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大後才知有三問:疑問、提問和激問(二)
2009/01/13 10:15:24瀏覽14567|回應1|推薦31

二、            提問句:

所謂「提問」,我們第一個聯想就是老師了。老師上課時「提」出一個「問」題,然後就會抽台下發抖的我們回答。這種「有問有答」,以問句提起下文的方式就是「提問」。

這種情況其實最常發生,只要上課發個呆、不小心打個瞌睡、偷偷傳個紙條就會成為老師「提問」的對象。我們日常生活買賣交易也是提問—「蘋果一斤多少錢?」「要搭配套餐嗎?」「要大可還是小可?去冰?還是半糖?」。另外,每次考試回家後父母也會來個「這次考幾分?」這種令人進退兩難的「提問」。

在古典詩文中,這種自問自答的提問句也不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東晉陶淵明歸隱山林後,用來表明心跡的〈飲酒〉詩了,陶淵明雖過著躬耕自給,頗為辛苦的生活,卻能夠感受「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平靜,如此不受世俗干擾,安貧樂道的境界實在令人好奇,於是便有人發出「問君何能爾」的疑惑,陶淵明以一句「心遠地自偏」點出「境隨心轉」的應世法則,頗有哲思。

莊子在〈庖丁解牛〉的寓言裡,也使用了「提問法」的寫作方式。在文章中作者安排庖丁為文惠君(梁惠王)解牛,當文惠君看到庖丁支解牛隻的過程如此精妙,不禁發出「技何至此乎?」的疑問,而後莊子以庖丁從「所見無非牛者」的「初段班」,到「十九年後,刀刃若新發於硎」的「殺手級」過程,點出養生之道和處世哲學就在於「順其自然」。

西漢賈誼〈過秦論〉寫得極為精彩,他先將秦朝成功的過程一一鋪陳:我們看到了秦兵所向無敵,當秦人開關延敵時,竟讓那準備已久的百萬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而秦「無亡矢遺鏃之費」,卻讓「天下諸侯已困矣」。秦之強大,在賈誼筆下,自是不言可喻。

秦始皇為了建立功業不惜焚書坑儒、收天下兵器鑄為金人十二,還自命為「始皇」以期後代能無盡延續;沒想到龐大的帝國最後竟敗在只是佃農出身、拿著鋤頭便起來革命的陳涉手上,勝負的轉折,令讀者也感到萬分嘆息。

賈誼在文章最後用了提問法作結—「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而這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不僅點出秦朝亡國的主因,具有畫龍點睛之效;更是賈誼藉由〈過秦論〉來提醒漢文帝施行仁政的最大目的。

三、            激問句:

所謂「激問」,就是用來「激」發思考的「問」句。說話、寫文章時,語氣從平敘轉為詢問,此種方式通常只為激使對方反省,答案常在問題的反面。一言以蔽之,激問就是「明知故問」。因而,判斷的關鍵就是常有「安、乃、豈」這些表示「難道」字詞出現。

「激問」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都帶點令人緊張的氛圍。像是小明總是遲交作業,老師會生氣地說:「你這樣做對嗎?」小美房間一團亂,媽媽每次幫她收拾總是滿腔怒氣,最後忍不住大罵道:「我是妳的菲傭嗎?」爸爸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沒有關心卻只得到怨懟,爸爸難過地說:「我每天辛苦工作,難道只為了我自己嗎?」

這時候同學們一定要痛加反省,承諾改過,誓言進取;千萬不要把「激問」當「提問」,一旦回答「對」,可會立刻進入十八層地獄,永不得超生。

在古文中,「激問」反而是作家們最擅長的寫作手法,行文到最後,一定會來一組激問句?藉此來激使讀者思考,達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效果。

例如寫〈岳陽樓記〉的范仲淹,在文章中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表達自己宏大的胸襟和抱負,又以「雨悲」和「晴喜」說明應當要超脫外在事物,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他期望像古代的仁人志士般有所作為,文章最末以「微斯人,吾誰與歸?」作結,表達他對古聖先賢的嚮往,也激發讀者對古仁人志士的認同。

又如《詩經》〈蓼莪〉篇,描述孤兒失去父母的悲痛,讀來令人為之鼻酸。其中孝子「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沒有父親我要依靠誰呢?沒有母親我要依靠誰呢?)一句,簡單而深刻地道盡了失去父母者的哀傷,更激發我們要珍惜天倫之樂的共鳴。

 

連橫在〈臺灣通史序〉中,以「是臺灣三百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後人,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強調歷史最國家民族的重要性,也表明自己矢志撰寫《臺灣通史》的責無旁貸。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iajiateacher&aid=2548771

 回應文章

pc9656439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
2009/01/13 21:28

這讓我想到最近有一句很有名的激問句:

「老師在講你有沒有在聽啊?--沒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