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煮壞一鍋飯
2010/10/27 01:15:59瀏覽2031|回應0|推薦32

一個可能晚歸的工作日,擔心晚餐因此太遲,拿起電話,撥給已經回家的兒子,請他幫忙洗米煮飯,為我節省一些時間.兒子的最初反應像是給了他一個mission impossible,連連推辭.抝不過我再三堅持,他勉為其難答應一試.電話中我中英並用詳細解釋了洗米的方式,和電子鍋的使用法.他那廂則是不耐地有一搭沒一搭的應著.掛上電話,心裡忐忑不安忖度著:這小子究竟聽懂沒有?這麼簡單的事,應該難不倒他吧!

等我回到家,問他飯煮好了嗎? 他無所謂的回說: 應該好了吧! 我瞥見內鍋被擱置在水槽旁,心裡已涼了半截.飯煮好了,應該盛著飯的內鍋為什麼晾在外面?屏住氣息打開飯鍋,差點暈過去.飯看來是煮好了.問題是大少爺把米全部倒在外鍋,煮熟的米粒塞滿了外鍋底層的氣孔,簡直不知如何清裡.我直覺的反應是:完了!新買的象印電子鍋這下鐵定泡湯了….

兒子當時十四歲,剛進高一,用點火槍開瓦斯都還不太敢.照顧自己的本事僅限於用微波爐加熱冷凍食品,偶而還會忘記微波食物之前得先把鋁箔紙拿掉,弄得微波爐霹啪作響爆出火花,自己嚇得魂飛魄散.煮飯對他來說顯然是個新的挑戰.我學到的教訓是:在他毀了廚房裡的電器用品之前,得快些開始教他廚房裡的知識.

記不清自己幾歲學會煮飯.我這一代,但凡小康之家的兒女,大抵從小就必須分擔家事.中學畢業以前,煮飯洗衣擦地這類基本功應該都已練就.用現代小孩無法想像的簡陋設備或方式,分擔大人們的辛勞,也書寫我們這一代獨特的成長記憶.

在瓦斯熱水器或電熱水器還不普及的我的童年,每天用原子炭燒洗澡水這件事至今我印象鮮明.廚房後加蓋出來的狹窄空間裏安置的是巨大的熱水爐,爐旁堆著兩綑店裡按月送來的黑色原子炭.升火之前先得把中空的原子炭敲成小段,在爐子裡堆成三角錐狀,中置一顆火種.用火柴點燃火種,未幾火就熊熊燃燒起來.此時加入更多原子炭,三十分鐘後,就有熱水可以洗澡了.

我應該是在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升火燒水這差事.那時母親工作,回家已晚,除了燒水,我還負責擦地,三層透天房,需要擦的範圍至少三房一廳,加上一至三樓的樓梯.忘了甚麼原因母親從不用拖把,跪在地上用一小塊擦地布從頭擦到尾的這個工作量對小學生來說,其實並不輕鬆,當時我卻做得心甘情願.只因母親總拿我的勤快對照當時讀國一的大姐的懶散,不吝在父親及鄰人面前誇我,我心裡為此得意極了.

儘管自忖並非溺寵小孩的母親, 兒子年幼時,一因憐他體弱多病,一則因是全職主婦,大小家事一手攬.直等到兒子進中學,我重回職場,焦頭爛額之際,才開始要求兒子分擔.工作項目包括:每星期吸一次樓上地毯,整理自己房間,打掃樓上廁所.他當然做不好,因為無心.敷衍了事的結果是房間恆常凌亂如遭竊,找不倒落腳處.廁所裡滿地髒衣服和半潮的浴巾.

我何嘗不想與他說理,告訴他比起我們,年輕一代有多幸運,做家事多的是輔助工具.幾乎完全不耗體力,較之我們當時的原始,實在沒有理由偷懶.我的長篇大論義正嚴詞,換來的只是兒子嗤之以鼻的一聲 “So?” 讓人為之氣結.我只好學著視而不見,兒子則識相的關上門.這是我們彼此適應的生存之道

有了兒子的前車之鑑,女兒一進小學,我便迫不及待訓練她幫忙家事.先從收拾房間做起.漸漸加上飯後整理桌子,收拾碗筷,更換垃圾袋.甚至疊衣服,幫哥哥整裡樓上他們共用的浴室.現在她五年級,我要求她自己吸房間地毯,不必依賴哥哥.工作越加越多,女兒經常問我: Mom, are you sure you are not my stepmom? I feel like Cinderella.

朋友在email裡提到她撐著不適的身體,還得做飯,洗碗,準備飯後水果.兩個寶貝女兒,一個讀大學,一個高四,在校成績優異,都是父母的驕傲.回到家卻甚麼事都不做.可憐的老媽病了沒人理睬,女兒吃完飯丟了碗筷便鳥獸散.老公則大剌剌坐在客廳看電視,她奉上水果,忘了叉子.老公張口便問:用甚麼吃? 我讀了只能連聲嘆息.男人的懶散肇因於女人的過於賢淑.子女的怠惰父母同樣難辭其咎.我慶幸家裡兩個小鬼,事情雖然做得七零八落,在強勢老媽的威逼下,好歹是做了.

雖然兒子對做家事的態度是敷衍了事,在照顧自己腸胃這件事上倒一點不馬虎.他是個美食主義者,吃東西講究色香味俱全.老媽做的飯若不合他脾胃,他晚餐桌上隨便敷衍,半夜自己躡手躡腳進廚房翻箱倒櫃東搞西搞,似乎樂在其中.我亦不阻止,只要求他一定記得善後,不得留下蛛絲馬跡讓老媽隔天一早起來跳腳.

從煮壞一鍋飯至今,他的廚藝頗有長進,連妹妹有時也指名要吃哥哥做的東西.我不擔心他一年半後離家唸書會餓肚子.愛吃的人總是有辦法生存的.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煮壞一鍋飯」一文,已經於2010/11/05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生活天氣|貼心下午茶,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ihan&aid=453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