如幻,你的起心動念啊!只要稍為有一個念頭出來,就飛行迅速的,非常快的,就是神足通。那麼,任何一個佛國,任何一個佛土、一個法界,你都可以迅速的去跟回來。

  這個時候,你已經具備了五眼六通,所以密教「修氣」可以到達這一種境界。那麼全身放光啊!金剛定啊!空性,平等大悲心啊!這個神足啊!飛行佛土來去自如的這一種狀況,可以叫密教的一身清淨,一般顯教是很少提到的。一般顯教,只是叫你不執不惑。

  你心住於平等空性,就是一身清淨了。密教裡面叫你修氣,氣變成暖變成火,火變成光。以你身體的這一種光身,配合你心的空性,平等大悲;加上你的金剛定,神足飛行,到任何一個佛土,這個就是一身清淨。因為你有了一身清淨以後,你以光與光相,照你能夠渡很多的身,其他身都可以成佛。因為你這一世,達到了清淨。那你有很多的過去世!你的過去世,也通通都清淨了。這個是很簡單的一個道理。

  我們曾經講過!百年垢衣!一朝得洗就乾淨了。好像你這件衣服,很久沒有洗了,幾百年沒有洗了,表示有很多的業障。這一世呢,你修了「真佛密法」,就好像這一世你去洗過一樣。這一洗呢,就全部都清淨了,那也就是說,你這一世,已經開悟成佛,那麼你的過去世,也就通通清淨了。

  一身清淨啊!這個多身就全部清淨。過去,你本來是有很多業障,你這一世修了「真佛密法」,也就是連過去的多身,全部通通都清淨了。我是這樣子解釋的,別人解釋是這樣子:「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嗯!這等於沒有解釋、沒有註解。就有這樣的說法哦!我沒有騙你。

  你把「圓覺經」的註釋打開來看。它上面的經文是,「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好了!它的註解呢,就是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唉!一個字不多、一個字不少,就是完全一模一樣,這個就是解釋。我真搞不懂,不過它這個解釋保證是對的,因為它經文照抄,沒有話可以講,這個也是對,不增不減就是清淨嘛!(眾笑)

  到時候呢,因為你一身清淨,你成佛啦!那麼佛,祂會平等大悲來度眾生的。祂度了很多的眾生,那麼眾生都知道佛法了,這樣子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十方重重無盡的眾生都圓覺清淨了,這是加幾個字,不過還是一樣的意思,等於是沒有解釋。

  我今天跟大家講了,就是密法如何修到一身清淨。密法有教你實修的方法,一般顯教,就是教你讀經文,那麼你去想那個經文,想你沒有實際上去修的方法,你只是用你的念;像禪宗,就是用念,思維修。思維就是念,用思維去修行;那麼一般的淨土,就教你唸佛,唸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精神集中,那麼跟阿彌陀佛相應,就是修本尊。那麼密教的一身清淨,它就是很徹底,往內修,往你身體裡面去修,把你的身體修得清淨、有智慧、有平等、有放光、有神足,可以到任何佛國。

  我講過「如來」是什麼呢?知道怎麼來、知道怎麼去,就是如來。這個時候啊!一個世界清淨,那麼多個世界也變成清淨;多個世界清淨!整個虛空圓裏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我看它本身的解也是這樣的。「一世界清淨故,所以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重重無盡的虛空,圓滿含容過去、現在、未來,一切平等清淨不動。」這解釋也就是這樣子的。

  其實「世界」,「世界」就是等於一個法界。那麼一個法界清淨了以後!這個很多的法界,也通通都清淨了。

  這圓滿的實相!其實本來都是清淨的。好像我們點燈,這個房間裡面,本來任何也方都很黑暗的,每一個角落通通都亮了。

  也就是說,有一個佛開悟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眾生,能夠得這個佛的心燈。所以有一句話講啊!佛的光明!是普照三千界的,佛的光明!是無所不在的。佛性本身也是無所不在的,原來本身就是清淨的。

