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91218 臺灣未來住宅政策的可能性
2019/12/18 23:44:11瀏覽922|回應0|推薦0
臺灣未來住宅政策的可能性


孫振義 /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筆者看完此次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內容雖稍有唇槍舌戰,但卻未見針對許多關鍵問題提出政策與觀點,尤甚可惜。其實,無論最終由誰脫穎而出,人民亟需下一任總統推行的重要政策眾多,其中,關乎民眾「房事」的住宅政策,更是不能再等!是以,筆者拋磚引玉提出諸點淺見,或可供各界參酌。


一、多元社會住宅政策


蔡政府原先規劃的8年(106至113年)興辦20萬戶社會住宅政策,在時程上恐要延宕,在實踐上也需調整作法。相較於政府興建社會住宅所存在的土地取得困難、建設經費龐大、管理與修繕負荷繁瑣沈重,以較務實的「多元社宅政策」執行,透過政府興建、公有地參與開發案分回(如都市更新、捷運聯合開發)、外加「包租代管」(預計共計8萬戶),估計終也能達標。


二、住社宅也存頭期款


無論是青年還是弱勢族群,舉凡一定收入線以上的社會宅入住者,政府可規劃將原折扣金額代為轉存,透過多年代存幫住戶積累未來購屋的頭期款或子女教育基金。社會住宅政策因興建與土地取得不易,故可救急、不宜救久!唯有讓民眾住社宅也存頭期款,方能夠裨益入住社會住宅民眾有機會購屋、脫貧,也能讓有限的社會住宅資源提供給更需要的對象。


三、補貼租金強化社福


對於許多弱勢族群而言,租金補貼政策不但可以避免集中安置的標籤化問題,更可輔以全方位策略,以結合社會福利與社區照顧關懷等政策,妥善施行政府對於弱勢民眾的關照。相較於光是興建成本(不計土地成本)每戶上則數百萬公帑的投入,適居、適所、不脫社會群體環境的租金補貼居住安排,比高成本入住社宅的集中安置方式,更可彰顯居住正義。


四、理性推動都市更新


為了加速都市危險與老舊建築改建,無論執行「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或是推廣「都市更新條例」,近年來中央與地方政府都不辭餘力。然而,自2015以來,房屋移轉數量逐年回溫增加,開發商眼見雨過天晴之態,紛紛磨刀霍霍購地準備大顯身手。然而,屆時成屋與預售屋供給數量大增是否衝擊房價雖是未定之數,但若房市不如預期,則建商投資成敗盈虧雖得自負責任,而被政府鼓舞參與都市更新或危老改建的民眾卻會哀怨政府。是以,建議政府切莫躁進,仍須以理性推動都市更新與危老改建為宜。


五、逐步完成漲價歸公


談到「居住正義」,其主要訴求仍是讓百姓買得起、租得起房子為基礎,政府除了致力於增加人民收入之外,若要穩定房地產價格,逐步讓房地買賣收益漲價歸公是唯一關鍵。雖說「房地合一稅」可以抑制短期投資炒作房價,但是對於長期投資客卻不甚奏效。若能夠制訂法令,讓房地買賣收益透過20至30年期間逐年增加稅率至60%(例如每兩年增加2%),則可緩慢地逐漸讓住宅不再具備投資價值,而是人民安居樂業的棲身之所。


臺灣每每遇到大選,「居住正義」口號就被喊得半天響亮,然而,有效政策被落實時卻會遇到重重阻礙。不過,治大國若烹小鮮,欲實現「居住正義」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政府唯有出手恰到好處,美好的理想方得以實現。至於在不久的將來,臺灣可否能同時備具施政契機與執政智者,令人拭目以待。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stinsun&aid=13130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