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9/10 04:41:06瀏覽1503|回應5|推薦55 | |
今年夏季,我們家的大事就是先生家族的團聚。從1998年夏天在三哥家開始,此後五個手足輪流負責,幾乎每兩年一次,能參加的人都不會缺席;間中因為幾個姪兒、姪女結婚,所以順延一年,今年輪到我們,已經是第九次了。 去年底我們發出電郵,徵詢大家聚會的地點。 鑒於十年前我們初次辦的時候,大家已經來過弗州奧蘭多。那時我們選擇冬季聖誕和元旦假期之間,正是此地乾燥舒爽的時節。有幾家人還延長他們的假期,在團聚之後,又到迪斯尼世界玩了一個禮拜到十天左右。 因此這次我們挑出三個地點,一個是大兒子工作所在的明州雙子城。夏天在那裡相聚,應該比較涼快吧?一個是離小兒子工作處不遠的維州威廉斯堡,可觀覽美國殖民歷史三角。剩下的一個就是奧蘭多了。 發電郵之前,兩個兒子就直言:大家一定選奧蘭多啦!還真給他們說中了。眾人回信一面倒的選擇來此,即使信裡明說此地夏天非常濕熱,戶外活動是很辛苦的。 我們真是低估迪斯尼世界、加上環球影城、以及海洋世界等將近十個主題樂園對大家的吸引力,只來過一次絕對是不夠的。我們也忘了,這十年之間,陸續添加了好幾個第三代的家族成員,哪個小孩不想來迪斯尼世界玩的? 奧蘭多終年遊客不斷,暑假期間人數更是達頂峰。日前看報導,今年前半年來此的遊客已超過三千萬人,破以往記錄。 地點和時間決定後,家族們去訂機票,我們也必須趕快找聚會兼住宿場地。 上次我們辦的時候,人數比這次少了十來位,又是冬天,我們家的客廳連著餐廳,勉強可容納大家聚餐和聊天,各家住宿就安排在附近的一個旅館。 這次要來的人達到40位,從4到87歲,包括六個十歲以下,活蹦亂跳的孩子,又是暑熱天,我們不可能把眾人全圈在有限的空間裡。 兒子們常聽他們的朋友來此旅遊,租住度假屋;因此提議到迪斯尼世界附近找度假村。主意是好,但也要看花費是否在我們預算之內。 二月中小兒子有假,回來休息幾天;和哥哥數次討論,上網找到幾處新建的度假社區,都離我們家約一小時車程。我們驅車去看,真是開了眼界。多虧他們有資訊,在地人很少會去那些遊客雲集之處。 這幾年美國經濟應該有些復甦?迪斯尼世界旁邊的地區固然老早就蓋滿旅館和度假村,次貸風暴時,建築業蕭條了一陣,現在連比較遠的區域又開始大興土木,大型度假社區一片連一片的,而且蓋的多半不是以往那種三、四個房間加雙衛浴的房舍,而是有十個、八個套房的豪宅。 我們最後決定的一處社區,佔地寬廣,裡面大概有上百棟大宅,最大的一棟有16個套房。真不知那些豪宅的買主是何方人士?他們都是買來出租,不是自住。 我們租了毗鄰的兩棟,一棟有十個套房,另一棟九個,大家聚集就用後者,因為有較大的客廳連著餐廳。禮拜五下午四點入住,禮拜一早上十點離開。由於是暑假的旅遊旺季,價格不低,是我們預算的上限;如果訂旅館,可能用不到這費用的2/3,但集體聚會比較不方便。 接下來就是三餐的打理。度假屋的廚房設備,鍋碗盤盆刀叉等供應齊全,但我實在不想大費周章的搬運食物和烹調佐料。早餐還方便解決,牛奶咖啡果汁麥片貝果可頌加上自作的肉鬆麵包。中、晚餐就必須事前安排好。 選擇也很費工夫。老一輩的偏愛中式食物,年輕人對頓頓米飯,不見得歡迎,加上有兩個小孩對某些食物過敏。 四月中復活節,大兒子回家來,我們一起再去迪斯尼世界附近探勘那裡的一些餐廳,有否提供團體餐食和外送服務;並拿了價格表和餐食內容回來比較。 我們原打算禮拜日晚上集體到一個華人的Buffet餐廳。可是那家餐廳不願接受預訂,要我們到時去排隊就是。先生回家後覺得不妥,暑假客人多,排隊要等多久才能讓40個人全部就坐? 隔週我們再去,跟幾家聯鎖餐館確定,例如Panda Express, Panera Bread, Chick-fil-a等;又去了那家華人Buffet店。也許看我們實在有誠意,經理總算答應讓我們預訂,但不肯收訂金。先生堅持給,免得到時他們變卦。 (後來,那天晚上六點我們去聚餐,證明經理沒有騙我們,他們客人實在很多,不在乎少我們這40個。排的隊伍好長,到門外還有三十多人;餐廳可以容納兩百人左右,人進人出,但等候的隊伍似乎沒有短過。這是後話。) 