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26 09:00:40瀏覽1006|回應14|推薦63 | |
在大兒子那裡的時候﹐看他忙進忙出的﹐我不免「善意」勸他﹕你別把自己搞的那麼忙碌嘛﹗ 「But, it is fun!」是他的回答。 我以前每聽到他說fun這個字﹐就皺眉﹐直覺就把它與不好的嗜好聯想在一起。 可是﹐fun(有趣有味)難道不應該是我們生活的動力之一﹖否則﹐只是受責任驅策而行事﹐是多麼乏味啊﹗ 老大常覺得他是蒙神厚恩的人﹐覺得自己很豐足﹐有必要與人分享。越分享﹐似乎資源就越湧入﹐他的生命顯出一個良性循環﹐所以他常有喜樂﹐精力充沛。 目睹大兒子對生活的處理﹐我這才明白﹐他雖然用fun這個字﹐但他真正要表達的是joy 。 「I feel joyful to do this or that!」 而我有多久沒有那樣興高采烈的心態了﹖ 從他那裡回來以後﹐開始思索﹐為什麼我的生活這麼乏善可陳﹖ 癥結與年紀無涉。 我發現自己面對一些活動或事情﹐首先就覺得那會很麻煩﹐會耗去不少時間、精力﹐於是在未參與或處理之前﹐ 就先退縮排拒了。然而糟的是﹐那些時間到頭來也未必有更好的使用。 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態﹖ 挖掘下去﹐赫然意識到這態度乃是源自窮乏心思(sense of poverty)﹔而這樣的心思其實是很得罪神的﹐因為主耶穌曾說過﹐祂來了是要叫祂的羊得生命﹐而且得的更豐盛。 頭腦雖知道這個真理﹐但受貧窮心思主導而活出來的樣式卻與主的應許背道而馳。 自以為資源不足﹐於是就更加保留﹐不敢使用。越不用﹐就越覺鏽鈍﹔逐漸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我所行的﹐其實和耶穌所說的比喻裡﹐那個不敢把主人託付的銀錢拿去投資﹐卻藏在地裡的僕人一樣可惡。 貧窮心思這毒根藏的深而隱約﹐卻非常可怕。我從檢討自身到看周遭社會人事﹐逐漸可分辨什麼言行是源自於此而結的毒果。 膽怯多慮、得過且過﹔自卑退縮、奴顏婢膝﹔虛假仿冒、貪圖近利﹔缺乏宏觀、應付了事﹔貪戀權位、榨斂錢財等等都是屬乎此。如果不清除深隱的貧窮意識﹐只對付表面狀況﹐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可是﹐我又為什麼會讓貧窮的心思盤踞內裡﹐並主導生活抉擇這麼久﹐而不自覺﹖ 原來我自以為這樣的生活是簡單樸素。 常聽到不要隨便給人貼標籤﹐指的好像多是負面的﹔然而這才發現貼正面的標籤也不行﹐那也是一種自欺﹗ 明明是怠惰疏懶﹐卻粉飾為淡泊簡約﹐真是自我蒙蔽到不行。 神所光照的﹐就是神要介入處置的﹔祂拔出我藏隱的毒根﹐將我栽回祂的豐盛裡。 我是連於葡萄樹的枝子﹐能開花結果﹐因為有主幹源源不斷的供應養份。我能行善﹐因為我活在良善之神的愛裡。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