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菲」字的音義(三)
2019/10/23 16:27:04瀏覽856|回應1|推薦46

        「菲」字的音義(三)

二、「菲」字假借作「馡」音「ㄈㄟfēi」。

  2.「菲」字發展成「香濃、美茂」之義仍音「ㄈㄟfēi」。

  文字運用隨著時代在發展,假借作「馡」字的「菲」第一代只是楚語譯音字,只用在重疊字「ABB」或「BB」的「B」;第二代從譯音字蛻變為普通的形容詞,也脫離疊字的構詞方式,用作「花草香濃、美茂」之義,可以與其他文字組成複詞,也可以單獨作為單詞。

  最早把第二代「菲」字與其他文字組成複詞的始見於劉勰《文心雕龍‧諸子》的「芬菲」,而最常用的是「芳菲」,都屬於「雙聲(聲母相同)」的複詞;「芳菲」還組成「芳菲」+「節」的「芳菲節」以指春季。

    劉勰(?465-521A.D.)《文心雕龍‧諸子》:「暨於暴秦烈火,勢炎昆岡,而煙燎之毒 ,不及諸子。逮漢成留思,子政讎校,於是《七略》芬菲,九流鱗萃。殺青所編,百有八十餘家矣。」意思是說:秦始皇焚書幾乎燒光了經籍,但是並沒有燒諸子百家的書。到了漢成帝,開始重視古書,命令劉向校勘整理,在所寫成的《七略》裡,記載了許多有價值的著作,九種學派的精髓都收錄了,整理編入書目而定稿的,總共有一百八十多家。「《七略》芬菲,九流鱗萃」的《七略》是劉向校勘藏書後所編的七卷目錄;「芬菲」本是花草茂盛的樣子,這裡用來形容諸子百家「九流」學說有著豐富的內容。「芬菲」今音讀作「ㄈㄣㄈㄟfēnfēi」。

   《說文解字》:「芬:艸初生,其香分布」,引申作「香氣、美好」之義,劉勰《文心雕龍》裡是把「芬」與「菲」組成既雙聲又同義的複詞「芬菲」;而蘇軾就單獨以「菲」字作「花草香濃、美茂」之義了。

    蘇軾(1037-1101A.D.)的《作書寄王晉卿忽憶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筆為此詩》就單獨以「菲」字作「花草香濃、美茂」之義了,整首詩是:「北城寒食煙火微,落花蝴蝶作團飛。王孫出遊樂忘歸,門前驄馬紫金鞿。吹笙帳底煙霏霏,行人舉頭誰敢睎。扣門狂客君不麾,更遣傾城出翠幃。書生老眼省見稀,畫圖但覺周昉肥。別來春物已再菲,西望不見紅日圍。何時東山歌採薇,把盞一聽金縷衣。」這是一首寄給朋友的詩。王晉卿名詵(?1048—1104A.D.),是宋初開國功臣王全斌(908—976A.D.)的後代,能詩善畫,與蘇轍、米芾、黃庭堅、秦觀等為友,娶宋神宗之妹蜀國長公主,元豐二年(1079A.D.)因蘇軾的「烏台詩案」受牽連,從左衛將軍、駙馬都尉貶為昭化軍節度行軍司馬。這首詩的前十句都是蘇軾回憶前年寒食節一群友人到北城出遊的事情,第十一句「別來春物已再菲」的「春物」是春天的景物,這裡指花卉草木;「春物已再菲」就是花卉草木又香濃而美茂了。全句的意思是:分別以來又到一年的春天了,「已再菲」就是又香濃而美茂了,讀作「〡ˇㄗㄞˋㄈㄟyǐzàifēi」。

     屈原寫定作「ABB」形式的「芳菲菲」,也被後人節縮作「芳菲」,詞義仍指花草的芳香、美茂。《說文解字》:「芳:香艸也」,因為「芳」引申作「花草之香氣」,所以也可以說「芳菲」是「芳」與「菲」組合而成的同義複詞。例如漢無名氏古詩〈橘柚垂華實〉的「芳菲不相投」,南朝宋謝靈運的「留眄光溢,動袂芳菲」,唐駱賓王詩〈帝京篇〉:「倡家桃李自芳菲」,韓愈〈梁國惠康公主輓歌〉的「從今沁園草,無復更芳菲」,李咸用〈攜手曲.攜手春複春〉的「芳菲歇」「芳菲若長然」,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回的「桃未芳菲杏未紅」,都以「芳菲」形容花草,有的以芳香為主,有的則專道其茂盛。