  這個開悟的人,跟沒有開悟的人差別於:開悟的人重在於神、沒有開悟人重在於行。凡夫呢?是重在於行,開悟的人重在於神;也就是清淨的人跟沒有清淨的人,是有所差別的。

  例如:我以前講過一個開悟的大師,他喉嚨不太好!喉嚨裡面有痰,但是他是開悟的。他有一個習慣!每一次吐痰都吐到密壇的佛相,ㄎㄚ,就吐到釋迦牟尼佛的臉上。很多弟子看了都覺得很噁心!對這個佛相沒有禮貌,他們就問大師了:「大師,這是不敬佛的,這對佛是不敬的。」大師說:「那裡有佛啊!」弟子說:「那是佛啊!你怎麼可以對著佛相吐痰呢?」這開悟的大師回答:「那麼我問你,哪裡沒有佛?我吐痰要吐哪裡?」這個開悟的重在神、沒有開悟的重在行。沒有開悟的以為,佛一定是佛相才是佛,其他地方就沒有佛。

  好像在廁所裡面啊!絕對不會有佛的。廁所那麼髒的地方,怎麼會有佛呢?對不對?你們以為在廁所裡面啊!好啦,我沒有看見,隨便做什麼醜陋的姿勢都沒有關係。對不對!你以為床上不會有佛啊!你在床上啊!就亂七八糟的。沒有佛可以看見你啊!只有在密壇裡,進到密壇就小心一點,聲音要小一點,腳步要輕一點,服裝要整齊一點。對不對!你在自己房間裡面啊!你就隨便挖鼻孔,抓香港腳,就可以亂七八糟亂來。對不對!好像你門關起來,反正沒有人看見啊!你就跳Disco,無所謂啦!其實那裡都有佛的。我們常講的一句話「神目若電,暗室欺心」。暗室,你在很暗的地方,暗室欺心;神目若電,在那裡都一樣,祂都看得見,祂都知道的。那裡都有佛性的,東南西北,上下任何十方都有佛性在的。你吐痰要吐哪裡?沒有地方可以吐。

  你假如真正要講這個「神」的話,那沒有地方可以吐痰,你只好,ㄎㄚ、ㄎㄚ(口痰聲),往嘴裡面一吞,解決了;反正,還是從別的地方跑出去啦!(師尊笑!)

  什麼是清淨的東西呢?你以為你供養的東西都是清淨的!那倒也不見得。現代的這個佛陀,我講過是喝咖啡的。大家一聽到,唉呀!佛陀很喜歡喝咖啡,大家現在都供咖啡。你知道印尼的咖啡,好在那裡?他們養一些鹿在咖啡園裡,去吃咖啡的種子;牠吃咖啡粒,然後經過胃腸,再加上這些麋鹿的味道,從肛門這樣子,ㄅㄥ‵掉在地上,那些撿咖啡的人再去撿。這種咖啡最香、最好,是最珍貴的珍品。

  經過鹿的胃腸,咖啡是第一流的,是最香、最好的。然後再把這些收集起來!製造成咖啡,說是最好的咖啡!最好的咖啡,來自於最髒的地方,沒有什麼東西叫做清淨的。

  在台灣不能用兩個東西供佛:一個是蕃石榴、一個是蕃茄。為什麼?因為那個蕃石榴的種子,跟蕃茄的種子,很像我們身體排出來的那個東西。其實那個東西是可以的,怎麼不可以供佛。那個只是人本身的想念跟執著,說那個東西不能供佛;在密教,都可以供佛。密教沒有一個東西是不可以供佛的,但是他也注意到一種形象。你要供佛啊!做什麼用的,是供什麼的,它有一種作用在。就是表示這個契合,那時候,你所祈求的,那一種契機,契啊!就是契合的那一種機緣。

  密教有講,五甘露。什麼是五甘露?五甘露,懂的人舉手,應該是有人知道的。甘露是好的東西哦!什麼是密教的甘露?因為以前台北莊嚴堂蔡上師想在供佛的時候,供密教五甘露。因為師尊書上提過密教五甘露,那麼他想知道什麼是密教五甘露?

