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魏國安:大陸撤導關鍵在臺灣當局
2009/03/20 08:28:04瀏覽685|回應0|推薦3

   ●臺灣政府多次聲稱要與大陸發展經貿關系,但對於減少對大陸的軍事戒備和敵意卻只字不提,針對大陸的作戰準備絲毫未減


  ●大陸從東南方向撤出或減少導彈的問題,必須要從國家安全需要的大局進行統籌考慮和規劃


  前不久,臺灣一些媒體稱大陸瞄準臺灣的導彈數量,從陳水扁下臺前的1300多枚增加到1500枚,說對臺灣所顯示的善意,大陸不僅沒有表示應有的回應,導彈數量還不減反增,似乎大陸成了部署導彈的主要責任者。筆者不準備對這種毫無根據的鼓噪發表看法,只是想對當前的臺海軍事戰略形勢及導彈問題,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談些看法。


  ■臺軍仍沒有放棄與大陸進行軍事對抗的準備


  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在緩和兩岸關系上做出了許多努力,比如在發展經貿及旅遊、實現兩岸“三通”、促進各階層往來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臺“國防部”本月16日又出爐了“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稱臺軍將徹底揚棄扁當局時代的“先發制人、積極防禦”的攻勢“國防”戰略,這都是十分積極的動向。但我們也不無遺憾地看到,在不少關鍵問題上,特別是在軍事領域,臺當局的努力還沒有啟動。


  首先,臺灣的軍事戰略及軍力拓展無法解除大陸的不安全感。1992年,臺灣當局再次聲稱,臺軍“唯一的作戰對象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對於這個戰略對手的定位至今沒有改變。目前,臺軍已建成全天候、全時域情報偵察預警網絡;計劃在2009年批量生產“雄風-3”導彈,年內部署射程達到800公裏的“雄風-2E”巡航導彈等;積極引進或研制先進的偵察預警裝備;雖然例行的“漢光”軍事演習從以往的每年一次變為了兩年一次,但是其演習的立案想定、作戰對象、演練強度等,仍然使大陸感到了濃郁的火藥味。這都表明,臺軍沒有放慢提高軍事能力、沒有放棄與大陸進行軍事對抗的準備。


  其次,臺島各種矛盾激化的潛在因素嚴重存在。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中,竭力推行“臺獨”路線,將權力發揮到極致。導致其國際活動空間日趨減小,島內經濟停滯不前,失業居高不下,民眾生活質量下降,貪腐弊案層出,致使島內120多個政黨派系爭鬥激烈。在這個百廢待舉的廢墟上,國民黨要讓臺灣重振當年亞洲“四小龍”的雄風談何容易!特別在當前,受到世界金融風暴的影響,失業率已接近7%,藍綠對抗日趨嚴重,在這樣的形勢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政府,大陸怎敢放松自己的戒備?怎能對臺灣有可能出現的社會動蕩視而不見?

  第三,臺灣當局沒有對大陸的友好姿態做出真誠回應。近年來,大陸給了臺灣很多經濟上的優惠和扶持,使其對大陸的累積貿易順差達到了近3000億美元,僅2008年就超過了900億美元。除此之外,大陸對臺還先後制定了多項利民、益民的經濟政策法規。當前,臺灣政府提出了“拼經濟”的口號,多次聲稱要與大陸發展經貿關系,但是對於減少對大陸的軍事戒備和敵意卻只字不提,針對大陸的作戰準備絲毫未減。


  第四,馬英九正在努力做臺灣的“全民領袖”。當時為了滿足贏得大選的需要,2007年5月26日,國民黨通過了黨章修正案,首次將“臺灣”寫入黨章,刪除了“統一”等字眼;獲得執政黨地位後,國民黨為了得到綠營的擁戴,對奉行多年的“一個中國”立場不再提及。


  第五,“臺獨”理念在臺灣有所發展。近十幾年來,在李登輝、陳水扁“臺獨”分子的宣傳影響下,臺灣民眾中的“臺獨”傾向有所發展。這些,都迫使大陸密切關註“臺獨”勢力的活動及發展動向,迫使大陸必須以一定的精力、軍力和資源來有效維護國家安全並防止國家分裂。

 
  ■大陸撤導可能會確定的原則


  作為多年一直關註兩岸和平的學者,我認為,大陸未來從東南方向撤出或減少導彈數量,可能會確定並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有利於促進國家的反獨促統大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國家統一,就必須與“臺獨”勢力進行有理、有利和有節的鬥爭,大陸從東南方向何時撤出或減少導彈數量,減少多少,我想應該都會從維護國家安全、實現國家的統一大業的這個角度進行全面考量。對此,也請對岸的臺灣當局對此進行深入、客觀的換位思考。

  二是有利於臺海的和平與穩定。大陸撤出和減少導彈的時機,必須是在兩岸圍繞同屬———這個根本問題達成基本共識後,在雙方思想理念接近、社會形態秩序穩定、族群對立狀況得到緩解的局面出現後;在軍事上,出現軍事戰略指導轉變、作戰對象不再是對方、兩岸基本不會爆發戰事的情況下,大陸將通過減少或撤出東南方向的導彈,來進一步促進兩岸和平與穩定,而絕不能在各種政治爭端、軍事對立依然嚴重存在的情況下單方做出撤導決策。


