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談太極拳「見力棄力」、「蓄勁」和「發勁」的連帶關係
2014/09/20 09:25:39瀏覽2106|回應0|推薦0

談談太極拳「見力棄力」、「蓄勁」和「發勁」的連帶關係(103/09/19)鄭無極

引言:太極拳乃重其義、不重招式之拳術,亦即太極拳主在練出「上身鬆靈、下盤沉穩」柔中寓剛之太極結構體,付之於實戰應用上,自然能表現出「不頂不抗」、「見力棄力」、「沾黏連隨」、「繞圓出方」、「綿裡藏針」、「順勢借力」、「力由地起」等太極特殊技巧,並不須特別熟練一些太極招式才能具備防身之功用;所謂:「拳到無心方為奇」,太極拳乃高級武術,倘若仍執著在招式的運用上,心也就無法自由流動;因此,太極拳一旦能練到自由自在的「接勁」層次,一切的攻防只要稍加指點即能得心應手、應用自如也。而「見力棄力」、「蓄勁」和「發勁」三者乃接敵瞬間成敗之關鍵,因之特別逐一說明解析,希望對有緣的同道能有所啟發。

本文:

見力棄力:雙方對峙之際,一旦接戰一方真正出蠻力硬推(非試探性),另一方即可透過觸身之部位或全身再放鬆一下,一方面吃下對方的力道到腳底,以增加我反擊之力道,另方面讓對方瞬間失去著力點而造成身體的不平衡,以創造出一段「不受力的空間」,期使自己雙腳重心的變換與腰胯的旋轉走化進行得更順暢,進而有助順勢借力的發勁,而這也就是前人所謂「當感受不到對方的力量,也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之時,就是最佳的發勁時機」之來由。

蓄勁的作用:蓄勁主在增加腳掌壓地的重量,期使身體這個彈簧體產生上下壓縮的彈簧力。

發勁的原理:拳架日復一日的精進修煉,身體逐漸鬆沉,重心同時下降,使得下盤漸漸穩固,腳掌壓地的重量也陸續增加;而發勁就是利用腳掌壓地的反作用力,通過重心的移動與腰胯的旋轉傳力,發放給對方,而用與對手接觸的身體某部位或手臂,都只是媒介,並不主動用力去推或拉人(這就是強調太極不動手的原因)。

如何訓練蓄勁與發勁:初級階段,因身體尚未鬆沉,感受不到腳掌壓地的重量,也就產生不了反作用力,因此,要想發勁,就要通過有意識地將重心腳往下一踩(產生反作用力),再往前或往後撐移動重心並同時扭動腰胯,而拿人或推人的手臂只要隨著身體的移動順勢甩出即可;進階時,要想蓄勁,就要以意念點放一下「鬆肩」和「尾閭下沉」,期使身體的重量能往下鬆沉產生壓地的反作用力,而後再往前或往後撐即可;功力再精進一些時,蓄勁就只是以意念點放一下鬆腰或全身從肩膀到腰再鬆一次即可。

三者之關係:雙方對推時,「見力棄力」做得好,「蓄勁」和「發勁」自然也就得心應手;不過在訓練、表演或示範時,也許會被強調這是發勁前卸掉對方攻擊力道來增加自身反擊力道的一種蓄勁,但在實戰應用上,「見力棄力」其最主要的目的則是破壞對方的平衡,進而開創一段「不受力的空間」,期有助順勢借力之「發勁」得以發揮事半功倍之效果,至於「蓄勁」則是「發勁」前自然之過程,並不特別強調其重要性。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ttaigi&aid=1741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