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野干說法(八)法布施如陽光普照
2014/10/20 11:49:18瀏覽709|回應0|推薦3

帝釋天主對野干的說明很滿意,於是再問:

請問您,教化眾生的福報是什麼?

野干說:宣講佛法,能令眾生知道有來生,有因果業報;行善可獲福報;惡行則會墮落受惡報,若依佛法修行則能悟道解脫。如此教化眾生,能使自己來世的智慧增長,了知宿命。如果轉生到天界,能做天人的導師。如果轉生人間,他會成為轉輪聖王,以十善教化人民。

若做君王,會以正法治理國家,且由於能知宿命,心安定持善,不敢放逸。然而一般人有了尊貴身分,享受五欲快樂的同時,可能會有魔事來干擾,引誘他迷惑造下惡業。

作惡受報絲毫不爽。他雖受惡報,卻由於智慧力使他很快地脫離苦報。轉升天界,又讓他的智慧增長,廣行菩薩道,得證無生法忍。因此教化眾生的功德,福報之大,是無量無邊的。

帝釋天主聽得五體投地,歡喜地說:真好!真好!正如您說的,我們天人今天才了解財布施和法布施的功德差別。財布施像小房間裡的小燈,法布施就好像日光普照大地,隨其所照,黑暗立刻消失。因為日光的本性即光明,所以能照耀萬物。老師您也是這樣啊!由於前世學習正法,具智慧力,現在又以光明的智慧來解除我們的昏昧。

曾經有人質疑,問我:

那些受災受難的人是很可憐,不過,為何方丈和尚稱呼他們是「菩薩」呢?難道他們是乘願而來,不是受業力支配的?

我問她:看到受苦的人急需幫助,你會有什麼反應?

她不假思索回答:當然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救災嘍。

是啊!他們的遭遇引發你的慈悲心,給你機會實踐布施,而布施者有福,這福報歸誰呢?你,或是他?

喔!我好像…懂了。是他們成就我的布施,所以是菩薩?

我看她的眼神其實仍迷離,似懂非懂。於是再說:

慈悲心是修道資糧,若無境、無緣,你的慈悲心只是空願。況且幫助他人等於拋棄自私;外表來看,你捐了一筆淨財,於內在而言,卻是把「慳貪」習性給捐出去了!

佛法認為,外境可以做引生善種的助緣,若內心沒有善念種子,雖有行施的外緣,也不可能促使你產生布施的行為。對你來說,任何需要你幫助的人都是菩薩「示現」的外緣。救濟苦難的行為能培養「慈悲心」,積極者還因此發「菩提心」,這兩種心是菩薩修行成佛的資糧。

而且受苦之人因為你的布施得到救助,對他來說,你就是人間的活菩薩,所以你也是菩薩。

嗯,可是為何初入佛門就被稱呼菩薩呢?請法師開示。她兩眼炯炯有神,渴望聽法。沒錯,她的疑問正好是多數人想知道的,因為歸入佛門的人不一定發菩提心,而不發菩提心,當然不是「菩薩」。

菩薩有三類:

一是「果地菩薩」。這是已經證果,但為了度眾生而示現菩薩身,如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卻倒駕慈航。

二是「因地菩薩」。這是依修行次第而已經證得菩薩果位的。因地菩薩是由凡入聖,從最初發菩提心算起,有五十二品位,每一個品位的修行程度不同,其利益眾生的能力也不同。修行的時間很長,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例如彌勒菩薩及地藏王菩薩等。因地菩薩又稱「法性生身菩薩」。

三是「願地菩薩」。這是凡夫發大心──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行者,都可被稱為「菩薩」。但是沒有發菩提心的義工,卻不能自稱為菩薩。

喔!經法師這麼指點,難怪說法布施如陽光普照,我心裡的疑團解開了。不好意思欸,我還沒有發大心,當不起菩薩。眾生難度,度化親人更難,光是我家那一位菩薩,不阻擋不障礙我修行就很好嘍。

我還沒回答,她忽然又大聲嚷:

啊!拍謝,我家那個人當然也不是菩薩啦。

我說:他雖未發心,卻願意護持你修行,對你而言,你應該視他為菩薩。而別人敬你為菩薩,可不要貢高我慢自以為是,金剛經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放下我執,才是修學菩薩道的要務呢。

〈梵於2014.9.18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o606&aid=1833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