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讀「中國的“四十五歲現象”」-陳冰2009.6.3
2009/06/04 22:18:06瀏覽442|回應0|推薦2

中國的“四十五歲現象”

[陳冰] (2009-06-03)


 
  中年是人生的黃金年齡,無論是體力、精力,還是智力、能力,都達到成就事業的巔峰狀態。世界衛生組織把45歲到59歲的年齡段界定為中年人,中華醫學會也認同這個“中年人”的科學結論。

  但在中國,相當部分中國人把45歲視為一個坎。到這個年齡仍 當不了處級幹部,或者是企業中層以上管理者,就會有前途渺茫的感覺,不思進取,不求發展,開始思謀如何度過餘生。社會上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到了45歲還沒被提拔,這輩子算完了。

  “提拔”是與“當官”相關聯的詞,但官的數量有限,並不能承載所有人的理想,到45歲還從事專業、幹具體工作的人,在中國一般被視為“混得不怎麼樣”,相當多人反而迷茫。而在國外,人上了40歲,絕大多數人進入孔夫子所說的“不惑之年”,家庭穩定,對世態人生不再迷惑,專注於自己的專長,衝向“出成果”的高峰期。電視上、企業裡、議會中,唱主角的人是那些穩重達練的中年人。

  也有學者疾呼這是對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但“45歲”仍經常出現在文件上。2006年中央組織部明文規定,擔任縣級黨政正職的人要以45歲左右的為主體。剛剛發布的2007年全國機關官員統計顯示,45歲以下的佔71.5%,並讚揚選配好“新鮮血液”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重要舉措,顯然是要更加年輕化。而在較富政治活力的美國,2002年公務員的平均年齡為46歲,45-69歲之間的人超過半數。

獨具特色的“45歲現象”

  將45歲作為人生的分水嶺,且把這個年齡列為人事遴選的標準,恐怕是中國當代社會獨有的現象。在西方社會,這會被視為年齡歧視;在上世紀以前的中國歷史上,人們更遵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自然規律。

  “45現象”是在公務員階層率先興起的。一方面,上世紀八十年代倡導的幹部年輕化,本來是針對陳舊僵化的思想而言的,但卻漸漸收攏在年齡這個“硬指標”上。另一方面,經濟形態變化了,而官員角色仍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這使得當官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有權有利。加上以“任命製”為主的官員選拔體制沒多大改變,使得上級領導的態度比業績更具有晉升說服力。每換一屆領導,就會吸收一批“新鮮血液”,年齡越來越年輕,“45歲”也便成為官員前途的關鍵一道坎。

  於是,便出現高層領導習近平所指出的幾種弊端:一些年輕官員在幹部選拔上做不到“五湖四海”,聽不得不同意見,喜任人唯親;有的公開場合顯得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背後卻在和小兄弟們吃喝玩樂;有的把生活作風當作“小事”,不檢點不自律不自重;一些別有用心者往往利用過於年輕特點,把他們當作“潛質股”加以“投資”。

  而跨過45歲門檻的官員,有些人會享用來之不易的成果,有些人則十分小心地保全既得利益,“搞定就是穩定,擺平就是水準,無事就是本事”僅成為官教條,使得整個官僚體系中的改革銳氣下降,甚至連講話都謹慎格外,常常抄襲總書記、總理的報告。而年輕一代也看到當官的種種好處,報考公務員成了中國的“金考”,競爭之強遠超於高考。2008年平均競爭比例是60比1,2009年則上升為73比1,最優秀的人似乎都要進入官場。

正在向社會滲透

  值得關注的是,“45歲現象”正在向社會各界滲透。滲透的表現之一是企業、大學的行政化,以便於套用或獲取行政層級所賦予的特權。表現之二是企業和大學的人也將45歲視為人生成功與否的坎,向中層管理者奮鬥。這個年齡仍在一線從事實際業務的人,被普遍被認作“沒什麼指望”的人,管人的似乎總比搞專業的要高人一等。

  於是,45歲到60歲沒有官職的人,成了最尷尬的一群。45歲以下,體力和精力好,但能力、經驗可能不足,可當“新鮮血液”加以培養;60以上,工作能力強,但可能身體和精力差,需要退休。而既有精力又有能力的45到60歲的人,卻被排除在縣處級幹部和中層管理者之外,搞專業又被社會所不齒,在人生的黃金時期“退居二線”,極大地浪費著人力資源。有人對這種現實發出過質疑:60多歲的人有精力處理好國家大事,50多歲的人難道就沒有精力當好縣鄉領導?

  “45歲現象”向社會滲透的結果是,很多人都想當官當領導,而把從事專業工作視為前途不大。 45歲以上的記者很少活躍在現場,45歲以上的教授專心寫教案的不多,45歲以上的工程師更多地當“老師”而不動手。唯獨農民沒有45歲概念,需要不斷進取。

改革分配機制是關鍵

  浪費社 會人力資源,是“45歲現象”產出的不良後果之一。這種現象不能制止,會潛移默化地把很多人的成功路徑引向當官小道上,相當多國家棟樑之才,可能把精力和智慧消耗在琢磨人事安排上。

  如果進一步分析,還有很多社會問題都與之有關。比如浮躁風氣,與年輕幹部和管理者年輕化無不關係。年輕人有活力,求新獵奇,但對一些“新事物”、“新創意”的警覺性、鑑別力不強,不免意氣用事,急於求成。再如浮誇風氣,由於提拔年齡卡得很緊,每個幹部和管理者都以被“提拔”為主要目標,想儘快出政績,不惜弄虛作假、犧牲環境、危害他人權利為代價,而對具體的、實在的利國利民的事業缺乏興趣和耐心。

  而最令人擔憂的是,會影響人們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民間已有這樣的流行話:“年齡是個寶,文憑很重要,關係最關鍵,能力作參考”。當真才實學被視為不重要的因素時,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靠什麼建構?

  這就需要認真思考“45歲現象”的成因。“官本位”傳統,工作壓力大需要年輕人支撐,高科技時代需要反應快捷的頭腦去應對變化,政府職能轉變和官員選拔制度滯後,都是不能忽視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或許是分配體制上的優惠和特權。無論是政府官員、企業管理者,還是大大小小的“領導”,都具有一定的特權,有令人羨慕的物質優待和很多看不見的獲取利益的渠道,這就吸引人們競奔行政隊伍和管理者階層,甚至作為理想追求。

  而在一些民主法治國家,選舉和監督讓當官成了最危險的職業,注重經濟成本讓中層管理者成為裁員的首選對象。他們對專業的人士的尊重體現在收入分配上,幾乎所有的管理者都明白專業人士的腦和手,是機構和自己財富的來源,所以給專業人士較高的待遇,鼓勵他們埋頭苦幹。成為專業人員,也便成了很多人的追求,安定且體面,在黃金般的中年期達到事業頂峰,為社會創造財富和價值。中國要減少“45歲現象”,從平衡實際收入差距和減少官員特權做起,也許是較便捷的入口。

作者是中國資深媒體人


《聯合早報》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zer6699&aid=301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