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01 16:05:51瀏覽236|回應0|推薦0 | |
近期大陸經濟風險因素之觀察與淺析 戴肇洋 最近,國內、外各大經濟預測機構陸續修正今(2011)年全球主要國家經濟表現,從其所公布的數據中似乎說明,雖全球經濟已擺脫金融風暴的陰霾,但先進國家經濟危機因素並未完全排除,所以新興國家尤其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之經濟表現,已成為未來拉擡全球經濟成長不可或缺之力道。 不可否認,由於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將致力於調整經濟結構,此一期間若無其他因素衝擊,預估未來數年其經濟可以維持每年8%以上成長。然而,卻有不少經濟學者再三指出,中國大陸在經濟亮麗表現的同時,其內部結構仍隱含著一些風險因素,使得經濟面對轉彎壓力日益升高,這些已浮出的風險因素包括: 其一,通貨膨漲緩和不易。最近大陸公布今年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相較去年同期上漲6.4%,更遠高於5月的5.5%,從其消費者物價指數不斷升高趨勢中顯示,大陸通膨壓力日益嚴重。其實,觀察去年第四季之後,大陸通膨是因結構性及輸入性因素而導致成本推動的型態。其中,結構性因素方面,乃是在工業化、城市化條件下農業生產要素變化,造成農產價格飆漲,此為與之前通膨之比較所存在結構性差異;同時,工業化、城市化結果造成勞動力供需結構性失衡,引發勞動價格大幅上揚。至於輸入性因素方面,則為此一期間大陸旱澇成災,造成糧作欠收,拉擡農產價格高居不下;此外,加上OPEC石油增產協商破局,國際油價仍將於高檔中徘徊,在在說明短期之內其通膨緩和不易。換句話說,近些年來大陸經濟為能持續高度成長,導致總需求快速擴張,由於流動性寬鬆格局在經濟成長考量下難以緊縮,引發物價不斷上揚,造成通膨壓力升高,使得大陸已陷入「保成長」及「打通膨」何者優先的矛盾困境。 其二,房市泡沫危機未解。大陸於全球金融風暴後為保經濟成長,過度擴張信貸規模,其中房地產信貸從2008 年的6 千億人民幣,急速增加至去年的2 兆9 千億人民幣,如果包括歷年不良房地貸款超過2 兆人民幣以上,其實已達到泡沫破滅之邊緣。雖大陸一線城市房價從去年起在採取連續嚴厲打房緊縮措施後,業已受到一些抑制,但二、三線城市房價似乎並未受到影響,迄今仍是持續上揚,未來一旦房市泡沫崩潰,勢必衝擊地方財政與眾多開發業者利益,甚至可能影響金融體系安全。 其三,貨幣升值壓力猶存。由於對外貿易是大陸促進經濟成長的支柱,卻也因順差過大,而引發國際社會尤其美國政府不斷要求人民幣升值,最近其人民幣匯率業已升破6.5元關卡,創下去年6月匯改以來新高。雖貨幣升值可以緩和進口物價上揚,但卻對出口帶來負面影響,尤其面對基本工資調升、國際原料價格飆漲等多重壓力,許多企業獲利大幅下降,加上為防通膨採取緊縮政策,使得一些中小企業因資金調度更加不易而瀕臨倒閉,造成失業人口遽增,無形之中對大陸社會之安定增加不確定性因素。 其四,地方債務陰影擴大。今年7月5日國際債信評等機構穆迪公司(Moody''s)指出,大陸地方政府債務被低估了3.5兆人民幣,可能成為國家經濟最大風險來源。依據其官方資料統計,至2010年底止地方政府債務餘額高達10.7兆人民幣,占該年GDP的27%,如果包括被低估之部分,則將占GDP的36%。雖大陸地方政府貸款屬於投資交通、水利及一些報酬不確定性基礎建設項目,但大多以地方政府的土地讓售收入作為還款擔保標的,據悉目前已有78個市級與99個縣級融資平臺負債總額超過其年收100%以上,6月上海與雲南部分市、縣級單位甚至傳出城投公債信用危機。此一訊息,是否已意味著近些年來大陸地方政府為了宣示政績,不惜大力舉債盲目投資一些不符需求項目,如今造成還款困難,此一風險對於大陸國家主權債信危機是否有所影響,值得加以觀察。 很顯然地,現今中國大陸經濟仍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風險因素,我們不禁懷疑,未來10年其經濟是否可以持續8%以上成長? 亦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經濟結構嚴重扭曲所累積的近憂與隱患,恐將於10年內逐一浮出或造成危機,進而衝擊社會安定,甚至可能引發政治權力結構動盪。這些或許能讓我們在兩岸關係往來互動日益密切過程中,採取更客觀的思維,深入探索中國大陸經濟結構實質內涵,俾以正確掌握大陸經濟可能動向。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