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17 04:48:05瀏覽1763|回應8|推薦62 | |
女兒說話學得慢,三歲以後還總是語無倫次。相形之下,兒子兩歲時已練就一張伶牙利嘴,四歲以後跟著我們離台赴美,英文銜接完全沒有問題,學校老師甚至讚美他比本地小孩用字更精確。女兒雖然生在美國,有自然的雙語環境,或許因為家中人丁單薄,缺乏模仿對象,語言發展明顯落後許多。怕他們不懂自己的母語,在家裡,我們主要以中文溝通,偶而難免夾雜英文,中英混合的結果就經常聽見她說出這樣的句子“馬麻,妳不聽話我啊!”或者是“馬麻,我撞我的頭在牆上!”我們聽習慣了,不以為意,也不特別糾正,倒是朋友來時得經常為她做“中翻中”的工作。
四歲她開始上學,一度擔心聽說能力不佳的她,適應會有問題。但我的憂慮顯然多餘,生性外向樂觀的她很快便以一臉燦爛的笑容交到許多朋友。剛開始,聽她提起班上一位小朋友總是聽不清楚他的名字,請她重複,只聽她一個勁兒“哇嗚哇嗚”的叫。後來通訊錄發回來,對照之後,才明白原來她喊的是位來自印度名叫Rahul的小朋友。第一學期老師曾經為此很認真的與我開會討論她的語言發展狀況,詢問我是否能了解她的每句話,以及是否須要尋求語言治療。我能想像以女兒有限的英文字彙,再加上不中不西的語法,可憐的老師聽她說話必然是如墜五里霧中,完全摸不著頭緒。還好一學期之後,老師告知雖然她的句子結構還是顛三倒四,基本的溝通已無大礙,我這才如釋重負。 新的問題卻又來了,眼看著哥哥上了幾年中文學校,每天有中文功課可以寫,一向熱愛上學的她,竟然提出也要學中文的主意,我心裡直覺的反應當然是“還太早” ,做爸爸的卻抱著就讓她去玩玩,交交朋友也不錯的態度,勸我放輕鬆,至多明年重讀一次。就這樣,去年暑假過後,還未滿五歲,開始了她上學很快樂,我回家教得滿頭包的坎坷中文路。每個星期回家的作業大概都有使用注音造詞的部分,老師的要求應該只是抄下課本上學過的語詞就可以了,偏偏我家的天才發現這是可以自由發揮的部分 ,開始天馬行空隨意拼湊。例如“停“這個字,告訴她“停止”是很好的詞,意思就是“STOP” ,大小姐馬上舉一反三說“馬麻,我不要畫STOP,我要畫‘停走’ ” ,我反駁她沒有‘停走’這個詞,她立刻從椅子上跳下來說“有啊!來!我show你。” 便開始走了幾步,然後停下來,說“就是這樣啊!STOP AND GO”我被她搞得啼笑皆非,不知道該讚美她很有創意,還是拿起鉛筆直接往她腦門敲下去,於是每天她做中文功課的時間,就成了我的頭痛時間。為了增強她的字彙,偶爾我也跟她一起玩造詞接龍。當然玩之前我得說明遊戲規則,並且舉很多例子示範,確定她聽懂。好不容易大小姐說OK可以了,我便提議“妹妹,這次你要不要先開始?”她一派輕鬆,想都不想乾脆地給了一個“一”,我說“妹啊,造詞至少要兩個字耶!”她二話不說,馬上接口“一二”,我和她爹差點一個踉蹌從飯桌上跌下去! 學校裡有30年教學經驗的老師告訴我,家裡講雙語的小孩原本開口說話的時間就比只講單語的小孩慢,會有一段相對混亂的時期,一旦進入情況之後便能優游於兩種語言之間,所以對於女兒不必過於操心,也無需刻意糾正,給她時間她自然會有所改進。而家裡的長輩每每與她通完電話,一頭霧水的要求我翻譯完後,總也不忘安慰我“大雞慢啼”,沒什麼好擔心的。無可奈何,我只能一笑帶過,心理暗自盤算著,照女兒的進展來看,要開竅可能還有的等。在那之前,我還得繼續和她“雞同鴨講” 。 本文曾發表於2005年世界日報,原題"女兒學說話".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