暑假中的一個週末,大家從美國西岸的加州,華盛頓州,東岸的紐約,加拿大多倫多,還有台北等地陸續來到。小孩們看到屋後的游泳池,迫不及待的就換泳衣下水,而搭長途班機的大人,各個倦困欲眠。 晚餐後大人們元氣恢復些,開始談笑。小孩的精力更加充沛,趁人不注意,鬼鬼祟祟的惡作劇。 到了就寢時間,87歲的大哥(小孩們的爺爺和大伯公)從餐桌旁起身,準備回隔壁屋子去睡覺。他入門時把鞋子脫了,換穿拖鞋。待要換回鞋子時,發現兩隻顏色不太對,雖然都是褐色,樣子也型似,但有些深淺差別。 大哥的兒子認為爸爸穿沒有配對的鞋子出家門,大哥堅決否認。然而,如果真是鞋子沒穿對,可該怎麼辦?難不成次日還要去買一雙? 詭譎的是大人們議論時,不斷呼喝來去的小孩們忽然都不見蹤影了。 樓上傳來他們的嘻笑聲。二哥上樓叫了他一個孫子來詢問。小孩們成群結隊,蜂擁下樓。 大伯公人老,心並不糊塗。他清楚自己穿什麼鞋子出門,可是眼前鞋子的確是不配對。看大伯公困惑、懊惱的模樣,孩子們很開心。 幸好那時另一個姪兒也要離開,發現他一隻鞋子不見了;原來被大伯公拿去了!那麼大伯公另一隻鞋子哪裡去了? 樓上,一個外甥的房門虛掩,他坐在床上看手機訊息。忽然幾個孩子湧入,東瞧西望,有的鑽入床底,摸索一陣,拎出一隻鞋,又嘻哈呼嘯出去。原來他們晚飯後搗蛋,把大伯公的鞋子從樓梯往上扔,而外甥的房門口正對著樓梯口。 次日中午,想說有人可能外出觀覽,我們只安排餘下的人在社區中心的餐館用簡餐。然而也許前一天的飛行加上時差,居然無人外出。 一個曾在此工作過,現調到他處的姪兒,於是熟門熟路的去買了兩大箱龍蝦和螃蟹來。度假屋可沒有提供吃龍蝦的工具,於是有柄的小鍋子成了敲打龍蝦箝和螃蟹螯的錘子,乒乓聲中,大家吃得不亦樂乎! [轉眼間,只剩半箱了!] 禮拜六晚飯後照例是大家圍坐分享的夜晚。三哥率先發言,聲明老一輩的負責辦團聚到此為止,因為體力、精力加財力(尤其後者)都無法再勝任;如果第二代願接棒,就繼續輪流;否則辦家族團聚到此為此。 回想1998年,第二代的成員多半還在學校就讀,如今多已婚或是就業。經過多次相聚,加上靠社交媒體的聯繫,堂、表手足們從陌生到熟稔,因此很樂意接下承辦的任務。 分享持續著。就像社會大眾的縮影,家族成員們的生活際遇和變化,無人是一帆風順的。 無論求學、婚姻、育兒、工作,身心健康等都各有起伏與難處;失意時的退縮恐懼、惶然不安、矛盾猶豫,過程中的轉折突破、轉換軌道、重新學習,順境時的戰兢戒慎、歡欣愉悅。 禮拜天的主日崇拜,仍然是身為牧師的三哥證道;以往是單語,這次是雙語,由先生幫忙譯成英文。 這個家族是個微社會,但彼此的關係不只是血緣和姻親,更是靠耶穌基督的救恩聯結。正如大姪女前一晚的分享。 她在兩年前波特蘭的家族團聚後不久,發現患了大腸癌二期,對於才40多歲的她,以及大哥大嫂,真是晴天霹靂。一年多的治療,手術,化療,電療,食療,每個階段,家族們藉著電郵來往轉發,看她寄出的療程照片,知悉她的情況,為她代禱。 她說:「每次我軟弱,情緒低沈,想起教會,還有家族成員的禱告,就給我勇氣和決心,繼續接受醫治,最近幾次的復診,都是cancer free。」 禮拜一早上,大夥幫忙清理屋子後,握手擁抱,互道珍重,多數人繼續其他遊程,少數幾個要搭機回去上班。大家期待下次的會聚。 回家路上,問兒子們:「你們年輕人每個晚上在泳池旁,又說又笑,到底在談什麼啊?」 大兒子很快回答:「我們在比較哪家的爸媽最crazy!」 想到我們這些爸媽,圍坐飯桌旁,談的不也是孩子們過往的調皮搗蛋趣事? 多年來,藉著會聚,數算恩典;第一代歷練移民艱辛,第二代經受雙文化沖擊,第三代在文化融合裡成長。家族敘事,如同史詩鋪陳,繼續譜寫新的篇章。 [主日崇拜,唱詩歌。歌詞沒有打印,詩歌全透過電郵送到個人的手機或平板電腦。] [主日證道,中英雙語] [租住的度假村一個賣點,是有個小型的水上樂園,讓住客使用,在炎炎夏日是很受歡迎的。] [度假村的社區中心,裡面有健身房,賣冷熱品的餐廳,和迷你超市] [水上樂園小孩玩耍的地方] [這個旋轉管非常吸引我,坐在泳圈上,順著管道滴溜溜滑下去!] [可能從中南美洲來租住的遊客也不少,還設有足球場。足球在美國不算熱門運動]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