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麼是馬英九參選2020?
2018/05/27 16:02:00瀏覽373|回應0|推薦0

    在蔡英文當局上任滿兩周年之際,台灣民間傳出由馬英九再參選2020的呼聲。為什麼會是馬英九?這種呼聲的思路是什麼?台灣選舉還能不能帶給這座島嶼希望?

 

    台灣的革命根苗已在1950年代被白色恐怖基本撲滅,眼前的街頭陳抗也看不出形成革命的可能。至於「無色力量覺醒」,或許是輿論上的善意造勢,但在島上政黨政治的制約下,那轉化為政治權力的機會也不大。2006年的百萬人反貪倒扁(紅衫軍)運動,就是個為德不卒的例子。

 

    因此,除非內外局勢演變到大陸決定以非和平手段維護「九二共識」的地步;否則,通過台灣的儘管是比爛的選舉機制來逐步調整路線,自然是比較低成本的可行途徑。

 

「九二共識」需要一個選舉政治上的代言人

    現在絕大多數人都已認知台灣困境與兩岸僵局的原因,在於「九二共識」被單方面否定。這個認知和現實上的大氣候,決定了台灣2020年選舉的主調就是「九二共識」。本來在20165月以前,「九二共識」對許多人而言就像是空氣,它很重要卻沒有感覺,許多台灣人甚至不知道它;但經過台灣當局兩年多來的倒騰,「九二共識」反而被所有人感覺到它的重要,而成為「台灣共識」,無論是肯定或否定。那麼,2020年台灣選舉的主要語言,無疑就是「九二共識」的對決。

 

    在這樣的態勢下,島上肯定「九二共識」的民意,就需要一個政治上的代表人物。順著台灣的選舉機制來看,比馬英九合適的人物固然有,但未必有政治上相應的實力與號召力;而具有實力或資源的政治人物,在「九二共識」的立場上,又未必比馬英九還可靠。

 

    現在否定「九二共識」的一方,正在對馬英九進行政治整肅,但同時也為肯定「九二共識」的一方積累選舉資本。島上司法不像西方民主理論所說的那樣,成為對行政權制衡的一方,而是附庸在行政權下的工具。以最近台灣的教育、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領域的失衡現象,可為證明。因此,馬英九受到「司法迫害」或「政治追殺」的同時,他所象徵的政治符號也就更為鮮明。所以說,因緣際會,馬英九成了台灣方面「九二共識」的最佳代言人,這是比爛選舉下的不得不然。

 

    況且,馬英九說「九二共識」,還在201511月初得到過習近平的補強。不僅如此,在那場新加坡會晤上,「九二共識」更是通過全球媒體的傳播而成為國際常識,認識到臺海兩岸分裂近70年來,雙方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只不過,馬英九在2016年任期屆滿前,並未落實或鞏固全方位的「九二共識」,比如中小學課綱、對美軍購、保釣政策等等,甚至出現背道而馳的作為。而他自稱「我是中國人」的聲明,也在後來噤聲不言;其「不統不獨不武」的政治框架,則更在後來被蔡當局襲用為「維持現狀」的談資。所以,馬英九及藍營在「九二共識」作為上的搖擺性,給了政治對手以可乘之機,導致藍營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來的一路潰敗。如此說來,馬英九及藍營被追殺抄沒,也是咎由自取。

 

    但是,馬英九及藍營的潰敗,並不等於「九二共識」的潰敗。只不過囿於台灣選舉政治、政黨政治的現實,藍營成了「九二共識」的資本家罷了。而台式選舉,沒有資本就無法勝選,從而無法取得行政權,「九二共識」也就無法在政治上扶正。現在「九二共識」資本家一敗塗地;但「九二共識」卻已成為台灣民眾的共識。這說明「九二共識」資本家需要服從、協調和重整台灣內部各階層的力量,才有可能重新在2020年的選舉中,擊敗否定「九二共識」的一方。基於這種原因,咎由自取的馬英九,竟有可能鹹魚翻身!

 

    而其他人,比如柯文哲,他身上沒有「政治迫害」,對「九二共識」也缺乏相應的必要性和緊迫感,難以和綠營形成選舉政治所需要的對決態勢。再如藍營內的實力派王金平、吳敦義、朱立倫、…等人,其「九二共識」摻水或比馬英九還多,遑論過去的行政資歷與當前的政治人氣。

 

    至於比較進步的統左派,在台灣的政治現實下尤難勝出,所以頗受馬英九敬重的統左派前輩陳明忠說:「從積極的角度出發,只要反對臺獨、支持統一,我們都可以合作,即便不主張社會主義也沒關係。以左作為前提條件,會減弱統派的力量,這樣不好。應該先聯合求統的力量,左不左沒有關係。」[1]

 

    陳明忠並建議北京直接挑明「一中原則」,以取代「九二共識」的說法。[2]而事實上,沒有「一中原則」,就沒有「九二共識」可言。以2020年的台灣選舉來說,重要的還是形成「九二共識」的對決態勢,以一舉決定台灣路線。

 

