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06 19:54:47瀏覽480|回應2|推薦1 | |
中华民国的历任总统里,或许再也找不到比马英九更“诚实”的了,客气点说他是“老实巴交”,缺德的直接骂“总统说话,难道不过大脑的?”9月3日,身居总统位的马先生接受了墨西哥《太阳报》的专访,尚未等总统府发布专访全文,率先获得消息的中央社在快讯中起的一个标题成为了这两天京台两地都在议论的焦点话题:两岸是“非国与国”的特别关系。 同样还是接受墨西哥这家报纸的访问,马先生终于承认竞选时的“六三三”政见需要八年才能完成,此言遭到以媒体为先导的舆论发出了措辞严厉的抨击,《中国时报》更是发表社论开火:“政见支票要八年后才可能兑现,首任任期的头一年都还没过完,就迫不及待的宣告竞选政见要八年后才兑现,讲句难听的话,既然做不到,那么当初要选民选你干嘛?你给选民什么充分的理由,要他们四年后非得选你连任不可?” 非国与国论 本末倒置的政策制定 随着这两天越来越多批判马英九不负责任的声音,来自各方的消息也证实了“非国与国”的论调是从何而来的:原来这是一群国民党智库学者的“建议”。滑稽的是,该建议是在没有经过国安会、外交部、陆委会等两岸事务决策机构的内部磋商下贸然对外释放的。一番本着《中华民国宪法》侃侃而谈的“对等地区论”,完全不能自圆其说,反而惹来“法匠”的猜忌,把两岸问题的政治属性与法律定位整体本末倒置。 人们还记得,李登辉当年发表“两国论”后,时任陆委会主任苏起(现任马政府国安会秘书长)是如何的狼狈不堪,疲于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解释台湾官方的立场,却因为自己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两国论”出台的内情来由而支支吾吾。当然,李登辉是朝着台独的方向迈进,这与当下的潮流格格不入,反李登辉荒唐决策的正当性自然没问题。而马英九和他的政府却反过来执行“亲中”政策,予人强烈的“矫枉过正”之感。 无比可笑的是,当年苏起的遭遇,今天又一次在马政府的外交部长欧鸿炼和陆委会主委赖幸媛身上出现了。身处两岸决策最前线的赖幸媛被媒体逼问总统的谈话是否意味着政府的大陆政策将出现重大调整时,只知道重申“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却无法解释清楚总统口中这“特别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意思。外长欧鸿炼就更绝了,不等记者问,直接告诉你:“我事前不知道马总统要发表这番谈话。” 从和刘兆玄犯一样的毛病即可知道,马英九也是个不信任文官的人,不然不会舍政治任命的官员而单独去和国民党智库学者“共商国是”。一个对国家大政方针如此草率的总统,较之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行径,对两岸关系的长久健康发展是利是弊,对坚持中华民国核心价值(哪怕是象征性)的追随者都是不可令人放心的冒进之路。 国政决策须三思而后行 自杭州会议后,大陆对台研究的学者在谈论新形势下两岸关系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近日中共对台重量级智库学者郭震远、许世铨同时在有国台办背景的香港《中国评论》月刊发表长篇专论,详细阐述台湾“国际空间”的是是非非,并解释了中共决策层对此问题的复杂心态。 “非国与国”论出炉后,马英九授权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对外完整表述这个理念,当被问及马英九的看法是否与北京沟通过时,王郁琦才证实这是马英九与国民党智库学者“讨论出来的”。而且马英九“很有自信”地认为“这样的结果有助于两岸关系的改善”。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为了7月4日两岸周末包机能够直航,北京排除万难使马英九第一张政策支票如期达成,这在京城的对台决策部门已经颇有微词,一种不受尊重,吃定北京有求于马政府的心态令京官们很不舒服。但,迫于胡锦涛有言在先的“惠台指示”,加上萧万长、吴伯雄等高层一个接一个来,当着“雨过天晴”的大背景下,中共官员就是再不满,也万万不能做出煞风景之事。所以,即便再怎么感觉不是滋味,也都在规定时辰完成了周末包机首航成功。 关乎两岸融冰与民间经贸正常化的做法,虽然有被赶鸭子上架的不爽,毕竟对大陆也是有好处的。但是,外交休兵与争取国际空间,都触及了北京的国家利益底线,尤其是对马英九就职前大声嚷嚷的“不统、不独、不武”心怀戒心的解放军、外交系统的谋士,纷纷打出警惕马英九是“独台分子”的预防针,就怕中南海作出过分的承诺。 相较于自李登辉之后的这些中华民国总统们对国家利益决策的轻率、盲动,中南海向来慎重其事。无论再怎么对中共有意见的人都必须承认,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今非昔比,在事关重大的国政决策方面,中央政治局的动作越来越小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折冲回旋,令中共高层每每都得“一步三回头”。近期在中央党校的开班仪式上,习近平的讲话中居然能把改革开放的功绩追溯到毛泽东头上,显见矛盾越深,越需要谨慎,哪怕被人指责“保守”、“没新意”也在所不惜。 达致互信 手段可以多样化 就马英九的“非国与国”论,实质的争论还是那一些“老三样”,以两岸关系当前的政治现实,创新不是那么容易的。“非国与国”论与“特别关系”普遍被解读成马英九退回了蒋经国逝世前、李登辉即位早期的大陆政策。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大陆重量级学者如厦门大学陈孔立、郭震远、许世铨等长期研究台湾问题的圈内人都比较“委婉”地批评马政府的某些做法“不切实际”,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指出诸多盲点与困难。 