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01-我的法國學生凱莉
2007/02/03 08:25:09瀏覽499|回應0|推薦9

前兩天我和同事參加了我們法國學生凱莉的「家庭聚會」。

凱莉今年一月十一日剛過完她的十八歲生日,去年九月透過台灣扶輪社的安排,來台灣學中文至今已滿五個月。如果現在有人和她用中文交談,會發現她可以很精確的使用一些讓大家非常驚訝的中文成語,諸如「韋編三絕」、「紈褲子弟」等等。身為她的中文老師,其實我們並沒有刻意教她這些,是她的個人特質讓她的中文如此突飛猛進,不過,最重要的是,我們校長掌握到了一個重要的方向,那就是,外國學生應該如何循序漸進的接受中文教育。

凱莉到台灣之前,在法國已經透過自學學會了注音符號,並且透過大陸留學生,學會一些簡單的中文問候語和一些簡體字,但整體而言,中文程度還是等於零。而我和同事兩人是很典型的傳統中文人,大一之後就幾乎不碰英文,而且在中學時代英文就很破了,但是,沒想到這個讓我們倆戒慎恐懼的缺點,竟然是凱莉中文進步神速的最大原因。

凱莉的「家庭聚會」其實是她寄宿家庭和扶輪社成員間的家常聚會。隨著聚會熱度的不斷上升,我們才得知,凱莉最近在扶輪社為全台灣所有交換學生,所舉辦的中文演講比賽中,以超過十五分鐘的中文演說,演說她來台灣學習語言的心得。其精采的程度,據說讓所有與會者嘖嘖稱奇,更讓我們這個鎮上的所有扶輪社成員臉上增光。然後,我們還聽說了別的學校如何安排交換學生上課的情形,其中竟然有學校安排德國來的學生,到應用外語科學習,而且扶輪社有活動時還不准請假參加,理由是:會、影、響、考、試!我和同事當下的反應是:離譜!他來台灣到底是為了學中文,還是英文?就因為同樣是交換學生,相對於德國學生的困窘,凱莉優秀的表現,讓扶輪社當下預約了我們學校下學年度交換學生的員額。

幫凱莉上課其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透過上課做文化交流,讓我發現許多現象,比如歐陸的中文熱正在發燒;法國學生除了西方文化與歷史之外,一般的高中生對東方世界的歷史與文化幾乎是一無所知(請相信我,凱莉在法國學生中算是愛唸書的);她很羨慕台灣的師生關係,沒想到老師和學生之間可以如此亦師亦友;她對海峽兩岸的問題很感興趣;她對台灣的歷史與現狀,一發問就直探核心,迫使我們不斷釐清其中的愛恨糾葛;她更對亞洲國家的崛起充滿佩服和恐懼,也為法國的未來發展憂心忡忡……。

然後,透過凱莉的眼睛,我發現自己除了英文很爛之外,其實還頗具有國際觀。而這種能力,大約是由高中時代的世界史所打下的基礎,再來就是靠大量的閱讀和對時事的關懷,比如凱莉就非常驚訝我對法國歷史和西方文化的熟悉度。而我無意中顯露的史學知識,也讓她以為台灣老師和同灣學生都是如此,讓我一度很想告訴她:「嗯,這可不一定,因為……」我說不出口的是,我有些學生,到現在還有人以為「南丁格爾」是偶像劇名,有人甚至還天真的問我,怎麼連圖書館裡的書名都寫錯了,不是應該是「男丁格爾」嗎?至於「陸小曼」,不是電視劇「麻辣鮮師」裡那個胖女孩嗎?唉,可憐這是一個只看電視不看書的時代啊!

凱莉的優秀與獨立,是西方教育體制下訓練出來的獨立自主,但是,法國同樣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社會問題,和青少年問題;而台灣教育體制下訓練出來年輕人,往往到大學一年級,還是一個不知看場合說話或發言的「大孩子」,缺乏一種獨立思判的精神,更遑論是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我在欣賞凱莉求知熱忱的同時,也不禁為自己的學生著急起來,但顯然在某種特定的氛圍下,我個人的影響力實在有限。

在這五個月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善用各種手邊資源,幫助她學習中文,並讓她體會了不少台灣文化之美,諸如詩詞吟唱、圍棋課、胡琴課、書法課、學說閩南語……,為的不過是,她是我們的學生,她是將來會落在西方世界裡生根發芽的,一粒文化的種籽。

回想大學時代,一名韓國交換學生曾經付費,找我做短期卻深入的語文練習,他的願望是將能到中國大陸做生意。凱莉學中文的動機卻純粹是興趣,只是沒想到,來台灣會有這麼多人如此呵護與疼愛她。聚會結束前,扶輪社某個HOME爸半說笑半正經地對她說:「凱莉啊,妳有一天成為法國總統時,可別忘了邀請我們去觀禮喔!」

是啊,雖只是深切的期許,誰知道以後她不會是呢?想到台灣政府每年花上億的金錢買友誼和認同,卻忘了在這波全球學習中文的熱潮中,掌握住屬於我們民主台灣的優勢,就不禁令人有些感慨……。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y1219&aid=712602
 引用者清單(1)  
2007/04/25 21:32 【思與詩的國度】 贈別Caroledfr