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15 00:36:30瀏覽5747|回應5|推薦72 | |
距北京市中心約50公里的昌平區天壽山下,躺著明朝十六位皇帝中的十三人,通稱明十三陵。除了太祖朱元璋葬於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之外,代宗朱祁鈺,在哥哥英宗祁鎮於土木堡之變被俘後登基,後來英宗被釋回,指弟弟篡位,把祁鈺害死後,不許他葬在皇陵。十三陵以成祖所建的長陵規模最大,嘉靖、萬曆兩帝生前所築的永陵、定陵亦頗可觀;其他多為死後所建,受工期所限較為實簡;亡國之君思宗由檢,則以妃子墓穴改建,非正式皇陵。 十三陵位於天壽山下盆地 定陵是1950年代,經中共國務院批准,至今唯一開挖的明皇陵,起出豐碩的考古材料,同時引發不小的批評聲浪。特別是開挖後不到十年,文化大革命爆發,當時已闢為博物館的定陵,遭到嚴重破壞,連帝后的骨架子,都被紅衛兵拖出曝曬,一把火燒光。為保護文物,現今地宮內展示的都是仿製品,真蹟另覓安全處所保存。 入口處的「神功聖德碑」 龍爪槐 水龍頭 雄踞封土之上,彰顯帝王之氣的兩株鹿角柏之一 開挖初期發現的隧道門和磚隧道,然未有突破 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曆)及其妻妾的合葬陵。神宗十歲登基,在位48年,是明朝任期最長,也最懶惰的皇帝。萬曆初年有名臣張居正輔佐,力行改革,朝政還算井井有條。張居正死後,朱翊鈞閉門不出,三十年未上朝,政務廢弛,國勢日衰。後期官員大都不知皇帝長相;只有不時龍威大發,由內廷抬出杖責而死的屍首時,群臣方知老闆還在世上。 對今世了無興致的神宗,倒十分在意來生。定陵早在他22歲時起造,六年完工,再三十年才用上。陵門入口設有碑亭(清兵入關時拆毀),記功碑上卻無文字。有人說是因神宗懶散,無功績可述。然而十三陵中,僅成祖朱棣的功碑有碑文,其他俱無;因此也有人說,功績寫多寫少都不妥,免得眾皇帝互爭長短,乾脆全省下。 地面宮室仿紫禁城佈置,中央高大的寶城置有墓碑。但最富神秘色彩的,莫過於深入地下近三十公尺(約十層樓)的墓穴,稱為地宮。前所謂開挖發掘,主要指地宮而言。為防止盜墓,地宮的位置徹底保密,開挖將近一年,才偶然發現入口。如果是盜墓,接下來就簡單,但考古學家不能這麼粗魯;小心翼翼卸下金剛牆上的石磚,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撬開厚重的石製墓門,才得以進入縱深87米,共五座石殿組成的墓室。 神宗暨后妃的棺槨在後殿正中,起出陪葬物品四千餘件。屍骨如前述,後來被指為封建地主階級的總頭目,燒成了灰。但據說神宗葬姿側臥蜷曲,有人說是駝背,有說與風水星相有關、所謂北斗七星式;也有人說,因為神宗是虔誠的佛教徒,採佛祖涅槃之姿。可惜屍骨灰飛煙滅,後人只能憑開挖當年的記錄來揣摩想像了。 大明神宗顯皇帝之陵 在此發現指路石,指向石隧道及金剛牆 梯形開口係金剛牆所在 金剛牆是墓室入口最堅實的屏障 金剛牆後的穿堂 厚重的銅門 帝后棺槨及寶箱 萬曆帝寶座,萬一那天起床用得上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