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讀「兩岸外交休兵是拓展國際空間的首務」-李鴻毅 2009.3.26
2009/03/28 22:11:26瀏覽585|回應0|推薦1

兩岸外交休兵是拓展國際空間的首務2009/03/26   

摘自:國防部青年日報社-軍事新聞網http://news.gpwb.gov.tw/newpage_blue/news.php?css=2&nid=81046&rtype=2
   馬總統日前接見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時表示,兩岸關係改善後,一方面降低雙方的緊張,一方面也開啟許多合作機會,讓兩岸人民在經濟、文化各方面能有更多相互了解、達成共識的機會。這不僅對促進海峽和平與區域穩定有幫助,也有助推展我國的國際空間,這對台灣、大陸及美國都是有益的。薄瑞光則指出,美國政府對馬總統推動改善台海關係給與高度評價,並認為這個進展有助於促進區域穩定。事實證明,馬總統主政後積極改善兩岸關係,使我國參與國際事務持續突破性發展,兩岸無需在國際間衝突、對立,進而創造台灣、大陸與國際社會的「三贏」局面,足見政府致力兩岸和解,並將「外交休兵」逐步擴大到國際社會的方向是可行且正確的,更是我們拓展國際空間有成的至關因素之一。認清國際現勢 爭取最大利益
   自去年五二○迄今近一年的時間,台灣、美國與大陸彼此之間的關係都有很大的變化,並且為兩岸帶來許多正向的發展。政府秉持「九二共識」與大陸恢復協商,使兩岸關係有了顯著的改善,我們與對岸開展了務實的對等談判,藉由雙邊的互動及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及認識,進而消弭因國共內戰所遺留下來的衝突因子,重新塑造兩岸關係。雖然國內有少數人士指稱,政府宣示外交休兵,是「主動放棄延伸國家主權的外交」,但須知馬總統早已宣示,兩岸「外交休兵」非「外交休息」,而是停止兩岸「外交惡鬥」,對既有邦交國與無邦交國,不但外交沒有失分,還更加鞏固邦交與提昇實質關係。
      不可諱言,台美「中」三邊關係是相當的錯綜複雜,包括主權爭議或是國家利益,在短時間內任一方根本不能釐清其中的主要癥結。正因如此,中華民國有著無比的耐心和毅力,堅持自己的利益與目標,小心翼翼地經營與美國和大陸的關係。事實上,經由去年多數民意在總統大選的決定之後,馬總統展開「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兩岸和解政策。而政府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維護台灣尊嚴立場,迄今從沒有任何改變,更不會容許國格矮化或主權流失情形發生。職是之故,在兩岸交流與國際參與的同時,我們應思考的方向是如何在國際現實下,爭取最大的國家利益。
      首先,對台美「中」三邊關係稍有認知者均了解,台海兩岸持續緊張的情勢絕對不符合美國利益;以近者為例,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訪問大陸時曾表示,美國必須與中共觸及到經貿以外的國際問題,但她絕不可能為了台灣利益而放棄自身的考量,置美國利益而不顧。這是國際政治的現實。希拉蕊在就職時已明確表示,美國的台海政策一貫是基於「台灣關係法及美國與大陸之間的三公報」。換言之,美方只能在現行的架構之下,維持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至於如何運作,就視情況而定了,包括是否提供我國合理的軍購、是否在國際組織或美「中」關係上,適時發出支持我方的聲音……,乃至於元首出訪過境的禮遇規格等。
參與國際組織 考驗兩岸關係
    其次,在現行中華民國憲法之下,兩岸本屬於中華民國之轄下的兩個地區,而馬總統係根據憲法來執行其職權,依法行政本無爭議。更何況與對岸和解,根本談不上「出賣」台灣或主權流失,反而應該說是為台灣找出路;縱觀過去十餘年來,兩岸間的你來我往已有明證,所謂的「烽火外交」根本行不通,更被視為「麻煩製造者」。反觀馬總統穩健的兩岸和解政策不到一年,即有了顯著的成效,包括美國前總統布希在主政時,甚至最近美國政府官員在接受任命之前的國會聽證會上,均對兩岸關係目前的發展表示滿意,這些都讓我們的兩岸政策增加更多信心。
馬總統曾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我們由衷盼望海峽兩岸能抓住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本應各盡所能,齊頭並進,共同貢獻國際社會,而非惡性競爭、虛耗資源。此外,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今年元旦前夕發表的「胡六點」亦曾針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問題,提到兩岸可以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通過務實協商作出(台灣參與國際)合情合理的安排。這一點應該是針對馬總統多次呼籲後的最正式回應,也將會是測試兩岸關係的重要試金石;吾人認為,最直接的考驗即是今年五月間的世界衛生組織年會(WHA),另一個考驗則是九月間的聯合國大會,身為「常任理事國」的中共要準備怎麼處理我方參與的問題?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誠然,過去數十年來,兩岸的外交角力,主要著眼在制約兩岸關係,然而現今兩岸關係朝正向發展,倘再出現激烈的外交角力,必不利於互信;試想,當中共不能放棄零和外交思維時,台灣也得被迫採取因應作法,兩岸關係當然「好不起來」,因為中共一再外交打壓,只會將兩岸關係推向另一個極端,對合作交流毫無幫助,我們必須再次提醒,北京涉外部門不可不慎。
避免虛耗資源 追求兩岸共榮
      外交休兵的結果,使得兩岸不必再為拉攏彼此邦交國而虛耗資源;例如,我國某些邦交國在馬總統就職後,曾積極接觸對岸,希望能與中國大陸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不惜犧牲與我國的邦誼。鑑於兩岸復談在望,中共當局遂委婉拒絕這些國家的要求。其中巴拉圭就是廣為報導的案例。巴拉圭總統盧戈(Fernando Lugo)在競選時就大肆宣稱,若當選將不惜與中華民國斷交,轉而承認中共。雖然他一再向北京示好,但大陸當局為了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拒絕巴拉圭的提議,也使得我國仍能保有在南美洲唯一的邦交國。
   我們認為,兩岸和解休兵對台灣絕對是利多,相信只要是有理性的民眾都會支持政府所提出的兩岸及外交理念。回顧過去十個月,自馬總統就任後,經過兩岸雙方共同努力建立互信,完成了兩次江陳會談,簽署了多項利民政策;而京奧名稱問題圓滿落幕、APEC新突破的成果更令人振奮,接著第三次江陳會談即將登場……,足證唯有務實地面對兩岸事務,以合作取代對抗,兩岸關係才能穩步前進,進而對國際社會有所貢獻。政府始終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三不「不統、不獨、不武」現狀,並在「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下,與大陸開展協商,共同追求兩岸人民的和平繁榮與進步,政府希望以建立兩岸關係互信為基礎,進而維護並拓展我國的外交空間,而這個政策已被證明受到台灣主流民意與國際社會的支持。故而吾人應支持政府兩岸政策,堅定捍衛中華民國主權;也唯有中華民國的存在,才能確保台澎金馬免於被邊緣化的命運,進而鞏固兩岸長遠的和平與發展。(作者為陸軍中校)

