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解」字的音讀(一)
2019/05/02 17:17:56瀏覽596|回應4|推薦58

    」字的音讀(一)

    「解」是古人今人都孰悉的字,也是有故事、有爭議的字;尤其「使出渾身解數」的音讀,臺灣音ㄐ〡ㄝˇjiě,大陸音ㄒ〡ㄝˋxiè,曾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說文解字》﹝角部﹞解:判也。从刀判牛角。一曰解廌,獸也。

                            佳買切。又,戶賣切。。

    《說文》裡有兩音兩義,「判也,佳買切(今讀ㄐ〡ㄝˇ jiě)」為本音本義,「解廌」音「戶賣切(今讀ㄒ〡ㄝˋxiè)」為假借音義。

    《玉篇》﹝角部﹞解:諧買、居買二切,緩也,釋也,説文散也。                                      又諧懈切,接巾也。

                       又古隘切,署也,吳都賦云:解署棊布,言非一。」

    《玉篇》「解」有四音五義

  「緩也、釋也、散也」音「諧買切(ㄒ〡ㄝˋxiè)」

                     又音「居買切(ㄐ〡ㄝˇ jiě)」,

  「接中」音「諧懈切(ㄒ〡ㄝˋxiè)」心

  「署也」音「古隘切(ㄐ〡ㄝˋjiè)」。

  所引「說文散也」不見今本、而「散」義見於歷代韻書,「解散」迄今

仍為常用詞,是否許書原作「解:散也。从刀判牛角。…」,因二書都不是原刊本,無從查證。

    因為「諧買切」「濁上變去」,所以四切語今讀只有三音,完全保留到現代的國語。

    《廣韻》裡「解」收在「上聲.十二蟹」、「去聲.十五卦」各有兩處。

  《上聲.蟹韻》:

解:講也;說也;脫也;散也。佳買切(ㄐ〡ㄝˇjiě)。

解:曉也;又解廌,仁獸似牛一角;亦姓,自唐叔虞食邑於解,今解縣也,

    晉有解狐、解楊,出鴈門,又虜複姓,魏書有解批氏。

    胡買切(ㄒ〡ㄝˋxiè)。

  《去聲.卦韻》:

解:除也。古隘切(ㄐ〡ㄝˋjiè)。

解:曲解;亦縣名,在蒲州。胡懈切(ㄒ〡ㄝˋxiè)。

    《集韻》裡「解」也收在「上聲.十二蟹」、

                   「去聲.十五卦」共有五處。

  《上聲.蟹韻》:

解:說文:判也,以刀判牛角;一曰解廌,獸名。

          舉蟹切(ㄐ〡ㄝˇjiě)。

解:曉也;散也;又姓。下買切(ㄒ〡ㄝˋxiè)。

  《去聲.卦韻》:

:散也;一曰解廌,獸名;一曰,地名。下解切(ㄒ〡ㄝˋxiè)。

解:除也;一曰聞上也。居隘切(ㄐ〡ㄝˋjiè)。

解:解垢,詭曲之辭。口賣切(ㄎㄞˋkài)。

    字音方面《廣韻》、《集韻》兩書「解」字共有九個切語;因為其中:胡買與下買、佳買與舉蟹、胡懈與下解、古隘與居隘都只是用字不同,所以切語所標注的字音共有五個。又因中古音的「濁上」(匣母的胡、下二字)今音變作去聲,與同韻攝的去聲相同,所以今讀只有四個,其中三音保留在國語裡。《集韻.去聲.卦韻》:「解:解垢,詭曲之辭。口賣切」出自陸德明(556-627 A.D.)《經典釋文》《莊子•胠篋》,應是戰國時期河南商丘一帶的語言。

    字義方面兩書共有十三個釋義,只有「曉也;姓氏」音

  「ㄒ〡ㄝˋxiè」、「除也」音「ㄐ〡ㄝˋjiè」、

   「縣名」音「ㄒ〡ㄝˋxiè」四個相同,

   義同而音異的只有「解廌、散也」,

   其它還有七個字義互不相同。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A.D.)成書頒行的《廣韻》,與仁宗寶元二年(1039A.D.)成書的《集韵》,時間相差只有28年,「解」的音義為什麼差異這麼大呢?因為兩書的編修背景不同。

    陳彭年、丘雍等人奉詔修訂《廣韻》,是要在《切韻》及《唐韻》等早期韻書的基礎上,增訂成「大宋」科舉考試的標準韻書,《廣韻》在書前載入陸法言的《切韻‧序》(隋仁壽元年601A.D.)及唐孫愐的《唐韻‧序》(唐玄宗天寶十年751 A.D.),正是說明收錄了二書的主要內容。

