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野干說法(十一)誰能不死?
2015/01/29 14:46:48瀏覽453|回應0|推薦3

天人們再細心思惟,仍不安心。

天人想:

雖然修行十善功德不受苦報,但是天界照樣有生死,而有生死就免不了無常之苦,所以問題仍然存在。…另外,他化自在天王嫉妒眾生修行福業,老是想盡辦法障礙,使人忘記善念,並促人造作惡業,一造惡因就會有苦報了。

於是再次請教野干:有沒有什麼樣的修行可以不死,及避免魔王的誘惑呢?

野干說:曾經聽過師父說:發菩提心,修行菩薩道能避免魔王波旬的破壞,這是心不被迷惑的緣故。行道的人生生世世具有智慧力,了知宿命;知宿命的人必然不敢再作惡,會努力修行使心清淨,直證無生法忍。之後,道業不退轉,就能遠離一切憂悲惱苦,解脫生死。了生死,不生則不死。

以佛教的觀點來說,過去生累積布施的果報的人,生在人間財富豐碩,善行多者,更生往天界享受天福。但佛教關心的是,這樣的福報能否衍生更多的福報,並能導致最終的解脫生死,才是問題。

缺乏智慧的福報,永遠瘸一腿,而少了一條腿的福報,能走多遠呢!人間如此,天界當然亦如是。

人天福報再大,都只是一時間的生命組合。我們都不是自己的主人,我們擁有的身體、財富、親眷關係都是隨著因緣軌則運行,有智慧者,會去了解因緣軌則,並依此掌握自己的心。

依因緣軌則來說,眾生只是蘊、處、界的和合者。在因緣和合的生死流之中,生與死常相隨,將永遠的延續下去,因此不論天界或人間皆是一大苦聚。而苦聚的癥結是什麼呢?──無明未斷,輪迴便不能終結。無明是苦聚的癥結,由無明引生的活動,即業。

我們無始劫來,因無明而流浪生死,因無明而不斷地在生死海中沉浮,一生又一生,不記得跟眾生結了多少善緣和惡緣;結了善緣得如意果,結了惡緣自當得到不如意的惡果。

無明讓我們看不見自己的黑點,總認為自己清白無暇,是墮在黑窟的盲人。因此在享受善果時仍不知足,報償惡果則怨天尤人!這患得患失之苦,全來自無明的心念!看見了自己的無明,才是明眼人。

天人開智慧了,知道多大的天福也像在人間擁有飛機、豪宅、黃金一樣靠不住呀!即使今生有福,也將面臨掌握不住自己未來,墮落惡道的危機。

別的宗教都鼓勵生天有多好,而佛教則讚嘆人間好修行。因為在人間可以發菩提心,修行菩薩道,因為在人間知苦,當我們觀照了無明的源頭,就有機會了苦。

而且不但自己要了苦,還願意幫助眾生了苦。這就是行菩薩道。

佛教的基本思想,無非是知苦與離苦。知苦是從生命經驗中了知患得患失的苦因,離苦則是我們生命的目標。

(梵於2014.12.12)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o606&aid=2051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