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讀「中國在朝核問題上應吸取的教訓」-鄭永年2009.7.7
2009/07/07 23:31:28瀏覽299|回應0|推薦0

中國在朝核問題上應吸取的教訓

[鄭永年] (2009-07-07)

 
  朝鮮第二次核試驗表明,中國的朝鮮半島政策和圍繞著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六方會談機制遭受一大挫折,如果不是失敗的話。很多年來,中國在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上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包括人、財、物等方面,甚至牽涉到最高領導層,但是為什麼會出現現在這種誰也不想看到的情形呢?儘管有很多因素超出中國本身的控制,中國也不應當被責備,但中國作為這一問題上最為重要的國家,還是有很多經驗教訓可以吸取。總結經驗對尋求未來的解決方式非常重要。

對朝鮮問題本質的判斷

  首要的問題就是對朝鮮問題本質的判斷。幾乎所有相關國家都認為,朝鮮應當走一條無核化道路。無核化顯然是包括中國在內的這些國家的利益。但朝鮮本身並不這樣看。朝鮮最大的國家利益就是國家的安全。當然這種國家安全可以從多方面來定義的,既包括軍事上,也包括政權和社會的穩定性。儘管外界把朝鮮發展核武器及其有關的舉動稱之為“非理性”,但對朝鮮來說,發展核武器可能是一件極為合理的事情。實際上,當今世界上,很多對自身感到不安全的國家都在想通過發展核武器來求得自保,只不過很多國家受製於內外環境而不能發展罷了。

  很多人認為,朝鮮理性的做法就是尋求和國際社會的合作。國際合作就是朝鮮可以得到國際社會,主要是中國、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多方面的幫助。也就是說,朝鮮可以和國際社會作一交易。實際發展的情形是:朝鮮的確一直在尋求國際社會的支持,主要是中國的援助,但同時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發展核武器的努力。正因為這樣,一些人稱朝鮮為“流氓國家”。他們怎麼也不能理解為什麼朝鮮作此一“非理性”的選擇,而與國際社會作對。不過,類似的看法忽視了朝鮮根本沒有和國際社會作此一交易的任何條件。無論從經濟、政治、社會和軍事安全方面來說,朝鮮事實上是個極度不安全的國家。也就是說,在所有這些方面,朝鮮都顯得非常脆弱,不堪一擊。任何一個國家,在極度不安全的情形下是很難向國際社會開放的。

  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前的經驗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這種情況。中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和前蘇聯交惡之後,陷入了極其孤立的狀態。當時的領導人也作出了各種被外界認為是“非理性”的內政和外交行為。中國後來的領導人之所以能夠實行改革政策,並且向西方開放,和七十年代初中美關係正常化有很大的關聯。如果沒有中美關係改善及與之相關的發展,中國很難有信心那麼快就能和西方發展具有實質性的關係。

視朝鮮問題為美國問題

  在朝鮮問題上,問題的本質就是中國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根本國家利益是什麼?很長時間以來,中國一直把朝鮮問題看成是美國的問題,而非中國本身的問題。設想一樣,如果美國周邊國家加拿大、墨西哥發展核武器,美國會如何反應?俄羅斯的周邊國家發展核武器,俄羅斯又會作怎樣的反應?朝鮮是中國的鄰居,是中國的後院,其發展核武器本來就是對中國的最大威脅,因為誰也不能保證朝鮮永遠會是中國的朋友,永遠不會把核彈頭對準中國。但朝鮮在發展核武器,很多人好像視而不見,把此看成是美國的問題。這實際上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國際戰略中缺少國家利益的概念。如果看一下地圖,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被核武器所包圍的國家。這不能說是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因為對自己的國家利益的認同不強,所以就沒有有效的策略來解決朝鮮問題。從朝鮮安全的角度來說,中國對朝鮮問題的判斷顯然有欠缺。中國沒有滿足朝鮮的安全要求。中國和朝鮮之間儘管在冷戰期間有安全協議,但這個協議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在東北亞政策開始向韓國和日本等傾斜。這種政策的傾斜不可避免,因為這是中國的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所需,但中國沒有及時地調整和朝鮮的安全政策。從朝鮮的角度來看,中國政策的調整實際上使得其感到更不安全。考慮到日本和韓國一直處於美國的安全保護傘之下,並且美國對這些國家的安全保護在冷戰結束之後因為中國崛起和朝鮮問題等因素一直在不斷強化,朝鮮的極度不安全感並不難理解。如果中國(或者中國和俄國)能夠對朝鮮提供類似於美國為日本和韓國所提供的安全,那麼朝鮮的行為就會很不一樣。