2020台灣選舉的指標意義

    固然許多人已對台灣選舉不抱任何希望,但在北京改變「和平統一」的方式以前,2020年的台灣選舉或許是個「和平統一」最後的契機與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它將影響北京在兩年後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從歷史和國際政治的視野來看,正如陳明忠指出,台海兩岸分裂的元兇是帝國主義。[3]台獨主要還是帝國主義在中國內部的代理人;打擊台獨,因而是中國人民反帝鬥爭在內部的表現方式。

 

    新時代中國和平崛起,意味著對外實施文鬥,這並不決定中國人民解決內部問題的方式。但是,外力會觀察他們代理人被消滅的方式,從而影響他們的對華政策。台獨應被消滅於文鬥好?還是被消滅於武鬥好?答案應是與時俱進。

 

    就「兩個一百年」的戰略目標來看,既然「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則中國在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前夕,宜用武鬥解決並復健台灣問題?還是通過政治、經濟、外交、文化各方面的號召力與影響力,由肯定「九二共識」的台灣民意來共襄小康目標?這跟馬英九會不會再參選2020的問題一樣,即使萬事俱備,也要看時勢的發展,比如2018年底台灣地方縣市長選舉的結果。

 

    以台北市長為例,柯文哲因為在「兩岸一家親」表態上的一次反覆,就驟然影響市民對他的支持度,可見兩岸關係的議題已深入民心。即使是個地方首長,其對兩岸議題的態度也會觸動選民的神經。所以藍營參選人丁守中聲稱,他只以柯文哲為競選對手,而不把綠營決定自提參選人當回事。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綠營否定「九二共識」,而柯文哲則對它保持開放(或權變)的態度,從而決定了誰才會是對手。

 

    一旦「九二共識」在台灣打下地基,馬英九以「地方包圍中央」的選舉態勢就將重演21世紀初的局面。當年是綠營扮演政治受害人,以悲情選風換下藍營;現在風水輪流轉,換上藍營悲情登場,台灣選舉也就是這麼回事。但不同以往的是,這回「九二共識」將打開島內選民的中國視野,使能以更廣大的格局來看待政治與兩岸關係,從而可能改進台灣的選風,並促進從政者的改革開放。

 

    其中關鍵,在於馬英九和藍營能否揚棄「獨台」資本家思維,服從並整合好肯定「九二共識」的民眾力量。也就是說,2020台灣選舉或不再是藍綠對決,而是「九二共識」與否的對決;馬英九只是基於台灣體制的現實,作為肯定「九二共識」這一方的代言人而已。

 

    當然,這還有一個要件,就是馬英九在2020年以前沒被「褫奪公權」。現在台灣「九二共識」聲勢高漲,蔡英文當局的民眾滿意度卻是大跌;因此,任何可能以「九二共識」在選舉上對綠營形成威脅的對手,就必然會受到更大的威脅。據媒體報導,目前馬英九涉及了《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貪汙治罪條例》圖利罪等,樣樣不輕。回顧2007年時,馬英九就因為台北市長任內的特別費使用問題,而遭到檢調機關起訴「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罪」。在綠營當權下,檢方再三上訴;直到馬英九參選2008勝出後,最終無罪定讞,如願「討回公道」。

 

    這樣看來,如今承認「九二共識」的馬英九,同時也揹負據說總數是30年刑期的司法案件;那麼,「九二共識」固是他的懷璧之罪,同時也將是他的平反之鑰。

 

「九二共識」是善政的前提

    如果馬英九能脫困參選2020,將可從他的競選團隊觀察他是否改向全方位的「九二共識」?是否揚棄「獨台」資本家思維?從而評估他的競選能量。當然,這畢竟是需要資金的選舉政治,選舉套路因而是有限的;為了勝選,只能在不爛與更好中尋求妥協。比如找郭台銘當副手,找洪秀柱當競選總幹事,請陳明忠任政見顧問之類。先爭取勝選,再逐步改過遷善。

 

    至於善政為何?倒是很容易。照著蔡英文當局的四年教材反過來做,就基本無誤了。

 

    雖然美國等外力的介入,在一定程度影響了馬英九過去任上的作為;但這個部分在最近幾年內,經過中美之間從東海到南海的較勁、從保釣到繞島的巡航、從貿易戰到台灣牌的博弈,以及中日關係回暖等變化,可以看出在將來日漸式微的趨勢。

 

    總而言之,中國人自己的事情如何解決,由中國在世界上的實力和發展需要來決定。台灣和香港一樣,是舊中國面對帝國主義入侵的前沿,台灣也將是新中國反擊新殖民主義的前線。中華民族復興進程中的這一哩路該如何走好?帝國主義及其代理人會以什麼形式來阻撓?「九二共識」會以什麼方式在台灣落實?都構成馬英九是否參選2020的因素。

 

                                              二○一八年五月十九日

 



[1] 陳明忠〈國家先統一 才能實現左派理想〉,《遠望》44-5期,20184-5月號,第25頁。

[2] 同註1,第27頁。

[3] 同註1,第25頁。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mes602&aid=11216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