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08 17:23:35瀏覽672|回應0|推薦2 | |
微雨的午後,與錦花老師聊小孩兩次到司馬庫斯參訪兼遊玩的歷程,為這段時間的忙碌增添輕鬆心情,特別愉快。 首先,我得說說得知孩子們參加今年的「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抱回金獎時,幾乎反射性地問:「今年的題目是什麼啊?」,隨後得知的答案也令我驚喜─司馬庫斯的大同世界。 我知道的司馬庫斯不只是公車上車體外的那片蓊鬱,還有生命力、滿足、認真、純淨的生活,都會讓我想到孩子們的味道也是這般。
他們在網頁這麼寫:「這裡曾經是最偏遠、最黑暗的部落,他們化邊緣為資源,以愛、以智慧、以分享,讓這裡成為上帝最眷顧的部落,人們最嚮往的大同世界。」錦花老師說,司馬庫斯部落族人的精神很讓人感覺溫暖,此行去曾幸運訪問頭目倚岕‧蘇隆、教育文化部長拉互依‧倚岕,由言談之中看見不一樣的司馬庫斯。 頭目倚岕說以前的司馬庫斯是個封閉的部落,對外交通、資訊只能靠人力運輸,甚至是台灣最後安置電力最後的部落。道路開通後,從台北到部落還需要4到5個鐘頭,「之」字形的路遍布山頭,生活雖刻苦,但他們過得充足。 現在的部落共有模式是這十幾年才建立起的,以經營民宿和觀光為主,還有負責教育、煮食、修繕等部份,在此之前居民各食其力,生活貧富不均。聽頭目說司馬庫斯最先由民宿發展起,兩三間民宿當中,經營最好的就是頭目家裡,有一日他感嘆部落貧富不均,恐造成內部衝突,依著與部落每一個人共存共生的想法,他將自己家的民宿轉成為與部落人一起經營的共有制,彼此分配工作,每日早晨必召集工作人員開朝會,形成一個行事嚴謹的組織。這一次孩子們也很幸運碰到部落的年度大會。 司馬庫斯的居民生活穩定之後,他們對未來更樂觀,也樂意分享彼此。他們也建立獨有的教育體制,孩子從小到高中的教育費用皆有公基金支持,出外地念大學者也有經費補助。教課內容除了政府規定的內容之外,也有設計一系列課程教孩子更認識自己的家鄉,培養愛鄉之情。現在的教育文化部長拉互伊‧倚岕是部落第一個研究生,畢業後回饋故土。
村裡一位年輕的雕刻家馬賽‧酥隆,孩子看著他靈活地雕刻,對著他的技藝很是驚嘆,一塊普通的木頭,在他的手中只要轉個幾圈削個幾刀即有了形狀。孩子發揮小記者精神問他說從什麼時候開始學?師從何人?他回答沒有拜師,因興趣自學而成的,且為愛護大自然,從不使用活木雕刻。 他表示以後想在部落發展陶藝,也是自學開始,多做多錯,再一一改盡,總有一天會成功,是這位雕刻家給予孩子們的理念。 錦花老師和我聊到這裡,發出感嘆說,我們長久以來習慣依賴老師學習,卻忘記自學能力,很多事情靠著摸索也可以學得很好、玩得風生水起! 我們總認為原住民的物質生活不如都市理想,也不夠進步,平時也對原住民不甚瞭解,藉由這次參賽的機會,拜訪那塊大同世界。孩子們從司馬庫斯回來之後,拋棄了舊有觀念,對部落居民的知足知福、分享、愛、智慧、付出、信仰感到敬畏,面對他們豐沛的生命力,是我們在都市裡感受不到的自然力量。 錦花老師帶隊參賽四年了,皆參加地方社團族群類別,曾做過玉山和康橋鐵人的主題,和學校擁有緊密的關係,而這一次的主題是帶著孩子去看台灣另一種生活面貌,藉由深度訪談,讓他們知道世界上還存在更多與自己不同的人,過著不同的生活,是個很好的品性教育經歷。 孩子們的成果已做成網站,內文豐富且文字流暢,分成訪談、問卷調查、資料搜集、動畫等,架構簡單明白,小學的孩子能做到這樣的程度應給予肯定。在國際間得到金獎是種實質的鼓勵,我卻希望孩子們別忘了在司馬庫斯的四天兩夜的寶貴經驗。
附上孩子們參賽的成果網址:智慧的部落─司馬庫斯的大同世界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