  好啦!什麼是五甘露。大家只是笑,知道但是不敢說。因為五甘露啊!密教的五甘露,我講啦!父精、母血,是兩種甘露。大便,這是第三種甘露。小便是第四種甘露。膽汁,很苦的,是第五種甘露。好啦!你莊嚴堂的蔡上師說他要用密教五甘露去供佛。我的媽!(師尊笑!)一般人看到都暈倒了,那是什麼東西供佛?父精、母血、大小便、膽汁,就是密教五甘露,這個是很不可思議的。在一般人來講,你說佛的面,前供一個ice cream,你說怎麼拿這個東西來供呢?其實這是你身上最珍貴的東西,捨你以外還有誰有啊!(眾笑)

  佛並不把這些東西看成很骯髒的。看這一杯水啊!我們娑婆世界的人看這一杯水,它是水。惡鬼道的眾生看這杯水,就看成污血,不能喝的。那麼地獄道的眾生看這杯水,根本就是無間地獄。天人看這杯水,就是甘露。

  每個境界的人所看的東西都不同的。所以佛啊!看那個大師吐的痰,根本就是清淨的東西,開悟者所做的都是清淨的東西。

  今天我跟你們說完了這個法以後啊!你們不能全部跑到密壇前面來吐痰。(師尊笑!)這些佛相都給你們玷污了,不可以的,這些都是法師擦得很乾淨的。因為你假如本身確實已經修行開悟了,已經證果了,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清淨的。但是你自己本身,還沒有證果的話,你做任何事情,還是要淨口、淨身、淨心,還要淨意,都要清淨的。做清淨的作為、做清淨的反省,這是一個重點。

  那麼,當你修行一心清淨了。那麼你的過去世,也完全的清淨了。當你這個法界啊!清淨了。那麼其他的過去世,種種的法界!也通通清淨了。這一段經文,其實是這個意思,清淨跟不清淨,完全在你的心。你心清淨了,一淨一切淨、一污一切污,就是這麼簡單。

  那麼這邊就是講,這個多世界清淨,一直到了盡虛空,圓裏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所謂三世啊!我講過啦!過去世、現在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那麼十方所有的空間跟時間,通通都清淨了。今天我們就談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釋經文】(六十二)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今天我們又談圓覺經。『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我們再來看,這本書的註解。「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虛空即是圓覺性,若見虛空,當知圓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即是圓覺性,若見四大,當知圓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法門不動即是圓覺性,若見八萬四千法門,當知圓覺性平等不動。」

  它這個經文跟註解,就加上圓覺性而已,其他通通沒有。這一段經文,佛陀祂是有意思的;當初祂講這一段經文,祂有祂的這個意義存在裡面的。註解的人啊!並沒有把祂的這個意義講出來,只是跟著經文照抄,說這樣子就是圓覺性,其實跟原文都差不多的,這個註解,不怎麼通。

  大家認為,佛陀是在講什麼呢?「自心清淨」(有弟子回答)。這裡面沒有自心清淨。他是這樣子寫啊!「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講最多的是什麼,就是「平等不動」嘛!不是我們去日本吃的「烏龍」(麵)。(笑)這「平等不動」是重點。佛陀主要是講,「虛空就是平等不動」,那麼他應該要把「平等不動」稍為註解一下。什麼是不動,什麼是平等,裡面都沒有只是跟著照寫。虛空啊!就是圓覺性啊!那麼因為這個圓覺性啊,所以平等不動啊!這個我也會註解。不需要很多的知識,就已經會註解了。

  「四大不動故」。所謂「四大不動故」,地水火風不動,所以「覺性平等不動」。那麼今天要把它提出來講,佛陀主要就是講「平等不動」。

  作為一個註解的人,重點就要抓住它。抓住這個重點,然後解釋一下,讓所有的佛弟子能夠明白。

  什麼是不動?我們這一次去日本,看了最多的明王就是不動明王。日本人很崇拜不動明王。其實不動明王也是最大的明王。是五大明王之王。因為他是大日如來的化身嘛!毘盧遮那佛,是自性輪,這不動明王是教化輪。不動明王是由毘盧遮那佛變化出來的,所以叫中央大聖不動明王。

