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http://www.npf.org.tw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促進會,97年2月26日)
各位貴賓、先進們:
能夠在這樣一個傑出人士雲集的場合中發表演說,我深感榮幸。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台灣雖然是福爾摩沙,但也只是個小國。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台灣的國家安全應該要有更睿智、更聰明的規劃。可惜過去幾年在民進黨執政下,台灣不僅沒有更安全,反而還變成了東亞各國的「眾矢之的」,成為了傷痕累累的「麻煩製造者」。
一個負責的國家安全政策應該要保護國家安全,力求兩岸和平,區域穩定以及國內安定繁榮。兩岸政府應該要學習孟子在《梁惠王篇》所說的,小對大要多用智慧,少用意氣;而大對小要多點包容,少點霸氣。要達到這些目的,我認為,台灣的國家安全必須要奠基在一個SMART的觀念上,也就是必須要分別在「國防安全」、「外交安全」、「政治安全」與「經濟文化安全」四個方面撐起我國的國家安全重任。
一、經濟文化
【Keywords:軟實力、國際化】
SMART的第一個支柱S是Soft Power(軟實力)。在討論硬性方面的安全之前,我想先談談「經濟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在過去,台北美國學校就讀的學生90%以上為外國學生,只有少數才是雙重國籍生。但是現在情況卻反了過來,美國學校90%以上為雙重國籍生。這說明了在民進黨執政下,許多外國人士對於台灣已經失去了信心,外商與外僑不斷地大量撤離台灣,將公司或工廠移往大陸、香港、深圳,甚至印度或澳洲,這是台灣「國際化」的「大失血」。特別是美國僑民大幅銳減,在台居住人數由2000年的90,000人,降到現在的70,000人,當然他們的子弟也不會在台灣就學或深造了。
我一直相信,台灣應該是「福地福人居」。過去幾年以來,我走過了台灣不少城鎮。我曾在各縣市的許多平民家中過夜,並與來自各行各業的百姓有著深入對談。一而再、再而三地,我感到他們雖然對於目前的政府失去了信心,但對未來仍充滿了希望,仍然體現出這些讓台灣獨特且偉大的核心價值:台灣的人文素養、民主制度、自由經濟、開放社會、熱情好客的性格、眾多活躍的民間組織都是吸引外國人士到台灣定居、求學、經商的重要資產。試問,當台灣成為了東亞「經濟輻輳」、「文化樞紐」的「國際之都」後,外國人士、公司隨處可見,「國際性」的深化難道不會讓台灣更安全嗎?
二、國防
【Keywords: 「固若磐石」】
第二個支柱M是Military Deterrence(軍事嚇阻),也就是「軍事」面向上的安全。有許多民進黨菁英曾公開指稱,為了嚇阻中共的侵略,台灣應該發展可以深入打擊中國大陸內部的武力,也就是「攻擊性武器」,我們對這樣的說法並不贊同。我們認為,「攻勢國防」不僅不可行,而且充滿了危險性。「攻勢國防」之所以不可行,是因為除非台灣發展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否則任何其他的嚇阻都沒有實效;「攻勢國防」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它必將引起國際干涉,甚至是中共的先發攻擊。
相對於民進黨政府國防政策的「攻擊性」、「挑釁性」與「毀滅性」。我們主張要建立起「固若磐石」(Hard ROC)的國防態勢,也就是要建立「嚇不了(戰志高)」、「咬不住(封鎖不住)」、「吞不下(佔領不了)」、「打不碎(能持久抗敵)」的整體防衛軍力。當戰爭不可避免時,應充分利用力、空、時之有利條件。快速用兵,以贏得首戰勝利,擾亂敵用兵節奏,爭取轉寰時間。我們相信,台灣的國防態勢只要能武裝到中共沒有把握可以成功地發動「第一擊」,迅速在短期內瓦解我防禦力量及決心,其戰略盤算就會變得複雜,同時奇襲攻台的誘因也會減少,台灣的國家安全自然能夠增加。
在具體作為上,我特別重視有關F-16C/D型戰機的採購問題。台灣自從在1990年代陸續採購、自製新一代戰機後,十多年來我國長期擁有的「空優」已漸呈流失之勢。補充更新、更先進的戰機遂有國防安全上的必要性與急迫性。然而由於陳水扁總統「入聯公投」的不當操作,我國雖然在去年數度向美國提出意向書探詢F-16C/D戰機的價格及購買的可能性,但全遭美國拒絕。這樣因為政黨利益而犧牲掉國家安全,絕非為政之道。
國民黨一向對於維持強大的國防具有強烈決心,在立法院也一直全力支持F-16C/D型戰機的採購案。將來如果能夠當選,我們將盡力說服美國政府早日同意出售F-16C/D型戰機。我們相信一個軍力對比平衡的海峽才是一個和平穩定的海峽。除了採購F-16C/D型戰機外,我們也將強化我方海空基地,特別是強化跑道、機堡、港口等設施,以求能夠承受中共第一波的飛彈與戰機攻擊。
