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1/28 12:00:00瀏覽1233|回應1|推薦36 | ||
雖然覺得只是老生常談的標題黨新瓶舊酒,畢竟與本行相關,仍然拜讀一番。因為懶得找原文,以下發言純屬個人見解。 首先,軟體工程師「生產力」差異果然很大,可以溯及這個行業伊始。其實需要技能的工作多少有此現象,有人借用所謂 80/20 法則,說 80% 的工作是由 20% 的人完成。軟體業也許稍微極端一點,達到 90/10,接近這篇報導提到的數字,只是倒過來看。「幽靈工程師」儘管難聽,卻真實存在;倘若的確毫無貢獻,自然應屬汰除之列。 文中的生產力分析模型,屬於軟體工程範疇,目的在提升品質,而「人」是品質的重要環節。不過乍看之下大為懷疑,因為提及一堆業界巨頭,套用這個模型,每年要損失多少多少個億云云。我的第一個疑問是,咦,這些公司會願意提供程式碼給他分析嗎? 答案綜合新聞頭尾,原來是「來自數百家公司超過 5 萬名工程師的 Java 程式碼」,猜想是 Java 比較易於反組譯進行分析吧!如此必定有取樣偏差,因為很多系統核心大量採用 C/C++ 或其他編譯語言,而這部份是公司資產、智慧財產權,等閒不會給人看。隨便拿那個百分比,直接套在微軟、估狗頭上,恐怕只是因為他們市值高,算出來的金額嚇人罷了。 至於文中提到的幾個生產力指標,恰好落入幾年前我的舊文「程式匠雜談一二」裡頭,「如何替軟體工程師打考績」一段提到的迷思。我覺得一篇軟體工程的論文,眼界應該不止於此,多半是寫新聞或做簡報的人,特意挑些淺顯易懂的例子,吸引眼球而已。 像是「每月只更新程式碼不到三次」、「僅進行微不足道的修改,例如編輯一行或一個字元」,其實要看實際效果如何。以我自己常做的抓蟲診斷為例,有時候花上幾天功夫找毛病,又花上幾天功夫實驗不同對策並評估優劣,最終解決方案,可能真的只改一行而已。然而效能翻倍,而過程中寫下的幾百行「假設工程」,卻只能自己收藏,不會放進正式產品。要是照更新次數或幅度打考績,我大概也算「幽靈工程師」了。 總之,其結論或許若合符節,但模型本身有可精進之處,而實際運作,應該也不只新聞提到的那幾點。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