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1/10 14:11:37瀏覽866|回應0|推薦0 | |
太極實戰探討( 日前有位學員問:「太極對敵時是採用何種姿勢?」我當時因正在上初級班的課,所以只簡單回答了一句:「自然站立」,不過看那學員臉上的表情,好像似乎能了然於心,畢竟他已跟了我十年,而且之前也學過一些武術,因此多少也應該知道太極<不重招式,鬆就是最佳的應變動作>的道理,細節容後再說;之前雖曾寫過幾篇太極實戰特性的文章,不過總覺得還是未能撥開這層迷霧,讓大家知所依循,所以想再針對太極拳在武術或實戰上的問題,就自己的認知深入剖析一下,希望對武術有興趣的太極愛好者都能得到些啟示才好。 1太極在武術上到底可以練到甚麼?武學境界的高低最終是由內功高低來決定(初時,基本功和技法為主;中級,技法與內功並重;高級,武功的長進與否完全由內功的進境快慢來決定),太極是內家拳也是氣功,所以修煉的當然是內功,而所謂內功以個人的認知就是「下盤的功夫」,即「上身鬆靈、下盤沉穩」的太極結構體,只要能練出這個<柔中寓剛>的結構體,自然也就具備了「敏銳的感知力與重量貼附的黏逼力」、「螺旋似弧形運動的身形移轉」、「不頂不抗、見力棄力的本能走化反應」以及「力由地起節節貫串的爆發力」等意到勁到的絕世武功。 2太極的技擊原則:太極拳是一種以靜制動、以守為攻、以退為進、不頂不抗、以柔克剛的拳術;又因重視下盤功夫的修煉,上身鬆柔靈活,一切動力起源於下盤(即力由地起),一旦對方攻來,一搭上手即黏住不放,捨己從人,不丟不頂,順對方進攻的方向,以弧形動作化開對方勁力,借力打力,發揮「 3太極的武學境界:一句話就可概括:「凝神斂氣,以意擊人」,所謂:「凝神斂氣」就是精神高度集中,斂氣入骨,氣沉丹田,身體猶如一張拉滿的弓,但神清意定,不驚不怯,周身圓活,不僵不滯,一旦出招,則意之所至,勁力順達,內勁併發,可予對手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以意擊人」則反應極為敏銳,心念甫動而拳腳已發,力發如箭,起落無形,招無定式,隨心所欲,這樣才能左右逢源,連續催勁,起如電光,落如驚雷,擊強敵於瞬間;但「凝神斂氣」是「以意擊人」的必要前提,倘若做不到「凝神斂氣」,所謂「以意擊人」只不過是一句空話。 太極拳就如同意拳的要訣:「以形為意,以意為形,形隨意轉,意自形生,力由意發,式隨意從。」可以說:「拳無定法,招無定式,練時有定式,擊人無定式」,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意」的自由發揮,固定招式並不能體現最高層次的武學,只有「招無定式」可以,而「招無定式」實際上就是隨心所欲,幻化無方,它是「以意擊人」的外在標誌。 4對敵姿勢與應敵準備:關於太極拳的起手式,楊澄甫先生曾說:「在此時,精神內固,氣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造作,守我之靜,以待敵人之動;然人每於此姿勢容易忽略,不知無論練法、用法,俱不得脫此。」一旦應敵,高手們通常並不忙於率先出擊,而是大多先取守勢,在作好防守姿態的同時,也已完成了凝神斂氣的功夫,這個過程極為短暫,甚至在遭遇突擊的一剎那間,就可以完成由積蓄能量(凝神斂氣)到發放能量(發勁擊人)的全部過程,這端視平時的訓練水平而定。至於對敵姿勢,其實也是沒有固定的,比照詠春或拳擊的前後腳自然站立或空手道、跆拳道拉大弓步姿勢甚或馬步站樁姿勢等均無不可,唯雙腳步幅應視功力高低調整,以使腳能有重量壓地之感為主,期有助快速身形移動;而待敵手勢部分,亦沒特別要求,仿照上述拳術做法亦無不可;不過依個人的經驗,倘手臂自然放鬆垂下,有時反而能放鬆敵人戒心,並有助手臂隨身形移轉快速彈抖出擊,也不失是一種「引敵入甕」的手法。 5接敵瞬間的作法:敵人攻來之時,依其來勢瞬間向左或向右繞步躲閃,並乘機出手擊打(半招化半招打);或順勢盪手沾黏,一旦讓出其攻擊路徑之同時造成對方之不平衡,即可順勢借力反擊(甚至可手腳併用);或對手在連續出擊之時,亦可透過螺旋身形運轉,消解對方的攻勢,進而借力使力使其跌出。 結語:習武者在平時練功時,應時時牢記「凝神斂氣、以意擊人」這八個字,不求招快,不求力蠻,長期確遵<鬆沉圓整、靜慢自然>與<腰胯帶動四肢>之要求練拳,功夫到家,自然就能練到「意」與「勁」融而為一;對敵時,意念甫動,勁已發出,勁隨意走,跌人於無形,不致有花拳繡腿之譏。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