    漢無名氏的無題古詩〈橘柚垂華實〉全篇是:「橘柚垂華實,乃在深山側。聞君好我甘,竊獨自雕飾。委身玉盤中,歷年冀見食。芳菲不相投,青黃忽改色。人倘欲我知,因君為羽翼。」這首古樂府詩承襲了屈原《橘頌》的主題以及希望見知受任用的積極心態。全詩以第一人稱自述,詩意是說:我是一棵垂實纍纍的橘柚,生長在深山的旁邊;聽說您喜我更為甘美,我就自己修飾起來以符合您的期望。盼望到了您玉盤中的時候,每年都能夠得到您的品嘗;可惜我的香氣與您合不來,您竟然改變了您的喜好了;我如果還要得到其他人瞭解,還得仰仗您的介紹啊!「芳菲」明講的是說「芬芳的香氣」,暗喻則指自己的品德修養,讀作「ㄈㄤㄈㄟfāngfēi」。

    南北朝時代作山水詩的謝靈運(385-433A.D.)是謝玄的孫子,他的詩有如如芙蓉出水鮮麗清新。「芳菲」一詞出在〈江妃賦〉的最後一段,說江妃之美:「蘭音未吐,紅顏若暉;留眄光溢,動袂芳菲。」意思是:還未聽聞她開口出聲,只見美麗的容顏鮮明艷麗。她的眼睛一瞬就充滿了光采,她的衣袖一揮香氣四溢。「芳菲」是香氣四溢的樣子,讀作「ㄈㄤㄈㄟfāngfēi」。

    駱賓王(?640-684A.D.)出身寒微,少有才名。光宅元年(684A.D.)跟隨徐敬業(636-684A.D.英國公徐世勣之孫)起兵討伐武則天所撰寫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傳誦至今;他是「初唐四傑」之一,作品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這篇應吏部侍郎裴行儉(619-682A.D.)垂索而作的長篇古詩〈帝京篇〉,全文98句614字,從京城勝狀寫到王侯貴戚的豪奢,再轉述下層社會優遊宴樂的生活情況,最後抒發自己身為中下層士子的失意與苦悶。其中有一小段說:「丹鳳朱城白日暮,青牛紺幰紅塵度。俠客珠彈垂楊道,倡婦銀鉤採桑路。倡家桃李自芳菲,京華遊俠盛輕肥。延年女弟雙鳳入,羅敷使君千騎歸。」意思是:這帝都宮城從暮色蒼茫到更深漏殘,青牛拉著紺幰的車子在道上奔馳。垂楊道上的俠客彈射著珠彈,採桑路上的娼婦穿戴銀亮的飾物爭奇鬥妍。娼妓們打扮得豔若桃李飄散著花香,京城的遊客也身披輕裘坐在肥馬上。皇帝與寵妃回到碧紗帳裡的彩珠簾內,達官貴人也攜家帶眷成雙成對的回去了。詩句裡很誇張的描繪大唐京都長安的繁華與奢侈。「倡家桃李自芳菲」的「芳菲」是花草的香味,讀作「ㄈㄤㄈㄟfāngfēi」。

   韓愈(768-824A.D.)的〈梁國惠康公主輓歌〉歌詞有兩首,是每首八句的五言輓歌。惠康公主是唐憲宗的長女,下嫁於河南大世族于頔(頔音ㄉ〡ˊdí,?-818A.D,元和三年九月拜相)之子于季友。元和中薨,詔令百官進詩;韓愈時任國子博士,所以作了這兩首輓歌。歌詞說:「定謚芳聲遠,移封大國新。巽宮尊長女,臺室屬良人。河漢重泉夜,梧桐半樹春。龍輀非厭翟,還輾禁城塵。」「秦地吹簫女,湘波鼓瑟妃。佩蘭初應夢,奔月竟淪輝。夫族迎魂去,宮官會葬歸。從今沁園草,無復更芳菲。」最末的「園草不復芳菲」是以園裡花草都長不茂盛了寄哀悼之情,「芳菲」就是「花草長得茂盛美好的樣子」,讀作「ㄈㄤㄈㄟfāngfēi」。