我們也要降低指管通情電監偵(C4ISR)系統的脆弱性。同時台灣也應增強聯合作戰能力、部署有效的反飛彈與防空系統、有效控制我海上交通線、以及強化我人民抗敵意志等等。顯而易見地,除了發展不負責任的「攻擊性武器」,台灣在國防上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也相信唯有強固我防禦性軍事嚇阻力量,才是最符合台海防衛與集體安全的最佳國防態勢。在座各位都有豐富的實際經驗,一定可以給我們提供最好的提升軍事安全的方法。
三、政治
【Keywords:保持現狀、「三不」政策】
SMART的第三個支柱A則是Assuring the Status Quo,也就是在政治上「保證現狀」。民進黨這幾年故意把「改變現狀」,甚至把「台獨」都扭曲為「現狀」。我們要保證的「現狀」很明確,就是所謂的「三不」政策,也就是如果未來能夠執政,在我任期內將不與對岸協商有關統一的問題、不追求法理台獨、以及海峽兩岸都不使用武力。事實上,國民黨和我本人長久以來一直都在強調這個立場,這也是1990年代國民黨政府與北京進行協商與交流的基礎。但是很不幸地,這「三不」原則在過去十年卻被兩岸政府一個接著一個地破壞了。
我相信我們的「三不」政策在台灣必將成功。因為長久以來,台灣的大多數民眾都支持「維持現狀」而不是「統一」或「獨立」。「三不」不過讓台灣重回1995年之前的情況而已。在那幾年,台灣經濟快速發展、政治高度穩定、兩岸關係相對和緩、國防力量強大、國際地位上升- 所有的榮景都發生在同一個時期。
在「三不」的基礎上,我們將力促與中共恢復對話與交流。我們將在「九二共識」或「一中各表」的基礎上,謹慎、務實地與北京重啟對話與協商。在1990年代時,海峽兩岸一共進行了24回談判。但自從2000年之後,雙方對話就完全中斷了。我主張海峽兩岸應在「尊嚴」、「對等」、「互惠」以及「異中求同」的原則上進行協商。我們也將要求中共撤除對台飛彈,展開軍事交流,協商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及協商簽署兩岸「和平協定」,讓台海成為一塊和平、繁榮的「非軍事區」(non-military zone)。
四、外交
【Keywords:修補互信、軍事合作】
第四個支柱R則是Restoring Mutual Trust(恢復互信),這是「外交」面相的安全,應包括「修補互信」與「軍事合作」兩個層面。
在「修補互信」方面,美國長久以來一直是中華民國最重要的外交與軍事盟友。不過在民進黨執政後,台北與華盛頓互信嚴重衰退。民進黨持續追求「法理台獨」、「正名」、「新憲」以及「入聯公投」等不切實際、害己不利人的選舉擠兌策略,只是讓台灣成為東亞的「潛在爆炸點」。
未來如果能執政,台美關係的修補當然是我國國家安全政策的第一要務。我們也希望美方能在「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與我國之關係。從務實的角度來看,我們充份了解美國是台灣安全的最後屏障,也承諾台灣應負擔其自身防務,合理購買防衛性武器,絕不把美國拖入不必要的戰爭。將來對於這些國外的朋友們,我們不會再給大家製造「驚奇」,我們的安全、外交與兩岸政策將只會有互信與互重。除了美國外,我們也將力求修補鄰國關係,包括東協、日本、韓國等等。我們要重新昭告世界,台灣將不會再做「麻煩製造者」,而會成為「和平締造者」,我們也將積極負起「國際公民」的責任與義務。
去年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安全委員會(USCC)曾公開建議,美國政府應與台灣合作推動軍事現代化與協同作戰能力。在地緣上,台灣位處「第一島鏈」的戰略中心,在東亞安全甚至國際強權競爭的格局上原本就佔據了極為重要的關鍵地位。將來台美友誼恢復後,我們應在政治互信的基礎上持續與美國深化軍事合作關係,包括軍購、作戰、工業技術合作等方面。台灣資源有限,我們很希望藉由美國的協助來加速台灣軍隊的現代化與國防轉型,讓台灣在亞太地區的重要地緣戰略價值妥善發揮,本身的國防現代化也才能順利進展,達成「雙贏」的目的。
「國防安全」、「外交安全」、「政治安全」與「經濟文化安全」這四大支柱將撐起SMART概念的最後一個T:Taiwan(台灣)。比起台灣周邊的中國大陸、日本及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台灣算是小的地方。但我們可以小而美、小而強、小而正(正派的正)。我堅信古人所說的「天助自助者」、「得道多助」。我更相信我的SMART概念會為國際社會所歡迎,因為這不但能使台灣更成熟、更負責、更民主;台灣、東亞,乃至於全世界也都會更安全、更穩定、更繁榮。
在民進黨八年的「焦土政策」後,台灣百廢待興。重建國家安全的四大支柱對於新政府來說並不容易。在座各位很多人竭盡一生的心力捍衛國家安全,我在此特別表示敬意。國家是大家的,台灣是我們的家鄉。經過這八年的折騰,我們更需要各位的幫忙,重新檢視、整頓、建立一個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及體系。在這願景實現之前,就讓我們一起努力與打拼,謝謝各位!
