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21 13:31:16瀏覽3591|回應2|推薦6 | |||||||||||||||||||||||||||||||||||||||||||||
在談正題之前,先來說明一下。你可能不清楚,台灣是世界名列前茅的低稅負國家。台灣的租稅負擔率,也就是租稅收入佔GDP比率,2010年為11.9%,比以低稅負聞名的新加坡(13.1%)還低。 很多人一定感受不到。為什麼?因為台灣的稅制專門懲罰有生產力的活動,鼓勵不勞而穫。台灣的薪資所得最高稅率為40%,比美國還高(新加坡只有20%)。真正低的稅率是土地稅。台灣人口世界排名第十,土地本該是稀有資源。但持有土地該繳的稅,比地廣人稀,人口密度只有台灣1/20的美國還低,只有美國的1/10。日本的人口密度為台灣的1/2,不動產持有稅率卻是台灣的六到七倍。 所以台灣實施的根本不叫民主政治,而叫地主政治,專門剝薪水族與勞動階級的皮。跟鄰國菲律賓愈來愈像。 而台灣的薪水族,是如何被政府剝皮的,現在來詳述一下。 各位每年繳的各種稅中,所得稅是繳給中央的,作為中央政府的收入,稱作國稅。而房屋稅地價稅牌照稅等,是繳給地方政府的,作為地方政府的收入,稱作地方稅。在其他國家,房屋稅地價稅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約佔七八成。這很公平,因為地方從事建設,地價房價自然上漲,根據受益者付費的原則,就該多繳點稅。地方政府也能有收入繼續從事建設。 在台灣並不是那麼回事。以地價稅來說,筆者在「其實,國父希望你不用繳所得稅」一文提過:一般窮人住公寓大廈,土地是持分。比起養地養房的地主建商投資客,地價稅的影響不大。但一般人要是多繳一元地價稅,同一棟的投資客或包租公就要多繳五元以上(不適用自住優惠稅率)。如果沒蓋房子,用「同一塊土地」養地的地主則要多繳20元以上。大部分的地方政治人物,手上的土地動輒數十筆,怎麼可能要自己多付稅?所以這些地方政治人物,當然要假借「民意」為名,刻意壓低地價稅來圖利自己。 地價稅與房屋稅被壓低了,地方政府當然稅收不足。怎麼辦?只好假借「地方財政困難」之名,跟中央要錢。每年分配中央政府補助款時,或是像現在要檢討「公共債務法」或是「財政收支劃分法」時,就會上映「地方砲打中央」的醜陋戲碼,目的不是要跟子孫借錢(提高舉債上限),就是跟中央要錢。 別忘了,所得稅是國稅,各位努力工作的血汗錢,繳的所得稅大部分都在那邊。地方政府就算是提高舉債上限,債多不愁,還不起了可以叫中央收拾(能不收拾嗎)。結果就變成:地方政府刻意減輕養地養房的地主建商稅負,稅收不足,就想拿薪水族繳的所得稅來補。所以「地方砲打中央」根本就是「富人砲打窮人」,成了剝皮寮主大競賽。搞不清楚狀況的薪水族當然被打的七葷八素血肉模糊,乖乖被剝皮不反抗。 所以台灣雖然是世界名列前茅的低稅負國家,各位上班族卻過得很辛苦。沒辦法,因為只有各位苦,多繳一點稅,這些地主建商民代才能爽歪歪地少繳稅。 據報載,這幾天六都正副首長將出席行政院會,表達「地方財政困難」的不滿,諸君可以看看這些政治人物的說詞與嘴臉,來票選誰該當剝皮寮主。 附註:筆者根據2010年的資料,以市價與公告地價的差距, 推估六都短收的地價稅有多少。
102/6/2後記:修正表格中的部分數字計算錯誤。改單位為億,並以「中央統籌分配款」一欄,取代「短少稅收佔地方總稅收比率」。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