  日本這個國雖然是小,地方不大,但是他們很喜歡稱為大日本。你看他以前製造那個銅幣啊!大日本帝國主義,其實日本很小,因為他害怕給人家看成很小,所以他要寫大日本。他拜明王,當然他每一尊明王他都尊敬;事實上,他最尊敬的是最大的。這個五佛當中,也是最大的,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他一看大日,大日本,好,這一尊他最喜歡,所以大日如來在日本很多人崇敬。尤其大日如來的化身,不動明王,到處都有,到處都有不動明王。哇!你到那個地方,到那個寺院,它都是不動尊,不動明王。

  我們在「金閣寺」不動明王廟,看到大日如來化身的不動明王,不動尊,祂顯現出來。我在當地也教大家說,你要讓明王顯現讓你看見,一定要把自己變化為本尊身;把自己變成本尊身,很容易就可以看到。祂可以看你,你不一定可以看到祂;但是你變化成本尊身的時候,祂就知道你是密教的行者。

  因為只有自身變化本尊的方法,是屬於密教的方法。那麼你自身變化為本尊身的時候啊,你顯現出來的本尊,祂不動明王在那裡,就可以看到你。那麼,你要看到祂呢?當然也要修行有功力。啊!我們看到很多藍色的光,發射出來,眼前顯現藍色的光,成為一圈,那麼一圈,一圈的出來,出現。不動明王就顯現在那光圈的中間,非常清楚。這個看見啊,也就是很微妙的,在密教裡面,毘盧遮那佛是自性輪身,金剛波羅密多菩薩,是正聖輪,這不動明王,是教化輪身,這三個身是他們所顯現出來的。

  那麼今天談「不動」。什麼是「不動」呢?什麼是「不動」。是不是說,坐在這邊不動,這樣子就不動了。「不動」有三個含意在裡面的,現在問大家,「不動」是那三個含意?你看有讀經的人知道。「不動」有三個意義在裡面,懂的人舉手。就是六個字而已嘛!沒有人舉手那就表示大家通通都懂,只是不說而已。

  第一個,就是我們講的清淨。你清淨了,是含在「不動」裡面。第一個含意就是清淨。第二個含意呢?就是無為。你什麼都沒有做,沒有什麼作為,一切無為。第三個含意呢?寂定。你很寂靜,完全的寂滅之相,完全的定,當然定就是不動。正定,入在三昧裡面,做一個正定。寂滅正定,無為,清淨,這三個加起來,這是「不動」的含意。

  我們密教的祖師,密勒日巴,有一次回岩洞,發覺岩洞裡面有魔在等祂。我們碰到魔的時候啊!第一個要想辦法降伏,就比這個「指示印」。一手用降伏印,一手用指示印,要把這個魔來降伏。哇!想不到這個魔的法力很大,他降伏不了。沒有辦法怎麼辦呢?還用讚美祂的,哇!你很偉大。哇!你長很美。哇!你實在是無上,最偉大,最神聖的,這樣子歌頌他。歌頌他也沒辦法,他還是不走。既然降伏也降伏不了,歌頌他也歌頌不了,怎麼辦呢?供養祂,很多東西,拿出來請祂吃!你知道有時候要降伏魔,魔的法力比你還大,你降伏不了。你一要降伏祂,祂更樂;那麼你讚揚祂,祂當然更樂了。祂就說,好啊!你讚揚我,我更高高在上了。那麼你供祂,給祂,祂也是貪求無厭的。你一直供養給祂,祂拿了就走,等一下祂又來,你供養祂也沒有辦法。怎麼辦呢?最後,密勒日巴想到一個方法,把祂觀成空性,魔本身就是空性,根本就是虛空,根本就是沒有的。然後就這樣大步走進去,那個魔就沒有了。

  今天告訴大家,你要防魔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魔觀成空性。這個師母啊!她講一個笑話:她說她身體比我差。不過我曉得,不一定要身體很好的人,他才會長壽的。身體不好的人有的時候是很長壽的,他一下子這裡病,一下子那裡病,他是在換保險絲,保險絲要愈換愈強。他活到七十,八十,九十,一百,甚至他還一直活下去。她從二十歲就開始生病了,什麼病都有,什麼毛病,毛病,一直有毛病。可能活到一百多歲,她還在活。