  但另一方面,中國也不願意和所謂的國際社會(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對朝鮮實行強硬的政策。在相關國家中,中國對朝鮮應當是最具影響力的國家。這倒不是因為中國和朝鮮是傳統“友好”國家,而是因為和其他國家比較,中國和朝鮮仍然存在著各種關係,主要是經濟關係。如果中國完全斷絕對朝鮮的經濟援助,那麼就會對朝鮮政權產生很負面的直接的影響。多年來,儘管中國對朝鮮在核問題上的政策並不滿意,但並不想對朝鮮實施足夠的壓力。中國既不想自己對朝鮮採取制裁舉措,更不想和美國等相關國家合作對朝鮮採取共同的壓力。實際上,中國往往和俄羅斯一起在國際舞台上和朝鮮站在一邊,反對美國等國所建議的制裁。

問題出在中國的認同

  中國的這種認同也反映在六方會談上。中國在六方會談機制建設上扮演了一個主要的角色,表明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地區大國。但問題出在中國的認同問題。因為把朝鮮問題主要看成是美國和朝鮮的問題,中國在六方會談上基本上扮演一個助手的角色,意在促成美國、朝鮮等相關國家之間的談判。如果中國把朝鮮問題看成是自己的問題,那麼中國對自己的角色就要作不同的界定。

  中國的這種認同也就給朝鮮很大的國際空間的動員能力。設想一下,如果你是朝鮮領導人,你會怎樣做?朝鮮利用相關國家在朝鮮問題上的不一致性或者衝突的利益,在諸多大國之間遊刃有餘,在得到了很大的利益的同時,有效地避免了外在的制裁,尤其是中國的制裁。令人遺憾的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都簡單地把朝鮮的每一個動作和製造的每一次危機看成是和美國討價還價和勒索。

  現在朝鮮進行了第二次核試驗,中國當然感到被背叛。因此,很多人開始主張和國際社會合作,實際上是和美國等合作,對朝鮮實行強硬政策,甚至放棄朝鮮。這同樣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實際上,放棄朝鮮可能會是中國永遠的錯誤。朝鮮會永遠是中國的鄰居,無論核化還是政治不穩定甚至解體都會對中國的國家安全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對中國來說,有效的政策不是放棄朝鮮,而是提供足夠的動力機制讓朝鮮妥協。動力機制包括兩部分。一是利益,不僅僅是長期以來的經濟利益,也應當包括極其關鍵的安全利益;二是壓力,壓力既可以來自中國本身,也可以來自美國、日本和韓國,或者中國和後者的結合。當然,如果中國(或者中國和俄羅斯)向朝鮮提供經濟之外的援助甚至安全保障,這會涉及到中國(和俄羅斯)和美國等相關國家的關係。但考慮到無核化和穩定也是美國等國的利益之所在,這種關係並不難處理。對中國來說,朝鮮的無核化和穩定是中國在東北亞最大的國家安全利益,不管如何困難,也必須去面對。

  總而言之,一個不安全的朝鮮還會繼續一意孤行,而一個具有自信的朝鮮則有可能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就會像中國那樣實行改革開放,最終和國際社會融為一體。而中國在引導朝鮮朝這個方向走的過程中可以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

  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聯合早報網》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zer6699&aid=311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