    李咸用(生卒年不詳)唐懿宗(859-873)年間人。擅長寫詩,《全唐詩》裡收錄了他的詩196首;屢試不第,只出任過推官(地方官員的屬官)。他據沉約所制〈攜手曲〉填過一闕詞,詞裡「芳菲」以花草茂盛暗喻女子容貌美好。整闕詞是:「攜手春複春,未嘗漸離別。夭夭風前花,纖纖日中雪。不敢怨於天,唯驚添歲月。不敢怨于君,只怕芳菲歇。芳菲若長然,君恩應不絕。」意思是:我們攜手同心過了一年又一年,相愛的熱情從沒有衰減。無論吹過艷麗花叢的微風,還是映過皚皚白雪的暖陽,都可以為我們的愛作見證。我不敢抱怨蒼天,可是我怕歲月的增長;我也不會抱怨你,只怕繁茂的花草,終有衰敗的時候。我的容顏只要永遠像茂盛花木般的美好,你的恩寵也永遠不會斷絕吧!詞中兩次用到「芳菲」一詞,都是以花草的芳香與茂盛來比喻自己容貌的美好,也都讀作「ㄈㄤㄈㄟfāngfēi」。

    曹雪芹(1715-1763A.D.)的《紅樓夢》在第五十回「蘆雪庭爭聯即景詩,暖香塢雅製春燈謎」裡,寶玉與眾姐妹們聯句之後,由岫煙、李紋、寶琴三人作詠梅的七言律詩,邢岫煙作的「桃未芳菲杏未紅,衝寒先喜笑東風。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綠萼添粧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開篇用了「桃、杏」反襯說梅花獨自早發,桃的「芳菲」杏的「紅」都是草木茂盛、花開美好的形容詞,「芳菲」讀作「ㄈㄤㄈㄟfāngfēi」。

    「芳菲」既是草木茂盛、花開美好,因為春季正是「草木茂盛、花開美好」的季節,所以春季被稱為「芳菲節」。「芳菲節」始見於韓翃的紅顏知己柳氏的「楊柳枝芳菲節」,繼其後者有毛熙震的「鶯啼燕語芳菲節」,歐陽修的「洛陽正值芳菲節」,張先的「芳菲節芳菲節天意應不虛設」,納蘭性德的「那能寂寞芳菲節」。

    孟棨(?836-871A.D.)《本事詩·情感第一·韓翃》裡說:韓翃與柳氏同居數年後,出任淄靑節度使侯希逸(704-765A.D.)的隨從官,把柳氏安置在都城;每次回都城柳氏都會高高興興的迎接他。三年後柳氏卻不再迎接他,韓翃「以良金買練囊中寄之」(買上好白色包包裡面裝滿金子寄送給她),並題:「章臺柳,章臺柳,徃日靑靑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攀折他人手。」的詩句。柳氏回復的詩句寫的是:「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芳菲」兩字用以形容「節氣」,是指「草木茂盛、花開美好」的春天;另許堯佐(806A.D.前後在世)編的《柳氏傳》也錄有柳氏的詞,「可恨」作「所恨」。女主角柳氏雖不知其芳名與年代,男主角韓翃(?719-788A.D.)卻是名列「大曆十才子」、寫下「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君平,天寶13載(754A.D.)進士及第,據此推斷柳氏寫「楊柳枝,芳菲節」詞大約比毛熙震寫「鶯啼燕語芳菲節」詞早一百五十年。「芳菲節」是「草木茂盛、花開美好」的春天,讀作「ㄈㄤㄈㄟㄐ〡ㄝˊfāngfēijié」。

    毛熙震生卒年都不清楚,曾在孟昶的後蜀(934-965A.D.)出任秘書監(掌管皇家經籍圖書)。善於填詞,趙崇祚(五代後蜀人)所編《花間集》收錄於卷九及卷十題「毛祕書熙震」的詞計有二十九首。「鶯啼燕語芳菲節」句出於〈後庭花〉詞之一。「後庭花」原為唐明皇開元二年所設「教坊(國立演藝學院)」的歌曲之一,創自陳後主(?553-604A.D.名陳叔寶)之手,歌詞五言四句,有些像近體詩的五言绝句。傳到後蜀變成四十四字雙調,可以兩人對唱。例如毛熙震〈後庭花〉詞之一:「鶯啼燕語芳菲節,瑞庭花發。昔時歡宴歌聲揭,管絃清越。自從陵谷追遊歇,畫梁塵黦。傷心一片如珪月,閒鎻宮闕。」可以一人專唱七言的「鶯啼燕語芳菲節,昔時歡宴歌聲揭,自從陵谷追遊歇,傷心一片如珪月。」另一人專唱四言,成為七言與四言對唱。七言部分的意思是:這鶯啼燕語的春季裡,當年就會開始了歡宴歌聲;從君臣易位以後尋幽覽勝停歇了,我的心就也像那殘缺的秋月一樣了。「芳菲節」指春季,讀作「ㄈㄤㄈㄟㄐ〡ㄝˊfāngfēijié」。