  有時候,身體很強壯的人啊!四十歲也很強壯,五十幾歲也很強壯。突然之間,他得了一個病,他從來沒有換過保險絲,一斷不知道怎麼換,就完蛋了,一下子就完了。很多很健康的人啊!他在死亡的時候,一剎那。反而那些常常這個大病小病不斷的,他活的是長壽。所以我們不能講說,師母身體不好啊!她就會一下子就走。(師尊笑!)人的壽命哪!是不可知的,所以她可能是長壽的,反而我的壽命比較短也不一定。

  她常常講,說她如果比我早走的話哦!晚上會回來看我;她不但晚上要回來看我啊!她還要回來給馬殺雞;就是要來給按摩的。當然人鬼有別嘛!對不對!這個冥陽兩路啊!我們講,陰間哪!跟陽間是兩路的。她老是回來的,我會嚇倒的,這個也不太好。

  我就講啊!我不怕,老夫有這個伏魔大法,妳回來,我就用一陽指把妳消滅掉;馬上用降伏印,降伏妳。她說她也有法的,因為她跟著我旁邊學法,她懂得我這些法;她說她可以閃掉我的降魔十八法。假如都用了,還是沒有用的話!那我也是很麻煩的;我在陽間,她在陰間,我做什麼事情,她都能夠看得見,我瞞不了她的,對不對!不過有一個方法,最好的啦!根本就當作「沒有」,這個就是要教你「不動」。你不要老是把這個放在你的心上,根本就沒,有在有跟無之間。來了,歡迎;走了,不送。但是我坐在那裡,就三個含意;第一是清淨。第二個是無為。我對你沒有怎麼樣,我也不防你,那麼也不讚揚你。那麼第三個,寂定。你定了,心定下來,什麼都沒有,一切都是空的,都是虛無。那麼這個魔,祂自己就退了。

  我們中國人不是講: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你看到很奇怪的事情,你不覺得怪,這個怪啊!它自然就會不在的。所以,我看到這些魔,這些鬼啊!我從來不理會的:你愈理祂,祂就樂了;你不理祂,祂自討沒趣,祂就會走了,根本不必去理會的。

  今天有一個姓李的弟子寫信來,他說他家裡面有什麼地基主捉弄他,他自己又有纏身靈哪,他一年哪,超度幾百次啊!每一個禮拜的星期三啊!一定要到師尊這裡做超度,通通要寫條子,他印了很多條子來,又印了很多皈依證書,又幫那靈做皈依;然後又要幫那些靈做超度。每天都活在這靈的世界裡面,天天就是在那邊與無形的討價還價,要燒多少金紙給你啊,要供養你多少次,要超度你多少次。其實是不用的,我們有時候啊!可以用不理會的方法,不理,他就沒有事了,愈理他就愈麻煩。

  這些靈啊!有些是這個樣子,像供養祂一次以後,祂每一次都要來找你,每一天都要來找你。那麼你的感覺就愈厲害,你的覺受就愈厲害,愈感覺到他們的存在。你假如乾脆通通不理會,你安靜地不動,做清淨法;不但清淨你自己,也清淨了這些幽靈,那麼就會沒有事的。你愈想祂,祂就愈來,因為祂知道你的念頭,祂就會愈來的。

  密勒日巴祂退這個魔,最主要就是看到有魔,祂試了很多種方法:降伏也不行,供養也不行,讚揚也不行;到最後,祂只能夠把它當作根本就沒有,就是觀空。把魔當成空性,就自然沒有魔事。

  在這世界上會產生魔事,大部份都是由自己的心理所產生的,完全是由自心所產生的。你說沒有,我從來就沒有,我不會有魔事的,我本身是很清淨的。但是你要想一想,你的潛意識,在你意識裡面的,最深意識裡面,是不是這樣子的想念,這個是一個重點。

