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讀「兩岸經濟區經略與政略」-亞洲週刊
2009/06/13 10:14:08瀏覽498|回應0|推薦1

兩岸經濟區經略與政略
 
摘自:亞洲週刊二十三卷二十一期 (2009-05-31)

北京最近表示支持加快建設兩岸經濟區,使之成為中國經濟戰略重點,這也是繼孫中山「實業計劃」後再一次新的開創,必將造成海峽地區一連串的連動。觀察兩岸,它已成了關鍵的指標。


--------------------------------------------------------------------------------

最近,中國國務院在區域經濟上作出兩項重大決策,其後續發展值得密切注意。

其一,乃是為了加速珠三角經濟一體化,國務院批覆「深圳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深圳將依託香港,以共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創新中心,以及文化創意中心。針對這項方案,深圳將取得包括金融改革、設立國內外幣債券巿場、地方稅制改革等多項先行先試權。

其二,就是在最近「海峽論壇」開幕前夕,國務院公布「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兩岸經濟區若干意見」。根據該文件,將來福建省將成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而海峽兩岸經濟區則將為先試地點。目前在台灣吵嚷未休的「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框架協議」(ECFA)也將以兩岸經濟區為先行示範區。

中國有關珠三角一體化的走向乃是深化發展,並非新政策出台;但海峽兩岸經濟區則不然,它是一個全新的區域經濟布局,也是對台政策的核心板塊。有關兩峽兩岸經濟區,它在二零零零年後即開始在福建被提出,最初是福建省發展地方經濟的省級計劃,並未獲得北京的強力支持。

二零零四年,福建首次在地方人大會議上正式提出這個概念,接著在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大力推動以及北京高層關心下,二零零六年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書裏正式引入「支持海西」這樣的政策,而在這兩年裏,由於兩岸和平發展的需要,國務院遂將海西經濟區整個拉高,成為首要的區域經濟計劃之一,根據截至目前的理解,為了打造海西經濟區的基本硬體建設,它在未來五年即二零一五年前,將投入五千四百億元人民幣(約合八百億美元)興建長達六千公里的鐵路以及二十七個新建、改建及續建的高速公路項目,由整個海西的布局,人們已可預估到,在可見的未來它勢必將成為中國東南地區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新興的區域經濟板塊。

兩岸經濟區的重要性被推前,而且被修正得更全面與宏觀,乃是它在經略與政略兩個層面,都具極為特殊的意義。

在經略上,海西經濟區以福建為主體,上下包含了浙江南部、廣東東部、江西省東南部,以及安徽省南部等地理區域,面積二十五萬平方公里,人口九千萬,相當於七個台灣的規劃。它有珠三角和長三角這兩個「特角」支援,可以快速累積經驗,在對象上它則與台灣呼應,以資訊、石化、機械、船舶、金屬等為產業重點;而它並不只是工業而已,由於它同時是個區域經濟板塊,舉凡旅遊、物流、海空運、金融合作等方面當然也是重點。就以目前跑得最快的福建泉州巿泉港台灣石化專區為例,各項投資已高達六十億美元,已使福建穩坐石化大省位子。除了美商埃克森美孚﹑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外,台商當然更是重點,台灣石化業上中下游整個產業鏈的西進之局已定,而電子業機械業等則是進行中的重點。國務院並已明言,海西經濟區乃是中國區域均衡、經濟戰略上的重點。

而在政略甚至國家戰略上,海峽兩岸經濟區的形成,除了強化海峽東西岸的對接,使福建與台灣成為「兩岸經濟合作的緊密區域」外,將來海西與珠三角相互增強,在最高戰略上,它將使中國在台灣海峽及南中國海這一條線上具有更強的支撐實力,因此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而言,它簡直可說是繼孫中山「實業計劃」後再一次新的開創。

近年來中國隨著經濟的持續成長,對周邊地區的區域經濟整合已告展開。例如「大湄公河計劃」(GMS)涉及雲南、越泰、緬甸、老撾;「圖門江區域發展計劃」(TRADP)涉及南北韓等,所有的區域經濟裏,海西計劃乃是最新的一個,但我們也不能否認,海西經濟區的出台,已勢必對台灣造成極大的挑戰,就良性而言,若兩岸能夠有互信,則海西與海東的台灣,就會有好的合作呼應關係;但若缺乏互信,則這種合作關係就會變成競爭關係。而挑戰更大的,海西經濟區出台,並成為「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先試區域,這意謂著台灣企圖盡速簽訂的ECFA,已被先行設定在海西經濟區的框架內作為緩衝。或許正因此,台灣對海西經濟區遂出現不知如何回應的困境,只能表示低調了。

海峽兩岸經濟區的出台,對兩岸關係確實已形成了新的挑戰。這樣的指向性,當然對「先經濟,後政治」,事實上主張「政經分離」的台灣,會造成迎拒兩難的困境。

現階段的中國,正藉著全球衰退,擴大內需的時刻,以大量的公共投入來展開區域經濟的重建和經濟戰略的展開,特別是海西經濟區這個板塊的形成,必將造成兩岸一連串的連動。觀察兩岸,它已成了關鍵的指標!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zer6699&aid=3038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