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讀「從台灣看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評議」-蔡瑋2010.10.25
2010/10/26 11:55:31瀏覽391|回應0|推薦2

從台灣看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評議

[蔡逸儒] (2010-10-25)

  中共第十七屆五中全會從10月15日起到18日止於北京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為中國大陸勾畫出未來五年經濟、社會和民生等方面的發展路徑與藍圖,其他的政治、人事、社會、文化、兩岸問題雖然也很重要,但並不是大家觀察的重點。

民意所趨的“包容性增長”

  根據五中全會前各方蒐集的大陸民意來看,國強民富、縮小貧富差距、加強社會保障、改善生活品質、追求社會正義,妥善處理收入分配、住房、醫療、教育問題,協調區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進行城鎮化和戶籍製改革、放鬆對服務業與民營企業的管制,追求一個生活更美好的小康社會,顯然仍為多數大陸民眾心中最大的期盼。北京政府顯然必須在這些方面回應民眾的期待。

  在這次全會前,胡錦濤提出包容性增長概念,這與過去的可持續性發展雖然表面上大同小異,但一般認為這傳達出一個強烈信號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保障和改善民生”將在未來五年予以全面加強。中共或許期望在各個領域中的改革能夠更加協調和統一,形成大陸未來新的發展模式。不過出人意料的是,包容性成長的提法並未出現在最後的會議公報中。

  所謂“包容性增長”的核心內容包括:公平正義體現核心價值,調節個稅縮小貧富差距,以及擴大內需引導居民消費等幾大方面,這主要是因為“過去的三十年中,中國的經濟增長是以過度的資源開發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為代價的,而現在,既得利益群體已經成為阻礙社會改革的最大障礙,”但要將此一概念付諸實施,其實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包括遏制權貴既得利益,加強立法和執法等等。

  至於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接掌中央軍委副主席一職並不令人意外,代表習近平已經確立將成為中共的第五代接班人。如果在這次全會中,習近平還是未能增補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一職,這將會留給外界太多想像空間,以為其在2012接掌國家主席一事或有變數,認為中共內部或有權力鬥爭出現,這只會對中國大陸的權力安排、社會安定產生不利的影響。

  關於社會、文化建設等議題,其實可以放在經濟發展問題上加以討論。如果中共真能成功的消弭貧富差距、改善城鄉差距,不再只是單純的追求GDP數字的成長,而是致力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提高人民的教育文化水準,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倉稟實而後知禮義,再加上中產階級和公民社會的出現,中華文明的風華或將再現,雖然這需要一個很長的發展過程。

政改問題著墨不多

  有關政改問題,五中全會只以政治、文化、社會體制改革問題簡單的帶過,而且還要以積極穩妥為其前提,這與部分人士會前的判斷有些出入。畢竟,胡錦濤、溫家寶兩人在會前都曾於不同場合,談到過政治改革的問題。五中全會不碰觸此一問題恐怕是中共內部對此仍無共識,也可能是茲事體大,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暫時予以擱置,但中共未來終將面對此一問題,與其抗拒被動不如主動出擊。

  在兩岸關係方面,全會公報中有四句話談及兩岸關係,“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積極擴大兩岸各界往來,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顯示中共未來的兩岸政策主軸仍將以和平發展為主題,北京將全力推動兩岸的經貿關係走向正常化和制度化,大陸仍然希望透過與台灣各界的交往,增強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和連系。

  整體看來,中共與時俱進的能力讓人印象深刻,北京成功地利用這次五中全會徹底總結經驗、回顧過去、展望將來。一方面既要把握機遇,二方面也要順應潮流;一方面肯定自己過去幾年非凡的成就,二方面也預見未來的重大挑戰,並提出對策,嘗試解決問題,中共當局並未被過去的成就衝昏了頭。當然,理解問題並不代表就能順利解決所有問題,如何實踐才是當前首要工作。

  展望未來,中共顯然將會嘗試推動經濟與社會的雙重轉型,以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為主線,部署中國大陸經濟社會從外需向內需、從高碳向低碳、從強國向富民的三大轉型。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台北方面對於中共合理、必要的經濟、社會改革政策應該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畢竟建設一個富而好禮的文明中國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台灣成功的經驗或有可供借鏡之處。

  根據台灣的經驗,由軍政走向訓政再走向民主,或以西方的理論來看,由專制集權走向威權再發展成為民主國家,這或許是一條不歸之路。民主當然不等於發展,大陸確實應該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和模式,但我們也期望,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公民社會的逐漸出現,北京能有更大的信心,一方面透過民主的實踐,讓民眾體驗民主的可貴,另一方面則建構各種民主的機制,讓媒體扮演監督的作用,這對實現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絕對有所助益。

  改革仍未成功,中共仍需努力!

作者是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

《聯合早報網》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zer6699&aid=45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