  三是有利於對“臺獨”勢力保持軍事震懾和戰略壓力。相信大陸政府和臺灣當局、兩岸民眾都是反對“臺獨”勢力的。“臺獨”勢力雖然在人數比例上極少,但是對其活動能量及影響能力不可低估。只要“臺獨”勢力不放棄分裂祖國的圖謀,不停止分裂活動,我想,大陸導彈就不會徹底撤出,因為從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的全局看,必須對其保持一定的軍事震懾和戰略壓力,以遏制其囂張的氣焰和壓制其分裂國家的行徑。


  四是有利於大陸導彈部隊保持作戰能力。大陸發展導彈武器到今年整整五十年了,迄今已形成了核常兼備、遠中近程並存的戰略威懾和實戰力量。大陸導彈力量發展不僅是針對臺海,更要針對來自大國的軍事威脅和保衛國家的領土、領海、領空不受侵犯。在當前的國際軍事鬥爭形勢下,大陸的導彈力量建設不僅不能削弱,而應隨著世界、周邊軍事戰略形勢對國家安全形成的挑戰及國家利益的拓展而不斷得到加強。大陸從東南方向撤出或減少導彈的問題,必須要從國家安全需要的大局進行統籌考慮和規劃,特別是對於撤多少,撤到哪裏去等問題,都要從國家整體利益的高度、從有利於保持導彈部隊作戰能力的層面進行統一規劃和部署。


  五是盡可能地減少由於部署調整而帶來的軍費開支。導彈部隊作戰部署的調整涉及因素多,特別是在新營區修建、陣地建設、各種庫房構建以及交通、通信設施的開通,還有對於家屬子女的安排等方面,都需要投入一定的經費、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工作。在當前大陸軍費仍然緊張的情況下,需要進行精確計算和規劃設計。

 
  ■幾種情況,大陸可能從臺海撤導


  大陸在什麽時機和條件下從東南方向撤出或減少導彈,筆者認為可能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有可能實施。
  一是美国履行对台湾问题的承诺。美方应切实履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所确定的立场,停止向台湾当局出售先进的进攻性武器,停止官方、军方的正式往来。 2008年10月4日,美国批准了包括“爱国者-3”型导弹系统、攻击直升机、潜射导弹等六项对台军售,数额近65亿美元;在马英九当局的再三努力下,恢复了台美高层军事对话,还磋商举行联合政军战略推演;美国还同意在2008年向台湾实时提供有关大陆导弹部队活动的卫星预警情报,台美还将在2009年内组织军事情报研讨活动等,这些,都是实现大陆撤导目标进程中的不和谐音符。

  一是美國履行對臺灣問題的承諾。美方應切實履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所確定的立場,停止向臺灣當局出售先進的進攻性武器,停止官方、軍方的正式往來。 2008年10月4日,美國批準了包括“愛國者-3”型導彈系統、攻擊直升機、潛射導彈等六項對臺軍售,數額近65億美元;在馬英九當局的再三努力下,恢復了臺美高層軍事對話,還磋商舉行聯合政軍戰略推演;美國還同意在2008年向臺灣實時提供有關大陸導彈部隊活動的衛星預警情報,臺美還將在2009年內組織軍事情報研討活動等,這些,都是實現大陸撤導目標進程中的不和諧音符。


  二是臺灣當局對兩岸和平表現出可信誠意。實現兩岸和平、消除敵對狀態的前提,是必須真正摒棄“臺獨”理念和主張。坦率地講,臺灣當局僅從當前的經濟、經貿、三通這些方面做出努力是不夠的,還應該在同屬理念的確立與引導、社會狀態的安定與穩定、軍事戰略的轉變、進攻性武器裝備的引進與發展這些重大問題上展示更加鮮明的立場,為此做出真誠可信的努力。


  三是島內政治局勢基本穩定,“臺獨”勢力無力影響局勢。要實現這個目標,臺灣當局應積極發展島內經濟,充分利用大陸提供的多項優惠政策和措施,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社會安定和穩定;在已確認的“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理念基礎上,對臺灣各界特別是綠營民眾加大同屬認知宣傳力度,最大限度地增強民族認同感;對極少數“臺獨”分子企圖分裂國家的政治圖謀、特別對貪腐犯罪分子,下大力查清其犯罪事實並將其公之於眾,以凈化社會管理機制,使其失去煽動族群對立的能力和能量。


  四是轉變軍事戰略及軍隊建設指導。在作戰對象上,摒棄“唯一的作戰對象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理念,把打擊國外勢力的侵犯、恐怖主義和分裂勢力作為作戰對象;在軍隊建設指導上,把重點放在搞好自身的“安全防衛”能力建設中;在軍隊職能確立上,以維護好社會安定和秩序,保護百姓利益不受侵犯作為軍隊的根本使命任務;在對外軍事交流上,放棄謀求與西方大國建立軍事聯盟的努力,形成獨立自主的軍事力量體系。


  五是停止以大陸為作戰對象的建設和運用活動。放棄從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購買先進武器裝備的行動,停止研制射程在300公裏以上的進攻性武器,這種動作只會引發對岸進一步發展相應的軍備;把資金用於改善島內人民生活和提高臺軍官兵的生活待遇上;不再組織針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作戰訓練和軍事演習,因為這是沒有必要的無功作業;盡快清理臺軍高級軍官中以往安插的“臺獨”分子,消除可能引發兩岸軍事對立的基礎和隱患。


  綜上所述,撤出或減少導彈的關鍵並不在大陸而在臺灣當局。只要臺灣當局在以上方面做出切實努力,那麽,距離實現胡錦濤主席在《告臺灣同胞書》中提出的“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框架”的目標就不遠了。▲(作者是某研究院研究員,軍事戰略專家。)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xndlai&aid=276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