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6/18 08:03:00瀏覽24543|回應3|推薦10 | |
主計總處在今年四月底的時候,發佈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從預估值的3.26%腰斬到實際的1.54%。在主計總處的新聞稿中,還同時出現一段話: 「惟占逾85%之住宅服務成長平穩,概估『整體』不動產業實質成長4.29%,對經濟成長貢獻0.34個百分點。」 好啦,馬上就有媒體與專家出來歌功頌德:泥看看泥看看!經濟成長率不過1.54%,不動產業就貢獻了0.34%,佔去五分之一。要是沒有不動產業,GDP數字不知道會多難看。不動產業就是推動景氣搖籃的手,台灣經濟的火車頭,民族的救星,世界的偉人……皇恩浩蕩啊! 只是,這些專家媒體根本不知道,或是他們故意不說的是:根據主計處對GDP的分類方式,台灣「每個住戶」都算是不動產業。 什麼?!!! 我們先看這些數字從哪來。關於整體不動產業對GDP的貢獻,是出現在主計總處新聞稿第8 頁的表3。這些專家媒體,從新聞稿數百個數字中,抓到一個「當季數字」就大肆宣揚。事實上,以季為單位的計算本身波動就大。以前年(100) 年第一季為例,整體不動產業對GDP的貢獻也達到0.26%,但全年下來不過貢獻0.1%。去(101)年第一季,整體不動產業對GDP的貢獻,還是負的咧! 這種短期數字本來意義就不大。不僅如此,如果放長期來看,把同一份新聞稿中,整體不動產業對GDP成長的歷年貢獻畫出來,會出現一些更有趣的事。 首先,有人能從圖中看得出來:「不動產業能帶動GDP成長」這件事嗎?我是看不出來啦,不過蠻佩服有人能夠妙筆生花就是。(話說回來,哪個行業不能帶動GDP?) 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馬總統當選後房價暴漲,信義房價指數五年間漲了六成。但整體房地產業對GDP成長的貢獻不增反降。從馬政府上台前的0.36-0.69區間,下降到0.06-0.28區間。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主計處所謂「整體」不動產業(行業分類代碼L)包括兩個部分:一般人認知的不動產業,也就是從事不動產開發、經營及管理等行業,列為項目LA,僅佔一成五。另外一部分叫做「住宅服務」,列為項目LB,佔了八成五。今年第一季「整體」不動產業所創造0.34%的GDP成長貢獻,是由「真正的不動產業」與「住宅服務」兩者貢獻合計出來的。 那,什麼行業叫住宅服務?規模居然是真正不動產業的五倍以上?其實,所謂的「住宅服務」根本不是一個行業,它指的是「全國住宅對住戶所提供的服務」。是誰擁有這些房子不重要:如果你是租房子居住,繳納給房東的租金便計入住宅服務當中。如果你是自住,就會當你是「自己出租給自己」,先推算出一個虛擬租金,然後計入住宅服務當中。也就是說,不管自住或出租,全國所有房子對住戶所提供的服務價值,都會換算成租金,算進GDP中。有趣吧! 由於住宅服務根本不是一個行業,但性質與一般人認知的不動產業「內涵較為接近」,主計總處就把「住宅服務」的合計放到不動產業下(先前叫做「不動產與租賃業」)。這就恰好給了不動產業膨風的機會,一膨膨成六七倍,讓本來已經有大頭症的建商頭更大,也剛好符合我們政府把不動產業當做「最重點保護產業」的秘密國策。 「真正」的不動產業,雖然佔媒體的版面很大,但卻佔全體產業的比例非常非常的低。從70年到最新的資料(100年),真正的不動產業(LA)國內生產毛額,佔全體產業的比例,從不超過1.5%。但經過全國住戶「住宅服務」的加持後,暴增為8到9個百分點,成為最重要的國內….嗯…「產業」之一? 馬上會有人會跳出來說:「不對不對,不動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關聯性大….」很有趣的是,房價高漲的這幾年,台灣營造業的成長居然不時會出現負值。而主計總處的「產業關聯分析」也指出:不動產服務屬於「既不易帶動其他產業起飛,也不易因其他產業發展而受影響,為聯鎖效果最低的產業」之一。(猜猜看為什麼?) 這些事實,建商會跟你說嗎?當然不會。政府會對你說嗎?也不會。那些媒體專家會跟你說嗎?更不會。 這就是為什麼台灣建商們要花這麼多錢投入廣告與置入行銷。他們不僅僅是要你買房子,而是要徹底地改變你的印象與觀念,讓政客能夠順利推行建商們想要的政策。基本上,所有你在媒體上看到「不動產業對經濟貢獻」的相關數字,幾乎全部都用「住宅服務」灌水過。反正又有哪個住戶會想到,自己也會莫名其妙地變成不動產業? 這應該是威權統治結束後,全台最大的洗腦工程。不信?可以做份抽樣統計,要民眾猜「真正的不動產業」每年的產出佔全國GDP多少百分比,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兩位數。 很多人都誤認為高房價可以灌水GDP。事實上,由於「住宅服務」佔GDP比重遠高於「真正的不動產業」,透過高房價提高總體GDP是沒多大用處的,這也正是大家在上圖中所看到的情形:馬政府上台後,房價雖快速增長,但空屋率跟著高,房租水準便被壓抑。影響所及就是整體不動產業(含住宅服務)對GDP成長的貢獻不增反降。美國經濟分析局(BEA)也指出,房價上漲過程中,會有拉低房租的效果。所以抑制房價,降低空屋率,讓租金水準合理化,才能真正提昇GDP。同樣地,分析洗腦工程業「真正不動產業」對經濟的貢獻時,也必須同時考量高房價對租金水準與經濟成長的傷害,方為公允。 【註一】國內學者花敬群教授的網站中有「住宅產業與經濟成長的關聯」一文,說明的也是類似的事,而他提出的建議是「發展租賃市場」。 【註二】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空屋該不該計入「住宅服務」?理論上不該,因為空屋並沒有對任何「人」提供居住服務。只是空屋很難認定,所以一般統計單位都是以現有可得的戶籍與稅務資料來計算。 【註三】關於「房價上漲會拉低租金收益率」,這裡有一個實際的例子。由於地上權房屋難以享受增值利益,房東或投資者就會要求較高的租金收益率。相反地,如果房價上漲可期,房東就願意以較低的收益率出租房子,進而拉低整體租金水平。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