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24 15:39:40瀏覽377|回應0|推薦1 | |
老子云:「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善於做將帥的,不僅不能表現勇武,有的時候,還要表現柔弱,孫子說:「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善於作戰的,不輕易發怒,一怒則失去智慮;善於克敵制勝的,不和敵爭,因爭勝趨利乃為將之大忌,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亦即「伐兵」是在用計謀、用外交失敗之後,不得已才用的;這「不武」、「不怒」、「不與」,就是不和人爭勝鬪氣的修為與道德。這「為之下」,則是謙虛待人居人之下,別人自然樂於為你所用,誠所謂:「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也。 太極拳的思想根源是「道德經」,而道德經主張「自然無為」、「柔弱不爭」、「謙卑就下」,所以太極拳在武術運用上,自然是「以靜制動」、「後發先制」、「順勢而發」,因在情理上,先動較理虧且容易樹敵,在攻防上,容易產生破綻且較費力,予人可乘之機;而功力練到暗勁之人,其外在形象給人的感覺則是待人謙和,毫無盛氣凌人之勢,亦不會動輒炫耀武功,恃技欺人,甚至會深藏不露,混同常人;何能如此,其關鍵就在「鬆靜慢勻」四字,祇要有緣的同道,能堅忍不拔長期的鍛煉,相信,就能改善體質、修養心性、變化氣質。 古人云:「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其攫鳥噬人的法術;猶如本門太極拳盤拳時之形象,含蓄內歛,卻蘊涵玄機般。故為人處事上,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呈,才有任重道遠的力量,所謂「藏巧於拙,用晦而明」,這便是表面裝著糊塗愚笨,實則心理清楚明白。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