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建立城市自信 打造台灣「畢爾包」【聯合報 2014.11.28】
2014/11/28 06:54:04瀏覽435|回應0|推薦0

【聯合報╱孫振義/政治大學地政系副教授(台北市)】2014.11.28


一座好的城市,需要同時具備良好的「城市環境」與高素質的「居民」。然而,唯有先擁有高素質的環境,城市才有可能吸引良好的市民入住。因此,若市府團隊能堅持遠見,持續不斷地建設城市環境,能促成好城市的生活光景。

西班牙的畢爾包,一個興起於十四世紀城市,經過了幾世紀的發展與興衰,在廿世紀初期甚至還飽受戰火摧殘。爾後,基於豐富的水力資源和良好的水運條件,使畢爾包成為西班牙最大鋼鐵工業基地之一,整體工業蓬勃發展、風光一時,但究竟抵擋不了國際的廉價勞力趨勢,導致產業外移、日漸衰敗。

峰迴路轉的是,一九九七年該城市前瞻性地聘任了普利茲克獎得主法蘭克蓋瑞建築師,打造了古根漢美術館,遂扭轉乾坤、並引領了新一波的城市轉型,終成就了今日具觀光特色的畢爾包城市風貌。

若有機會造訪畢爾包,吸引目光的,除了古根漢美術館絢麗造型外,更有數座名家設計的美麗橋梁,在畢爾包河畔譜出水岸城市舞曲。再加上瀰漫在舊城區的故有城市風味,促使畢爾包升級為頗具品味的國際城市。

反觀台灣的台中市,這個台灣中部的大城,沒有台北都會區的政治中心與金融商業的優勢,亦無高雄重工業大鎮的經濟支撐。長久以來,位屬於台灣西部平原起始地帶的台中,過去便以農業為主。夾在北高兩直轄市之間的台中,始終掙扎地保有著其競爭優勢。

直到一九六○年代,台灣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台中港、台中工業區、台中加工出口區等設立,以及中山高速公路的通車,促使中小型工廠在台中、彰化一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也帶動了台中的整體工業發展。

隨著台灣高鐵通車、中部科學園區、豐洲科技工業園區、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園區等重大工程的陸續完成,以及水湳經貿生態園區建設的啟動,過去輕工業為主的台中,正式轉向高科技產業發展,形成了一個中台灣六百萬人口的都會區。

然而,縱使擁有穩定的產業基礎、舒適的氣候環境、適量的人口密度,然而,沒捷運、首都光環及其他重大建設加持的台中,始終僅能以台灣二線城市自居,其與當年的畢爾包一樣,亟需一個轉型為「自信城市」的契機!

今日的台中,隨時能見觀光客愜意地在「一中街」啃雞排、喝珍珠奶茶,隨後續攤「逢甲夜市」大啖大腸包小腸;假日,市民攜著孩童在「市民廣場」大草地上奔跑、放風箏,抑或在富文化氣質的「草悟道」漫步,逛到「國立美術館」欣賞畫作藝品。

若想雅痞一點,可以搭乘BRT到東海大學拜訪「路思義教堂」,然後繞道國際街的精品小店尋寶,午後到「秋紅谷」賞那一葉楓色,再踏著七期重劃區的古典建築街景,至「國家歌劇院」看戲、賞建築光雕。這便是「一線城市」的生活光景!

在年底九合一選舉的硝煙味中,或許上述的一切美好會被暫停記憶。然而,看到台中過去持續地朝向文化、藝術與宜居城市邁進的努力,相信選後雨過天晴,屬於台中的明天一定能如畢爾包般,更美好、更有自信!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stinsun&aid=1938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