  有很多人跟我講:我不可能去召魔,不會去著魔的。為什麼我會著魔呢?這就是你的想念。那魔你跟師尊講,從來沒有做過這樣子的想念。好了!我要問你,在你的潛意識裡面,有沒有這一種想念;因為重點你的潛意識裡面,魔是曉得你的潛意識的。你潛意識裡面有這種想念產生出來,這個魔才能夠乘虛而入。

  你假如是自性本空,你是空性,沒有東西可以附,如何會著魔呢?所以佛陀在這一段經文裡面,講得很清楚,「平等不動」。你能夠懂得這個「平等不動」,完全就是清淨的本性在裡面的。

  所以,我們行者,重點在修清淨法,在無為。但是無為當中,並不是叫你什麼事都不要做。你是無為而為,你是以自己中心為無為,去做有為事,以無為去做有為事。

  例如:你開一部車子,你的車子是很好的車子,但是你並沒有貪愛這個很好的車子,這個叫做無為而為。例如,你自己本身,並不貪諾貝爾獎,就是諾貝爾獎頒給你了;你也不去貪,也不去喜樂。這是你自身為,但外面有為,這個叫無為而為;這個叫不貪著,就不產生魔事。

  例如:現在我手上有這枚一點五克拉的鑽戒,本來我是不戴的,我不貪這個東西,我是為將來留起來義賣的。當然這個鑽戒是很好,但是我不貪著,有時高興就戴,不戴嘛!就叫起來。這都是人家送給我的,我對於這些也不產生貪著的心,你自身是無為的,但是這個東西是有為的東西啊!所以這個叫做無為而為。

  佛陀講的,凡產生貪著的,就是魔事;凡是不貪著的,就無魔事。這個貪著啊!就不清淨了,只要一貪著!就不清淨了。所以你修清淨,第一個修不貪著,也就是說,你本身是如如不動的,你本身是清淨的,你本身是寂定的,你本身是不動的,那麼外面任它怎麼樣子動,都不影響你這個不動,這就是無為而為。所以很多人一直在想,為什麼無為又變成有為呢?到底怎麼回事呢?也就是說,你的中心是無為,但周圍的有為,都動不了你中心的無為,這個叫無為而為。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做菩提事業,我們盡力去做,盡力去布施,盡力去供養佛菩薩,盡力去佈施眾生;但是我們不求回報的,並不是要你將來報答什麼,或者要講人情的。

  今天你做了一件事情,好像不利於真佛宗派,我們上次還頒獎給你啊!給你多少錢啊!你怎麼現在又講我們這個宗派的是非呢?我們不是不談這個人情,頒獎給你是另外一回事,至於你回不回報,是另外一回事,這個是無為而為。

  所以像我度眾生,今天我們有三百萬的弟子來皈依,如果明天,忽然跑掉一百萬,剩下兩百萬,你也是不動的,因為你盡力去度眾生了。我們只是盡力去度眾生而已,並沒有計較這個人數的增加或者人數的減少,你就算三百萬的眾生,只有一個人得度,也是如此;三百萬的眾生,全部三百萬得度,也是如此。這一種心境啊!就是無為而為的心境。所以我講過,就算將來自己的父母親離開真佛宗,就算將來師母離開真佛宗,就算將來佛青去信天主教,佛奇去信基督教,跟我都沒有什關係,這一種渡眾生的心境,就是無為而為。

  所有的弟子,等到將來,這個兩百多萬弟子快三百萬弟子,全部跑光了,一個都不剩了,剩下我一個,我也是這個樣子。這個叫做無為而為,我已經盡了力了,至於成果怎麼樣,我並不計較。所以我講過,你開勞斯萊斯車,也是這個樣子,你開日本的Honda,也是這個樣子,沒有什麼差別的。

  這一種心的不動啊!就叫做無為。所以你要好好體會,什麼是「不動」?清淨就是「不動」,無為就是「不動」,寂定就是「不動」。那麼你能夠了解這三個含意,再看這一段經文,你就了解,什麼是虛空,什麼是空性,那麼你也自然能夠避免掉所有的魔事。所有一切的魔,你不必去防祂,也不必去供養祂。也不必去讚揚祂,也不必去理會祂。你只要做到了這三點,自然就沒有魔事。

  嗡嘛呢唄咪吽!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163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