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19 10:22:36瀏覽4255|回應0|推薦8 | |
主計總處最近公布台灣第一季的GDP腰斬,只剩1.54個百分點。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民間消費疲弱。於是,發放消費券的主張又被人提出來。上一次的消費券,根據經建會估計,增加了台灣國內生產總值(GDP)0.28到0.43個百分點。但卻也有人質疑,國家財政困難,所以發消費券要舉債。每人三千元,就需要858億。而目前稅收負擔多集中在薪水族身上,政府欠的債,將來不也是薪水族要付? 那,如果想要刺激消費,又不想讓政府舉債,有沒有什麼方法呢? 當然有。去年地價稅全國實徵627億,把地價稅調高1.4倍,稅收就超過消費券所需經費。地價稅調高1.4倍有多少?根據去年12月14日聯合報「明年地價稅最多增百元」的報導:新北市的自住戶,去年繳的地價稅甚少超過一千元。也就是說,新北市大部分的自住家庭,一戶地價稅多繳不到一千四,就能換來全家每人領三千元的消費券。 更別談地價稅可以抑制地價房價(學理上是租稅資本化與降低空地空屋率),這可是國家高普考試必考的的觀念呀!經濟學祖師爺亞當斯密也說了:「對地租課稅,不致提高房租」 (見國富論第五卷)。房價受控制,增加人民可支配所得,會讓人民更願意消費。 聽起來很不錯,那麼為什麼政府不做呢?其實當初國父平均地權的設計,就是要讓地價稅(而不是土增稅)成為國家的主要稅收,讓一般人民少繳稅。在我們的憲法裡面, 並沒有規定「有所得就要繳稅」,卻明定「私有土地應照價納稅」,地價稅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但擁有不動產多多的地主與地方樁腳們,當然不甘心乖乖多繳稅。所以儘管地價稅是經濟學家心中最好的稅,歷年來的租稅改革會議,也強調要提高地價稅比重。政府不但不聽,還偷偷反其道而行。造成目前公告地價(地價稅的稅基)僅剩市價兩成,地價稅實質稅率只有0.23%,遠低於國父「值百抽一或抽二」的要求。。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今年的台北市與新北市。根據內政部的地價指數,近三年北市地價至少增加23%。台北市政府公告地價調幅多少?5.5%!新北市更離譜,三年地價漲四成,公告地價只調11%! 事實上,提高地價稅,可以讓大部分民眾少繳很多稅。以一個新北市的家庭,平均年收入為112萬(2011年家庭收支調查)來說,一個平均收入家庭每年大概要繳兩萬多快三萬的所得稅。但事實上,只要增加地價稅6.3倍,也就是一個新北市自住家庭增加不到6300元的地價稅,政府可以完全免徵所得稅,總稅收也不會受到影響。6300對兩萬多,政府等於對一般自住家庭多收了好幾倍的稅! 這些多收的所得稅,自然是拿來彌補低收的地價稅,以大量減輕地主投資客與政客負擔。而為了要讓各位被剝皮的時候不覺得痛,就找一些聽起來好像有理的說詞,什麼地價稅「是徵收人民財產」之類的。但,讓一般人民多繳好幾倍的所得稅,就不是人民的財產? 政客們不斷以「有土斯有財」為藉口,扭曲稅制支撐房價,鼓勵人民不斷把錢投入「不動」產裡。如此「不動」下去,台灣很快就會成為華人圈裡最窮的國家。哪來的「有土斯有財」呢?想剝你的皮罷了!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