------------------------------------------------------------------------------------- 讀後感
研讀馬英九先生之SMART的國家安全戰略後,我對馬先生規劃之國家整體安全有了粗淺的概念,基本是是以台灣主體性為中心,穩固經濟文化、國防、外交與政治安全四根柱子,撐起國家安全架構。
台灣要長治久安,必須正視我們的威脅,確保發展的競爭力,趕上時代巨輪的脈動與促進內部團結的核心價值,選前國民黨「我準備好了」的訴求令人印象深刻,但我相信這是一種宣示,也是一種決心,520後百廢待舉,國事如麻,未來政治體制、兩岸關係皆觸動著經濟發展與國際外交關係,非但我們沒準備好,相信大陸也沒準備好,美國應該也沒準備好,這是一種新形勢,也必定是新機會,心得如后:
經濟文化方面
台灣核心價值與競爭力是什麼?馬先生說的軟實力與國際化靠什麼落實呢?我認為是中華文化的正統。偏偏過去八年推動本土化,刻意去中國化,一個寶貴的歷史文化資產與瑰寶,平白讓中共樂得撿走,胡錦濤認知文化建設是國家競爭力的指標,軟實力就是國家形象,17大政治報告確認弘揚中華文化的重點工作,形塑中共形象,蓄養軟實力,爭取國際認同,唉!這不也就是建設台灣的戰略思維嗎!台灣的資產-歷史傳承與文化傳統,拋掉後,台灣剩下什麼呢?回頭來看,戒急用忍政策,有無遲滯兩岸關係發展,喪失經濟上優勢;去中國化,是否喪失文化上的優勢?試問我們準備好了嗎?
國防方面
建構滿足自我防衛的國防武力勢所需要,馬先生提出之採購F-16C/D型戰機、強固海空基地防護力、增強聯合作戰能力與強化全民抗敵意志等,都是符合台海防衛安全之所需,但弔詭的是如何才算滿足國防所需之戰力?國力之懸殊,弱勢的一方與強勢做武力競賽是永無勝算的。
中共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在做什麼?其反介入戰略的思維為何?共軍近年堅持科技強軍,建設資訊化軍隊、打贏資訊化戰爭的戰略目標,積極軍隊現代化建設,每年挹注國防經費呈兩位數字成長,並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加強國防動員建設,提高預備役部隊和民兵建設品質,相較於我國防建設,獨立自主的國防或靠美國協助共同作戰能力,準備好了嗎?
正本清源,國防的目的是消弭戰爭,和平是戰略的必然選項,因此國家安全前提應先努力讓自己不樹敵,不挑釁,進而建立互信,避免戰爭。
政治方面
馬先生提出在「三不」政策基礎上(任期內將不與對岸協商有關統一的問題、不追求法理台獨、以及海峽兩岸都不使用武力),與中共恢復對話與交流,藉「九二共識」或「一中各表」的基礎上,謹慎、務實地與北京重啟對話與協商。要求中共撤除對台飛彈,展開軍事交流,協商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及協商簽署兩岸「和平協定」,讓台海成為一塊和平、繁榮的「非軍事區」(non-military zone)等。
反思,既然是要求、是協商,那中共會對我要求什麼呢?國內有共識嗎?
蕭萬長在博鰲亞洲論壇對兩岸關係之16字箴言:「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這是對中共訴求的,預期兩岸可恢復對話,但更重要的是台灣內部仍須凝聚共識。兩岸問題是政治安全面向上最重要的問題,是多元力量的角力與動態化的過程,兩岸均有內部問題,個人認為還有長路要走,準備好了嗎?
外交方面
綜觀馬先生外交安全面向論述不外加強與美國之軍事交流合作,與修補與鄰國關係,擔負國際公民的責任與義務,寄望於台灣在亞太地區的重
要地緣戰略價值。但是政治現實是不容易的,外交就是國力的具體展現,面對中共,我們究竟是要合作還是要對抗?恐怕自己先要定位清楚。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