【心得】

「兩岸外交休兵」和「拓展國際空間」是兩個不同層次問題

      「兩岸外交休兵」是雙邊,台灣釋出善意,要看中共的態度,外交休兵不是一頭熱,是雙方面共同的努力,初期看來,中共是有善意的回應,如傳言幾個台灣在中南美洲的邦交國有意與中共建交,惟都未被中共接受,可視為中共對馬政府外交休兵的善意回應。然而,中共默許兩岸在外交上不挖牆角之目的為何?是否為協助國民黨繼續執政,壓抑台獨或防止造成兩岸關係倒退的民進黨再次執政?為台灣保留23個邦交國不讓馬英九民調繼續雪上加霜,但如果將台灣的外交寄望於中共之善意,實非長久之計。

      「拓展國際空間」又是另一層次問題,就非雙邊能解決,這是國際多邊問題,非全然取決於兩岸的意志;國際關係常為利益取向,利之所趨,各個國家與組織都有權決定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益者,往往綜合國力強大的國家會佔優勢;故台灣欲拓展國際空間需更努力找到自身的核心價值,融入國際社會並能被大家認同;同樣,中共是否質疑台灣何以要積極拓展國際空間之目的?兩岸之互信建立仍有段磨合的路要努力。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zer6699&aid=278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