在北京看来,外交休兵和争取国际空间这两个主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与执行上的困惑。但马政府只是一厢情愿的出台“友邦不增、机密预算不涨、不强调国家参与联合国、不主动建交、不墨守一百廿一个外馆数字”等五不消极策略,以此作为台湾不破坏两岸默契的诚意,向北京示好。不过,对北京最在意的统独问题上,不是只字不提,就是避实就虚。 在总统大选前,北京涉台智库不止一次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学者指出,国际空间不是大陆不让步,而是当政权轮替成为一种习惯后,谁能保证国民党之后不会再出现个“台独政权(未必是民进党)”?北京需要的是马政府拿出实际行动,做出反台独的有效努力,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台湾拓展国际空间的成果不被独派撷取,并将其移花接木成“台湾是国家”的国际依据。用嘴巴喊,谁都会,但往往又是最不值钱的,基于独台主义及B型台独的客观假象下,北京在处理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事务上,依然对马政府采取“听其言、观其行”的常用手段,至少是现在,暂时没有让步的可能性。 政策过早漏底 总统高度备受质疑 “非国与国”论回答了两岸不是什么,但至于是什么的肯定句,总统府事后抬出《中华民国宪法》来帮马英九解围,只是越听越糊涂。特别是当台湾主流民意已经认可中华民国与台湾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并自认国家主体的大众心理趋势下,唐突地抛出“台湾和大陆都是地区”的总统谈话,显然很不负责任。 民主转型后的社会,政府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要有调和鼎鼐的智慧与勇气,类似陈水扁泄愤般的肢解蒋介石铜像;未经严谨考证就断定蒋介石是二二八元凶;中正纪念堂正名等都是转型正义中撕裂社会族群的愚蠢做法,都是政治民粹化的恶之花。而留给后人的思考莫过于就重大群体性、富有争议的公共决策凝聚共识后再出台,如果说马英九在处理两蒋与国民党历史遗留问题上的谨慎态度,也适用于这次的“非国与国”论,或许也不会引发那么强烈的社会反响。 对大陆人来说,“非国与国”论很是悦耳动听,因为兜兜转转二十年,终于有一位台湾总统说了句像样的“人话”,这对几乎快看不到国家统一曙光的一部分大陆人具有深刻的心理抚慰意义。然而,与大陆民间的“欢迎”态度针锋相对的是台湾人民对自己的总统随便“信口开河”的愤怒,同时对他耍起不比陈水扁高明到哪里去的“诈骗手段”深恶痛绝。“六三三”政见春梦,恍如隔世,经济、内政上的无奈与郁闷,与对国家安全的忧虑与彷徨出现了叠加效应。即便是接受到善意的北京官方也不会乐见一位没大脑又沉不住气的总统,把底牌过早的漏出来,激起台湾社会强烈的、不必要的反弹。 有些事,注定只能悄悄做,不能大声嚷嚷的。只是这个名叫马英九的老男人是不是真的懂得总统大位对他意味着什么,或者他究竟懂不懂一个称职、合格的总统应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 马英九的两个地区跟一个中国有多远? 马英九日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就两岸关系提出新观点:海峡两岸双方的关系应该不是 “ 两个中国 ” , “ 而是在海峡两岸的双方处于一种特别的关系 ” ,是 “ 地区与地区的关系 ” 。 这就是马英九两岸政策的基本走向。 大家都知道,大陆一贯坚持的主张是:只要承认一个中国,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也常常用“两岸三地”来形容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位置和关系,因此说,“一个国家”论距离“一个中国”应该只有一步之遥。 马英九之所以在此时此刻提出“两个地区”论,这与他在台湾岛内的政治、经济困境有一定的关系,他是急切需要与大陆签署和平协议来为他的赢得分数和民调,他是以抛弃“两国论”提出“两个地区”,其实就是“一个国家”论,来换取大陆与他签署和平协议,使他在两岸关系上有重大突破,换取民意,寻求更高的历史定位。 因此说,尽管马英九的“两个地区”论距大陆提出的“一个中国”还有一步之遥,我们对马英九也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表达出我们的善意。我曾在六月份的《经济上让一步,政治上进一步 --- 写在两岸“两会”谈判恢复前 》一文中提出, 在两会复谈中,我们可以在经济上让一步,甚至于两步,但在政治上即使不能进一步,也必须坚持自己的最底线。“九二共识”由于没有落实在文字上,使得其是否存在都产生很大的不必要争议,我们一定要吸取这样的经验教训。该落实在文字上的原则问题一定要坚持,也许我们通过几次会谈不能做到在文字上达到“一个中国”或“和平统一”的目的,但也要在文字上将“台独”的路堵死,这也是政治上进一步的体现。 现在看来,从“两国论”到“两个地区”论的变化,在政治上已经将“台独”的路堵死,我以为,下一步就是本着胡总书记提出的 “ 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 的 十六字方针来开展对台工作。只要是一个国家就好办,至于是哪个“国家” 就属于 “搁置争议、求同存异” 的问题,而签订和平协议,就是 “建立互信” ,后面我们将迎来 “共创双赢” 的大好局面。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