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8/30 10:59:04瀏覽133|回應3|推薦2 | |
如題,真好看。 昨天無意中在youtube點到,今早起身早課畢,念完3遍楞嚴咒、5遍大悲咒等,繼續欣賞這部電影,陷入40年前在家裡看到的《弘一大師傳》(陳慧劍著)回憶裡,我的姐姐怕是匪書,看完藏在衣櫃的深處。對傳記裡的印象是斷食和夏丐尊先生的友誼,至於弘公持律甚嚴,彼時不懂。 辛苦的母親做工,從不曾向我要一分工資,18歲邊考邊工作,我的薪資習慣交給母親分配。這個觀念很容易,家裡的事由母親做主,薪水自然要交給母親,需用錢,朝鐵盒子下裡拿就是。這輩子,我從不缺錢,盒子下壓的錢儘夠我用,就像現在威威國考沒有收入,我也不使他缺錢,讓他有志氣有信心,再接再厲。 這是很簡單的想法,婚後就想買房,想給母親屬於自己的房。我與母親感情深厚,希望能滿母親的願。看著電影,又跌到先父的愛國心裡,我公職30年,就是服務,少有記功嘉獎拿甲等考績的心,那不屬於我的事,覺得食祿於民,兩袖清風很正常,有災有難,捐錢紓困第一。 所以弘一法師做的事,讓我熱淚盈眶,覺得自然應當,盡一己之力應該做的事。「悲欣交集」四字,是弘一大師的臨終語,在《楞嚴經》裡讀到了。書法,嗯,金剛經裡的字,每一筆都是慢慢慢,很難想像吧?蘊藉著書寫者的全副精力神,一如文字所引「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 學佛貴在印心,用來確定自己有沒有走偏。目前楞嚴咒日念 7遍,以 3+3+1的方式,盡可能在 16點以前念畢,最遲不過19點。回向文很奇妙,本來都回向給先母,有一天上班騎車念佛號,回向文成為「願以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願法喜充滿、慈悲利他。」就成習慣了。因係天外飛來一筆,就由著去吧。 最近比較奇妙的是 7 /17威威公職考時,容易緊張的我,持《佛說阿彌陀經》回向,一天最多 24部,3部一起身,國考 5天,天氣晴朗,適合騎1小時車到考場。據威威說,剛到考場第一節很緊張急躁,坐定後,接著就能平靜書寫。在家的我,則是出聲念經到氣音念,百部以上回向,緩解自己的緊張。 這部電影讓我不斷回想和弘一大師的連結,「長亭外、古道邊」這首〈送別〉非常熟悉?這是我們小學學習的歌,現在50幾歲了,仍能沈浸其中,經典啊。我的父親投筆從戎,弘一大師學佛救國,中國的苦難,其實成就了很多人很有意義的人生。(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 是一種人生重疊吧?我雖沒有弘一大師或父親的高度,但在我的生命裡,偶爾交疊,在觀影時,常飽含淚水,感恩佛法加被。愛是什麼?弘一大師對愛妻的回答「愛是慈悲」(這是方便的說法)。昨天讀宣化上人的《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原來觀世音菩薩已知道「失念」對人的影響(我的母親水腦症失智),一天5遍《大悲咒》,昨天笑向姐姐說,我有母親水腦症的基因,開始念《大悲咒》了。 很棒的影片,推荐。 凌怡 1090830 註:學佛貴在持續不斷,綿密不絕的念。目前持續45天的早課是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及心經;持續18天7遍楞嚴咒。之於定力不夠的我來說,持續不斷是我的功課。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