    至於《集韻》的編纂,據王應麟(1223-1296A.D.)《玉海‧卷四十五‧景佑集韻》記載「景佑四年(一云元年三月)太常博士直史館宋祁、鄭戩建言:彭年、雍所定,多用舊文,繁略失當。因詔祁、戩與直講賈昌朝、王洙同修定,知制誥丁度、李淑典領。令所撰集務從該廣,凡字訓悉本許慎說文,慎所不載則引他書爲解,凡古文見經史諸書可辨識者取之,不然則否。…」此記載與今本《集韻》卷首〈韻例〉略同。

    在不同的背景下,兩組人根據兩批不同的資料編出的書有不同是正常的,何況宋祁、鄭戩更批評《廣韻》「多用舊文,繁略失當」,能有一部分相同就不容易了。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26338128

 回應文章

【無★言】時代悲劇 (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5/25 18:22

多謝你詳盡的解釋。

丼字是井字的古體。上網查尋「井的篆字」,可以見井的古字,皆寫成丼。

非女(jangjnan) 於 2019-05-26 05:24 回覆:

早上好!

謝謝你再度光臨!

因為還在寫「解」字,所以「丼」字還沒寫;

有空一定把「丼」字好好的寫出來。

  佩服你的用心,還上網查尋「井的篆字」。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home.do

這個「異體字字典」的網站還不錯,可以查到

許多資料;上去逛逛吧!


兟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5/21 12:03
現今 鑽研文字的多嗎
感覺要很有耐性
縱使國文系
也不見得會在茶餘飯後搬出來
字的形音義 出自古人的智慧
願流傳者,堪稱功德一件啊
*多雜事 遲回啦
非女(jangjnan) 於 2019-05-21 15:11 回覆:

謝謝光臨!

很抱歉,遲了回復。

鑽研文字的多不多不知道,但是我眼看著

萬千學子被教錯字音、被貽誤終生;於心不忍。

不過,本是蛀書蟲一條,在寂寞蛀書之餘能有

一兩位知音共賞,是意外的驚喜!再度謝謝妳


Charles L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5/07 17:01

謝謝,獲益良多。

再請教,日式海鮮丼,牛丼等食物,丼字,教育部字典有ㄉㄢˇ(膽)音,或ㄐ一ㄥˇ(井)音,但大部份人會按日文讀ㄉㄨㄥˋ(洞)音, 請問您的看法?

非女(jangjnan) 於 2019-05-09 10:25 回覆:

 

謝謝光臨!!

「丼」是臺灣、日本街頭常見的字;也是有待深入研究的字。

容我稍後再寫一篇《「丼」的音義》裡再詳細說明。

現在先把淺見簡單說說,還希望

你,以及對「丼」字有興趣的朋友提供高見。

ˇjǐng音是古字「井」的音讀。

似乎古代只有「有水」的才算「井」,所以有一「、」表示水;

現在只要挖個深坑、圍個井幹就是「井」,例如「天井、藻井、綺井」。

ㄉㄢˇdǎn可能是唐宋前後才新造會意字的音讀,指投物入井的聲音(造字重形)。

ㄉㄨㄥˋdòng是外來語,在臺灣則是「形音義」都保留原樣日文,

因為「丼」是日文裡漢字,所以混在中文能夠「完美結合」不易察覺。

因為教育部各部中文字辭典都不收外國語文,所以「丼」字未收

ㄉㄨㄥˋdòng音,也沒有「日式蓋飯,如牛丼、豬排丼」字義。 


【無★言】時代悲劇 (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5/03 08:15
「解:除也。古隘切(ㄐ〡ㄝˋjiè)。」

請問古時有ㄐ音嗎?聽說清朝學者錢大昕認為古時並ㄐ音。這似乎並非空穴來風。介紹的介,有方言讀作蓋;雞,有方言讀作該。
非女(jangjnan) 於 2019-05-03 16:40 回覆:

謝謝指正,是我的疏忽,漏了「今讀」兩字。 

古隘切(今讀ㄐ〡ㄝˋjiè)的推論過程是:

反切上字「古」:見母,牙音,全清。反切下字「隘」:去聲十五卦,佳系蟹攝,開口二等字。

因為:蟹攝去聲卦韻今音〡ㄝˋiè,介音〡i為細音;

而見母(見溪群疑)在細音前發舌面前音「ㄐㄑㄒ」,

所以:古隘切今讀ㄐ〡ㄝˋjiè。

同理,「蓋、該」韻母「ㄚ〡ai」為洪音,

見母(見溪群疑)在洪音前發舌面後音「ㄍㄎㄏ」,

    而「介、雞」韻母「〡ㄝie、〡i」為細音。

見母(見溪群疑)在細音前發舌面前音「ㄐㄑㄒ」。

   這樣說明不知道夠不夠?如果還不夠清楚請告知,讓我有再補充說明的機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