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27 02:04:40瀏覽322|回應0|推薦2 | |
FT社評:世界舞台上的中國 (英國)FT中文網 (2011-05-24) 英國《金融時報》 社評 以往,亞洲國家默認的立場是在經濟上靠攏中國,但在國防方面則蜷縮在美國的保護傘下。而巴基斯坦的做法顯示出,中國作為一個經濟乃至軍事強國的崛起,正使這種盤算變得更為複雜。就在奧薩馬 本 拉登(Osama bin Laden)被擊斃令巴基斯坦蒙羞的幾天之後,該國總理優素福 拉扎 吉拉尼(Yusuf Raza Gillani)前往北京訪問。他帶回了中方的承諾:即中國將接手運營靠近伊朗邊界的瓜達爾港(Gwadar port)。巴基斯坦已請求中國對這座港口進行升級改造,使其成為一個海軍基地。此舉傳遞的資訊十分清晰:若美國方面縮減其對巴基斯坦的支持,城裡還有別的遊戲可玩。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危險的伎倆。巴方正利用美方對中國的焦慮,使美國不敢中斷軍事援助。華盛頓方面通常不會對要挾作出順從的反應。的確,在要不要向巴基斯坦軍方繼續提供援助的問題上,美方應當就事論事地做出評判,而不是看自己退出後中國可能做些什麼。印度也對巴基斯坦與中國的密切關係感到緊張。印方將瓜達爾港視為所謂中國“珍珠鏈”(即分布於孟加拉國、緬甸、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的一連串港口,新德里方面認為其目的是包圍印度)的一環。 然而,對中巴兩國靠攏作出過激反應,將是同樣危險的。隨著中國與外部世界貿易和投資聯繫的深化,中國將不可避免地尋求保護本國利益。在官方層面上,中國實行不干涉政策。但這種姿態正因中國日益融入全球經濟而受到考驗。以利比亞發生的內亂為例,中國政府不得不營救3萬餘名中國工人。 從某些方面來說,應該歡迎中國加大國際間參與。穩定、開放的貿易也符合中國的利益。正因如此,中國正在打擊海盜的行動中扮演著建設性的角色。這並不是說中國的崛起不帶有危險。在接納不斷崛起的強國方面,世界的記錄有些糟糕。若中國對自己的意圖更加透明、並用行動和言論向國際社會保證,自己的崛起是和平的,那將符合中國的利益。同樣,世界需要爭取中國參與對話和國際承諾。美國前副國務卿羅伯特 佐立克(Robert Zoellick)曾提出讓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的構想。這種說法聽上去有些居高臨下,但它仍是與正在崛起的超級大國中國打交道的最佳框架。 譯者/和風 (本新聞文章由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ftchinese.com)授權,轉載在早報網。)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