    歐陽修(1007-1072A.D.)是文學、史學、經學、政治多方面成就斐然的大師,當時「詞」的地位不高,其作品有些甚至被懷疑,認為大師級的歐陽修不會去寫那樣的詞;這首〈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因為寫得優美空靈,句法如七言詩,所以從未來沒有人懷疑過。全闕詞是:「洛陽正值芳菲節,穠豔清香相間發;遊絲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誰肯遠相隨,惟有寂寥孤館月。」意思是:洛陽城剛到了春季,或穠豔或清香的百花都開了;有情有意的人兒像遊絲一樣纏繞著遊客苦苦相留,有責有任的我啊卻要像垂柳一樣不知為何忍痛相告別。沿途杏花紅豔的地方露出青山的缺口,我沿著山邊行走,走累了就在山腳下歇息;今天晚上還有誰願意跟隨我?只有寂寥,只能孤零零的望著行舘的月色。以現今的話來說,無論北飄南飄,都是「離鄉背景討生活,淒楚內心誰得知。」「芳菲節」指春季,讀作「ㄈㄤㄈㄟㄐ〡ㄝˊfāngfēijié」。

    張先(990-1078A.D.)是個一生安享富貴的文人,八十歲時還娶十八歲的女子為妾,自己寫過一首詩說:「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小妾也在八年間為他生了兩男兩女;使他共有子女十二人。天聖八年(1030A.D.)張先中進士已41歲,所以出仕並不早;到治平元年(1064A.D.)75歲以尚書都官郎中(從六品,隸屬尚書省,管理全國徒流、配隸、吏役)退休,三十多年只升到「從六品」的「尚書都官郎中」,官位實在不高;但是三十多年間平平順順,沒有被貶到偏遠地區,在新黨舊黨交替主政的宋朝也難能可貴。退休後以垂釣和創作詩詞自娛,過著這種「幸福」的退休生活,使我很羨慕。著有《張子野詞》存一百八十多首,不只在當時享有盛名,在文學史上更是使詞由小令轉向慢詞之過渡期的重要作家。在仄韻格〈慶佳節·芳菲節〉詞裡寫的是:「芳菲節,芳菲節;天意應、不虛設,對酒高歌玉壺闕;慎莫負、狂風月。人間萬事何時歇,空贏得、鬢成雪;我有閒愁與君說,且莫用、輕離別。」開頭二疊韻「芳菲節」就是指「草木茂盛、花開美好」的春季,讀作「ㄈㄤㄈㄟㄐ〡ㄝˊfāngfēijié」。

    納蘭性德(1655—1685A.D.)是滿洲正黃旗人,從二十二歲擔任康熙侍衛起,便扈從鑾駕南北奔波,年僅三十歲就去世,與活到88歲的張先比起來差多了。其詞寫景逼真傳神,格高韻遠獨具特色。〈採桑子·那能寂寞芳菲節〉詞整卻是:「那能寂寞芳菲節,欲話生平;夜已三更,一闋悲歌淚暗零。須知秋葉春花促,點鬢星星;遇酒須傾,莫問千秋萬歲名。」「那能寂寞芳菲節」意思是那裡能夠在寂寞中度過花香草美的春季呢?「芳菲節」指春季,讀作「ㄈㄤㄈㄟㄐ〡ㄝˊfāngfēijié」。

    以上這些「菲」字,無論是蘇軾單獨以「菲」字作「花草香濃、美茂」之義,還是劉勰與引申作「香氣、美好」之義的「芬」組成既雙聲又同義的複詞「芬菲」,或是從「芳菲菲」節縮作「芳菲」,甚至組合成「芳菲節」,都已不再是楚語譯音字而是蛻變為普通的形容詞,創造了寫定本字「馡」的條件,在唐宋時代寫出「馡」字被收錄在《廣韻》《集韻》裡,使「菲」假借「馡」從「無本字的假借」變成「有本字的假借」。

    至於「馡」字使用的情況,請看下一篇的說明。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30255355

 回應文章

紅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0/24 08:43

這一篇文,個人愛極。

不單是對菲字的偏愛,其中列舉的古今文人更是我喜愛與尊崇之人

 

此篇讀來受益良多,感謝您用心撰文。

 

另一,既為草部首之字,是否請先生考慮」?這是我私心想知道的。許與不許,皆無妨。

謝謝!

非女(jangjnan) 於 2019-10-24 09:42 回覆:

  謝謝光臨!

  有你的偏愛,平添了無窮的動力。

  「芷」雖不見《說文》,在字頻表裡也排4292,下次就寫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