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17 05:30:23瀏覽444|回應0|推薦0 | |
【聯合報╱孫振義/政大地政學系副教授、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副秘書長(台北市)】2014.12.17 02:27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134675.shtml 隨著國際燃料成本下降,台電今年難得一見地出現盈餘,近期政府正積極地評估計算著,企圖訂定出電價回饋方案,以便還利於民。雖然,此舉將讓用電戶每年可拿回數百元不等的回饋金額,然而,筆者確認為此番「小確幸降價,救不了國、也救不了家」!
「挪威國家石油」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銷售商之一,也是歐洲大陸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商。然而,挪威為了保護環境,對汽油徵收很高的燃油稅,稅額甚至達到汽油價格的百分之六十,試圖用「以價制量」的方式壓抑自家國內的石油使用量。反觀,能源自主率不到百分之五的台灣,絕大部分的能源仰賴進口,國內的油價隨國際油價波動,國內的發電成本亦隨著購得之燃料成本而搖擺。
長久之計,台灣應當積極提升自主能源比率為佳。在低油價、低電價、低水價的環境下,全世界在推動節能、節水、減碳與替代能源上,都相對沒有誘因,也讓各式綠能產業發展蒙上陰影!今年十一月的時代雜誌即有報導指出,低油價環境,儼然造成消費者對於油電車的採購意願低落。或許就其他能源自主率高的國家來說,油價與發電燃料價格波動尚堪承受,但對於台灣而言,簡直就是將經濟繫命於載沉載浮的漂流木上。
在低油價、低燃料價格的時代,國家整體在能源使用的負擔上減輕許多,若能夠趁著此番所衍生之價差盈餘,轉而積極投入綠色能源、再生能源的研發與擴充,那麼,比起僅能分回的那數百元現金,其所發展出的能源政策與能源布局,或許更能夠為百姓的未來增添幾分保障。
筆者建議,若國內電費、油價降低至一定門檻之後,應可有更遠慮的思維。例如,將部分降價額度併入「能源研究發展基金」,以加速台灣能源開發技術之研究發展及替代能源之研究。同時,政府應更積極地盤點各式增加綠能發電之潛力,例如:於高架道路、捷運上空或公有建築物屋頂架設太陽能發電設備、設置溫泉區的地熱發電系統、興建離岸型風力發電系統、添購油電混合公車、投入研發黑潮發電系統、配合農業發展生質能等。在此種綠能產業低迷時期,政府不但可以用更低廉價格擴大能源自給率,還能在經濟上倒扶產業一把,以擴大內需的方式幫相關企業度過寒冬。
對人民而言,直接得到降價的回饋最實際不過!然而,若細細推敲後便能明白,此種小確幸降價確實救不了國、也救不了家。唯有政府更高瞻遠矚的能源布局與思維,把這些盈餘積極投入能源發展,將來才能夠帶領台灣度過下一波的能源危機!否則,此時的短期降價,卻像是變了相的「寅食卯糧」罷了!
延伸閱讀:「油電價降不降? 鄭崇華:盈餘轉環保支出」 唉...鄭崇華、張忠謀,一樣企業家,想法不一樣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