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4/03 15:41:13瀏覽249|回應0|推薦42 | |
「度」與「渡」之異同― 〈鄭世家〉中的「度」與「渡」(⑿十九) 一、世家30卷―12〈鄭世家〉 鄭國(806—375B.C)是周朝姬姓周厲王兒子姬友的諸侯國;本篇介紹了鄭桓公、鄭武公、鄭莊公的作為,也說明了夾在大國之間的小國鄭國的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傳位24君,到最後滅於韓;兼及子產對於鄭國的生存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二、〈鄭世家〉中的「度」與「渡」 晉聞楚之伐鄭,發兵救鄭。其來持兩端,故遲,比至河,楚兵已去。晉將率或欲渡,或欲還,卒渡河。莊王聞,還擊晉。鄭反助楚,大破晉軍於河上。 這是鄭襄公八年(597B.C),楚伐鄭,晉發兵救鄭所發生的事情。「晉聞」是「晉國聽說」,「楚之伐鄭」是「楚國攻打鄭國,即《左傳‧宣公十二年》『春,楚子圍鄭』,也見於〈晉世家〉『(景公)三年楚莊王圍鄭,鄭告急晉』」,「發兵救鄭」是「晉國派兵援救鄭國」,「其來」是「他們來的時候」,「持兩端」是「內部意見有兩種、意見不一致」,「故遲」是「因此來得遲了」,「比」是「等到」,「至河」是「到黃河邊上」,「楚兵已去」是「楚國已撤兵離去」,「晉將率」是「晉國的將帥,晉國帶兵的將領」,「或欲渡」是「有的想要渡河」,「或欲還」是「有的想要回師」,「卒」是「最終」,「渡河」是「渡過黃河」,「莊王」是「楚莊王(?―591B.C),羋姓熊氏,名旅,楚國國君,613B.C.到591B.在位,春秋五霸之一」,「聞」是「聽說,此處從上省略『晉軍卒渡河』」,「還擊晉」是「回兵攻擊晉國軍隊」,「鄭反助楚」是「鄭國反過來幫助楚軍」,「河上」是「黃河邊上」。整段話的意思是:晉國聽說楚國要討伐鄭國,派軍隊前往救援。晉軍出兵時內部意見不統一,因此來遲了,等到來到黃河邊,楚軍已經撤離。晉國將帥中有人希望渡河追擊,有人希望撤軍回國,但最終還是渡過了黃河。楚莊王聽說晉軍渡過黃河後,掉過頭來攻擊晉軍。鄭國反而幫助楚國,在黃河邊上大敗晉軍。「晉將率或欲渡」、「卒渡河」兩次的「渡」都是本義「涉濟、渡水」,讀「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事詳見〈晉世家〉,不過〈晉世家〉用假借字「度」。 三、結論: 〈鄭世家〉只出現「晉將率或欲渡」、「卒渡河」這兩次的「渡」,都是本義「涉濟、渡水」,讀「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沒有「度」字出現。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